盲道應該避開電線桿等障礙物、井蓋應該有防盜功能、交通樞紐要設地圖導向牌……廣州市城管委組織編寫的《廣州市城市道路人行道公共服務設施設置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正式亮相,並於昨日起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
人行道通行帶寬度不小於1.5米
《指引》對廣州市城市道路的新建、改建、改造、大中修工程中以及使用過程中新增的人行道公共服務設施的設置做出了規定,包括盲道、車止石、裝飾井蓋、交通設施、花池、臺階、步行者導向牌、自行車存車架和圍欄、座椅、路燈、路樹、廢物箱、街牌、公用電話亭等。
根據規定,通行帶寬度不應小於1.5米,沿車行道邊的設施帶寬度不應小於1.5米。
盲道應避開電線桿等障礙物
《指引》規定,城市主要商業街、步行街的人行道,以及視覺障礙者集中區域周邊道路應設置盲道,行進盲道在起點、終點、轉彎處及其他有需要處應設提示盲道。
由於有些城市的盲道中間有電線桿,曾遭網友吐槽。記者注意到,《指引》在關於盲道的設置上特別指出,盲道鋪設應連續,應避開樹木(穴)、電線桿、拉線等障礙物,其他設施不得佔用盲道。
當盲道行進方向遇到井蓋時,該怎麼處理呢?
《指引》指出,其一是繞開井蓋接順盲道;如果井蓋與路面平順、無高差時,可採用熱熔塗料塗裝覆蓋井面,使盲道接順。熱熔塗料寬度與提示盲道磚的寬度相同。而在公交車站處,應在站亭前候車位置對應的人行道上鋪設提示盲道,並與行進盲道接順。
而在設置位置上,行進盲道宜在距圍牆、花臺、綠化帶0.25米~0.5米處設置,其寬度宜為0.25米~0.5米。當盲道的寬度不大於0.3米時,提示盲道的寬度應大於行進盲道的寬度。此外,盲道的顏色宜與相鄰的人行道鋪面的顏色形成對比,並與周圍景觀相協調,宜採用中黃色。
最後,盲道及盲道兩側各0.25米人行道空間內不應設置公共服務設施。
交通樞紐要設地圖導向牌
記者從《指引》中了解到,商業街、CBD、廣場、比賽場館、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要設置嚮導牌,交通樞紐、軌道交通車站和公共汽車站等換乘地點應在出口處設置完備的人行導向設施,並以地圖為主。
而行人面臨多條路線選擇的地點,如道路交叉口,尤其是大型立交附近,應在道路進口處設置導向設施,明示過街設施及周邊區域。當路段連續距離超過300到500米時,也應設置導向牌,幫助行人明確路線。
同時,《指引》中提到,主次幹道兩側應按環衛主管部門要求設置布局合理、足夠數量、容積適宜的垃圾收集容器,做到無殘缺破損、封閉性好,乾淨美觀,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商業大街廢物箱的設置間隔為25到50米;交通幹道路廢物箱的設置間隔為50到80米;其它道路廢物箱設置間隔80到100米,部分生活功能強、人流密集的次支路廢物箱的設置間隔可適當減小。另外,每個公共電汽車站應至少設置1個廢物箱。
■如何提意見?
截止日期:2013年9月30日
傳真:020-83639300
電子郵箱:hejianfeng@gzcgw.gov.cn
(記者/黃少宏 實習生/林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