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停亂放佔盲道 共享單車成「路障」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11月5日,地鐵白堆子站,車站工作人員為使用輪椅的乘客準備輪椅渡板,解決列車與站臺之間的高度差。

車站內工作人員幫助視障乘客進站乘車。

地鐵白堆子站,樓梯扶手上的盲文標識。

乘客使用進站口的無障礙電梯與緩坡。

  近日,《北京市進一步促進無障礙環境建設2019-2021年行動方案》全文公布,要求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應設置無障礙衛生間,各銀行網點應提供無障礙信息服務,具備條件的公園應設置無障礙遊覽路線圖及無障礙設施位置圖等。

  記者探訪發現,地鐵站、醫院、公園、銀行大多配備了相應的無障礙設施,智能化輔助設備也加入了無障礙服務行列。儘管大部分地方無障礙設施建設情況較好,不過,公共場所的盲道建設尚不健全,仍存在共享單車佔道、盲道缺失或指示不徹底等現象。

  地鐵

  輪椅出行全程接續服務

  地點:9號線白堆子站、2號線車公莊站、5號線東單站等

  情況:無障礙坡道等設施基本鋪開,有的升降直梯不好找

  11月5日上午,地鐵9號線白堆子站A口處,乘坐輪椅的範女士駛過無障礙坡道來到升降直梯前,按響了旁邊的招援電話按鈕。約1分鐘後,一名站內工作人員來到入口處,陪同範女士乘坐直梯前往車站。

  刷卡、安檢後,工作人員將範女士引導至地上印有標識的無障礙車廂入口。

  範女士多年前就開始獨立出行,地鐵的無障礙服務和設施有了明顯提升,幾條老地鐵線路的車站增加了方便輪椅出行的爬樓車、升降平臺等無障礙設施,乘車前不再需要幾位工作人員合力將她抬下樓。近幾年,北京新開通的地鐵站點基本都配備了升降直梯,她有時都不需要求助工作人員,自己就能去乘車了。

  列車進站後,工作人員在車廂和站臺間鋪上一塊約1平方米的渡板,範女士手推車輪輕鬆進入了車廂。「護送任務」到此還未結束,工作人員隨後聯繫地鐵綜控室,與國家圖書館站對接,由該站人員繼續進行接續服務。據介紹,白堆子站平均每天會接待近20位殘障或行動不便的乘客。

  北京地鐵運營有限公司二分公司白石橋南站區副站區長李穎介紹,除了到站後聯繫工作人員尋求幫助,殘障或行動不便的乘客也可撥打96165地鐵服務熱線預約無障礙接續服務。

  記者探訪多條地鐵線路獲悉,目前北京地鐵車站的無障礙設備包括直升梯、電梯招援按鈕、輪椅升降平臺、爬樓車、無障礙坡道、盲道、無障礙廁所、無障礙標識等。乘坐輪椅的乘客劉阿姨反映,近幾年開通的地鐵線路雖配備了無障礙直梯,但往往只有一兩個出入口才有,不太好找,有時走錯了入口,還要過馬路到另一邊乘坐直梯。

  目前北京地鐵、京港地鐵官網公布了地鐵站無障礙設施詳情,包括直梯、無障礙廁所、升降平臺等。

  銀行

  智能設備幫殘疾人辦業務

  地點:海澱區建設銀行長安支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南裡支行等

  情況:輪椅坡道是標配,智能設備幫助殘疾人自主辦理業務成趨勢

  中國銀行業協會去年發文,要求銀行營業應根據情況設置室外盲道、輪椅坡道,允許視力殘疾客戶攜帶導盲犬出入,為殘疾人群體提供語音、盲文、手語等服務。

  海澱區建設銀行長安支行外,張女士坐著輪椅,手推輪子經過輪椅坡道來到門口。為了方便張女士這樣乘坐輪椅的市民進入銀行,該網點在每個出入口都建造了一條坡度小於30度的輪椅緩坡。諮詢工作人員後,張女士被引導至供輪椅客戶使用的「低位服務櫃檯」辦理業務。離張女士不遠處的一個櫃檯前,一名視障男子正在工作人員指導下,通過銀行提供的「助盲籤名卡」在表單上簽字。

  該網點入口附近的一張提示牌羅列了可提供的無障礙服務,包括導盲犬可入、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低位填單臺和櫃檯等。今年,這裡還引入了「特殊人群叫號提示器」,輪到視聽障礙的客戶辦理業務時,提示器會震動提醒。還為聽障者準備了遠程在線手語翻譯,手語服務人員可指導銀行工作人員辦理業務。

  記者還探訪了郵儲南裡支行、農行北京富貴園支行、中國銀行崇文支行等,發現輪椅坡道基本成為無障礙標配設施。此外,通過叫號提示器智能化輔助設備幫助殘障人士自主辦理業務,也成為一項特色。

  「我更願意通過無障礙設施獨立辦業務。」張女士表示,殘疾人和健全人一樣都是普通群體,希望大家能把我們當作普通人來看待。

  北京市銀行業協會秘書長遲揚贊成張女士的觀點。遲揚認為,這正是銀行無障礙設施最終要達到的一個目標,「目前,北京的手機銀行、網上銀行以及銀行網點內的自主服務設備,已經代替了90%以上的櫃檯人工業務,這一過程中,需要銀行服務人員轉變服務理念,提高殘障人士在金融服務中的獲得感。」

  醫院

  患者掃碼可用共享輪椅

  地點: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友誼醫院

  情況:共享輪椅加入無障礙設施隊伍,供水機無障礙化等方面有改進空間

  記者探訪發現,醫院的無障礙服務較為完善,無障礙標識、無障礙通道、無障礙衛生間已是標配。

  在北大人民醫院,中午剛過已有不少患者前來就診。由於肢體不便或疾病,拄著拐杖、坐著輪椅的患者隨處可見。門診樓的衛生間設置了無障礙設施,有保潔人員隨時打掃,較為乾淨。此外,住院樓、創傷救治中心、兒科門診等建築出入口前,幾乎都配有無障礙通路、扶手及指示牌。

  隨著共享經濟發展,共享輪椅開始在醫院流行。友誼醫院是較早引入這一新事物的醫院,該院急診大樓外擺放著一排綠色的共享輪椅,患者掃碼即可使用,醫院入口被設計成斜坡的形式,輪椅可直接經過。

  一些小細節也用了心思。友誼醫院一樓的無障礙衛生間是單獨一間,有患者發現,衛生間內的鏡子從上而下微微傾斜,坐在輪椅上也能看清自己。此外,每個電梯箱內都安排了導醫,側面較低處設置了扶手,每到達一層,語音播報都會響起,即便無人陪同,盲人也能順利抵達想去的樓層。

  探訪中,記者遇到了在人民醫院檢查的何女士。「我有慢阻肺,路程長了,喘不過氣兒,這裡的無障礙通道是個半圓形,太長,還是樓梯更方便。」此外,醫院的無障礙坐便只有一個、大廳中休息座位太少,也是何女士覺得不便的地方。

  記者探訪發現,部分醫院附近的盲道缺失。「無障礙設施近些年日趨完善,但老舊醫院建築和院區都不設計盲道,是需要補充的地方。」友誼醫院門診部主任胡路表示。

  前不久,友誼醫院在志願服務中加入陪診服務,殘障人士可以享受志願者幫助掛號、推動輪椅、陪伴就醫、申請綠色通道等幫助。此外,胡路認為,服務臺設計、供水機無障礙化等方面都有繼續改進的空間。

  公園

  無障礙設施提供全面服務

  地點:團結湖公園、陶然亭公園、北海公園等

  情況:無障礙設施較齊全,明城牆遺址公園衛生間僅能通過臺階狀樓梯進入

  記者探訪發現,多家公園均設有無障礙坡道、通道等設施,部分公園設有無障礙衛生間、母嬰室,並提供輪椅、拐杖借用等服務。相關服務較齊全。

  在團結湖公園門區的遊覽示意圖上,記者注意到,公園共設有5處無障礙坡道,分布在全園湖岸四周,包括自公園東門、南門入園行至湖岸途中,同時設有3間無障礙廁所。

  陶然亭公園的無障礙設施更齊全。「全園共設34處無障礙設施,包括無障礙坡道、通道、無障礙衛生間等。其中,南門設有4個無障礙坡道、遊人量相對少的西門也設有1個坡道,東門、北門則各有1個無障礙平地通道。」陶然亭公園基建科科長郝剛雲介紹,除門區外,東西碼頭及主要景點、園內2012年以後新建的公共建築也都有無障礙坡道。

  北海公園在南門內東側專設一處母嬰室,安裝有空調及照明等電器設備,以隔斷形式設置了兩間哺乳室,並在室內配備嬰兒護理臺、嬰兒安全椅、飲水機、溫奶器、消毒鍋等設施。

  明城牆遺址公園也設有多處無障礙坡道,步道沿途有木樁和繩線連接而成的護欄,不過景區衛生間設在地下,僅能通過臺階狀樓梯進入。一位老人稱,公園有多個出入口,但僅在步道一端和景區一側的路口設置了無障礙坡道,「希望在臨街位置多開幾處方便輪椅隨時出入,上廁所要下樓梯也不方便。」

  盲道

  馬路盲道被佔、缺失現象仍存

  地點:14號線方莊站至方莊體育公園沿線、5號線崇文門地鐵站等

  情況:共享單車佔盲道現象多發,個別地鐵站內盲道缺失

  記者從地鐵14號線方莊站A口出發,沿盲道至東方醫院、家樂福超市和方莊體育公園,途中多輛共享單車、電動三輪停靠盲道,還出現了盲道中斷情況。

  從方莊地鐵站行走至東方醫院,沿途多處盲道被共享單車或其他車輛佔據中斷。路過的陳女士表示,平時自己停車時會注意不擋盲道,不過見到他人佔道停放時,一般不會上前阻止,「勸阻比較麻煩,而且這麼做的人也不少。」

  從東方醫院到家樂福超市、方莊體育公園途中,多數行人步道較寬,自行車阻擋盲道的現象有所減少。此外,途中紅綠燈均沒有語音提示功能,在車流量較大的十字路口,有老年志願者指揮車輛和行人通行,但有不少窨井蓋建在了盲道中央。

  地鐵站點的盲道建設情況如何?目前北京幾乎所有地鐵站內都設置了盲道,通向出入口、候車站臺、廁所、樓梯等,地鐵工作人員也會為殘障人士提供服務。不過部分地鐵站附近的盲道設計還需完善。5號線崇文門地鐵站內,一段盲道被鐵欄杆阻擋,無法前行,由於該站沒有直通出入口的無障礙直梯,盲人需要走下樓梯。

  還有部分盲道存缺失現象。5號線雍和宮地鐵站內,通向地鐵出口的部分盲道在出口處缺失;2號線車公莊站,通向無障礙衛生間的盲道最後5米也出現缺失。(記者 黃哲程 戴軒 周依 姚遠)

相關焦點

  • 為共享單車亂停放開「猛藥良方」
    具體要求:定期對共享單車車體進行清洗保潔,尤其是要對車把、車座、車筐等易接觸位置進行消毒;對人行道上劃定區域外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限時整改,做到車頭朝向一致、不佔壓盲道、綠化帶;加大對路面破損單車清理力度,確保車身無「牛皮癬」及各類小廣告,保持車容整潔,無塵土積存現象。
  • 城市共享單車暴露管理難等問題 專家:應設停放區
    單車佔盲道 城管撓頭 車鎖被鋸斷 粉絲憂心  就在這個月,成都街頭巷尾突然多出了一些顏色亮麗的自行車,只要下載APP掃描二維碼就可使用。這種新型的代步方式叫城市共享單車,在帶來便利的同時,取車難、停放亂等問題也讓不少市民產生了顧慮(華西都市報21日1版報導)。  一夜之間,成都文武路上同樣出現了一排排色彩鮮豔的共享單車。
  • 誰來清理「堆積如山」的共享單車?
    她經常需要「手動清障」,挪開共享單車,才能順利前行。  李磊把這些歪斜在路邊的「路障」拍下來發了朋友圈,質問「這路還能走人嗎?」她的抱怨馬上引來上海、深圳、成都、昆明等地朋友的點讚,有關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過度投放」的吐槽從各大城市紛湧而來。  隨著共享單車成為都市生活的必備品和單車市場白熱化競爭的持續發酵,觸手可得的單車服務也開始向城市管理髮起了挑戰。
  • 共享電單車不等於共享單車,小遛黑科技助力停車規範化
    共享單車、電單車應運而生,有效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的需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等七部委聯合更是印發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將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列為綠色產業重點發展。雖然共享單車、電單車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但是也帶來了"投放過量"和"亂停亂放"兩大問題,給城市交通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亂停亂放這個問題,小遛共享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尋找一套有效可行的答案。
  • 新聞追蹤|「共享單車路障」已移除 懸吊的鋼絲繩已剪斷
    新民晚報訊(記者 王軍)昨天晚上,新民App刊登《「共享單車路障」橫停路中逾24小時 折斷的鋼絲繩也在半空懸了一整天》一文,報導了安遠路上一輛黃色共享單車「路障」橫停馬路中央,一股折斷的鋼絲繩懸吊半空,來往車輛緊急避讓,多車擋風玻璃和車身被劃傷。
  • 機動車佔盲道、地磚高低不平 西安安西街人行道上問題多
    「這盲道地磚咋鋪得亂七八糟,高低不平、方向不一,正常人走都容易崴腳,何況是盲人?」近日,西安市民陳女士向華商報24小時新聞熱線029-88880000反映,稱西安市雁塔北路華潤萬家超市後門安西街部分人行道最近圍擋施工完畢後,重新鋪設的地磚卻凹凸不平,尤其盲道特別嚴重,很多地磚方向都不一致。
  • 為什麼共享單車都沒有後座?
    如今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布滿了共享單車,上下班可以不用擠公交、近途也可解決打車難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和妹子一起閒逛,想想就安逸!共享單車不過也因此產生了問題,部分妹子或者部分人不會騎單車,這時你是否在想要是有個後座多好。
  • 另類有樁單車現身蘇南 新模式可否解決城市治理頑疾?
    飽受亂停亂放等城市管理問題詬病的共享單車行業,正在醞釀新的解決方案。近日在南通、常州等蘇南的多個城市的街道上,《中國經營報》記者看到了永安行一種新形態的單車,不同於該品牌早年間推出的藍黃色相間的共享單車,這種另類形態的產品同時配置了無樁單車的智能鎖和固定樁設施,以期規範用戶的停放行為。
  • 北京繁華路段共享單車堆積如山,這口鍋到底誰來背?
    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大悅城附近的一片空地,堆放著百米長的共享單車山,這些車輛停放的密密麻麻,場面相當震撼。據悉,這些單車大多是由於亂停亂放以及隨意丟棄後被收繳,日復一日,便逐漸形成了這個堆放車輛的「墳墓」。
  • 哈囉出行落地測試共享單車「定點還車」模式
    6月29日,哈囉出行透露,將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發布三大人工智慧「黑科技」產品,包括共享單車「定點還車」模式、非機動車安全管理平臺 、Hermes(赫爾墨斯)路面安全系統。其中,「定點還車」已在上海奉賢奉浦街道落地測試,未來將推廣至更多地方。
  • 北京動物園、金科新區共享單車入欄結算區上線,違規停車不能落鎖!
    金科新區共享單車入欄結算上線啦。  啥是「入欄結算」?先給大家小小的科普一下。  所謂「入欄結算」停放管理模式,即共享單車進入該地區後,必須停放在施劃的停放區內才能落鎖結算,停車區域外的地方不能鎖車、不能結算,對違規停放的車輛實行持續計費。
  • 百度地圖幫共享單車構築「電子圍欄」
    【IT168 應用】繼專車市場後,共享單車也面臨新的監管政策要求。近日,交通部發布了《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對共享單車的停放、管理等提出如「電子圍欄」、「推薦停車點」,「禁停區」等諸多具體要求。
  • 定位不準難落鎖 共享單車卡在「最後一哆嗦」
    原標題:共享單車卡在「最後一哆嗦」   實習記者 楊天悅   針對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金融街、國貿、大望路等人流密集區以及亦莊的11個商圈、寫字樓近期劃出固定停放點。但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定位不準確、落鎖困難的現象普遍,不少用戶到達停放點還是還不了車。
  • 柳州本土「小綠車」增點提質受市民青睞,是否有必要引進共享單車引...
    哈囉單車被查扣的新聞報導後,引發柳州市民、網友熱議。其中,不少網友表示支持柳州引進共享單車,能給市民出行帶來方便。而另一種反對的聲音也很強烈,這部分網友表示,看到很多外地的共享單車由於管理不完善,導致佔道、影響行人通行,因此不希望柳州引進共享單車。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時有網友向柳州市委、市政府反映共享單車需求。
  • 優化共享單車管理 「小黃車」企業為天柱交警送來錦旗
    松果共享電單車(下稱「小黃車」)自落戶天柱縣以來,作為綠色出行項目切實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但是,車輛使用後存在亂停亂放、電動自行車騎乘多人、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騎乘電動自行車的現象,不僅嚴重影響市容市貌,還對道路交通安全一路平安了一定隱患。運營初期,由於管理不規範、居民使用安全認知模糊等原因,致使「小黃車」交通違法現象突出。
  • 共享單車死灰復燃?不存在的
    哈囉出行2月6日披露的大數據顯示,1月8日至2月5日期間,包括廣州、深圳、北京、上海在內的多個一二線城市,採購出行(超市、農貿市場等地點附近)騎行量佔比上漲約5%,求醫出行(開關鎖距離各城市醫院100米內)騎行量佔比上升(廣州提升約4%),同時,近一個月3公裡以上的騎行量佔比增加,透露出部分用戶用共享單車替代了此前的出行方式。武漢,也在哈囉出行披露的上述城市中。
  • 小區車輛亂停亂放堵通道遭「懲罰」 機頂蓋被堆放垃圾
    堵佔公共通道 車機頂蓋被扔垃圾接連好幾天,張明(化名)早晨上班時都發現,小區每棟樓宇前堵塞公共通道私家車的機頂蓋上,都無一例外地堆放著生活垃圾,「這應該是他們亂停車受到的『懲罰』吧!」原來,張明所住的高層住宅小區,每棟樓前都有一條公共通道通往各個單元口。
  • 共享單車要「貓冬」了!退卡停卡,這樣操作
    共享單車要「貓冬」了!共享單車開啟「貓冬」模式記者在昭烏達路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忙著統計共享單車數輛、裝車。進入冬季後,氣溫逐漸下降,選擇乘公交車、地鐵出行的人越來越多,騎自行車的人減少了,分布在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共享助力車的數量也減少了。昨日上午,記者在石羊橋路看到道路兩邊的非機動車停車位上只擺放著幾輛不同顏色的共享單車,與夏季整排停放的單車相比數量減少了很多。
  • 太原現「最坑爹盲道」 50米內有26個直角彎(圖)
    "太原市恆山路十里舖街口一段曲折的盲道,因50米內有26個直角彎,而被網友稱之為「最坑爹盲道」。據稱,這段盲道是因為在2008年鋪設時沒有規範施工造成的。當地媒體稱,前日,太原市政部門拆除原盲道並重新鋪設,並對全市街頭盲道類似的情況進行排查整改,方便盲人出行。別讓盲道成為市政管理的盲區50米盲道內有26個直角彎,被稱之為「最坑爹盲道」,一點也不為過。想必盲人朋友走在這條道上,一定是忽左即右的醉漢狀,以致於不敢前行。
  • 消失的共享單車去哪兒了
    近日,位於成都的共享單車深度用戶小蔡向趣識財經透露:之前出門便能看到共享單車,去哪都方便,可是近期街道上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少,著實不便。 無獨有偶,有新聞報導,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多區域的共享單車莫名消失,哈囉單車則指出其有1200多輛共享單車被異常移動。 那麼,消失的共享單車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