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外國人,只要他有著金髮碧眼的典型相貌,再穿上一身筆挺的西裝,就可以被某家中國公司臨時「租用」下來,並且在公司的安排下,搖身變成某家外企的高管或者外國機構的官員,體面地出現在各種酒會或商業活動中,隨便跟人握握手、聊聊天,就能賺到一筆不菲的收入。
美國人Mitch Moxley就曾有過這樣的工作經歷,上個月,他把自己在中國的這段奇遇寫成文章,發表在《大西洋月刊》上。隨後,電視媒體CNN也找到兩位類似的傳奇人物:在中國,他們一位是「義大利公司的副總裁」,一位則是「來自埃及的投資客」——當然,這都只是兩個普通美國人玩的角色扮演遊戲。
如此戲劇性的事情甚至引起了國外職業編劇的注意,有人考慮要拿它來改編成一出情景喜劇。不過這回他們晚了一步,因為在中國,早就有了一部類似題材的電視劇,名字就叫《出租老外》。劇中一個外國人被各種名目的中國公司租來租去,他對前來尋租的老闆們說:「你們中國人的飯,吃下去就吐不出來了!」
■吃了一頓飯,我怎麼就成了工程師?
Mitch Moxley在文章中這樣講述自己的「出租」經歷:「我成了一個從未聽說過的在華美國公司的質量控制專家,每周可以得到1000美元的薪水。」而正在北京學習中文的傑裡可沒這麼好的運氣,這位27歲的阿根廷青年得到的報酬,僅僅是一頓豐盛的自助餐,可是這頓飯卻讓他吃得心驚膽戰。
一個朋友的朋友請我去吃晚餐,我知道他是一個業餘攝影師,中國人。我以為那是一場私人聚會,但是那位朋友卻要求我一定要穿正裝。等我準時到了一家大酒店,才發現所有的人都穿著正裝。大家看起來不像在聚會,而是在開會,因為還有人在演講。
晚餐是自助餐,很豐盛,可是我和所有人都不認識。不久,我的朋友向我介紹了一位中國長者。我認出他就是演講的人之一,看上去很像領導,他一直微笑著和我握手。那個時候,我的朋友一直在旁邊拍照,他還要求我保持姿勢不要亂動,這讓我很奇怪。
這件事情是兩年前發生的,後來我和那個攝影師朋友再沒有見過面。可是去年底的時候,有一天我的室友帶回一張培訓學校的廣告給我,上面居然有我那次晚餐時和人握手的照片,照片下面寫著,這是學校名譽校長和美國IT工程師在交流經驗。
我不知道和我握手的人是不是校長,但我不是美國人,我也從來沒有從事過IT工作,更沒有當過工程師。我很擔心,這會不會違反法律?是不是欺騙?可是我的室友卻覺得這件事情很有趣,他希望下次再有這種晚餐的時候,他也能夠一起出席。而且他一直用一個很時髦的詞稱呼我:「山寨」工程師。
憑著這張「老外臉」,賺起錢來很吃香
一位自稱多次被「出租」的網民dada nada總結了尋找此類工作的秘笈:住在北京,海澱區最佳;經常在北京語言大學遊蕩,或者早上7點到北京電影學院門外溜達。dada nada不會像傑裡那樣有負罪感,因為「除非你精通中文,否則在你開始幹活之前,你不會知道自己要幹的是什麼工作。」
北京語言大學周邊的公告欄和圍牆上,貼滿了用中文和英文書寫的各種廣告,其中可以發現些端倪。比如一家生產MP3的企業不久前招募過推銷員,其張貼的一張全英文招聘廣告中列明條件:外國人,無須會說流利的中文。廣告下面的聯繫方式,已經全部被人撕去。
新學期尚未開始,學校裡的外國學生並不算多。有些人對這件事情的評語很簡單:「哇!簡直瘋了!」還有人回答:「難以相信!」不過一些有過打工經驗的外國學生也承認,憑著自己的這張「老外臉」,有時候賺起錢來很吃香。
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女生說,她曾經和中國學生一起打工,在路邊發放促銷宣傳單。「中國學生發的傳單,經常會被人拒絕,或者被人扔掉,可是我幾乎不會遇到這種情況,有時候還有人主動從我手裡拿傳單。」
還有位男生說,他從這些廣告裡找到的最好工作,是出任一家公司的「首席接待官」,日薪300元。「這聽上去是個很重要的職位,但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讓一個兼職的學生來做?」更讓他不解的是,作為「首席接待官」,自己的工作就是每天坐在辦公室裡,有客戶上門的時候,引領客戶去見趟經理,僅此而已。
[對話]
公司要做大,都得有國際化背景
把自己「租」出個好價錢,已經成了老外圈子裡的一種遊戲,「出租老外」還有日益專業化的傾向,甚至有了專門的中介機構和經紀人。一個在華外國人的網上論壇裡,有一家中介的工作人員曾經發帖招聘外國人,在和他的網絡對話記錄中,不難看到老外被熱租的深層原因。
記者:你們都幫公司招聘什麼樣的外國人?
中介:母語是英語的,最好是美國人,歐洲人也可以。
記者:在校大學生可以嗎?
中介:太年輕的只能幹低端工作,我們一般找的都是40歲以上的,男的。
記者:40歲?年紀太大了吧?
中介:年紀大顯得穩重,更可信。
記者:專業要求很高吧?
中介:沒要求,可以不做包括商務和技術方面的任何具體工作。
記者:中文水平呢?
中介:不需要。
記者:啊?那怎麼和對方談判呢?
中介:那都是別人的事。只要打扮漂亮,舉止體面,走個過場就夠了。
記者:那不就是「花瓶」嗎!為什麼要招個連中文都不會說的「花瓶」呢?
中介:生意需要唄。公司要做大,都得有國際化背景。
記者:只要有外國人就算是國際化?
中介:你說呢?
記者:我擔心這個會不會有法律風險,比如涉嫌詐騙什麼的?
中介:這個事我不好說得太細,呵呵。
[正說]
和崇洋媚外無關,
這就是在行騙
「出租老外」的新聞流傳開來之後,國內外一些媒體在評論中認為,這是「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有人舉例說,公司租個老外來撐門面,就和多年來一些國貨的廣告裡非要拉個老外當模特是一個道理。但是著名社會學者周孝正卻認為,這一事件在今天突然被爆炒,絕不僅僅這麼簡單——
這和崇洋媚外沒關係,這就是在行騙。對於騙子來說,不見得只有外國人的臉可以拿來出租,而是「誰的臉好矇事,就拿誰來出租」。以前是專家的臉好矇事,後來是明星的臉好矇事,要是孩子的臉好矇事,他們照樣拿孩子來出租。這就是他們行騙手段的多樣化。
我認為這件事情就是道德淪喪的惡果,其結果只能造成我們的商務誠信乃至國家誠信都大幅度下降。不客氣地說,這裡面有些案例已經涉嫌有組織詐騙。甭擔心國外媒體曝光這件事會有損中國企業的形象,只要人家損得對,那就該損你。這些企業連誠信都喪失了,還有什麼形象可言呢?
[新詞解]
■白人領結(white tie):
英文原指男士出席正式場合時,著正裝所系的領結或領帶;現在則指某些中國公司喜歡帶外籍人士出面參加商業談判,這些外籍人士大多為白人男性,無論是否有專業經驗,只要穿上西裝,打上領帶,做紳士狀,與人握手或用外文致辭,就能拿到高薪。
(責任編輯: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