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人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生活越來越好了。由於國內人口眾多,現如今已經是全球重要的經濟體之一了。截止到2019年年底,中國的GDP已經逼近100萬億元了,並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國內人均國民總收入漲至了10410美元,突破了一萬美元,並超越了全球不少國家。
但在2000年的時候,國內人均國民總收入僅為940美元,排在全球第141位。10年之後,也就是2010年,國內國民總收入就達到了4340美元,增速還是比較快的。但有業內人士指出,所謂的人均國民總收入並不等同於人均可支配收入。
首先,人均國民總收入指的是國民收入除以年均人口,這個結果就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則約等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而國內的總收入涉及的範圍還是比較廣的,包括醫療保險、公積金等收入。但可支配收入則是不包含這些的,也就是國民可以花出去的錢。
但很多網友在看到人均國民總收入突破1萬美元的時候,還是比較驚訝的,部分網友還直言,沒想到自己並沒有拖後腿,未來還需要多努力。但有的網友則表示:「不好意思,打擾了。」從這裡能夠看出,國內居民的收入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那麼,大部分中國人的收入水平如何呢?
截止到2019年,中國的勞動人口總量還是比較高的,達到了8.9億人,佔了總人口數量的60%以上。但這個統計數據是從16歲開始統計的,如果除去學生,沒有就業的,還有失業的人員,則工作人口遠遠沒有8.9億人,最多在7億人左右。但即使是只有7億人,也達到了國內總人口的一半。
而在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的年薪大約在90501元,而城鎮私營企業的年薪大約在53604元。從這個數據能夠看出,非私營單位的年薪是遠遠高於私營企業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年薪可能都沒有達到53604元,因為這個數字是平均的,有不少人會高於這個水平,還有不少人會低於這個水平,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們的收入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大家都知道,事業單位員工、公務員的福利待遇都是比較高的,此外單位還會繳納金額比較高的五險一金,過年過節都會有福利,還有高額的年終獎,而這些都是沒有計算在工資內的。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月薪達到了3200元以上,則意味著已經超過了全國近10億人的收入,如果月薪能夠達到5000元,則超過了國內近12億人的收入水平。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內恩格爾係數已經實現了連續8 年的下降,並達到了28%以上,截止到目前,已經達到了聯合國規定的富足的標準。從目前來看,人們的生活質量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隨著國內的快速發展,經濟也會實現持續增長,而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會越來越高,生活質量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