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襲來之時,心理諮詢師毛妍力不顧危險,進入雷神山醫院做了一名志願者。
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她急學手語,與聾啞患者進行溝通;
教83歲婆婆平生第一次跳舞;
手繪圖畫,安撫患者心靈……
被多位新冠肺炎患者稱為「心目中的英雄」。
剃光秀髮
她成為雷神山醫院志願者
40歲的毛妍力此前是一所學校的心理諮詢師,放假在家的她看到身邊多位醫護朋友疫情期間變得異常繁忙,經常幾天都聯繫不上。
得知當時醫院患者激增,醫護人員忙不過來,醫患都出現焦慮情緒的情況,毛妍力向一個醫生朋友表達了希望去他們醫院做志願者的想法。朋友勸阻道:「醫院太危險,我無法保證你的安全。」
隨著疫情的發展,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問題日漸突出。毛妍力希望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他們做點事情,於是報名參加了一家權威機構組織的針對新冠肺炎的線上培訓專題講座。
隨後,她在網上找到10多名志願者,組建了一個專門幫助新冠肺炎患者的小團隊。從1月底至2月13日,毛妍力和同伴向數百位新冠肺炎患者提供了心理安撫。
2月13日,毛妍力經過多次申請,終於獲批成為雷神山醫院的一名志願者,在醫院從事消殺、安撫病人等工作。進醫院時,為了減少被感染風險,毛妍力特意剃光了秀髮。
「我的母親從小教育我,做人要善良,我也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言行為兒子做出榜樣!」 談起做志願者的初衷,毛妍力說。
速學手語
她成為聾啞患者的知心朋友
2月18日,毛妍力所在的病區接收了兩位聾啞病人,一位91歲的爹爹,一位58歲的阿姨。
入院第一天,爹爹在病房裡情緒非常激動,猛烈地拍打著窗戶。
由於現場的醫護人員都不懂手語,無人可以和他們溝通,就連量體溫等醫療檢查也無法開展。
毛妍力通過各種途徑求助,希望能儘快學會一些簡單的手語,好和兩位患者溝通。幸運的是,一位志願者的女兒會手語,連夜將一些基本的手語教給了毛妍力。
第二天一早,毛妍力一到病房,用剛學的簡單手語向兩位患者打招呼,爹爹激動地哭了起來。從此以後,兩名患者的情緒逐漸平息下來,量體溫、吃飯都很配合醫護人員。
後來,聾啞阿姨康復出院時,到處找毛妍力。見到毛妍力後,阿姨抱著她哭了起來,她通過手語告訴毛妍力,讓她一定要照顧好自己,還讓護士一定要照顧好毛妍力。
「人與人之間其實是沒有界限的,只要你真切地去愛他們,關心他們,一切的障礙都可以消除。」毛妍力說。
不厭其煩
教會83歲婆婆第一次跳舞
在雷神山醫院,康復較好的患者每天有一定的時間到走廊走動,能歌善舞的毛妍力會在這個時候教患者們跳舞。
3月10日,毛妍力在走廊教患者跳舞時,一位劉婆婆站在旁邊,眼神熱切地看著他們跳舞,眼神中充滿了羨慕。跳完舞后,其他的病人陸續回到病房,劉婆婆猶猶豫豫地找到毛妍力,「我也想跳舞,你能教教我嗎?」
83歲的劉婆婆是一位孤老,早已沒有親人,患有嚴重的風溼病行動不便,不能長時間站立。「我從小就想跳舞,但從來沒有跳過舞,現在腿腳又不便,不知道能不能跳好舞?」婆婆既充滿期望,又滿含擔憂。
「不要緊,您坐在輪椅上,我教您跳!」毛妍力說。她和護士將老人扶到輪椅上,教婆婆跳起了《聽說我謝謝你》。
為了照顧劉婆婆,毛妍力只教她手部的動作。劉婆婆悟性很高,教了幾遍之後,就基本學會了。
「閨女,謝謝你,我太開心了,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跳舞。」劉婆婆激動地哭了起來。
細心關愛
痴呆患者囑咐她「活著出去」
在雷神山醫院,毛妍力遇到86歲的患者張婆婆。張婆婆患有輕度老年痴呆症,記性很差,因患有白內障兩眼僅有微弱的視力。
毛妍力為老人打掃房間,送飯倒水,清理失禁的穢物,將老人照顧得很好。張婆婆經常拉著毛妍力的手,跟她講話,講自己的家庭故事,一輩子苦命經歷,經常講著講著就哭了起來。
熟悉之後,婆婆每次見到毛妍力都會十分開心。毛妍力教老人用手做出開花的姿勢,幫她拍照。一次,老人病情加重被送進ICU病房救治,幾天後出來便拉著毛妍力的手哭訴:「他們對我不好,因為他們不讓我看到你。」
老人康復出院告別時,拉著毛妍力的手說:「閨女,奶奶要你跟我保證一件事:你一定要活著出去!」聽到這句話,毛妍力感動得哭了。
毛妍力和老人約定,等疫情結束後,一定會去看望她。
來源: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