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國近300隻蟋蟀在奎文激戰決「蟲王」

2020-11-23 鳳凰山東站

原標題:來自全國近300隻蟋蟀在奎文激戰決「蟲王」

濰坊新聞網9月22日訊9月21日下午,2017市蟋蟀全國邀請賽在奎文區舉行,來自北京、西安、徐州等地的13支隊伍參賽,近300隻蟋蟀經過3天的多輪競爭,將決出「蟲王」。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盞檯燈照著一個透明的圓形盒子,由一個隔檔分為兩部分,這就是「蟋蟀王」的戰場。在「賽場」一旁,各隊正摩拳擦掌。旁邊一位副裁判員手拿話筒現場講解比賽規則、普及蟋蟀知識。濰坊市蟋蟀協會會長譚建民表示,大賽已成功舉辦三屆,取得了良好效果。

(記者 宋樹雲 實習生 王麗霞)

相關焦點

  • 2019「寧陽蟋蟀世界盃」國慶開賽 「蟲王」角逐即將開始
    自10月1日起,寧陽縣2019「寧陽蟋蟀世界盃」將在泗店鎮舉行,來自全國的36支隊伍、2000多隻蟋蟀將在這裡共同角逐百萬元大獎。比賽所有賽程將在泗店鎮蟋蟀文化主題博物館內進行現場轉播,並通過網絡進行直播。
  • 2019「中華寧陽蟋蟀世界盃」開賽 36支隊伍2000多隻蟋蟀角逐「蟲王」
    齊魯網泰安10月1日訊秋風起,蟋蟀鳴。眼下是傳統民俗活動「鬥蟋蟀」的最佳時節。自10月1日至10月6日,由泰安市寧陽縣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寧陽蟋蟀世界盃」將在寧陽縣泗店鎮舉行,來自全國的36支隊伍的兩千多隻蟋蟀將共同角逐「蟲王」。
  • 寧陽蟋蟀交易火爆「蟲王」身價上萬 「蟋蟀獵人」半夜下地忙
    「這隻蛐蛐一般,牙還可以。」每抓到一隻蛐蛐顏景增都會仔細打量,小心翼翼的放進特製的竹筒裡。「很好的蛐蛐必須要寬、頭大。」對捕蟲人來說,露水濃重的下半夜是聽音拾蟲的最佳時機。天很快亮了,顏景增對今天的收穫並不滿意。「自己滿意的蛐蛐哈沒看到,兩個小時的玉米地白鑽了,我們再換個地方。」
  • 南京舉行鬥蟋蟀大賽 200多隻蟋蟀角逐蟲王(圖)
    鬥蟋蟀自古就是中國傳統的遊藝項目,10月4日,首屆鬥蟋蟀城市對抗賽在南京舉行,來自南京、上海、北京、杭州四個城市的6支代表隊的200多隻蟋蟀將在2天時間內角逐「蟲王」的頭銜。
  • 全國36支隊伍2000多隻蛐蛐角逐「蟲王」
    想一睹蟋蟀世界盃大賽陣容?那你可要關注一下啦!10月1日至10月6日由泰安市寧陽縣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寧陽蟋蟀世界盃」將在寧陽縣泗店鎮舉行來自全國的36支隊伍的兩千多隻蟋蟀>將共同角逐「蟲王」。10月1日下午,2019「中華寧陽蟋蟀世界盃」在寧陽縣開賽,本次世界盃比賽共分小組賽、淘汰賽、決賽三個階段舉行,通過小組賽、淘汰賽,於10月6日上午進行決賽。
  • 河南的蟋蟀生意:一隻蟋蟀最高1.6萬 有村民40天賺近20萬
    河南的蟋蟀生意:一隻蟋蟀最高1.6萬 有村民40天賺近20萬(3)  村民捉到了一隻蟋蟀  「你這只不錯!」來自北京收蟋蟀的客商一句表揚,讓村民樂開了花河南延津一個名為德士村的村莊,近日吸引來了數百名收購蟋蟀的客商。蟋蟀俗稱蛐蛐兒,在這裡,德士村村民稱之為「蟲」,它本為田野害蟲,因為一年一度的蟋蟀收購商的到來,而身價倍增。每到夜色來臨,以德士村為中心,方圓數十裡的田野裡,就會出現捉蛐蛐兒的村民。
  • 蟋蟀蟲王:紫殼白牙
    蟋蟀1000元收於寧陽漕河蟋蟀故事:該蟋蟀1000元收於寧陽漕河,飼養期間此蟲極其奔竄,所以雖然10月初帶到天津,但未參加南北對抗賽。到10月中旬回滬後,蟲仍竄,但色以開始泛出,遂出鬥,第一場即遇大場特兇,鬥至全場最高花,落柵後,此蟲亂竄,後草都不太有,拔閘後只見2蟲撞了下,對方出柵,捉回後對方即75秒無牙.該蟲遂即臭圈。後轉送另場又走4路,都是上去湊一下對方即無牙,由此可見此蟲牙雖然不是超大,但硬度絕對超強。蟲撤回後一直養到12月28日才歸西,底板之好也屬極其罕見.是2014晚秋蟲王.
  • 蟲王難覓
    聽別人講蟲王的故事,羨慕之餘感嘆萬物造化的神奇。為什麼喜歡蛐蛐,為了贏花?
  • 秋來取樂鬥蟋蟀
    秋來取樂鬥蟋蟀  ◆[江蘇·大豐市]趙乾海  蟋蟀、油葫蘆、蟈蟈號稱中國三大鳴蟲。三大鳴蟲中,玩得最好、最精彩、最有文化韻味的當數蟋蟀。古人云:秋有一樂鬥蟋蟀。這時節,正是花鳥魚蟲中的第四位粉墨登場、大出風頭之時。  其時,妻向我提議何不令家中所養之蟲爭鬥一番、觀其勝負,以博一樂?我表示贊同。於是,將家中8隻蟋蟀分成四組,讓其捉對廝殺。蟋蟀相遇,開始會用觸角辨別對方,兩雄相遇必然露出兩顆大牙,一決高下。而一雄一雌相遇則是另一番情景。
  • 2015蟋蟀之白蟲特攻
    白蟲鬥得過秋蟲嗎?這是當前最有爭議的熱門話題。 大約在2007年之前,這個問題沒有爭議,大家都認為白蟲鬥不過秋蟲。但是沒有幾年功夫,這個觀點被顛覆了。如今,幾乎一邊倒地認為秋蟲鬥不過白蟲。這樣的認識頗有幾分道理。
  • 沒多少蟋蟀可以稱為「蟲」,充其量只能是蛐蛐!
    2017蟲季可謂異常平靜。沒多少蟋蟀可以稱為「蟲」,充其量只能是蛐蛐。唯有一隻值得寫寫,值得留戀的。說起來挺有意思,這隻蟋蟀是我2017年在上班時無意之中捉到的,而且是當年第一隻,時間大約在8月初。那天,我在監控室外吸菸,突然一陣大叫聲提醒著我,附近有隻大蟋蟀。
  • 蟋蟀能人籌辦蟋蟀大賽(圖)
    別看只是一場由600多隻蟋蟀參加的大賽,「為避免作弊,我們可採用了瑞士移位賽制,還用上了監控錄影設備。」大賽總裁判長趙伯光有些自得地說。北京城玩蟲兒的老少爺們兒,都知道趙伯光有個「蟋蟀能人」的雅號。他在「蟲迷」圈兒裡有名,不是因為玩了半個世紀的鳴蟲,而是因為他「把玩蟋蟀變成個事兒幹」。從1988年至今,他年復一年地張羅了總共19屆蟋蟀大賽。
  • 山東這個縣,蟋蟀產業能帶來6億年產值
    以王衝所在的村子為例,90多戶人家裡,只有兩三戶不參與,他們甚至成了村裡人口中「不務正業」的那類人。網絡平臺成為蟋蟀交易的主要陣地每隻蟋蟀都要上秤稱重後再拍攝幾個固定的角度和一段視頻,然後傳到網上28歲的王衝身材高大魁梧,皮膚黝黑,肚腩稍稍隆起。生長在泗店的他,曾去外地打過工,後來又回到泗店。幾年前,王衝受人啟發,幹起了網絡銷售的營生。
  • 「捕蟲人」齊聚小鎮通宵捉蟋蟀 蟲王一隻能賣到十幾萬元
    他們並不是為了種莊稼,而是要捉蟋蟀。寧陽的蟋蟀以善鬥、兇狠而聞名,被譽為「天下鬥蟋第一蟲」,自宋朝起就被奉為皇家貢品。蟋蟀被分類分級,價格從一兩元到幾萬元不等,一隻蟲王甚至能賣到十幾萬元。
  • 萬元一蟲的蟋蟀江湖!寧津一隻好蟋蟀頂30畝地年收成
    「軟黃金」蟋蟀動輒身價過萬,午夜後開始熱鬧的蟋蟀市場  小縣城靠蟋蟀名聞全國,今年最貴的一隻蟋蟀賣出萬元價  9月8日,白露過後第二天。晨光還未熹微,德州寧津縣長途汽車站的客運廣場,聚集了操著本地口音的農民和各地口音的客商。
  • 「角鬥場」栽倒23名蟋蟀迷
    九月是玩蟋蟀最佳時節,這裡難道是新冒出的一處蟋蟀賭場?小張迅速將情況反饋給派出所。  此類賭場為逃避公安機關打擊,賭博的都是些蟋蟀玩家,行外人很難進入賭場內部。兩名愛好花鳥蟲魚的民警主動請戰,對蟋蟀一番「研習」後,決定化裝前往偵查。兩位民警很快通過了屋外放風人的「盤問」。二樓的棋牌室其實是一個兩室一廳的套間,近20平方米的客廳裡人頭攢動。
  • 「蟋蟀王」安家寧津德百歡樂谷
    這隻取材於5486公斤玉石,身長175釐米、淨重880公斤的「蟋蟀王」,是由碧玉質量評級標準創始人、匯玉堂玉博物館館長張錦洪主導設計製作而成。「這隻『蟋蟀王』堪稱世界上最大的碧玉蟋蟀,它的得來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玉從天降,機緣巧合,能夠落戶歡樂谷是它最好的歸宿。 」伴著一壺茗茶,張錦洪向記者講述起了「蟋蟀王」背後的故事。
  • 「中華蟋蟀第一縣」為啥是山東省寧津縣
    今年9月底,第八屆中國(寧津)蟋蟀文化博覽會開幕,來自天南海北的蟋蟀愛好者蜂擁而至,寧津的街頭巷尾,到處是賣蟋蟀、選蟋蟀、買蟋蟀的人,熙熙攘攘,東北高聲、吳儂軟語、齊魯腔調不絕於耳。此等熱鬧每年都會持續一月有餘,博覽會只是其中一個小節點而已。博覽會上最為忙碌的人當數寧津縣文化協會會長李海濤,他給各地趕來的媒體記者和首次參加博覽會的遊客介紹著寧津的蟋蟀。
  • 上海蟋蟀玩家豪擲億元北上收蟲 稱能修身養性
    「40歲上下的有錢有閒階層是玩蟋蟀的新貴,往往願意在蟋蟀身上一擲千金的就是他們。 」而記者在嶽州路花鳥市場就看到,一名來自山東的賣家準備了一籃子的精品蟲,單價都在千元以上,專供一名商人模樣的男子選購。有賣家透露,這類玩家不但家中有上百隻蟋蟀,而且個個都在千元以上,用具器皿也追求高檔,專門用一間房間放置蟋蟀並會友,甚至還有人專門聘請行家來調養蟋蟀。
  • 新鄉數以千計農民地裡捉蟋蟀 極品蟋蟀能賣萬元
    「每年立秋後的30多天,啥也不幹了,就到地裡逮蟲去,昨天俺一隻蛐蛐賣了八千,可比打工強多了!」8月17日,在王樓鎮蟋蟀交易市場剛剛賣完蟋蟀正在數錢的村民徐先生興奮地說。隨著捕蟲季節的到來,該鎮十幾個村莊上千名村民加入到捕捉蟋蟀的隊伍中。以家庭為單位的捕捉隊分工明確,男子負責晚上捉蟲,婦女負責白天出售。每隻蟋蟀少則三五元,多則幾百元、上千元,極品蟋蟀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