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內又現搞笑回復,老師說「熟讀」,家長卻讓娃「服毒」!

2021-01-21 翠花聊育兒

隨著科技和網絡的迅猛發展,如今人和人之間的溝通也大多都以網絡為主,就連老師和家長們也都擁有不同的群組,方便進行溝通,但家長群同時也是一個讓人愛恨不得的地方,有時候很容易鬧出一些誤會來。

前不久,網絡上的一組圖片吸引了大家的關注,家長群內又一次地出現了家長們的搞笑回復,讓人看了感覺哭笑不得。

這天老師布置的作業時熟讀九九乘法表,為了了解孩子們學習的進度,老師便在群內詢問各位家長孩子是否熟讀,但沒想到家長們一開始回復的還好,後來竟然慢慢變了味道。

最初的家長回復的是"熟讀",但不知是不是後面的家長太粗心了,老師明明說"熟讀",可家長卻讓娃"服毒",而且後面一連串的家長回復都是"已服毒"。

網友笑稱,這屆家長實在是太粗心了,了解情況的知道這是家長打字打錯了,不了解情況的還以為是"大型案發現場"呢。

類似於這樣的搞笑回復經常可以看到,前段時間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學生都在家裡上網課,老師要求孩子每天測量體溫,家長在群裡回復,本來應該回復的是"自行在家隔離",但家長們卻紛紛複製"自殺在家隔離",只能說,家長們還是不夠認真。

其實自從有了家長群之後,因為這件事鬧出了不少的笑話,也曾經給老師和家長帶來過麻煩,有人覺得有了家長群雖然方便,但孩子都懶散了,每次都不記作業,就靠老師在群裡發布,因此認為家長群弊大於利。

實際上,家長群有利有弊,關鍵還是要家長們端正態度,儘量配合好老師的工作,這樣才能讓孩子有更大的進步。

那麼,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家長群呢?

1、 不討好

有些家長進入家長群之後,每次到了節假日或者孩子考試之後,都要在群裡各種"討好"老師,有的是發表一連串的感激的話,還有一些家長更乾脆,直接發起了紅包,以至於家長群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也給老師和其他家長惹來了不少的麻煩。

家長應該知道,家長群是老師和家長溝通的一個平臺,而不是討好老師、給老師"拍馬屁"的場所,想要感激老師有許多的方法,而不應該為此擾亂整個溝通渠道,更不能助長不良風氣。

2、 謹慎發言

有些家長覺得在群裡可以和其他家長聊聊天,於是便在群裡不斷地刷信息,和其他人聊的十分火熱,完全忘記了這個群的應有作用是什麼,更有甚者還將廣告、砍價連結等內容發到家長群眾,搞得整個群都烏煙瘴氣。

這樣的行為對其他家長以及老師都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還有可能導致廣告、閒聊內容太多,淹沒了老師傳達的信息,致使家長和學生遭遇損失,所以說在家長群內一定要謹慎發言,和孩子以及學習無關的東西不要發。

3、 私信勿擾

家長們可能對自家孩子比較關心,也有人會在群裡向老師詢問自家孩子的情況,但這種個人諮詢的私信內容並不適合出現在家長群眾,如果有家長想要和老師聊這些問題,可以私下進行溝通,畢竟這不是私人場所,而是一個公平平臺,不能只為某一個人服務,更不能因為一個人而影響整個集體。

總之,對待家長群,每個人都應該謹慎嚴肅,家長們應該及時關注群內動態,不要錯過老師傳達的任務。同時也應該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別讓家長群變了味兒。

相關焦點

  • 變味兒的家長群,《人民日報》這樣說……
    之後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 到底誰辛苦?晚一點回復,就會被老師點名,每天下了班還要看著孩子做作業。有時候顧不過來,就被說不關心小孩,是挺委屈的。」 原本家長群是為了方便老師和家長間的溝通,但卻漸漸演變為「誇誇群」。為了替孩子在老師面前博得好印象,家長們開啟稱讚、感恩模式,群組內甚至會出現「爭寵」、炫富、爭吵、辱罵等行為。
  • 家長群裡質疑老師收禮排座位 被班主任踢出家長群
    學生家長群,就是這類圈子微信群中的一個。不過,有人發現,家長群裡的故事,可不簡單;很多時候老師隨便發條信息,群裡的家長們都會一窩蜂地"點讚"稱頌。而最近,又有家長反映說:因為自己在家長群裡質疑老師收禮,不公正地將身材矮小的兒子常年安排在教室最後一排,結果,班主任把自己踢出了家長群。微信時代,人人有群。
  •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是什麼梗?真相來了!
    「本來上班的壓力就很大,還得盯著老師又發了什麼通知。晚一點回復,就會被老師點名,每天下了班還要看著孩子做作業。有時候顧不過來,就被說不關心小孩,是挺委屈的。」家長群是如何「變味」的?原本家長群是為了方便老師和家長間的溝通,但卻漸漸演變為「誇誇群」。為了替孩子在老師面前博得好印象,家長們開啟稱讚、感恩模式,群組內甚至會出現「爭寵」、炫富、爭吵、辱罵等行為。
  • 微信家長群神回復,你還要做多久的舔狗?
    每個人的微信裡面大大小小的群都有很多,其中包括家庭群,朋友群,老同學群,班級群,家長群等。微信群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地和我們的朋友親人聊天,也可以了解別人最近怎麼樣了。家長群給家長和老師帶來的便利性更大,之前沒有微信群的時候,如果孩子沒有在學校惹禍的話,家長和老師就會很少溝通,這也就導致了老師不了解學生在家裡的情況,家長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有沒有認真學習。
  • 家長群,是怎麼成為老師的財富密碼、打工人的火葬現場的?
    最近的新聞就很魔幻,擁有鋼鐵般意志的打工人,修得了996、007的福報,扛得過帶薪上撤碩的羞辱,忍得了無良老闆的臭罵,挨得起無情社會的毒打,沒想到在家長群面前,直接原地破防哭暈在地。我突然發現家長群已經成為堪比相親相愛一家人的社交黑洞,早晚誇老師都得配上詩朗誦,變成當代家長心裡說不出的痛,和中年打工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 家長群開啟「瘋狂」刷屏模式,老師說了一句話,全體安靜了
    以前開家長會是為了讓家長們跟老師進行交流,而現在家長和老師的交流轉移到了手機上面。老師有什麼事想要通知,就會到家長群公開透明的發布消息。但是很多戲精家長卻用影帝般的演技,讓家長群變了味道來。
  • 家長課堂 | 班主任教你家長群內老師家長這樣互動(組圖)
    【老師支招】  有意見分歧私下溝通  市南區第二實驗小學三年級一班的班主任崔妍,踏上教育工作崗位已有16個年頭。對於如何藉助於家長群更好地開展工作,她頗有心得。  「我通常是建立兩個微信群,一個用於發布通知,另一個用於接龍。
  • 老師徵集志願者打掃教室,熱鬧的家長群瞬間安靜下來!
    每到開學,不少家長群裡就活躍起來了,明吹暗捧的一大堆,「新學期,新氣象,感謝老師的繼續陪伴,你們辛苦了」、「孩子在這個班,最幸運的是家長」、「開學第一天就能感受到老師對孩子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以及循循善誘的教導」……老師在群裡發布一則通知,會有很多人回復「收到」、「老師辛苦了」、「明白,一定按要求執行」等,只是一旦老師徵集志願者打掃教室,熱鬧的家長群就瞬間安靜下來!
  • 家長群裡最調皮爸爸,群成員都吃過他的虧,老師也不敢艾特他
    現在送孩子去上學有一個東西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家長群。老師會通過家長群來下達各種任務,讓家長執行。但是家長也一定要注意,這個群裡不是只有我們也,有著其他孩子的家長,因此我們不要把自己的問題太突出了,如果有一些私下的事情想要找老師交流,也可以單獨艾特他,不要在群裡直接說出來。
  • 睿思一刻·浙江:家長群=壓力群?誇誇群?向這些現象說不!
    最近,一位家長發布的短視頻令不少網友「圍觀」。他在視頻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起因是這位家長認為老師總是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自己承擔了太多老師應付的責任。  不少網友感慨:這一屆的家長太難了。還有網友開始「懷舊」:以前上學的時候,根本沒有家長群,老師備課講課修改作業全包,大家不也學的好好的?
  • 老師把學生上課睡覺圖發到家長群,這合適嗎?家長解釋後被點讚
    一位爸爸在出差途中,見到兒子班級家長群裡出現一條信息,是一張圖片,打開一看,是一個小男孩上課時趴在桌上睡覺。一細看,原來那小男孩正是自己的兒子。圖片是兒子的老師發的。老師在群裡對家長直接興師問罪,說話很重,說如果要睡,家長就領回家讓孩子好好睡吧。這話當著群裡眾多家長說出來,這位爸爸一定有壓力!難怪這位爸爸頂了回去。
  • 家長群的3大「戲精」行為,盡顯家長低情商,往往不受歡迎
    但是有些家長卻因為在家長群不當言辭,成為了眾人眼中的「戲精」,十分影響家長與老師以及家長之間關係的和諧。01家長的這3種情況,容易給群裡其他人「添堵」,網友:「戲精」行為老師建立家長群的初衷是為了便捷地與家長進行溝通,能夠讓家長們第一時間知曉學校的通知和自家孩子的情況。但是有些家長卻把家長群當成了自己的「秀場」,把自己當作了群內的主角。
  • 小學老師在家長群裡發學生罰站照引質疑
    林菁的兒子上小學一年級,「五一」放假前,林菁在家長群中被語文老師@了。語文老師說,她兒子最近漢字書寫非常不規範,希望孩子利用3天假期好好練字,而且家長也要在旁邊督促提醒。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語文老師這條@林菁的信息發布沒多久,林菁就簡短地進行了回覆:對不起,我做不到。第一,我覺得假期裡孩子應該好好休息玩耍;第二,我沒有時間,自打他上學以來,上班幾乎成了我的副業。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不把我當回事,你的事與我何幹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上課的時候不用心教,放學之後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還要你們老師幹什麼?」一位家長在社交平臺上一針見血地指出老師和家長之間存在的一些矛盾,也指出了家長群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沉痾宿疾」。
  • 「我就退出家長群!要你們幹什麼」家長群,真的變成壓力群了?
    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改作業,每次改完作業還得要昧著良心和老師說你辛苦了,工資你拿,工作我幫你做,你辛苦什麼了?要你幹什麼!」 這位父親的視頻收穫了幾十萬的點讚,而從這個點讚量可以看出來這位父親所說的話也是很多家長自己想說卻又不敢說的話。而在該視頻下方的留言,也可以看得出來,有許多父母都是積怨已久的。
  • 家長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的背後:家校關係扭曲癥結在哪兒
    很多家長在感嘆「壓垮一個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同時,繼續大倒「苦水」;而老師們也頻頻「發聲」,有人說自己到了深夜11點還在微信群裡回復家長的諮詢信息,還有人稱自己從未在家長群中給學生布置作業……隨著「家長退群」事件持續發酵,江西、遼寧等省紛紛出臺文件,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 家長退群,養娃還被老師欺負
    4)終於相親無數次後,脫單了,結婚了,生娃了。缺錢的人生就來了。 5)學區房,了解一下;這房價,比黃金還貴。 6)娃上學了,明明是老師帶學生的職責,卻推給了家長。 這就是內捲化。
  • 家長會上爸爸突然嚎啕大哭,他的崩潰哭訴,做父母了才會明白
    原來,他平時工作太繁忙,經常沒有空回復家長群的消息,被老師善意提示後,他當場忍不住心中的壓力,痛哭了起來。 這位爸爸痛哭中一字一句道出了不少家長的心聲:家長整日忙著工作,上班期間卻經常會在群裡收到老師的消息,很多消息還要求「收到請回復」,有時候真的沒有那麼多空閒時間看手機,有些通知一錯過了
  • 小學生5個判斷題全做錯,家長問圓圈是什麼,老師的回覆很隱晦
    家長群裡,一位家長發了張圖片,是她兒子的半張試卷。然後問老師:「這些用紅色筆打了圈圈的題,是做錯了還是做對了呢?」果然,試卷上,有紅色的對勾、紅色的叉叉,也有紅色的圈圈。叉叉表示做錯,對勾表示正確,這是常識。那麼,畫圈圈,到底是什麼意思?家長陷入了迷思。
  • 家長群解散、老闆失聯,成都「背帶兔藝術」半夜宣布破產
    有家長反映,背帶兔藝術宣布破產的前一天(5月17日),老師還帶著學生上戶外課,18日凌晨,機構負責人卻在家長群中宣布機構無法繼續經營的消息,且消息發布不久群即被解散。據了解,家長已組建的維權群內有三四百人,涉及預付款金額可能過百萬。目前,家長們已經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