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正是全國降雨和颱風登陸的高峰期,在颱風」瑪利亞「在東南沿海一帶肆虐過後,留下了一些渡劫成果……
(福建颱風後)
在「瑪利亞"明顯偃旗息鼓後,遠在內陸的四川盆地卻迎來了一波一波又一波的強降雨……
那雨下得真如老龍王去找哪吒報仇那天那麼大,別問子曰怎麼知道,因為子曰心懷天下啊!
在連續幾波大雨後,成都人民不出意外切換到內陸看海模式!
(來,子曰帶你乘挖掘機看海)
然而他們沒有像前幾年南京武漢內澇時,把矛頭指向不合理的城市排水系統,而是給出了個腦洞大開的處理意見,就是紛紛要求請出我們的鎮水神獸——石犀牛!
這鎮水神獸何許來也?
遠在在2013年初,一群施工隊在四川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廣場附近,居然挖到了一個了不得的東西!經測量,這座石雕長3.3米、寬1.2米、高1.7米,重約8.5噸。
它的頭超過身體的一般,局部圖案是祥雲,四條腿又短又粗,身體圓滾滾,吉祥喜慶。
這東西是什麼呢?眾說紛紜。
根據史料《蜀王本紀》記載:"江水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南下;二在淵中,在厭水精,因曰犀牛裡。"
翻譯:長江水造成的危害巨大,蜀郡太守李冰雕刻五頭石犀:兩個放在府中;一個在市南下;二個放在深水中,鎮壓水妖。
古代蜀地(今四川)非澇即旱,有「澤國」、「赤盆」之稱。四川人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鬥爭。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併蜀國,秦為了將蜀地建成其重要基地,決定徹底治理岷江水患。
秦派精通治水的李冰駐守四川,李冰知曉天文地理,因此修建都江堰,疏通河道。根據記載,他用籠石層層累築,既可免除河堤斷裂,又可利用石頭空隙減少洪水的直接壓力,從而降低堤堰崩潰的危險。除此之外,他還用石頭人測量水位深淺。
大詩人杜甫曾為李冰治水一事寫詩:「君不見秦時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自古雖有厭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蜀人矜誇一千載,泛濫不近張儀樓。」
而「犀」同「吸」,因此大家認為這石犀牛就是李冰用來治水的神獸。在神獸被挖出來被放在天府廣場上新開的博物館後,成都幾乎年年都要下下暴雨,今年也不例外。
所以每年一到雨季,這個一臉萌態的石犀牛都會被提起,今年更甚,各種段子那是滿天飛!
有市民甚至還寫了一封請願書,居然得到了官方的回應如下:
連把石犀牛當鎮館之寶的成博都湊了一波熱鬧
帶了一波貨
最後成博耐不住成都人民」放歸神獸「的心思太認真,還是忍不住發文一篇闢謠。
最後來聽聽專家的意見吧!其解釋說:「神獸管的是地下水,雨是天上來的,不相關。」
聽到這話的各地鎮水神獸們笑而不語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