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聲聲,夢回童年|喊句膠東話:走,一起挖知了龜,粘知了去

2020-12-06 心理諮詢師邦珍

膠東半島老家方言,喊「蟬」為解了龜,解了,學名知了龜,知了。

知了龜破土出洞,時間一般在黃昏後或深夜裡。挑借著夜色出洞,在夜幕的掩護下爬上樹去,蛻殼、展翅,躲避一切可能遇上的致命追捕。臆測這是屬於蟬這一物種的小聰明。但這大自然的世界,總有一些是躲避不過去的。

雞瞅見了知了龜,匆忙一喙啄了去,梆梆幾下,直勾一下脖子進肚裡去,大朵快頤。也給過自己喜愛的小貓一隻知了龜。貓爪子翻過來撲過去,大樂。

小時懷疑知了龜是不是會龜息大法,假死躺在那兒,讓人等到不耐煩,鐵定認為它死翹翹了,卻不知怎麼的又見它迂緩的動起來。但這些伎倆怎能騙過一隻假裝打著盹的貓呢?喵嗚一聲又被銜走了。

撇開這些動物的天敵不說,它又怎麼能逃開把它當作美食,饞嘴貪吃的孩子們呢?小時常顧不上吃晚飯,揣個玉米面餅子,就和小夥伴們挖知了龜去。

黃昏,西天掛著落日的餘輝,林梢透著些光亮,小夥伴們人手一把小鐵鏟,在柳樹根、梧桐樹下、楊樹林裡巡邏。貓著腰、瞪著眼、全神貫注,不遺漏面上任何一個小洞一個空眼。

抱著寧肯多勞也不錯過的執著勁兒,抄手用鏟子鏟一下,清去浮土,細觀是不是一隻知了龜的洞。在地面上看到「眼」,清一鏟子浮土,豁然見大,十之八九,藏著一隻沒出逃的知了龜。

聽到誰歡呼一聲,沒有所獲的人就又在心頭饞了一下。有時不知洞的深淺,插一莖青草探試,約摸著草動處再下鏟子挖。要不,盲目一鏟子下去,鏟去知了龜一塊腦殼子或半拉肚子,會讓人懊惱不堪。

夜幕籠罩,洞和眼都看不清了。夥伴們帶著手電筒(小時家境好的才配得上),手提煤油罩子燈(也得家長開明才被允許)。沒有照明工具的,就相跟著借別人的光亮。

一棵棵樹照來照去。七八點歸家時,總嘆息,僧多粥少,辛勞一場得三兩隻五六隻。雖所獲甚微,但卻讓人樂此不疲。

知了的蟬蛻,據說是一味中藥。到處去尋,找到約摸百、八十隻,樂顛顛送到收購處,才知那輕盈的蟬蛻按克計算,多日的辛勞,只能掙來一兩毛鈔票。怏怏然不樂,再看到蟬蛻,乾脆扯下來,用腳踩到塵土裡去了。幾毛錢的快樂還是捨棄了吧。

去年夏天,尤憶兒時情景。特意開車帶兒子,去膠西的林場裡「照」 知了龜。去時已晚,名符其實是「照」,人手一把亮閃閃地手電筒。

去了才看到,照知了龜的人之多,不亞於趕大集。越野車、轎車、麵包車、摩託車、自行車擠滿樹林邊的馬路。那原本應該黑森森的樹林中,各色燈盞,忽遠忽近忽明忽暗,多如繁星。孩子們歡笑著呼朋引伴,好不熱鬧。

雖盛暑,樹林裡卻涼風習習,讓人身心舒暢。兒子遍尋不到,就開始嘟囔,說地上叢生的雜草纏了他的腳,還有樹枝又絆了他腿。我尋到一隻,引他來,燈光一閃,照過去。他欣喜大叫:「看哪,我捉到一隻!」

楊樹林裡,各種蟬龜都有。有個體很小的一種,像半個腰果大,俗稱「小滋滋」,蚊子也是肉呀!雖小,卻也不放過。

還有一種頭胸部是青瑩的綠色,也比黃體透亮的蟬個小。它們蛻殼後唱「伏了、伏了……」或「嗚哇、嗚兒嗚兒哇……」。

知了龜爬上樹,使個金蟬脫殼,抖展開翅膀,飛上樹梢。就開始始日日在樹頭鼓譟它們的歌,像大自然召集起的龐大樂隊。蟬聲響徹雲天裡,就有妙趣的——粘知了。

晌午,不顧得眯一會午覺。雀躍著和小夥伴們去粘知了。一根長長的竹竿,綁上一截繞一坨蜘蛛絲或麵筋的木棍。牆角屋簷下費時費力繞的蜘蛛網,量少不太粘,老還得費唾液潤溼著,後被棄用。

搓麵筋,用碗盛了麵粉摻點鹽加點水,揉成團,反覆用清水搓洗。用指頭肚一按,能粘連起來,麵筋就搓成了。用納鞋墊子的大鼻眼針,穿一根長長的白棉線。粘知了的裝備就齊了。

粘知了,憑的是心穩、眼疾、手快。要不,白白被蟬灑一臉尿,它卻驚飛了。麵筋粘著了蟬的翅膀,它吱吱地震翅裡叫,卻掙脫不掉。竿頭斜下來,要快步跑過去擒住那隻被粘住的知了。從它的腰腹處,扎一針穿過去,把它串在長長的棉線上。

小時曾納悶過,從不見蟬紅色的血液,不知它的血液是什麼顏色的?針和線穿過它的肚腹,只有粘稠的青黑色汁液。要是穿一隻就糊一手鮮紅的血,估計我是不敢的。

把知了穿在線上,是件便捷保險的事,若裝在袋子裡,開口時有飛竄著跑掉的;現粘一隻,現掐一隻的翅膀也有顧此失彼之慮。串在長長的線上,胳膊一掄,一長串清亮的蟬鳴,很是值得小孩子炫耀

不管串二三十隻,還是五六十隻,回家用剪刀剪掉翅膀,下油鍋一炸,噴香酥脆,大人跟著打牙祭。喝一口酒,拈一隻酥脆的酒餚入口,也會樂呵呵地,微笑著讚賞幾句。

呵呵,找不到煎知了的圖片,借用這張吧

呵呵,實在找不到煎知了的圖片,借用這一張吧

酷熱天裡,實在熱的不想出門,只能聽蟬鳴。約摸有一隻領頭的,像樂隊總指揮。「知了——知了——」先抑揚頓挫試幾聲,調整好一個基調;三兩隻、七隻八隻跟進來,高高低低;整一片樹林,整一個村莊的蟬互動起來,嘹亮高吭的合奏,跌宕起伏、連綿不絕……

蟬在陽光下的生命,最長不過六、七十天。它用高歌歡唱見證生命的輪迴,盡情演奏自己的生命之調、愛情之歌……

深夜裡,也會有那麼幾隻孤獨的鳴蟬,孤高豔絕的彈著自己的曲調……讓人猜想,它們是寂寞著吧。

秋風起,寒蟬悽切,聲嘶力竭,激昂悲歌,嘆著時日無多……

蟬同「禪」,出自佛家,故稱「知了」。

蟬進駐過的夢,象徵著復活,象徵著永生。

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品性高潔的物種。所以,初唐虞世南,賦詩《蟬》一首,錄之,以共賞。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蟬鳴聲聲裡,讓我們一起回憶童年趣事。

人到中年,難免會遇到#禿然的考題#,但願我們不會因此而苦惱,悄悄告訴你,聽說有一款「樂茂生發營養液」,效果誰用誰知道哦。

歡迎@心理諮詢師邦珍,二級心理諮詢師,致力於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終身成長;寫書評、影評、情感美文,願與你相識。

相關焦點

  • 知了聲聲叫著夏天
    知了聲聲叫著夏天,連我的APPLE WATCH也有了反應,時不時冒出「嘿,SIRI」,又提示說無法識別語音。人的聲音和知了的叫聲還是有區別的,Siri能識別知了的聲音那就奇怪了!那始終扯著嗓子喊的知了可不知Siri內心的各種糾結,一個盡情吶喊,一個使勁聽,結果還是沒法交流!
  • 農村知了聲聲叫,原來為了追求愛情,但婚禮就是葬禮
    小編來到農村,這裡到處是知了的叫聲。鳴叫時大喊「熱死啦——熱死啦」,還有的喊「服了——服了」,總之聲音各有不同。這裡地處江蘇裡下河地區的袁莊。農村裡樹木較多,到處是知了的叫聲。中午天氣炎熱,知了叫聲特別大,如果您想休息,可能短時間還不能入睡。村民老李今年50多歲,正在門前的大榕樹下乘涼。
  • 走,摸知了龜去!
    想起小時候常見的一種昆蟲,家鄉魯西那邊叫:知了龜(jieliaogui)。知了的幼蟲。就是在這個季節,暑期,麥收過後秋來之前。孩子們放學後,天一擦黑,胡亂扒幾口晚飯,帶上玻璃罐頭瓶、小鏟子和手電筒,呼朋引伴三三兩兩潛入村邊的林子,開始「摸知了龜」。先是看樹旁的地下,尋找一個個不規則的小洞孔,小心翼翼用手指摳開,一個知了龜正舞動雙鉗,抓起來放進玻璃瓶裡:摸著一個啦!
  • 兒時夏天農村蟬鳴鳥叫,如今難聞其聲,啥原因?農村人道出實情!
    農村兒童和節溜龜的趣事我們很多人聽說過一句話:「出淤泥而不染」,這個詞多數來形容荷花,不過我覺得這個詞用來形容節溜龜也沒有錯,節溜龜在地下蟄伏几年,一朝破土而出,蛻去外殼終於蛻變成了金蟬,華麗的外表下僅僅只有短短2月的壽命。
  • 咱們一起去粘知了,整個夏天都是我們的
    上世紀七十年代,油田駐地附近人煙稀少,放眼望去,四周還是大片未被開墾的荒灘,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空閒時間大人們去抓狐狸、套野兔、撒網捕魚,只要出去一般都會有收穫,孩子們放學後就去逮知了、撲蜻蜓、抓小魚,也是忙的不亦樂乎。
  • 寂寞蟬鳴
    寂寞蟬鳴 2008年08月04日 14:17   小時候,在鄉下常聽得蟬鳴。炎炎夏日裡,「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屋前屋後的小樹林「知了」聲一片,就連夜晚也是蟬鳴不斷,小村莊沉浸在沒有紛擾沒有喧譁的安逸和靜謐中。  有了蟬聲的時光,世間的清靜無以復加地襲來,不然,會稽若耶山下的若耶溪怎會「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一定是仕途失意的王籍被如畫的山水薰染,目睹林泉美景,塵念頓消,幽寂而生歸隱之念。悠悠蟬鳴,聲聲寂寥,如咽如泣,「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
  • 南京城的知了為啥少了?昆蟲專家有話要說……
    「池塘邊的榕樹下,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 ……」正值盛夏,蟬的演奏正值高潮,令人不自覺地懷念起童年。
  • 宿遷泗陽夜晚樹林皆是捕蟬人 三伏天聽不到蟬鳴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一首《童年》讓很多人重拾關於夏天的兒時記憶。江蘇泗陽是「楊樹之鄉」,盛產蟬蛹,每年進入伏天,蟬鳴聲聲,不絕於耳。但最近幾年來,因每年捕食蟬蛹的人過多,讓這個夏天「沉寂」了許多,蟬鳴聲越來越稀疏。沒有蟬鳴的夏天,還是夏天嗎?
  • 今年夏天,少了枝頭的蟬鳴,多了餐桌上的知了猴
    缺了蟬鳴的夏季,突然感覺不完整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今年都沒怎麼聽到蟬鳴聲?以往到了夏天,聒噪的蟬鳴聲此起彼伏,陣陣聲浪提醒著我們——夏天來了。可是今年,我在城市裡,卻很少聽到蟬鳴,這個夏天,似乎太過於安靜。
  • 盛夏,聽蟬鳴,讀古詩詞
    抬頭向樹稍看去,不見其形只聞其聲,仿佛知道我在尋它,「嗡嗡——哇,嗡嗡——哇……」剎那,林中蟬鳴成陣。《禮記》中說,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原來,蟬躲在樹葉裡大叫時,夏天就來了,暑假也到了。
  • 我們總說蟬鳴,可是蟬並不會「叫」啊
    說起夏天,影響最深刻的除了西瓜空調,就是蟬鳴了。日漫裡面經常用蟬鳴來烘託夏天的炎熱,以至於走在樹蔭下,聽著一聲聲的蟬鳴才覺得夏天真的來了。可是你知道嗎?我們總是說「蟬鳴」,但是我們聽到的聲音並不是蟬用嘴巴發出來的哦!
  • 蟬聲擾民,小區比賽抓知了 專家:採集強度低,對生態環境沒有影響
    上周六,海滄區人口最多的居民小區——綠苑新城,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趣味抓知了」比賽。業主們一共粘下了300多隻蟬成蟲,讓這個綠色小區頓時幽靜了不少。 小孩玩老遊戲帶大人回歸童年 綠苑小區的綠化環境,在海滄算是有口皆碑。「我們小區人口雖然多,但植被環境保持得不錯,引來了4種白鷺、7種野鴿子……野生動物很多。」
  • 又到蟬鳴摸「猴」時 「知了猴」還能吃嗎
    六月下旬以來,每到傍晚時分,城市、村鎮的馬路兩旁、院落周邊的樹林裡都會出現或者三五成群、或者零零散散的「捉猴人」,就是俗稱摸「知了猴」的人。他們大多手拿各種照明設備,還準備了塑膠袋或者塑料瓶等不同類別的儲備用具,樂此不疲、興趣昂然地遊走、穿梭在林間樹木之中。
  • 又到蟬鳴摸「猴」時 「知了猴」還能吃否
    「知了猴」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同翅目、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金蟬的若蟲。金蟬具有漸變態的生物學特徵,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 3 各階段,若蟲又有多種俗稱,如 :節老龜、羅鍋、知了龜、知了猴、爬叉等。也就是說,人們摸到的「知了猴」其實就是金蟬正在經歷的一生當中的第二個生存期~若蟲階段。「知了猴」大多呈黃褐色,具翅芽,能爬行,有兩隻鋸齒般的開掘式前臂。人們之所以喜歡捉「知了猴」,除了好玩、增加樂趣、回憶童年、鍛鍊身體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它好吃。
  • 童年的樂趣(六)——捕蟬
    蟬鳴聲聲的無憂無慮的花季童年,回想起來是如此的甘甜。「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喜歡文學的我,更鍾情於辛棄疾的這首《西江月》。讀著這首詞,我的思緒就走進兒時蛙聲蟬鳴的鄉村世界,走進那無憂無慮的歡樂歲月。農村孩子的夏天是沐浴著蟬鳴聲度過的。每到夏天,門前屋後的小樹林裡處處可聽見蟬們「知了——知了——」地鳴叫,捕蟬是孩提時我們年年如此玩不厭的一種遊戲。
  • 費縣13歲男童夜捉知了龜 樹林內遭變態大叔猥褻
    在民警和家人的耐心開導下小同終於說出了當天晚上發生的事情:當天晚上吃過晚飯後,他和往常一樣拿著手電筒就去村北邊的小樹林裡去捉知了龜,因為村裡的小樹林裡每天晚上捉知了龜的人也很多,小同的父母當時也沒有意識到有什麼不妥,更想不到會有危險發生,所以也沒有阻止孩子的行為。  因為捉知了龜的人太多,知了龜明顯的少了很多。小同在樹林裡轉悠了半天也沒捉到幾個。
  • 夢回故園
    無數次夢回山下,山下早已無家。我夢見盛夏的荷塘,遙想當年泛舟採荷,朵朵都是往事。又是一年荷風起,我面朝大海已多年。我夢見房頂的白月亮,那時夏夜深藍,天空神秘。禾場上飛舞的螢火蟲,它們打著燈籠去了何方?我夢見天井的青葡萄,一串一串又一串。當年嘗起來,只覺酸甜;現在想起來,都是思念。
  • 80後回憶:那靠芭蕉扇驅暑的夏天,蟬鳴、蛙鳴、蛩鳴聲裡的童年
    我又想起來童年的夏天了。童年的夏天是燥熱的,日子是緩慢的,二十四小時不停的蟬鳴,咶噪,燠熱,伴著每一個人,躲也躲不掉。01童年的夏天,是沒有聽說過空調的,是沒有電扇的,甚至經常連電也沒有。如果我沒有記錯,村裡是在我二年級左右通電,至於電扇,大概是上了初中才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