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翻后妃牌子的場景,電視小說裡用被子捲起來,不存在的

2020-11-30 網易新聞

2020-11-28 14:52:21 來源: 溫潤如玉的瑤瑤

舉報

  以前看很多清宮劇,說皇帝翻了后妃牌子,被選中的妃嬪沐浴後被太監用被子裹上,直接扛到皇帝寢宮,覺得有點不合情理。可是電視電影裡都這麼拍,小說傳聞都這麼說,也就沒有質疑了。

  

  乾隆皇帝

  今天看了研究清朝宮史的專家朱家溍老先生的文章,才知道原來所謂用被子卷妃嬪純粹是胡說八道。

  朱老先生在《關於清代宮史研究及原狀陳列的幾個問題》中寫到:「在皇帝吃晚飯時遞綠頭籤,就像皇上吃早飯時遞綠頭籤召見官員一樣,遞膳牌。妃嬪晚上都到燕喜堂等候傳喚,皇上叫某妃就把桌上某妃的綠頭籤翻過,內殿首領就叫某妃,某妃就陪著吃晚飯,晚上共同生活,其餘『叫散』」。

  

  朱先生還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說沒有被傳喚的妃嬪就好像「下班回去了」聽他這麼一介紹,才知道原來的猜疑是對的。皇后在宮裡常住養心殿的東院,也稱作「體順堂」最後住在「體順堂」的,是光緒皇帝的皇后,也就是後來的隆裕皇太后。平時,皇帝和皇后都在體順堂生活,皇帝齋戒的日子,皇后就回自己的本宮,一般是鍾粹宮。這種待遇和妃嬪是大不相同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清朝妃子侍寢時,為何要讓太監用被子包裹好,抬到皇帝的房間?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了,這個王朝總結了前朝所有的弊端,把那些有可能存在弊端的問題,都給制定了相關的規定,目的是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皇帝寵幸妃子的時候,也是有相關規定的。正如我們在電視劇或者資料上看到的,清朝的時候,皇帝寵幸妃子和其它朝代不一樣了。其它的朝代,皇帝的權力是最大的,他們想要寵幸哪一個妃子,就可以直接寵幸。
  • 古代皇帝如何選妃子,翻牌子最低級,這招實在是妙
    清朝妃子最多的當屬乾隆皇帝,有55個老婆,最少的是光緒皇帝,一個皇后,兩個妃子。皇帝擁有的女人多,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只是泛泛而談,實際上,皇帝的女人遠比這個數目要多。根據《禮·昏儀》記載,早在周代就規定:「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 晚清時的皇帝,為什麼都不願意翻牌子?看完之後就扎心了
    在清朝的時候,皇帝為了讓後宮佳麗三千雨露均沾,也為了節制自己的私人生活,所以設立了敬事房,安排皇帝的侍寢工作。我們都知道,想要在後宮中有立足之地,並且想要皇上臨幸自己,在那麼多的人中脫穎而出,可不是那麼的容易,所以用這種方式,來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也算是皇恩浩蕩了。皇上的後宮中美女如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而且皇帝都能徵善戰,還有一定的才學,很多美女都想要維護在皇上的身邊。
  • 後宮嬪妃不想讓皇帝翻牌子,她們會怎麼做?清朝的做法最簡單粗暴
    看到標題,我想有小夥伴會碰,說小編你又瞎扯了,哪有古代妃子不想見到皇帝的?你看《甄嬛傳》裡,妃子們變著法兒地往雍正帝跟前湊,那才符合史實麼。再者說了,翻開二十四史,從趙飛燕到楊玉環,誰不是因獲得皇帝的獨寵而享受到榮華富貴的?能被世界上最具權力的男人翻牌子,那是做夢都能笑醒的事兒啊!
  • 除了伺候皇帝,清朝後宮妃子的生活就只有宮鬥了嗎?
    想必大家都深有感觸,追劇一時爽,一直追劇一時爽;但是相信有不少宮鬥劇迷都會感到疑惑,清朝後宮妃子的日常生活,除了伺候皇上,就只有勾心鬥角了嗎?今天我就來為大家梳理一下清朝後宮妃子的日常生活。五更即起中國歷史延伸至清朝,各種制度已然趨於成熟、刻板。大臣們早在凌晨3點就會在午門外等候上朝,皇帝大概凌晨四點起床準備開會,妃子們作為枕邊人,自然也不敢、更不會想著睡到日上三竿。
  • 皇帝三宮六院,妻妾成群,那麼皇帝是如何選擇侍寢的
    皇帝從數量眾多的后妃中選一名與其交歡.是對被選中女子的龍恩和寵愛,因此稱為「臨幸」、「駕幸」、「恩露」……從后妃的角度來講則是「承幸」。皇帝臨幸后妃可是內廷的大事情,萬萬馬虎不得。由於臨幸的妃妾實在太多,玄宗難以一一記住她們的名字和相貌,於是又發明了一個風流辦法,在已被進御過的女子手臂上打上「風月常新」之印,再漬以桂紅膏,使印記經水洗也不褪色。後來唐玄宗迷戀上楊貴妃,「三千寵愛在一身」,幾乎每日賜浴華清池,夜裡則在楊貴妃的芙蓉帳中度春宵,於是,「剉角媒人」、「蝶幸」、「風月常新」便都派不上用場了。
  • 真實的清朝皇帝能到後宮吃飯嗎?看完後你還想穿越到清朝當皇帝嗎
    那麼對於穿越,就算是真的穿越了,大概也是想穿越回古代想要當個皇帝了。哈哈。但若真的穿越回去了, 按照歷史上真實的情況,可以隨性的和自己的妃子吃飯嗎?我們就拿清朝的歷史來說,穿越到清朝了,當了一個皇帝,可以隨意找自己的妃子嗎?現在的電視劇演的:由於現在科技發達了,很多古代的一些歷史就被拍成了電視劇。
  • 《甄嬛傳》:皇帝翻牌子的學問大著呢!你看懂了嗎?
    我們知道,皇上白天要閱大量奏摺 ,到了晚上,就有敬事房的太監來找皇上「翻牌子」了。其實,所謂的「翻牌子」本身只是一種形式,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確定一個妃嬪為皇上侍寢。但侍寢可不是簡單的伺候皇上休息那麼簡單,他還關係到皇上要綿延子嗣。在「翻牌子」的操作程序上,也具有一定規範性和約束性,並形成了一套相對嚴格的制度和文化。
  • 古代皇帝如何度過一天,穿越回去一探究竟?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清朝皇帝的一天吧~卯時5:00~7:00起床梳洗、請安、早讀清朝的皇帝一般早上5點便起床,梳洗完畢後,第一個任務是去長輩處問安。按照清代后妃制度,皇帝的祖母為太皇太后,母親為皇太后。兩頓正餐之後,各加一頓小吃,時間不固定。如果皇帝臨時想吃什麼,就隨時傳人送上。御膳房負責皇帝的日常膳食,后妃的膳食則有各宮膳房操辦。皇帝吃飯有個「吃菜不許過三匙」的規矩。就算皇上再愛喜歡吃一道菜,這道菜也不能吃三口。因此一般他們一道菜吃完兩次之後,就會被太監撤走。此後十天半月就不會再有這道菜。
  • 清朝「包衣奴才」地位很低?男的任高官,女的當后妃,真羨慕不來
    清宮劇裡經常有這樣的場景,無論皇室宗親還是後宮妃嬪,見到皇帝都得自稱奴才,很多文武大臣同樣如此。看起來地位十分卑下,毫無尊嚴。
  • 古代皇帝選妃侍寢,除了翻牌子,還能這樣幹
    在古代,皇帝選擇妃子的時候,因為後宮人數太多,所以一般通過翻牌子這種手段來選妃侍寢,牌子上畫有各個妃子的畫像以及一些信息,比如擅長什麼、出身什麼的,皇帝看中哪個就將哪個牌子翻過去,但是時間一長,每次都翻牌子,皇帝都翻的膩歪了,於是就心血來潮發明了各種比較奇葩的方法來選妃侍寢。一、掛燈籠。
  • 清朝嬪妃為什麼穿花盆底鞋?為了方便皇帝,還為了預防此事發生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中國古代風俗史》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各位,清朝嬪妃喜歡穿「花盆底鞋」。所謂「花盆底鞋」,可以理解成鞋子下邊有著一個類似花瓶的東西,高度大約8——15釐米。「花瓶」位於鞋子的中心。
  • 皇帝有那麼多的妃子,他如何做到雨露均沾?每晚都要翻牌子?
    皇帝也是人,又不種豬,只有那些昏庸無道的君王才會每天沉迷於酒色,真正的明君,對於美色這種東西,只是治國理政的調劑品,而不是沉迷的「毒品」。歷史上那些整天就知道呆在女人堆裡的皇帝,下場都不怎麼樣?比如商紂王、秦二世胡亥,落得個國滅人亡的悽慘命運。
  • 清朝皇妃為了方便皇上翻牌子,寧肯活受罪,也要穿花盆底鞋
    凡是能夠增加自己曝光度的機會她們是不會放過的,比如穿起來搖搖晃晃,路都走不穩的「花盆底」鞋。在影視作品《延禧攻略》中,魏瓔珞除掉烏雅青黛時,把香粉塗在她的「花盆底」鞋上,寓意步步生蓮,選妃時烏雅氏立馬就吸引了乾隆的注意力。不過有一雙妙足的潘玉奴,被後世認為是把皇帝迷得不理朝政的「妖妃」,所以乾隆以「霍亂朝綱」為由砍了烏雅氏,這從側面反映了「花盆底」鞋的重要性。
  • 大清朝最短命皇帝,被生母慈禧逼到了妓院,最後得病慘死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近300年的時間,到了最後三個皇帝的時候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宣統皇帝都「絕後」沒有留下任何子嗣。今天單表同治皇帝。同治名為愛新覺羅.載淳。是滿清王朝的第十位皇帝,由於同治的弟弟早夭,所以他一直是鹹豐帝唯一存活的兒子。
  • 延禧攻略:瓔珞封貴人,被皇帝翻牌子,關鍵時刻一件裡衣救了她
    其實在皇后正式下線的這場戲裡,很多觀眾可謂是流盡了很多眼淚,就連小編看到這兒也不禁淚流滿面,很多喜歡秦嵐和喜歡皇后都感到十分的痛心啊,畢竟皇后在這裡是非常溫柔的一個人,她對女主也是十分友好的。但是這部劇也是需要皇后的下線,然後來帶動後面劇情的發展的。
  • 花盆底鞋穿上走路不穩,清朝妃嬪為何卻趨之若鶩?好看還方便皇帝
    在大量清宮劇中,我們時常能看到這種鞋的身影,「花盆底」類似於如今的厚底鞋,不過又不像厚底鞋那樣平穩安全,女性穿上後不僅沒法「健步如飛」,反而行動頗為不便。再加上受限於用料和做工水平,清代妃嬪、格格和福晉們可是沒少遭罪。然而即使如此,清朝上層依舊推崇「花盆底」,這又是為什麼呢?「花盆底」鞋,全稱為「清代花盆底鞋」,又稱「旗鞋」,是清朝時期滿族婦女穿的一種鞋子。
  • 裡頭的貓膩皇帝不清楚,後宮妃子可是很清楚!
    我們都知道皇帝不僅僅是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且皇帝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子,可想而知皇帝的生活是多麼愜意的了,那麼這麼複雜的一個後宮若是沒有很好的一個辦理,必定會出問題,那麼這自然是會有專門負責的機構得了,而且我們經常可以在影視劇裡面看到,它就是清朝皇宮裡的機構,敬事房。
  • 清朝小皇帝,玩具大曝光
  • 為何清朝的皇帝大臣都會戴一串佛珠?不光為了好看,還有大作用!
    而清朝獨有的「朝珠」,也有區別於前朝的用意,在裝飾上進行的一些創新,也是顯示朝廷威嚴所在。圖片:大清朝臣的儀表劇照此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便於區分佩戴者的身份等級。既然這朝珠是「威嚴」的象徵,自然就被賦予了等級差別的涵義,並不是所有大臣都有資格佩戴朝珠的。大清的規定是這樣的:只有皇帝,後宮妃子、五品以上文官和四品以上武官、京官、皇帝侍衛才有這份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