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表現差就被「回家反省」,三步法幫助家長應對孩子停課反省

2021-01-09 七七聊育兒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今天坐在家裡看手機,忽然想起前些天和媽媽聊天時提到的一件事情。媽媽一個朋友家親戚有小孩兒上高二了,卻被學校要求停課回家反省。

並且提出如果孩子能夠真正反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再回去上學。面對這樣的情況,孩子的家長表現的非常著急,孩子已經高二了,馬上就要進行高考了,這個時候卻讓孩子回家反省。

這不是明擺著耽誤孩子的學習嗎?這件事情導致家長對學校和老師非常不滿,但不得不去走關係,讓孩子回到學校能夠繼續上學。

可是做家長的只是想讓孩子不耽誤學習,卻忽略了一件事情。學校到底為什麼要讓孩子停課反省?做什麼事情都有理由,孩子停課反省必然是壞了學校的規矩,做出了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情。

那麼這個時候學校讓孩子停課反省,他真的反省了嗎?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嗎?父母著急的想要讓孩子回學校繼續學習。那父母是否知道孩子的反省程度麼呢?

另一方面走關係把孩子送去學校,孩子和老師之間必然會產生一定的隔閡。這樣做對於孩子和老師都沒有什麼好處,特別是對於孩子的學習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很多家長在聽到孩子停課反省的消息時變得非常焦急,卻忽略了學校這樣做的真正目的。這裡我們簡要介紹一下三步法幫助家長應對孩子停課反省。

一、第一步,站在學校的角度去考慮孩子停課反省的意義

做家長的應該明白,當學校提出要讓孩子停課反省時,這已經是在給孩子改正錯誤的機會了。必然是因為學生犯了一些學校不能容忍的錯誤,才會提出這樣的懲罰措施。

學校和老師也一定知道孩子高二學習緊張,但是他們依舊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是因為和學習相比,孩子的行為顯然更不能被容忍。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好好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讓孩子能夠做到真正的反省。這個時候家長切忌因為生氣而忽略了這些事情,通過走關係讓孩子回去上學,這樣做只能是讓孩子的錯誤被掩飾,而這個錯誤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人生發展。

此外,當孩子被要求回家反省的時候,他們必然已經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即便父母託關係走進學校也會下意識的逃避。時間一久,事情恐怕會發展的越來越糟糕。

1.孩子為什麼被反省?

在學校裡被反省只能是孩子不聽話。觸犯了學校的規定。而這類學生常常被人們認為是問題學生,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學生甚至有著很強的逆反心理,如果不能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行反省,那麼帶來的影響將會更大。

2.產生問題學生的原因

簡單來說,當孩子被學校勒令反省的時候,他可能已經成了問題學生。但是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問題,是否對孩子被反省的行為理解。二嫂讓孩子得到真正的反省,就應該通過父母正確的引導教育。

二、第二步,認真弄清楚孩子停課反省的原因

通過上述的解釋,家長們已經能夠理解學校做出停課反省措施的原因,接下來家長們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為什麼會被停課反省,自己的孩子是否做了什麼違反校規校紀的事情?

1.學校對孩子做出停課反省的原因

學生多次無視校規校紀,屢教不改。對於學生來說,上學帶手機,談戀愛,吸菸喝酒逃課等都是不被允許的行為,但是很多學生卻屢教不改。這就導致了學校做出停課反省的教育。

2.學校對即將高考的學生的要求

高考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學校家長都非常重視。那麼在這樣的重視之下,學校採取怎樣的措施來提高孩子的學習呢?

首先就是課堂上的高效率,要讓孩子抓住上課的時間。在課堂上理解80%的東西下來理解20%的東西,這樣做能讓孩子提高上課效率。

其次就是學生要能夠認識到無形的作業,而所謂無形的作業就是要求。擁有自主學習能力,學會自己總結和歸納。另外就是讓孩子巧做筆記。用不同顏色的筆區分孩子懂得和不懂得的知識點。

此外,學生必須有非常高的專注力。

3.學校對家長的要求

高考不僅是一個人的事情,也是一個家庭的事情,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地參加高考,家長也需要做很多事情。

首先要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並且能夠保證孩子的營養。另外家長應該能夠很好的配合學校。

第三,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不能只談成績,還要多關心孩子的生活和身體,減輕孩子的一些學習壓力。

第四,家長要能夠隨機應變,在面對學校的不合理安排時家長要儘可能配合學校的行動。

4.聽課反省的真實意圖

當學校要求孩子停課反省的時候,無非是想讓孩子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回到課堂上認真學習。但是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孩子們可能會向學校想的那樣。從此改裝錯誤認真學習,然而另一部分孩子會出現將錯就錯,屢教不改。

三、第三步,了解孩子的行為是否出現偏差,並幫助他進行改正

學校會有一定的規章制度去約束學生的一些行為,家長應該。能夠了解孩子在學校裡的一些行為是否觸犯了校規校紀,並且幫助孩子進行改正。

1.一名高中生的準則

成為高中生意味著離高考越來越近,所以對於高中生也出現了很多要求。首先,老師要能夠進行引導教育,但是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學生要能夠真正做到總結和歸納,完成無形的作業。

第三,學生要能夠面對挫折勇敢迎接挑戰。

第四,要有足夠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效率。第五,每天保持學習狀態不放鬆。

2.家長尋找孩子差距的方面

家長可以通過身體健康,行為習慣,學習效率,成績等來尋找孩子的學習差距,並且將這幾部分連接起來幫助孩子更好地融會貫通。

3.家長應該怎樣解決孩子的停課危機?

我們上文中就提到,當學校做出停課的決定,是孩子一定是觸犯了校規。家長要能夠正確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通過對學生的心理狀態,行為表現,和習慣了解後全面分析自己的孩子,認識到停課危機的重要性。

對孩子的聽課表現出適當關心

當孩子被停課時可能是由於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因素,而家長應該正確認識這些問題。

首先要區分普通心理疾病與心理障礙。

其次要區分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區別。

第三要肇事孩子由於教育不當產生的心理問題。

第四,要能夠從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埋怨別人。5.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問題而不是避而不見。

四、孩子被停課反省的自身原因

孩子在學校觸犯校規校紀導致被停課反省,最深層的原因就是他們不知道學習的意義。他們不明白自己學習的動力目標和未來的規劃,所以學習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讓他明白學習的重要性,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

很多家長在聽到孩子被停課反省時,就下意識的覺得耽誤了孩子的學習,而忽略了停課反省本身的意義。父母應該要能夠真正理解學校和老師,可以通過和老師常聯繫的方式觀察孩子的生活情況,正確對待學校的停課反省。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的表現差異是「回家反省」
    媽媽、朋友、親戚和一個孩子上了高二,但他們被要求停學回家反省。如果孩子們真的能反思自己的錯誤回到學校。面對這樣的情況,孩子的父母非常著急,孩子們已經上高二了,準備參加高考,這時,他們讓孩子們回家反省自己。這不是明顯地耽誤了孩子們的學習嗎?這導致家長對學校和老師非常不滿,但他們不得不出去讓孩子回學校繼續上學。父母只是希望孩子不要耽誤學習,而卻忽略了一件事。
  • 當老師的,經常讓家長把犯錯誤的學生帶回家反省,這種做法對嗎?
    近日在網上看見一條帖子,一位家長抱怨孩子上初中,老師動不動就讓他孩子回家反省,稱老師的做法是不對的,這麼做會嚴重耽誤孩子的學習。老師讓學生回家反省,可想而知肯定是學生觸犯了規矩,如果是經常被老師差送回家反省的,那就是學生一而再,再而三的觸碰學校和教師底線了。
  • 用尺子打10名學生手心的教師被停課反省,家長贏了,卻「苦」了孩子
    武漢一名小學老師用尺子打10名學生手心事件在網上吵得沸沸揚揚,涉事老師已被武漢市江漢區教育局停課反省,並向學生和家長道歉。 花小妹非常認真地看了幾篇有關事件的文章,也看了網友們的評論,卻出奇地發現整個事件背後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老師被停課反省卻贏得支持,家長看似贏了卻苦了孩子」,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先看一看教育局對涉事老師給出的通報內容。
  • 孩子搗蛋,上課擾亂課堂,老師要求帶回家反省7天,媽媽直接開懟
    平時上課期間孩子離家之後,家長就可以高枕無憂地享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了,可是很多時候,孩子在校表現極差不服老師管教時,就會接到老師的電話。所以很多知道孩子成績差、自控力差的家長,最怕的就是孩子上學期間接到老師的電話。
  • 特殊座位,回家反省,老師如此對待差生,是懲前毖後還是治病救人
    這幾天留言比較多,有兩個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反映現在學生負擔重的比較多,小學生是家長反映,中學生是自己舉報。二是對老師的處罰方式有微詞,重點是說設置特殊座位,次之是回家反省。特殊座位特殊座位的問題,由來已久。如果學生上課不聽話、或者調皮搗蛋,就有可能被老師安排坐到講桌前面專門設置的「特殊座位」上。
  • 4歲半的孩子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嗎?
    有也很弱,許多時候需要藉助第三方來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反省的迴路。 四歲半的孩子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還沒有發育成熟,硬體設施決定其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樣能很快意識到錯誤並及時糾正。
  • 老師管不了就讓回家反省,真的解決問題嗎
    在我國的中學教育中,「回家反省」是十分常見的解決疑難問題的辦法,打架鬥毆回家反省,頂撞老師回家反省,老師解決不了就交給家長,但是這樣的解決辦法顯然是存在問題的,治標不治本,只堵不疏必留禍患。中學老師對於出現問題的學生,解決辦法並不多,並且由於這些工作都是班主任在做,導致班主任在工作繁忙時沒有太多的精力可以花費在一個學生身上,解決問題的「特效藥」就成了最佳選擇,回家反省就是其中一個「大招」,大多數學生在經歷了這樣的懲罰後,確實不敢再犯之前的錯誤,但是有一些依然是屢教不改。
  • 停課!反省!致歉!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個別孩子課堂上的「瘋鬧」,影響的是更多孩子的學習,那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制止是必須的。可能有的朋友習慣性抬槓,制止就好了,溫言軟語,循循善誘,怎麼能夠懲罰呢?好吧,舉個例子,我們有時候開車會違停,有意的或者無意的。警察叔叔過來給你說,小哥哥,小姐姐,這裡不能違停的哦!麼麼噠!
  • 有的初中和高中,動不動就讓學生回家反省,耽不耽誤學習
    能夠讓學生回家反省的事情,一定不是小事情。學生在學校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但大多數錯誤,經過老師的教育,學生能夠虛心接受,然後改正。但是有的學生,不但是屢教不改,而且還變本加厲,以至於小錯變大錯,老師教育無效,學校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但凡有點兒辦法,有點兒教育的餘地,學校也不會讓學生回家反省。
  • 孩子讀高二,玩手機被發現,回家反省後,教師的一句話家長怒了
    父母供養一個孩子讀書容易嗎,何況讀到高二了,父母看到了希望,只因為犯了一個小錯誤(上課玩手機),老師也不給學生或家長一個解釋改正機會,就直接跟家長說,不用來學校讀書了,你說家長有多傷心。當然,作為家長不妨仔細想想教師這樣做的原因是啥。
  • 讓員工停職回家反省,可以不付工資嗎?
    對於那些給企業造成損失的員工,很多公司都會採取記過、通報批評或者扣工資等處罰措施,還有的是直接讓員工回家停職反省。但相對來說,停職反省這種處罰措施,力度小、效果差,而且還存在很多的法律風險。讓員工停職回家反省的風險①在員工回家停職反省期間,用人單位還是要為員工繼續支付工資、繳納社保的。
  • 武漢一小學教師用尺打學生手心 區教育局:涉事教師停課反省
    目前,區教育局已責成北湖小學對涉事老師進行停課反省處理。 目前,已責成北湖小學對涉事老師進行停課反省處理,並向學生和家長致歉,同時委派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接管該班,對相關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妥善安排期末的教育教學工作。下一步,區教育局將在全系統進行通報。 1月13日上午,新京報記者致電江漢區教育局,該局一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已經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了通告,上面是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和初步的處理。」
  • 學生上課瘋鬧被老師打手心,結果老師被停課反省、向學生家長道歉
    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有家長支持、有家長反對;尤其是反對的家長,一旦自己孩子被老師懲戒,輕則要求老師道歉、重則要求開除罷免老師!這種情況下,最難做的還是老師!1月12日,官方通報武漢一小學教師用尺子打了學生手心;結果被停課反省,並向學生和家長道歉。
  • 人,要懂得自我反省
    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在這個社會上人無完人,我們不是聖人,做不到完美,但是我們可以懂得不斷反省,可以在自我反省中改正錯誤 ,讓缺點變得越來越少,這對我們的未來是有幫助的。在家庭中我們也要懂得另一半的不容易,自我反思就是一種合適的機會,有空了解另一半的工作就能知道對方也不容易,如果有孩子可以放下往日的嚴厲,陪陪孩子學習背誦等等,親情之間的態度轉變非常的快,有時候就是一頓飯的時間關係就能變好。
  • 孩子必經的3次叛逆期,家長應對大全(值得收藏)
    這裡要提醒家長一點:儘可能不要用命令的話語,而是用請求幫助的口吻。因為對於這麼大的寶寶來說,非常願意幫助人,甚至他會毫不推辭地願意接受你的請求。但如果你命令孩子「你馬上去幹某某事」時,孩子可能會反駁「憑什麼是我去,為什麼不是你去?」,呵呵,一句話,便會讓你哭笑不得。
  • 每天反省,是媽媽的必須功課
    稻盛和夫《六項精進》其中一項就是「每天反省」。他認為反省能磨練人格提升修養。這不僅適用於工作,家庭生活也同樣。努力工作,天天反省,我們的靈魂就會得到淨化,就會變得更加高尚。有可能是自己小時候沒有玩具吧,總想著讓孩子不留童年的遺憾,所以會儘可能滿足孩子對玩樂的願望。
  • 孩子說話支支吾吾,是邏輯能力差的表現,三步鍛鍊孩子大腦發育
    因為高級的學習方式是不需要機械記憶和重複練習的,而邏輯能力可以幫助孩子轉向更為高級的學習方式。對於邏輯能力強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會更強一些。 孩子邏輯能力差,連話都說不清楚。
  • 老師用尺擊打學生手心被停課反省到底該不該
    對北湖小學六年級(8)班班主任夏某,因10名學生上課瘋鬧、不遵守課堂紀律,對其用尺擊打手心進行懲戒一事進行了懲戒,責成北湖小學對涉事老師進行停課反省處理,並向學生和家長致歉,同時委派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接管該班,對相關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妥善安排期末的教育教學工作。對此網友們有人認為,學生不尊重課堂紀律,作為老師僅僅以尺擊打手心,並不算過分呀!
  • 面對疫情,孩子出現死亡恐懼丨專家:家長不可不知的兒童心理失常信號
    兒童由於處於身心發展的激烈變化之中,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社會閱歷的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更易失常。羅唯一提醒,兒童心理失常信號不容忽視,如果得不到及時宣洩會給社臺、家庭和其本人造成嚴重的影響或危害。 兒童心理失常主要應激表現有: 1.平時開朗、活潑、愛玩鬧,突然變得沉悶、內向、膽小、不愛動。
  • 二胎之間爭吵,如何讓他們自我反省?父母要學會隔離法和忽視法
    家長自以為的"調解",其實是讓兩個娃娃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甚至到了難以調解的程度,那麼,主要是因為哪些原因導父母的"調解"弄巧成拙呢?父母弄巧成拙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兩個娃娃之間的矛盾屬於"孩子"的問題,然而家長的調解,則讓"孩子"的問題升級到"家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