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研究人員發現的墨魚(右)和章魚化石。
中新網3月5日電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北九州市立自然史與歷史博物館(又稱生命之旅博物館)5日宣布,在北海道羽幌町約8500萬至8000萬年前(白堊紀後期)的地層中共發現了兩件墨魚和章魚的下顎部分化石。這兩個化石均為新種類,在下顎化石中屬於世界最大級別。
據報導,該博物館館員御前明洋在2012年7月發現了長6.3釐米的墨魚下顎化石。他在與東京大學、京都大學進行共同調查後得出的結果顯示,從形狀來看該墨魚是槍形目中世界上最古老的新品種。
與保存於美國的大王烏賊標本(全長7.7米)相比,此次發現的下顎化石是其1.3倍。而餐桌上常見的槍烏賊下顎通常長約1釐米。
據了解,墨魚全長預計為10至12米,可與現有無脊椎動物中體積最大的大王烏賊相匹敵,甚至可能更大。章魚全長預計為2.4米。
報導稱,此次發現的章魚下顎化石(長9釐米)是博物館方2011年做開業準備時在1987年從以化石聞名的羽幌町收集的巖石中發現的,化石被確認為吸血烏賊的新品種。估計軀幹長度為1.6米,全長2.4米。現存的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的軀幹長度一般為30釐米。
據悉,該研究成果已經刊登于波蘭科學院古生物學研究所發行的電子學術雜誌。實物將於本月6日至5月10日期間在該博物館免費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