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神奇植物,其中一種靠裝死撐過旱季,等到雨水就復活

2021-01-09 奇物紀

筆者:三體-小遙

說到地球上最惡劣的環境,除了南極地區之外,就是面積廣闊的沙漠。在我國西北地區,常年被風沙籠罩,大漠孤煙的場景千百年來都在人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了認識這一獨特的自然景觀之外,人們也對沙漠中的植物十分好奇,尤其是這裡的年降水量不足熱帶地區的十分之一,植物們如何生存都成了一個巨大的難題。

沙漠中最常見的樹木除了胡楊樹之外,就屬檉柳最有名。科學家們目前已經發現了20多種檉柳,能夠適應不同的沙漠環境,為了更好的抵禦乾旱,檉柳已經進化出厚厚的角質樹幹,就連葉子都是鱗片狀,看起來十分堅硬,也防止水分大量蒸發。

在耐鹽鹼的優勢之外,檉柳防風沙的能力也十分高超,它們的主根和側根都比較發達,不但可以防止被大風連根拔起,還可以收集飛揚的沙土,形成巨大的檉柳沙包。

沙漠中也不乏低矮的灌木,駱駝刺就是其中之一。人們可能在教科書中看到過它們的身影,這種矮小的植物雖然表面上只有20釐米左右,但是在地層之下,它們的根系十分發達,大部分駱駝刺都有長達20米的根部,並且錯綜複雜,可以儘可能吸收周圍的水分。

除了增加水分累積,駱駝刺還將自己的葉子變得像針一樣,保障光合作用的同時,也減少了被動物啃食的可能性。

最後,沙漠中還有能夠「死而復生」的植物——梭梭。它們往往像一棵小樹一樣,相對來說,枝葉更加鮮嫩,能夠幫助路過的動物補充水分,它們的生存之道在於頑強的根系。

一旦遇到極端乾旱的年份,梭梭往往會選擇犧牲地面上的枝幹,只保留地下根系的碳水分配,看起來就像枯萎而死的樣子,但是只要來年有一丁點的雨水,它們很快就可以煥發生機。

雖然沙漠中有很多生命力頑強的植物,但是科學家們認為,它們不一定都適合被人們廣泛種植。因為這些植物同樣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所以想要治理沙漠化,還需要科學地制定相關方案。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有一種沙漠,顏色竟是白色的,看完刷新了三觀
    說起沙漠,大家腦海裡一定會浮現出乾旱、荒無人煙、無邊無際的景象,大部分沙漠都是這個樣子,一年四季不下一場雨,也很少有植物生長,到處都是沙土飛揚。你以為所有的沙漠都是這樣嗎?不,你錯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世界上有一處沙漠,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湖泊,沙子也像雪一樣白,它的神奇之處就是能把綿延無盡的沙漠和清澈見底的湖水兩種極端的景象融入到一個畫面裡。它就是位於巴西北部的拉克依斯馬拉赫賽斯沙漠,被形象稱作為「千湖沙漠」,並在1981年列入了「國家公園」,總面積可達1500平方公裡。
  • 這個沙漠與眾不同,進入雨季期的時候,沙漠中的清水比細沙還多!
    學過地理的小夥伴們,即使沒親眼見過,應該都知道,沙漠形成的原因,以及沙漠的組成方式吧,是的,你沒說錯,沙漠就是有千千萬萬個沙土顆粒組成的,沙漠是很壯觀的,置身沙漠深處,會讓你感覺的自己的渺小。也許在世人的眼裡,沙漠是無情的,它不斷吞噬著人類的生存環境,沙塵暴襲來,漫天的黃沙飛揚,還有那讓人慾仙欲死的高溫與乾燥環境,是人類以及好多生物的生命的禁區。
  • 非洲「殭屍魚」,曬成魚乾還能活5年,遇水3秒就復活!
    非洲「殭屍魚」,曬成魚乾還能活5年,遇水3秒就復活! 魚兒離不開水,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道理,但是在眾多的魚類中仍然會存在著很多的例外,我們都知道清道夫離開水還能活上一周的時間,但是有一種魚比清道夫還要厲害,離開水好幾年仍然還能保持不死狀態。
  • 世界上最強的魚,曬成魚乾之後,入水後奇蹟復活
    世界上最強的魚,曬成魚乾之後,入水後奇蹟復活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在這世界上每天都會發生各種稀奇古怪的奇聞趣事,每件事都有它自己的道理,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各種生物,都是靠著獨有的生物鏈,相互依賴相互依存。
  • 世界上最溼潤的沙漠,一到雨季就變成湖,還有魚蝦在水裡遊
    隨著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跟從前相比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在生活變好之後,很多人都開始注重起自的精神層面,平日裡閒的沒事就會和親朋好友一起出去旅遊,欣賞一下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領略大自然中的美麗風光,感受不同的歷史文化,而且在旅途中還能增長自己的見識,陶冶情操。
  • 這裡被稱為世界上最神奇的沙漠 不僅有湖泊 還有水生物!
    沙漠在人們的印象中,它與乾旱缺水緊密相關,這是我們大多數人對沙漠的最深印象。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沙漠卻打破人們對沙漠的認知,這個沙漠就是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他是沙漠中的「奇蹟」!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位於巴西馬裡尼昂州,在葡萄牙語中「拉克依斯」在葡萄牙語之中為「床單」之意。在我們的印象中人們很難將沙漠和床單聯想在一起。但是如果你親自到這個沙漠去玩一趟,也許你就會明白,用床單這個詞來描寫這片沙漠再適合不過了。
  • 世界上最強的「殭屍魚」,曬成魚乾3年不死,入水5秒後奇蹟復活
    世界上最強的「殭屍魚」,曬成魚乾3年不死,入水5秒後奇蹟復活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在這世界上每天都會發生各種稀奇古怪的奇聞趣事,每件事都有它自己的道理,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各種生物,都是靠著獨有的生物鏈,相互依賴相互依存。
  • 科普:兩棲動物在沙漠是怎樣生存的?
    可是,在全世界的乾旱地區,從加利福尼亞的科羅拉多沙漠到非洲的大草原等地,都發現了蛙和蟾蜍的身影。這些頑強的兩棲動物是如何在乾旱的沙漠地區生存的呢? 怎樣適應沙漠生活? 紅點蟾蜍,蟾蜍科,主要分布於美國,以昆蟲為食,在白色的尾巴上有數個黑色斑點。它們棲息於沙漠綠洲,開闊草原或峽谷巖區,喜好攀巖及潛藏於巖縫中。
  • 沙漠中一種很像西瓜的植物,卻是全身含有劇毒!
    這種在沙漠和戈壁裡能見到的,外觀像西瓜的植物叫做藥西瓜,也稱藥葫蘆,是一種有毒的藤本植物,中毒後會頭疼、腹脹,嚴重的還會要人性命。如果我們在沙漠和戈壁中,發現一種外觀很像西瓜的植物,那麼一定要小心了,這是一種有劇毒的植物,而且所有部位都是有毒的;藥西瓜的外觀很像普通食用西瓜,同樣有豎狀紋理,藥西瓜和普通西瓜屬於同一種屬目下的不同種類,也就是很久以前的同一植物分化而來。
  • 在沙漠中渴了能吃仙人掌嗎?為什麼?
    沙漠被稱為「死亡之海」,這裡像大海一樣寬廣,但是同樣也和大海一樣致命。大海致命的原因是大風大浪和海洋食肉動物,而沙漠致命的原因並不是風也不是動物,而是缺水。由於沙漠一望無垠再加上高溫,所以在其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再加上沙漠中幾乎沒有存水的地方,所以一旦在沙漠中迷失,很容易因為缺水喪失生命。但是,沙漠中也不是寸草不生的,像仙人掌這種沙漠植物就比較的常見,而只要是植物就有水分。
  • 非洲的杜茲肺魚——再長的旱季,總有雨季的到來
    在距非洲撒哈拉沙漠不遠處的利比亞東部,有一個叫杜茲的偏遠農村,這裡白天的平均氣溫高達42攝氏度,一年中除了秋季會有短暫的雨水外,其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驕陽似火。一隻叫「黑瑪」的肺魚正好在這堆淤泥中。泥磚曬乾後就被砌進牆裡。牆中的黑瑪已完全脫離了水,而且沒有任何食物,它必須依靠囊中僅有的一些水,迅速進入徹底的休眠狀態之中。 在黑暗中整整等待了半年後,黑瑪終於等來了久違的短暫雨季,雨水將包裹黑瑪的泥磚輕輕打溼,溼氣很快將黑瑪從深度休眠中喚醒了過來,黑瑪拼命吸收水分。 第二年,在自然的變化以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泥磚開始鬆動散落。
  • 世界上最神奇的魚!被當成泥巴砌進牆裡還能再活四年,遇水便甦醒
    這是非洲最強悍的魚,跟泥巴被砌進牆裡還能活四年,一到雨季神奇復活。對於我們來說非洲可能是一個條件特別艱苦的地方,但是非洲也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因為那裡生活著很多奇怪的物種。在那裡生活的生物都遵循著一個原則:要麼在淘汰中死亡,要麼足夠強大到能保護自己。在非洲就有一種非常強悍的魚,它甚至被譽為非洲的傳奇,它們擁有一種特殊的本領能夠讓自己在強大的競爭環境中生存下來。非洲肺魚又叫泥魚,雙鰾肺魚目、非洲肺魚科、非洲肺魚屬。
  • 在巴西的馬拉尼澳洲,有一處神奇的沙漠,沙子可能是白色的!
    在巴西的馬拉尼澳洲,有一處神奇的沙漠,沙子可能是白色的!在我們的原有認知裡面,地球上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便是沙漠。在沙漠的深處,除了極度缺水的環境之外,就連植被也極為稀少,人類要想在沙漠之中存活下來,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 鱂魚是銀漢魚目中,一個龐大的家族,是鱂科數百種卵生頂遊米諾魚
    鱂魚是銀漢魚目(Afherinoformes)中一個龐大的家族,是鱂科數百種卵生頂遊米諾魚,廣義上說包括卵生鱂魚和卵胎生鱂魚。鱂魚(中文中)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半鹹水、鹹水和淡水中,包括沙漠地區的溫泉。
  • 人稱「復活草」,曬乾都不死,遇水就能復活,山上常見卻少人認識
    這種草其實屬於卷柏的一種,如果是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看這種草的外形和柏樹真的很像,不過這種植物的成長環境可要惡劣的多,這種植物通常生長在極端的沙漠地區,或者高山上的巖石縫裡。復活草原本是產自於墨西哥,後來流入我國,在我國的很多地區都有它們的身影,這種草在不同的地區,被人們取了不同的名字,比如九死還魂草、打不死。
  • 奇妙的沙漠:它是沙漠鹽湖中的神秘生命,許多生物都靠它生存
    納米博沙漠形成的原因在非洲東面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有著茂盛的草甸,從印度洋面吹來的風帶來了豐富的雲和雨水,澆灌著這片美麗的綠野。奧尼爾河從這裡發源,山谷中蜿蜒盤旋,經大峽谷蜿蜒而過,從東向西奔流了2000多千米。
  • 可以活2000年的植物,在沙漠中靠霧氣為生,還被製成國家徽章
    在非洲西南部海岸,納米布沙漠橫穿安哥拉和納米比亞,每年降雨量不到半英寸。這裡非常貧瘠,炎熱難耐,幾乎沒有生命,除了一些動植物,包括一些能夠在乾旱的納米布上生存幾百年的奇特植物之外,什麼也沒有。若要把一種植物做成納米比亞國家徽章,那它一定很重要而且很漂亮。
  • 能裝兩噸水的「瓶子樹」,沙漠中的好幫手,引進中國只能淪為觀賞
    想必有不少遊客都想像過自己在沙灘當中冒險、旅遊。但奈何即便有徐居多沙漠的景點,我們都只能夠在一大片沙灘的邊角遊走。而且沙漠可不能說去就去的哦。畢竟沙灘當中危險重重,不僅是天氣問題,更多的是風沙與缺水。人不可一天不喝水,在沙灘中的你,若找不到水源,這種樹也是可以在沙漠當中救人儲水量較大,不少要去沙灘旅遊的遊客都會先事前觀測一下這裡有沒有這些樹,可想而知找到一顆帶水的樹是有多麼的珍貴。例如這種名為「瓶子樹」的樹,其名字主要因為與樹幹非常像瓶子因此得名,而且與猴麵包樹也撞臉相似。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植物,男子剪開豬籠草,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植物,男子剪開豬籠草,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大家好,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歡迎收看耶叔看世界。大自然的世界總是神奇無比,自然界裡面有著自己的食物鏈,在底層就當然會有頂層捕食手,植物界裡也有著捕食獵手,這些植物靠著自己非凡的手段,在這個食物鏈裡站在了頂端。它就是豬籠草,它擁有一個獨特的捕蟲籠,這個籠子下寬上窄,頂端還有一個籠蓋,因為形似豬籠,因此而得名。
  • 沙漠中「最神奇的魚」,沒水也能活四年,溫度達到40度也不會死?
    沙漠中「最神奇的魚」,沒水也能活四年,溫度達到40度也不會死?正所謂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大自然中有各種各樣的稀奇古怪的生物存在,有的時候它們的一些行為你打破你對它們原本的看法,就拿魚來說,眾所周知,魚是生活在水裡的,如果失去了水,那麼他們隨時都會死,所以魚是離不開水的,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沙漠中「最神奇的魚」,沒水也能活四年,溫度達到40度也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