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代郭璞著《爾雅音圖》,創中國動植物學分類學之先河!

2020-12-05 藝術泛舟

本文是我寫的《爾雅音圖》系列第三篇之釋木卷。

《爾雅》的中國第一:

《爾雅》資料在網上比較詳盡,在這兒我只是大約說一下,有個概念,不過我可能不如專業解釋那麼權威,用自己的理解來寫一下,僅供參考。

首先《爾雅》是一本字典、辭書、詞典,辭書和詞典在當代會分的非常明確,一般字典是帶讀音和有簡單的條目,詞典會偏重收錄組詞方式和詞語,收錄的條目也比較少,但辭書收錄的辭 條則比較多,比如《新華字典》、《新華詞典》和《辭海》這三本,當然都有注音的。《爾雅》可以看成集字典、詞典和辭書於一身的。

清刻本爾雅

關鍵它有中國兩個之最:辭書之祖,是相對很豐富的古漢語詞彙之書。還是中國第一部詞典。正因為如此,《爾雅》還是十三經中的組成部分,也是漢族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歷代研究《爾雅》的學者非常多,平心而論,中國歷史上研究《爾雅》和金石學的學者真心的多,金石學主要是研究青銅器和石刻類上文字的,也是考古學的一種,主要也是研究文字類的。

「爾」是「近」,後來寫作「邇」,「雅」是「正」的意思,就是語音、詞彙和語法等方面都合乎規範的標準語。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古代的「普通話」,有些人還是理解不了或者根本不了解這個意思,實際在古代方言也挺多,而且中國的古人智慧不比現代人差多,人家也發現這個問題了,那怎麼辦?不能各說各的方言吧?那就用標準的發音來規範一下,大家都發音一樣,交流就方便了。

所以《爾雅》就是以雅正之言解釋古漢語詞、方言詞,使之近於規範。還承載了「普通話」的功能的。所以有些人說」推廣普通話滅絕方言」簡直是胡說八道,《爾雅》《爾雅》成書於戰國或兩漢之間,古代的方言也沒看到滅絕啊?

這明顯是對歷史的無知,所以往往就會無知無畏的做出一些驚詫論,關鍵還忽悠了一批人。

《爾雅》還有很多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就不一一列舉了,網上有更詳細的資料。它對於本草類書和其它一些辭書類書籍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而且也是古代書生們「博物不惑」,多識鳥獸草木蟲魚之名,增長各種知識。稱為古代的百科全書也不為過。

《爾雅音圖》是古代研究《爾雅》的重要文化成果之一:

《爾雅》因為用詞簡單,簡潔,而且是收錄先秦的著作典籍,所以對於後來的人閱讀還是有一定困難的,畢竟中國的漢文字和漢語言是一直在變化的,所以後來為《爾雅》做注的很多,最早最為後人推崇就是晉代郭璞的《爾雅注》,推崇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後世還有人專業研究《爾雅注》的,而且都做為權威的研究《爾雅》的參考資料。

《爾雅音圖》釋木卷

十三經中的《爾雅註疏》實際是兩個作者兩本書,包括原版晉代郭璞《爾雅注》和北宋邢昺(bǐng)的《爾雅疏》。晉代郭璞《爾雅注》也有中國第一,是現存最早、保存完整、影響較大的一部《爾雅》古注。

晉代郭璞也是一個開掛的學者及專家,人家這學者和專家可是名符其實,可不是現在某些學者專家可以相提並論的。遊仙詩祖師,詞賦為「中興之冠」、風水學鼻祖,而且人家長於賦文,曾注釋《周易》、《山海經》、《葬經》、《穆天子傳》、《方言》和《楚辭》等古籍,即使現代版的《辭海》或《辭源》也能到處可見郭璞的注釋。

更不用說人家用18年時間研究《爾雅》,給《爾雅》作注。為什麼我前面要提及他是風水大師,遊仙詩祖師,那是因為這兩個身份自然要求他要經常去遊山玩水,四處看風水,這古代動植物肯定比現代還要豐富多的。

郭璞

這看得多了,自然對於動植物了解比大部分普通文人學者要看到的多,見多識廣,對於動植物的了解肯定是很豐富,人家這肯定不只是吃過豬肉,人家還會經常看到豬跑的。至於繪圖這方面,在古代看風水的有幾個不會畫個圖啥的?更不用說人家郭璞本來就是開掛的人生。再說實際古代的文人們人家是講六藝的,琴棋書畫你不會,你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文人?這可不是朱熹那種把儒家帶偏發展方向的論調,再說朱熹那種論調,講實話在宋元兩代都不受待見的,他的學說因為更符合滿清統治需求,在滿清才成為高峰,然後中國儒家就這樣被毀了。其實人家宋代之前的儒家不是那樣的。

所以他在寫《爾雅注》的同時,人家還做了《爾雅音圖》,就是圖文版的《爾雅注》了,雖然圖片比較少,當然本文中的是宋本的,肯定不是他的原版,他的原版可能已經散佚了,不過好在梁代的人們應該還是能看到他的原版的,然後宋代又重新刻制了《爾雅音圖》,不管怎麼樣,基本脈絡肯定還在,有些構圖啥肯定是有借鑑的。

《爾雅音圖》也有中國的第一,就是中國最早的動植物分類方法,實際這種方法現代也在用,而且這個動植物分類法是遠遠早於西方的。就衝《爾雅注》和《爾雅音圖》就足矣說明郭璞是個才華橫溢,博學多才的傳奇人物。

相關焦點

  • 此書不只是辭書,還是動植物學分類法鼻祖和值得珍藏的動植物畫譜
    這本書就是《爾雅音圖》,雖然這本書叫《爾雅音圖》,但是跟《樂雅》關聯很大,結構是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前者有些動植物、器物配圖。所以以《爾雅》為主進行講解和推薦。《爾雅》保存了中國古代早期的豐富的生物學知識,是後人學習和研究動植物的重要著作。雖然有《山海經》之著作,但是《山海經》有相當一部分是根據道聽途說繪製出來的,而《爾雅》是親眼所見而繪製,更具備參考價值。最早最完整的注本是晉代郭璞的《爾雅注》。
  •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引言:我們從初中課本裡學到過柳宗元的《捕蛇者說》,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開篇第一句話「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
  • 從新型冠狀病毒源頭談基礎分類學的重要性
    看到近期有相關專家朋友從新冠狀病毒的源頭蝙蝠提到了分類學問題,想舊話重提,寫一篇文章。在丁香醫生的實時疫情播報裡出現了「中華馬蹄蝠」的字樣,有專業人士解釋,認為可能是從英文(Chinese horseshoe bat)直譯的結果,對應的就是『中國-馬蹄-蝠』」。
  • 秦嶺一白說歷史人物:風水學鼻祖郭璞(下篇)
    郭璞全程參與一個新政權的誕生,內心的世俗煙火逐漸變成燎原之勢。畢竟,他已經可以跟皇帝說上話。《春秋》之義,貴元慎始,卦得《解》之《既濟》。《坎》為法象,以義推之,皆為刑獄殷繁,理有壅濫。《尚書》有五事供御之術,此自然符應,不可不察也。《解卦》繇雲「君子以赦過宥罪」。《既濟》雲「思患而豫防之」。《鴻雁》之詠不興,康哉之歌不作者,何也。
  • 《山海經》龍魚身份之謎:有人說它長得像龍,有人說它是蝦
    文/希夷符號帝國獨家原創《山海經》中記載,在軒轅國的北方生長著一種怪獸,它們長得像魚,卻住在山陵之上,樣子長得像貍(音霾),也就是狸貓,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鰕(音蝦)。根據《爾雅》中的解釋,鰕是一種海中的水生動物,有四隻腳,體長可達兩丈有餘,鬍子有數尺之長。
  • 文明的起源:30.一次動植物知識的大總結
    文明的起源:30.一次動植物知識的大總結分類,是人類認識事物的方式。在世界的整體層面,古代中國人認為物質都能歸類到金、木、水、火、土;古希臘人認為世界就可以用土、水、氣、火來分。對於動物,漢代初年中國的第一部詞典《爾雅》將動物分為蟲、魚、鳥、獸;古希臘人亞里斯多德將動物區別為熱血動物和冷血動物。
  • 趣談《山海經》|即翼山—蝮蟲,中國龍文化的起源?
    現今各種校本大都都把「猨翼之山」寫成「即翼山」,猨同「猿」。明代文學家楊慎曾對「猨翼之山」做過解說,他說猨是沒有翅膀的,為了突出這座山的兇險難登,特意用猨翼命名。意為猿猴本就擅長攀爬,就連猿猴到了此地都覺得自己少了一對翅膀,由此可以看出此山的確險峻。
  • 竹木角音,雅樂德音,柷以作樂,敔以止樂!
    柷,又名「椌」木質敲擊樂器,屬八音之木。形如木鬥,上寬下窄,棒擊內壁發聲。在祭祀雅樂中為起樂信號而處指揮地位。「柷」 字與「俶」,即開始之意。 劉熙《釋名》「柷以作樂」。《爾雅·釋名》「所以鼓柷謂之止。」郭璞注「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 柄,連底挏之,令左右擊。
  • 中國到底有多少動植物?
    我們常說中國地大物博,可中國究竟有多少種動植物、微生物呢?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剛剛發布的《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0版》給出了最新答案:122280種,包括54359個動物物種,37793個植物物種,12506個真菌物種以及細菌、病毒等物種。《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0版》是國內最權威的生物物種編目資料。
  • 中國蛇類分類學的新起點
    著名蛇類專家趙爾宓院士的巨著《中國蛇類》已由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於2006年12月出版。「曲高和寡」向來是制約事物發展的一個因素,像我國這樣一個生物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十分複雜的人口大國,從事動物學分類、區系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的專家,如果有無數的科學愛好者來支持,肯定會有更大、更多的新發現。
  • 【真學日語】五十音圖之擅長撒嬌的「な」行
    五十音圖,又稱五十音,是將日語的假名(平假名、片假名)以元音、子音為分類依據所排列出來的一個圖表 。
  • 麗水野生動植物資源再創歷史記錄新高
    浙江日報 12月25日,《麗水市野生動植物資源公報》正式對外發布,標誌著麗水市在全省率先完成野生動植物資源編目調查工作。經省內權威專家評審及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成果確認,麗水市野生動植物資源實現了全面增長,再創歷史記錄新高。山是江浙之巔,水是六江之源。
  • 蝦蟆無腸,兔吐子,鷓鴣向日飛——古人對動植物的認識很奇妙!
    「廣動植」篇主要記載鱗介、蟲魚、草木之類的動植物。首先介紹動植篇的「並序」。式以天地間,所化所產,突而旋成形者,樊然矣,故《山海經》、《爾雅》所不能究。因拾前儒所著,有草木禽魚未列經史,已載事未悉者,或接諸耳目,簡編所無者,作《廣動植》,冀掊土培丘陵之學也。
  • 《在野之學》:建立中國社會科學的主體性
    著名鄉村研究學者賀雪峰教授系統總結華中鄉土學派的集大成之作《在野之學》作者:賀雪峰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本書為著名鄉村研究學者賀雪峰教授系統總結華中鄉土學派的研究方法,並進而更上層樓,擴展到對中國目前整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總體反思。
  • 廣州新添一派出所,創全國屬地公安機關管轄跨市域省管城際鐵路先河
    1月6日,廣州市公安局公共運輸分局新成立的花都站派出所舉行揭牌儀式,創全國屬地公安機關管轄跨市域省管城際鐵路先河。花都站派出所位於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道廣東城際花都站內。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是全國第一條由省方自主建設、自主運營的城際鐵路。
  • 一著一經典—著極南寧的龍湖雙瓏原著 縱覽全球,濱水之境競相逐
    邕江是南寧文化的源頭,南寧邕江源點 「三江口」,有著廣西境內乃至中國西南唯一皇家陵園「興陵」等文明建築;邕江引領南寧澎湃煥新,近年來兩岸打造廣西文化藝術中心,規劃了龍湖天街商業綜合體等眾多地標……並精心營造濱江景觀文化帶,一條資源集聚、引領經濟、風光秀麗的母親河美好盛放。
  • 高中生如何快速記憶日語五十音圖?
    日語五十音圖是學習日語的第一步,很多學生平時喜歡日本動漫、喜歡看日劇、喜歡日本文化,抱著滿腔熱血要成為日語高手,結果直接就敗在了日語五十音圖,不是因為學不會五十音圖,而是因為太輕視日語五十音圖了。今天第六時限李老師根據以往教學經驗分享——如何快速記憶日語五十音圖?
  • 麗水市野生動植物資源再創歷史記錄新高
    經省內權威專家評審,並經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成果確認,我市野生動植物資源實現了全面增長,在歷史記錄上再創新高。一是物種多樣性高居全省之冠。全市共有野生動植物4347種,約佔全省總數的3/4,位居全省各地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