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碼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帶著剛剛收到的筆記本充電器來更新了!
今天分享《酉陽雜俎》中「廣動植」篇的內容。「廣動植」篇主要記載鱗介、蟲魚、草木之類的動植物。
首先介紹動植篇的「並序」。
式以天地間,所化所產,突而旋成形者,樊然矣,故《山海經》、《爾雅》所不能究。因拾前儒所著,有草木禽魚未列經史,已載事未悉者,或接諸耳目,簡編所無者,作《廣動植》,冀掊土培丘陵之學也。昔曹丕著論於火布,滕脩獻疑於蝦須,蔡謨不識彭蜞,劉縚誤呼荔挺,至今可笑,學者豈容略乎?
這段話的大意是:在我看來,天地之間造化孕育萬物,猝然成形者紛繁眾多,所以《山海經》和《爾雅》也不能窮盡。因而翻簡前代文人儒士的著作,有一些沒有見於經史記載的草木禽魚,還有一些記載了但是不詳盡的,或者是口耳相傳沒有編纂成書的,於是我摘抄下來作《廣動植》,希望能夠對動植之學有所補益。當年曹丕著《典論》說火浣布是不存在的,滕脩不相信有一丈長的蝦須,蔡謨不認得彭蜞,劉縚混淆了荔挺和馬莧,至今傳為笑談,治學的人多這方面的知識又豈能忽略呢。
整篇主要分享給大家的是「總序」。總序比較淺顯,很多不用翻譯,大部分我就直接摘錄下來啦。稍微生僻的綴以備註。
網上有些原文似乎有個別字眼差異,我採用的是中華書局版本。
另外,段成式對這些「動植」知識,其中一些也與我們現在的認識有所不同。知識受時代所局限,看到古人對動植的不同認識,也是相當有趣的事呢。
羽嘉生飛龍,飛龍生鳳,鳳生鸞,鸞生庶鳥。(庶鳥:普通鳥)
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騏驎,騏驎生庶獸。(騏驎:麒麟)
介鱗生蛟龍,蛟龍生鯤鯁,鯤鯁生建邪,建邪生庶魚。
介潭生先龍,先龍生玄魭,玄魭生靈龜,靈龜生庶龜。
日馮生玄陽閼,玄陽閼生鱗胎,鱗胎生幹木,幹木生庶木。(日馮:木類之先)
招搖生程若,程若生玄玉,玄玉生醴泉,醴泉生應黃,應黃生黃華,黃華生庶草。(招搖:草類之先)
海間生屈龍,屈龍生容華,容華生蔈(biao),蔈生藻,藻生浮草。(海間:浮藻類之先)
甲蟲影伏,羽蟲體伏。(蟲:動物;影:日光;伏:爬伏,這裡是孵化的意思)
食草者多力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
齕吞者八竅而卵生,咀嚼者九竅而胎生。
無角者膏而先前齒,有角者脂而先齒。
食葉者有絲,食土者不息。食而不飲者蠶,飲而不食者蟬,不飲不食者蜉蝣。蚓屬卻行,蛇屬紆行,蜻蛚屬往鳴,蜩屬旁鳴,發皇翼鳴,蚣股鳴,榮原胸鳴。(蜻蛚:蟋蟀;蜩:蟬;發皇:跋蟥,俗稱金龜子;蚣蝑:螽斯。)
蜩三十日而死。
鱣魚三月上官於孟津。
鷓鴣向日飛。
鯿與暨魚,車螯與移角,並相似。(車螯:一種蛤類;移角:動物名。)
鳳雄鳴「節節」,雌鳴「足足」,行鳴曰「歸嬉」,止鳴曰「提扶」。(引號內均為擬聲詞)
麒麟牡鳴曰「逝聖」,牝鳴曰「歸和」,春鳴曰「扶幼」,夏鳴曰「養綏」。
鱉無耳為守神。
虎五指為(chu)。
魚滿三百六十年,則為蛟龍,引飛去水。
魚二千斤為蛟。
武陽小魚,一斤千頭。
東海大魚,瞳子大如三鬥盎。(盎:古代一種如腹大小口的盆)
桃文竹以四寸為一節,木瓜一尺一百二十一節。
木蘭去皮不死。荊木心方。
蛇有水、草、木、土四種。
孔雀尾端一寸名珠毛。
鶴左右腳裡第一指名兵爪。
蜀郡無兔鴿。
江南無狼馬。
朱提以南無鳩鵲。
鳥有四千五百種,獸有二千四百種。
鴞,楚鳩所生。(鴞:貓頭鷹)
蔡中郎以反舌為蝦蟆,《淮南子》以蛩為蠛蠓,《詩義》以蟊為螻蛄,高誘以乾鵲為蟋蟀。(蔡中郎:蔡邕;蛩:蝗蟲)
兔吐子。鸕鷀吐雛。(鸕鷀:魚鷹)
瓜瓠子曰犀,胡桃人曰蝦蟆。
蝦蟆無腸。
龜腸屬於頭。
科斗尾脫則足生。
鳥未孕者為禽,鳥養子曰乳。
蛇蟠向王,鵲巢背太歲,燕伏戊巳,虎奮衝破。乾鵲知來,猩猩知往。
鸛影抱,蝦蟆聲抱。
蟬化齊後,鳥生杜宇。
椰子為越王頭,壺樓為杜預項。(壺樓:葫蘆)
一鷓鴣鳴曰「向南不北」,逃閭鳴「懸壺盧系項」。(引號內為擬聲詞;逃閭:動物名)
豆以二七為族,粟累十二為寸。
=====fin=====
佛系更新,佛系求關注,請跟我一起分享有趣的故事吧~~~!
~~~~掃一掃,瘦十斤~~(如果有這麼靈我就可以躺著瘦了……然並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