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ave的量子計算機 真能進行量子計算麼?

2021-01-17 環球網

最近Google宣布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用D-Wave量子計算機在解決某些問題上比傳統計算機過程快了1億倍。果真這樣,它將帶來人工智慧技術的巨大進步。但也有專家對此表示質疑,認為這些說法誇大其詞了。那麼D-Wave所謂的量子計算機,到底能不能做量子計算,這一億倍的加速又是怎麼回事?

讓我們在計算機的新時代即將到來的亢奮情緒中先冷靜下來,看看Google究竟做了些什麼。

加拿大的D-Wave公司被稱為世界第一家量子計算機公司,推出了第一個商用量子計算機。但D-Wave的機器在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其所謂更快的計算速度一直受到質疑。2013年,Google從D-Wave系統公司購買了這樣一臺量子計算機,現在,他們宣布其運行速度比普通計算快一億倍,那麼這臺D-Wave計算機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

D-Wave的計算機其實是一個被稱之為量子退火爐的一個專門設備,它的目標是發展一種快速的下山算法。所謂「下山算法」,打個比方說,就是要發現一種辦法可以在充滿丘陵和山谷的山區,找到最低的位置。或者說,就是如何讓計算機從一組隨機起伏的數據中找到最小值。如果數據組成一個平滑的曲面,那麼下山算法就是一種可以讓計算機找出曲面上的最小值的算法工具(如圖1)。它要先設定一個起始點,比較起始點附近數據的差別,不斷判斷選擇"下山"方向,直到到達一個任意方向都無法往下走的最低點。從而找到曲面上的一個極小值,或稱勢能最低點,所以下山算法是一種實現數據最優化的方法。

可是下山算法只能找到局部的最低點,並無法有效地找到全局的最低點。當數據非常不平滑的時候,會有很多很多局域最低點(如圖2),這時候要尋找全局的最低點,就非常困難。這是計算科學中一個有名的難題,上面講的下山算法無法解決這個難題。

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模擬退火算法,比下山算法有所改進,但還是不能完全解決這個難題。而D-Wave公司採用量子退火技術解決了上述最優化難題。即使當數據非常不平滑的時候,該方法也非常奏效。

退火的概念起源於金屬加工技術,指將金屬加溫到某個高於再結晶溫度的一點並維持此溫度一段時間,再將其緩慢冷卻。經典模擬退火算法和量子退火算法採用的解決最優化問題的步驟和思路,與金屬的退火確實有著異曲同工的妙處。

和經典退火算法相比,D-Wave量子退火算法有非常大的加速。要理解這一點,還需要知道一點神秘的「量子隧穿效應」。這種效應指的是,微觀粒子有一種能力可以穿過不可能穿越的壁障,出現在壁障的另一端,就如圖2中大的藍色箭頭所示,微觀粒子從一個極小值直接穿越到另一個極小值。

在我們的現實世界中,比如玩滑板運動,想要越過某個高坡,你必須加速到一定的速度,使你在低點位置的動能大於最高位的勢能,才有可能滑過這個高坡。但對於一個量子的微觀粒子來說,它不需要那麼大的能量就能穿過壁障,因為一個微觀量子並不存在一個精確的能量值,而是以一定概率分布在一片區域,也許它平均能力很低,大多數時候這個微觀粒子處於低能量,無法翻越壁障,但雖然概率小,但總有機會處於高能量而穿過壁障。

D-Wave正是利用所謂的量子隧穿使D-Wave量子比特(微觀粒子)尋找最低的量子勢,理論上它可以讓粒子更快找到量子勢的最低點。當鈮被冷卻到低於9.2 K而成為超導體時,它就開始顯示出量子力學效應。D-Wave的量子處理器是由排列於整齊格子中的金屬鈮的微小電流環(超導線圈)構成的,每個環是一個量子比特。讓電流環的電流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超導量子比特發射向下或向上指向的磁場,編碼比特1或0。在量子退火時,電流環的電流同時進行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流動。這使量子比特處於一種「疊加」狀態,就是說,一個既是0又是1的狀態。

為了從一個單個的量子比特發展成多量子比特處理器,每個量子比特必須被連接在一起以交換信息。這是通過使用被稱為耦合器的元件(或稱量子格子)實現的,耦合器也是由超導線圈實現的。使用許多量子比特和耦合器,並用電路控制管理磁場產生就可以實現可編程的量子器件結構。 D-Wave是由上千個量子比特和幾千個耦合器構成的電路網格。為了達到這一規模,其量子處理器包含超過10萬個約瑟夫森結(Josephson Junctions),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複雜的超導集成電路。

D-Wave首先製備好這樣一系列量子比特,設置好他們的初始位置和自旋狀態,並通過耦合器為這些量子比特設置好三維的算法模型。隨後,通過向超導電路加特殊電流,設置耦合電場,減弱量子比特間的相互作用,量子隧穿效應發生,量子比特就進入了自旋的疊加狀態,相當於同時具有 0 和 1 狀態的比特。然後進行」退火」, 慢慢撤去耦合磁場,增強相互作用,最終,量子比特穩定下來,給出最終解。在量子退火結束後,量子比特「塌縮」成兩種狀態之一,或是0或是1。

可以看出,量子退火其實是讓大自然自己去進行計算,我們等著看結果:最終穩定下來的量子,一定是在這個三維算法模型中,相互間能量最小的狀態。即只要模型設置得當,我們就有非常大的機率讓量子比特落到最低的「山谷」當中。三維算法模型相當於我們現實的丘陵地貌,大量的量子比特就像大量降下的雨水,落在地上的水自然會在山谷中流動(隧穿效應),最終流向最低的地方。不同於普通計算機,D-Wave做的是並行計算,有一點像人腦,在尋找一條曲線的最低點時是通過觀察整體曲線,立即就可以發現曲線最低點,而不像普通計算機,從盲目的起點出發,逐點計算,一個點一個點地比較,然後才找到最小點。

那麼Google一億倍的速度提升是如何得出的呢?Google的團隊將D-Wave與在普通電腦上演繹的模擬退火技術進行了比較,就是在普通計算機上運行一個下山算法的軟體。不同於D-Wave,它沒有隧穿效應,當然運行很慢。經過比較,Google的團隊聲稱在涉及 1000個以上二元變量的問題時,量子退火顯著優於經典計算機,它比在單核上運行的模擬退火算法快了1億倍。

那麼其他專家們又是怎麼看待Google的這個結論呢?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Matthias Troyer 說:「你需要仔細理解他們的說法,他們首先選了一個特別的問題,這個問題用經典算法特別困難,而D-Wave恰巧在這個特別問題上具有優勢,所以它取得了比普通計算機快1億倍的驕人成績。」 換句話說,D-Wave是在具有巨大的主場優勢的條件下獲得遙遙領先的成績的。也就是說D-Wave是一個專用量子計算機,只能算優化問題。它利用量子退火算法取得了高速,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量子退火系統。

Troyer表示,如果讓普通計算機採用更好的模擬退火算法,D-Wave的優勢就會大打折扣,也許只比普通計算機快100倍左右。而如果在普通計算機上運行其他更複雜的算法,其運算速度甚至可以完全擊敗D-Wave。所以聲稱1億倍的高速實在有些誤導人。

再則,D-Wave只是個專門硬體,只能計算優化問題,成本達千萬美金以上。Google團隊在對他們工作進行詳細報導時也承認,目前某些專門針對優化問題的非量子計算設備的確可以實現和D-Wave計算機相同的計算速度。但他們認為這不值得討論,因為如果進一步發展大規模的量子計算機,它將很快取得遠高於現在水平的計算速度和功能。

這樣看來,Google最近宣布快一億倍的突破性進展是否只為博人眼球? 倒也不竟然是這樣,量子隧穿效應所帶來的加速是真實的。儘管現在其它經典算法甚至可以比D-Wave更快,但隨著量子計算機量子比特的增加,經典計算的優勢的確會很快消失。

當然也有人不相信,麻省理工學院的Scott Aaronson就認為,Google目前的成績雖然是D-Wave至今取得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進步,但這還不足以證明它將最終達到所謂的「真正的量子計算速度」。D-Wave僅僅是一個專門量子計算機,只能加速計算優化問題;它不是一個通用量子計算機,可以加速計算各種各樣的問題。人們還需要開發新的硬體,去尋找實現真正通用量子計算機的可能性。

D-Wave一直致力於將量子計算機儘可能快地推向市場,而國際上還有其他幾個小組一直採用保守而穩健的步伐推進以基於量子晶片技術為基礎的量子計算機開發。與量子晶片技術相比,D-Wave的「量子相干性」一直遜色於前者,而這對量子計算至關重要。Google現在也是兩面下注,它已經聘請研究人員建立了自己的量子晶片技術研發團隊。而IBM最近也獲得政府資助開發量子晶片技術。情況令人鼓舞,真正實現量子計算機的時間也許比我們預期的要快,但我們仍然需要從市場營銷的嗡嗡鬧聲中清醒認識到現在我們究竟走到哪一步了。

相關焦點

  • 專治不明覺厲:深度解密IBM黑科技量子計算機
    什麼是量子計算量子計算是一門理論科學。它是研究如何直接應用量子力學現象(例如量子疊加態和量子糾纏態)對數據進行操作的計算系統的科學。在最終的運算結果上,量子計算機和現有計算機沒有任何不同(否則一定是有一方算錯了,那算錯的一方也就沒有什麼實用價值了)。它們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運算的過程有著天壤之別,後文將會詳細解釋。
  • 一場「量子計算科普課堂」,讓你領略「量子」領域的奇妙
    段潤堯教授在百度量子計算科普課堂的一番感慨切中了量子技術發展的現實,他說「從事量子計算研究20多年,有兩個『沒想到』,一個是沒想到20多年過去了,理想的量子計算機還沒有造出來;另一個沒想到是,沒想到從當初從事量子研究屈指可數的人數,到如今出現了大幅增長。」
  • 騰訊科技新增「量子晶片、量子處理器及量子計算機」專利
    騰訊科技新增「量子晶片、量子處理器及量子計算機」專利 其中包括「量子晶片、量子處理器及量子計算機」專利,該專利公開日為11月20日。
  • 量子計算機潛力巨大 被看作未來技術制高點
    在藥物研發方面,量子計算機通過精準模擬各種分子、原子的自然演進,可幫助科研人員快速找到對付病毒的藥物;在公共運輸領域,量子計算能夠迅速對複雜的交通狀況進行分析預判,從而調度綜合交通系統,最大限度避免道路擁堵。  量子計算應用走出實驗室,得益於它的工程化推進。當前,不少國家都把量子計算當作未來技術制高點,國內外知名的企業紛紛涉足量子計算,全球量子計算創業公司超過百家。
  • 量子計算機200秒完成的運算,最強超算需1萬年,谷歌實現量子霸權
    一窺論文NASA匆匆撤下了論文,我們仍然能從網頁緩存中一窺論文的內容。谷歌在論文摘要中說:我們使用具有53個超導量子位的可編程處理器,佔用狀態空間為253≈1016。重複實驗的測量結果會採樣相應的概率分布。我們使用經典模擬進行驗證。
  • 全球量子計算初創公司盤點|soc|程式語言|llvm|量子軟體|...
    ,它使用計算研發工具進行藥物設計。Black Brane Systems,Inc.提供BLACKSTONE虛擬量子機器(VQM)服務,這是一款基於雲的、虛擬化的、128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計算機。它作為微軟量子開發工具包和量子程序的即插即用替代目標機。Blackstone的基礎是數據結構的專利突破,允許在經典計算機上進行量子計算的可擴展性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 只要兩個量子計算機
    隨機數在計算機和密碼學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目前已經有了許多生成隨機數的方法。但事實上,任何基於經典力學的過程所產生的隨機數,本質上都不是真隨機的。而量子世界特有性質使得可以從中產生可以驗證的純隨機 (pure random) 數。本文將介紹兩個把量子計算機變成隨機數製造工廠的技術。
  • 量子計算有多快?二進位需要十萬年的計算量子計算3分鐘就能完成
    經典二進位計算可以處理處於0狀態或1狀態的位,但它們不能同時進行處理,所以就多了等待的時間,而量子計算使用一種叫做量子位的東西,它可以同時處於0狀態和1狀態,這種情況不斷的疊加,量子計算機會比傳統計算機同時觀察更多變量,進行更大的存儲。
  • 直面量子計算威脅 數字貨幣在對抗中成長
    公鑰與私鑰是一對,它們都是用算法生成的,如果用公鑰對數據進行加密,那麼只有用對應的私鑰才能解密。如果給出私鑰,很容易就能推導出其對應的公鑰,但私鑰一般都是保密的,用公鑰反向推導私鑰則十分困難,計算過程會特別複雜,這就是比特幣安全的原因。」韓正甫說。韓正甫介紹道,以前設計的密碼都是抗電子計算機破解的,傳統電子計算機需要一步步去求解,這種計算方式叫串行計算。
  • 這種量子計算平臺,可以在高於1K的溫度中運行了
    量子計算平臺有望在一系列重要問題上超越傳統計算機,從精確的藥物製造到搜索算法。然而,設計一種可以在真實環境中製造和運行的量子計算設備是一項重大的技術挑戰。由於熱產生的振動會干擾量子比特進而影響其工作性能,現有的量子計算平臺需要冷卻至極低溫度。
  • 施堯耘:量子計算與經典計算的競賽 就像是袋鼠和烏龜賽跑
    這時候量子計算機可以做的不僅更好,甚至能夠做經典計算機不能做的事情。另一方面,量子計算在組合優化、機器學習上面也許也能夠有貢獻。這是一個比較保守的說法,因為這些問題有可能是非常難的,不光是經典計算,甚至量子計算都沒法很快的解決。量子計算機有個特點,這個特點是不同,它跟經典計算機不一樣,不一樣使得量子計算機做的解法沒法用一個經典計算去有效的模擬,相當於有個新的工具。
  • 量子退火機工作原理及其競爭格局分析
    D-Wave,全球首家量子計算公司,成立於1999年,但直到2007年首臺量子退火計算機Orion才宣告成功。八年間,谷歌已經從初創公司成長為科技巨頭。D-Wave受到人們關注,但又飽受非議,許多研究人員認為D-Wave的機器根本不是量子計算機,因為做不到每個量子比特相互連接。
  • 騰訊申請量子計算相關專利:底層晶片與處理器
    C114訊 11月26日消息(餘予)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新增多項專利,其中包括「量子晶片、量子處理器及量子計算機」。該項專利公開了一種量子晶片、量子處理器及量子計算機,主要涉及量子技術領域。
  • 美物理學家為中國量子計算機寫了首詩,中國科學家的翻譯絕了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許多成就,其中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是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的問世。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a light-based prototype quantum computer which manipulated 76 photons to do calculations) 。科學家們根據中國古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將計算機命名為「九章」。
  • AI芯天下丨已有研究團隊能在1.1K溫度下運作的量子計算平臺
    研究團隊都將研究重點放在熱量子比特技術,添加到系統中的每個量子比特對都會增加產生的總熱量,並且增加的熱量會導致錯誤,所以量子計算平臺的設計接近絕對零度。而在新的研究成果表面,在溫度高於 1K(零下 272.15℃)的矽基量子計算平臺上,系統可以正常運作。這一突破突顯出對未來量子系統和矽自旋量子位進行低溫控制的潛力。
  • 發力量子計算軟體、算法和應用,阿里AQL聯合學界尋找「量子貓」
    量子計算機軟體和經典計算機軟體一樣,是用戶與計算機硬體進行交流和控制的接口界面,其包括量子編程、量子算法、量子計算模型與複雜性等研究領域。「量子計算機非常難構建,同時也非常難進行編程,現在已有許多人正在關注量子計算硬體研發,我們是時候應該多關注量子編程軟體及學習如何控制和使用量子計算機,甚至量子計算機科學。」
  • 量子計算機已可取代經典計算機?12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量子計算機無所不能?這些都是謠言。今天上午,2020年12月「科學」流言榜發布,揭開一些近期傳播流言的真相。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1.復原乳沒營養是「假牛奶」,堪稱奶中「地溝油」流言復原乳沒營養,是一種「假牛奶」,甚至可以說是牛奶中的「地溝油」。
  • 中國「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算出量子霸權標準
    隨著量子物理裝置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實現量子霸權似乎日益臨近。稱霸標準已成為量子計算領域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記者11日獲悉,國防科技大學吳俊傑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合作,在國際上最先開啟了稱霸標準的研究。最近,《國家科學評論》在線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報導了玻色採樣案例的稱霸標準。
  • 量子計算的到來,會引發怎樣的革命?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
    與傳統計算機相比,量子計算機可以說也同樣如此。量子計算機利用量子物理學的概率定律來處理數據,並以一種新的方式來進行計算。它可以更快地完成某些計算任務,並且能夠執行過去不可能完成的新任務,比如,量子隱形傳態,即:在量子粒子中進行了編碼的信息會在某個地方消失,然後又會在另一個遙遠的地方精確地(但不是瞬時)重新創建。雖然這聽起來像科幻故事,但這種新的數據傳輸形式很可能成為未來量子網際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 超導量子比特晶片 量子相關概念股一覽
    隨著科學的發展,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越來越多的新研究出現了,像是近日有一款超導量子比特晶片出現了,這也刷新了世界記錄。那麼這超導量子比特晶片具體什麼情況?量子相關概念股有哪些呢?20個超導量子比特糾纏由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組成的聯合團隊開發出一款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並成功實現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