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裡常常會出現一些魚的糞便,但是過段時間又會變少,甚至消失,那麼,這其中的「兇手」會是誰呢?
魚缸裡面有很多不同的細菌細菌,(但大家似乎大多數人只認識了硝化細菌,而並沒有去認識其他細菌),並且這些細菌都有他們該做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雖然肉眼看不見,但是對一個正常魚缸的運行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及作用。
魚缸淨水不可磨滅的存在-硝化細菌
硝化細菌承擔著重大的重任,他是水質清潔的重要因素之一。他的工作就是將魚缸中有害的物質轉化成無害物質。他會將溶於水中看不見危害卻大的的 「氨」,轉化成植物喜歡的「氮」,之後,氮會被植物作為生長的養料吸收,或者直接揮發到空氣中,使其脫離魚缸。當然,硝化細菌還可以降低亞硝酸鹽,要知道,亞硝酸鹽過高對寵物魚可不是什麼好事,但是也不能過低,這麼麻煩,到底怎麼辦 ?其實根本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亞硝酸鹽過高時,硝化細菌會幫助降低亞硝酸鹽。過低時,細菌就不再降低,總使得魚缸保持一個健康的狀態。
魚缸裡垃圾分解者-腐生菌
腐生菌顧名思義,會分解掉一些肉眼所能看到的髒東西,比如植物爛葉,爛根,動物屍體等等各種腐物。魚糞便就是被他分解的。他會將魚糞便分解成看不見並且非常容易溶於水的氨和硫化氫,之後,硝化細菌會將氨轉化成植物喜歡的氮,而硫化氫就主要靠光合菌去轉化成無害的物質。這些就是細菌們做的事情以及作用。
當然還有更多益生菌我沒有提及到,後面我們會慢慢普及。
如何培養細菌?關鍵在它
一個完美健康的魚缸組成不得不能沒有細菌,那麼我們要如何讓細菌們變多,建立一個菌群呢?首先,先說一下,細菌不用刻意的去添加,只要條件合適他們會自己生成,就連我們喝的自來水中也含有益生菌。但要知道,細菌如果不提供細菌屋,那麼他會附著在魚缸壁上(用手在魚缸壁上摸起來滑滑的一層就是硝化細菌),沉木上,水草上,造景石上。但如果你是裸缸,那魚缸壁提供的住所是遠遠不夠的,你需要在過濾盒中添加大量細菌屋,常見的有陶瓷環,火山石(這個會改變水質ph值,慎用)等表面凹凸不平的東西。而且,想要菌群大量快速建立,我覺得可以在魚缸底部鋪陶粒為底砂。
原因如下:
1.他很便宜,是大多草缸玩家所青睞的,因為陶粒小,而且表面孔很多,適合水草生長紮根。
2.由於陶粒是高溫燒制而成的,所以表面和內部會有很多小孔,細菌們會在裡面安家並繁衍無數代。
3.陶粒很常見,一般的水族店就有賣,很容易到手。
培養細菌還要注意一點,細菌們大多很不喜歡光,但也不是見光就死的那種(殺菌燈會死,普通陽光水草燈不會),常有魚友說他的過濾盒是透明的,細菌會不會全完?答案是否定的,他不是見光死,而是不喜歡光。想要細菌養得好,最好還是提供黑暗環境。
總結
分解魚糞便的是腐生菌,而不是硝化細菌。但是細菌和細菌之間存在著一種共生的良性循環,這點是認可的。最後聲明一下,陶粒可不能買養花的大陶粒,要買魚缸專用的小陶粒。闢謠:魚糞是細菌分解的,絕對不會是魚缸裡面任何生物吃掉的,沒有魚蝦螺蟹會吃糞便,包括清道夫!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