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魚缸裡的魚糞不是硝化細菌分解,保持魚缸水質清澈還得靠它

2020-11-21 養魚說

魚缸裡常常會出現一些魚的糞便,但是過段時間又會變少,甚至消失,那麼,這其中的「兇手」會是誰呢?

魚缸裡面有很多不同的細菌細菌,(但大家似乎大多數人只認識了硝化細菌,而並沒有去認識其他細菌),並且這些細菌都有他們該做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雖然肉眼看不見,但是對一個正常魚缸的運行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及作用。

魚缸淨水不可磨滅的存在-硝化細菌

硝化細菌承擔著重大的重任,他是水質清潔的重要因素之一。他的工作就是將魚缸中有害的物質轉化成無害物質。他會將溶於水中看不見危害卻大的的 「氨」,轉化成植物喜歡的「氮」,之後,氮會被植物作為生長的養料吸收,或者直接揮發到空氣中,使其脫離魚缸。當然,硝化細菌還可以降低亞硝酸鹽,要知道,亞硝酸鹽過高對寵物魚可不是什麼好事,但是也不能過低,這麼麻煩,到底怎麼辦 ?其實根本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亞硝酸鹽過高時,硝化細菌會幫助降低亞硝酸鹽。過低時,細菌就不再降低,總使得魚缸保持一個健康的狀態。

魚缸裡垃圾分解者-腐生菌

腐生菌顧名思義,會分解掉一些肉眼所能看到的髒東西,比如植物爛葉,爛根,動物屍體等等各種腐物。魚糞便就是被他分解的。他會將魚糞便分解成看不見並且非常容易溶於水的氨和硫化氫,之後,硝化細菌會將氨轉化成植物喜歡的氮,而硫化氫就主要靠光合菌去轉化成無害的物質。這些就是細菌們做的事情以及作用。

當然還有更多益生菌我沒有提及到,後面我們會慢慢普及。

如何培養細菌?關鍵在它

一個完美健康的魚缸組成不得不能沒有細菌,那麼我們要如何讓細菌們變多,建立一個菌群呢?首先,先說一下,細菌不用刻意的去添加,只要條件合適他們會自己生成,就連我們喝的自來水中也含有益生菌。但要知道,細菌如果不提供細菌屋,那麼他會附著在魚缸壁上(用手在魚缸壁上摸起來滑滑的一層就是硝化細菌),沉木上,水草上,造景石上。但如果你是裸缸,那魚缸壁提供的住所是遠遠不夠的,你需要在過濾盒中添加大量細菌屋,常見的有陶瓷環,火山石(這個會改變水質ph值,慎用)等表面凹凸不平的東西。而且,想要菌群大量快速建立,我覺得可以在魚缸底部鋪陶粒為底砂。

原因如下:

1.他很便宜,是大多草缸玩家所青睞的,因為陶粒小,而且表面孔很多,適合水草生長紮根。

2.由於陶粒是高溫燒制而成的,所以表面和內部會有很多小孔,細菌們會在裡面安家並繁衍無數代。

3.陶粒很常見,一般的水族店就有賣,很容易到手。

培養細菌還要注意一點,細菌們大多很不喜歡光,但也不是見光就死的那種(殺菌燈會死,普通陽光水草燈不會),常有魚友說他的過濾盒是透明的,細菌會不會全完?答案是否定的,他不是見光死,而是不喜歡光。想要細菌養得好,最好還是提供黑暗環境。

總結

分解魚糞便的是腐生菌,而不是硝化細菌。但是細菌和細菌之間存在著一種共生的良性循環,這點是認可的。最後聲明一下,陶粒可不能買養花的大陶粒,要買魚缸專用的小陶粒。闢謠:魚糞是細菌分解的,絕對不會是魚缸裡面任何生物吃掉的,沒有魚蝦螺蟹會吃糞便,包括清道夫!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原來能夠管住魚缸水質清澈度的過濾系統,真的與硝化細菌無關!
    2、因為無論是物理過濾還是生化過濾,以目前的技術根本無法去除掉魚缸裡的細微小雜物,也包括了所謂的糞便處理器,因為這些細微雜物我們要想去除掉,只能夠靠魚缸裡的細濾系統,這個細濾系統既不是白棉也不是生化棉,而是我們肉眼所見到的所謂菌膜,也就是濾棉或者生化濾材的粘附物。
  • 加入硝化細菌水質立刻清澈,只是魚缸壁有很多絮狀物,原因在哪?
    再者來說,我們在水質無法處理的情況下,即使是明知道購買的硝化細菌可能生效很慢,或者真假不一,在大多數新魚友的眼裡,有這個東西總比沒有要強吧?即使往魚缸裡少倒點它也不會礙事的,所以說,我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把硝化細菌買回家了。
  • 每次換水加入硝化細菌,魚缸水質就清澈了,這算水質穩定了嗎?
    : 我的魚缸水質一直維護的很好,只是一換水的時候,或者哪次餵多點,它才會出現水質白濁現象,然後,只要我往魚缸裡加點硝化細菌啥的,這個水質一兩天就會立刻好轉了,所以我的經驗就是,只要換水之後,就要加點硝化細菌,還有的魚友是習慣性加鹽,還有的魚友是加少許淨水劑,等等不一。
  • 魚缸水質渾濁別著急換水,這兩件事做到位,魚缸水質會慢慢變清澈
    2.魚缸添加了藥物第二種情況,出現在我們給魚缸添加了某一些藥物之後。雖然這種情況更換水不同,但是本質上是沒什麼區別的,它同樣破壞了我們原先魚缸比較穩定的過濾系統以及硝化菌系統,造成魚缸水體裡面一些硝化細菌等益生菌的死亡。同樣地,它們的屍體漂浮在水裡面就顯得魚缸的水質白蒙蒙一片。
  • 既然硝化細菌不清水,為什麼只有硝化系統建立水質才能清澈呢?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硝化細菌對於魚缸水質的作用,那是毋庸置疑的,至少我們知道硝化細菌可以消除掉魚缸中的各種有毒物質,從而對觀賞魚的健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硝化細菌根本起不到清水的作用啊,它們只是可以淨化水中的毒素,淨化和澄清完全是兩回事,可為什麼只有硝化系統趨於完善,魚缸的水質才能夠在相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清澈通透呢,這不是很矛盾嗎?
  • 魚缸裡到底是應該加硝化細菌還是淨水劑?
    淨水劑的作用只能是幫助到魚缸裡的物理過濾,當魚缸中的細微物質無法靠物理過濾有效地清除,那只能夠證明我們的物理過濾系統薄弱,淨水劑這個時候就可以幫我們一把,把魚缸中的細微雜質凝結成絮狀,這樣子物理過濾系統就可以發揮到最佳的作用,從而達到短時期的水質澄清。
  • 通過地圖魚入缸的事例足以說明,魚缸裡硝化細菌並不是越多越好
    換句話說,就是那時候魚缸裡的硝化細菌或者說有益菌的數量和整個魚缸裡所有魚兒排放的有機物,它們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的平衡,在這個時期,只要是魚兒的排便量不增,魚缸裡的有機物不多,各種有益菌的數量也都會趨於一個長期的穩定。那麼假設,在這個時候,我們再往魚缸裡去添加什麼硝化細菌,結伴上就是一種多餘的操作,為什麼會如此說?
  • 只是一周的時間,渾濁的魚缸水質就恢復了清澈,需要如何去做?
    大家也可以看看下圖中這個魚缸前後之間的水質對比,我們明顯看得出來這個魚缸的水質變化。還有一點就是,如果魚缸裡出現一次兩次短暫的水質清澈,並不一定代表我們的水質就已經養好了,或許還會有一定的反覆過程,我們必須要看連續幾天之後,我們在連續投餵魚食的情況下,魚缸的水質還能夠持續保持得住,這樣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 如何測定魚缸水質的好壞?魚缸水質觀賞魚說了算,與清澈度無關
    其中一個問題便是:我家魚缸的水明明看起來乾乾淨淨的,為什麼我的魚還是病了呢?說實話,這種問題只會出現在觀賞魚玩家入門的早期,只要你養魚超過一年,你就會發現,魚缸水是否清澈,和魚得不得病,關係真的不大。觀賞魚得不得病,和水質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水質的好壞,卻和清澈度的關係不大。
  • 硝化細菌、光合細菌、益生菌,添加到魚缸裡對觀賞魚有什麼作用?
    包括了硝化細菌、光和細菌、EM菌和益生菌等等的問題,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飼養觀賞魚如果不使用這些菌類製劑它就不行,難道說觀賞魚立馬就會死亡不成。 目前在水族市場上這些菌類製劑確實很多,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
  • 是的,但硝化細菌是不能分解魚糞便的
    很多時候,很多魚友都認為把硝化細菌養好了,水自然也就清澈透明了,這才是最好的養水。貌似這認知是正確的,相信「缸明水淨魚歡」也是廣大魚友追求的。實際上水清不清,跟硝化菌沒有必然聯繫。魚缸有硝化細菌就無敵了?你錯了!魚缸裡的硝化細菌的確非常非常重要,但是我常說硝化菌群,注意,是菌群,對魚兒有益的微生物系統才是魚缸維穩的關鍵所在,這其中包括硝化細菌。
  • 魚缸水混有妙招,專治各種水混,調理魚缸水質
    水之所以清澈是因為裡面生成了大量的硝化細菌。硝化細菌分解了魚類的糞便,和食物殘渣等所以水質變得清澈。分解出來的物質是硝酸鹽,硝酸鹽無色透明可以被植物吸收。所以明白這個道理後,就好辦了,我們就是要把這個自然界的循環給拉動起來。所以你培植硝化細菌後,最好栽種一些浮水植物。整個魚缸就更有情趣了,下面總結一下水質渾濁原因和一些實際解決辦法。
  • 為什麼現在的淨水劑下到魚缸裡沒有雜物沉澱,魚缸的水質白濁?
    一、使用淨水劑之後水質更加的白濁1、這位魚友也是初次飼養七彩,因為魚缸的水質沒有養好,他又性子比較急,所以到了魚店裡就購買了最好的淨水劑來家淨水。2、由於約定俗成的叫法,我們這裡很多的魚店老闆,也會把這種所謂的硝化細菌培養液之類的東西,叫做魚缸淨水劑,而且如果是一提到高檔的淨水劑,也一定就是這種東西。3、那麼提到硝化細菌培養液或者說什麼生物合劑,大家就比較好懂了,這個東西大多數就是一些能夠分解魚缸有機物,並且可以為硝化細菌提供食物的菌群罷了。
  • 魚缸過濾分這兩類,弄清楚後魚缸水質養好了,再養好觀賞魚就不難
    比如硝化細菌會降低亞硝酸鹽,或者將氨轉換成氮,揮發出水面。當然,有一些很細碎的魚糞殘渣或者食物殘渣等會被腐生菌將其分解成其他物質,然後再由其他細菌去轉換。總之,生化主要過濾肉眼所看不見的東西。物理過濾則過濾掉一些肉眼可見的髒東西。現在我們回歸正題:魚缸過濾一定是必備的嗎?我覺得並不是。
  • 給魚缸換水,弄明白這「3個」問題,水質更清澈,魚兒養得更好
    給魚缸換水,弄明白這「3個」問題,水質更清澈,魚兒養得更好魚缸中的水質不夠清澈,其中一部分是因為換完水後,移動魚缸會出現渾濁。本身波動比較大,我們可以看到水面上有一些細菌死亡,若看到白茫茫的東西是細菌的屍體。
  • 新開魚缸的水質總是在矛盾中前進
    最近群裡很多魚友遇到新開缸水體發白現象,這種新開缸或多或少都要遇到的問題需要多久才能得以改觀,水體達到清澈需要多長時間?這段時間內我們怎麼避免新入缸魚儘量減少損傷?一旦新魚入缸或者你最近總是不斷折騰魚缸,水體開始產生一定的有機物,這時候殘餘的氯氣也揮發殆盡,這時候的水體細菌開始如雨後的春筍,瘋狂的進入他們的繁殖生長死亡模式,然後水體內充斥著肉眼無法看到的被細菌分解和死亡的細菌屍體懸浮在魚缸內,當它們的數量增多到一定的程度,水體就變得發白不再清澈。
  • 魚缸水質非要靠物理和生化過濾嗎,其實一塊濾棉也能夠解決!
    其實一個魚缸裡在只有物理過濾的情況之下,魚缸的水質就應該完全的達到清澈,不知道這個理論大家相不相信?所謂的物理過濾,可能只是一塊白棉,也可能會是幾層白棉加上生化棉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呢,但從水質的清澈度來講,只要是我們能夠把魚缸裡的雜質濾除,它就應該恢復清澈,這是個顯而易見的物理原理。
  • 為什麼龍魚、錦鯉的魚缸裡氧氣供應不斷,小魚缸就沒必要?
    很多魚友都在問這個問題,說是養魚老道把大家帶偏了,難道魚缸裡氧氣多了不是好事,硝化細菌不是需要大量的供氧嗎,停掉氧氣怎麼能行呢?2、而魟魚對於水質的要求更嚴,所以說對於飼養以上這些魚兒的主人,他們大多數都會按照嚴格的開缸程序,用來培養足夠的硝化細菌,從而保持住魚缸的水質,避免頻繁的去換水。
  • 硝化細菌不是魚缸水質和觀賞魚狀態的唯一形象代言人!
    無論是白棉、生化棉還是魔毯、毛巾,甚至於海綿,道理上都是為了濾除魚缸雜質,哪怕是一塊抹布、或者砂礫擱在過濾槽裡,也會有一定的過濾作用,同時還可能兼顧有生化濾材的功能,也就是生成硝化細菌,所以說有的時候幾塊白棉也可以管好一個小魚缸的水質就是這麼個道理。
  • 魚缸裡下藥就會傷害硝化細菌嗎,為什麼下藥之後水質就會渾濁?
    一、魚缸的水質本來就不好如果我們的魚缸水質保持良好,大部分觀賞魚也不會患病,這一點是肯定的,很多魚友最近還一直在問,是不是某些觀賞魚的疾病就會傳染?事實上大部分的觀賞魚病根本就不傳染,除了個體較大、肉眼能夠看到的寄生蟲外,那麼為什麼一條魚得病,整缸都會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