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剛開始學習日語的時候,標準日本語前兩單元出現的「と」都是「和」或者「與」的意思。但是,在日後我們看動漫的時候卻發現,有很多的「と」用「和」翻譯不出來。
這就是使說「と」不僅僅有一個意思,而是有多種意思。我們今天就來一起探討一下日語中的「と」究竟有哪些意思,在使用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首先,我們最初接觸日語的時候,「と」表示的「和」是屬于格助詞。這個格助詞咱們一起也說過,它就是跟在體言的後面,用來表示體言和句子中其他詞語關係的詞。
格助詞的「と」一共有四種用法,而且每一種都不盡相同。第一種,表示動作的對象,在這裡翻譯成「和」一點問題都沒有。
佐助さんと桜さんは水の國に行きました。(佐助和小櫻去了水之國)
第二種,表示內容,既可以表示想的內容,也可以表示說的內容,沒有實際的意義只是用來說明大致內容情況。
カカシ先生は君と一緒に暮らすといいます。(卡卡西老師說想和你一起生活)
第三種表示事物轉化的結果,通常用「とになる」或者「とする」來表示,前者的意思是變成……,後者的意思是作為……。
なるとはようやく火影となりました。(鳴人終於成了火影)
第四種用法,表示一種狀態,沒有實意經常和副詞一起使用,跟在副詞的後面作為一種狀態,翻譯的時候只翻譯副詞。
最近、《あなたの番》というドラマで怖いことが次々と起きました。(最近,輪到你了這部電視劇裡總是發生點可怕的事情。)
「と」除了表示格助詞之外,它還可以用來表示接續助詞,主要用來說明根據條件,產生了某種結果,或者描述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
如果表示自然現象的時候它很好理解,比如太陽一出來,天就亮了。春天一來,花就開了,是一種人無法左右的一種情況。
春は來ると、花が咲く。(春天一到,花就開了)
如果標誌是條件邏輯的話,就是前面鋪墊條件,既可以表示前後動作的繼起,也能夠表示發現了某種情況。比如我一進屋子裡,就看到了小野。走過這條道,前面就是高老莊了等等。
ドアをあげると、雪が入りました。(一打開門,雪就吹了進來)
最後一種就是並列助詞,就是表示兩者或者3者並列起來的助詞,它在這裡和格助詞的翻譯差不多,都能用「和」來翻譯出來。經常是用來列舉在場的所有事物。
格助詞的「和」主要是和某人一起幹某事,但是並列助詞的和,僅僅是列舉出兩個名詞。
私は野菜と果物が好きです。 (我比較喜歡水果和蔬菜)
關於日語助詞と的用法,日語中就這麼多了。由於詞的身份不一樣,所以表述的意思也不同,因此在用的時候要格外小心。
如果朋友們還有其他的看法,或者有一些有趣的關於日語方面的知識的話,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