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出現在鳥類前2.5億年?科學證明,或先有羽毛才有鳥類的改變

2020-12-05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在科學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一些奇怪的問題,例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而這個好像都沒有什麼結果出現,而根據《布裡斯託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對於鳥類的出現又有了新的觀點。根據科學最新研究表明,我們地球上是先有了羽毛,才有了鳥類的改變,羽毛在鳥類出現前1億年出現,這改變了我們對恐龍,鳥類和翼龍,飛行爬行動物的看法。

科學報告指出,本次的研究結果,還改變了我們對羽毛本身,功能以及它們在一些最大的進化事件中的作用和理解。該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了《生態與進化趨勢》雜誌上,而這次關鍵的發現也是在2019年早期的時候,是在對翼龍報告中說明的羽毛問題上,找出的結論,如果翼龍真的帶有羽毛,則意味著這些結構在進化中先介入,比鳥類起源更早。

根據地球科學學院Mike Benton教授稱,雖然我們給予的結果改變了鳥類的認知,但是最古老的鳥類仍然是始祖鳥,儘管來自中國的一些物種年齡稍大,但是本質上沒有變化,在這些新的研究之中,化石都顯示了出各種各樣的羽毛,身體上的羽毛和翅膀上的長羽毛。但是,自1994年以來,基於來自中國的數百個標本,科學家們發現恐龍也有羽毛,所以古生物學家一直在爭論這個發現結果。

南京大學Baoyu Jiang稱,起初,有羽毛的恐龍接近進化樹中鳥類的起源,但這並不讓人驚訝。因此,羽毛的起源至少被推遲到那些鳥類恐龍的起源,可能是2億年前(比上面說的時間還早)。所以說從這些理論的基礎研究之中,事實上,我們已經證明,相同的基因組調控,推動了爬行動物鱗片,鳥類羽毛和哺乳動物毛髮的發育,羽毛可能很早就進化了。

根據本頓教授補充到,至少可以將羽毛的起源推向2.5億年前(比前面推遲更遠)翼龍,恐龍及其親屬的起源點。早期的三疊紀時期生物,正在從有史以來最具毀滅性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中恢復過來,陸地上的生命已經從幾乎徹底的消滅中恢復過來。古生物學家已經注意到,新的爬行動物能直立行走,它們的骨骼結構表明了快速生長模式,算是一個進化的過程,同樣鳥類的出現也可能是進化而來的。

所以,恐龍,翼龍和它的祖先也有羽毛。然後在出現羽毛後,來幫助自身加速生理和生態環境適應,展示等方面的作用,當然還有飛行。所以這就是給出的最新研究結果,看起來確實跟我們說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最終這個問題,大家可能還是會爭議一下,到底他們說有羽毛了才有鳥類,是正確還是錯誤,可能很多人都要反駁。

相關焦點

  • 2.3億年前的恐龍已長出羽毛,卻不能飛,它們是鳥類的祖先
    研究認為鳥類的祖先起源於2.3億年前在我國遼寧西部,多年來一直都是研究恐龍時代和鳥類起源、進化的重要化石地之一,截止到目前,已經有100多種恐龍和早期鳥類化石被發現。在所有的化石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擁有著類似於現生鳥類的爪子,但是卻並不會飛的肉食性恐龍化石。
  • 研究300多種羽毛後,科學家揭開謎團,7千萬年前鳥類已會換毛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先從鳥類的羽毛究竟有哪些作用開始。研究發現,早在恐龍時期,一些恐龍就已經具有羽毛了,而且幾乎覆蓋著全身,這也是為何有觀點認為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原因之一。如今,羽毛已經成為了禽類特有的表皮衍生物,而且羽毛非常輕,不僅可以幫助鳥類實現飛翔,而且還可以起到保暖禦寒等作用。
  • 這根1.5億年前的羽毛引發爭議
    這是一根保存完好的1.5億年前的羽毛,也是人類首次發現這樣的羽毛。這根1.5億年前的羽毛是第一塊與始祖鳥有關的化石;人們在附近的巖石裡發現了一種有羽毛的恐龍,取名為「始祖鳥」(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這種古代動物體型和渡鴉差不多,兼具鳥類和恐龍的特徵,是進化過渡的範例,支持了查爾斯·達爾文的理論。   一切源於此,這根羽毛可以算是同類化石中最著名的。而它也最具爭議性,2019年的一項研究甚至指出,它根本不屬於始祖鳥。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為何恐龍都沒羽毛?來看看羽毛是怎麼出現的
    並非如此,鳥類和翼龍可以說並沒有任何的親緣關係,翼龍的翅膀基本是一層皮膚膜,和蝙蝠差不多,而鳥類的翅膀卻是羽毛,兩者在飛行的硬體上是完全不相同的。而且翼龍也並不屬於恐龍的種類。我們都知道恐龍滅絕於6500萬年前,那麼它們怎麼還會有鳥類的後裔呢?
  • 不少恐龍都是長羽毛的 南京專家稱還是鳥類的祖先
    摘要: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在西伯利亞發現的1.6億年前恐龍化石顯示,很多恐龍可能和科學家原先所想像的不同,其實都長有羽毛。「恐龍長羽毛」就是證明  隨著帶羽毛恐龍的發現,「鳥類是恐龍後代」這一說法得到證實。
  • 羽毛的出現可能比想像的要早,而且與飛行無關
    而一項新研究發現,羽毛出現比鳥類早1億年,最早在翼龍身上就出現了羽毛,在翼龍上發現了四種單獨的羽毛類型,包括簡單的長絲、絲束、帶絨毛的長絲和羽絨。這些羽毛都相對較小,這不僅改變了我們對恐龍與鳥類的看法。也改變了我們對羽毛本身的看法,以及在進化過程中一些重大事件的理解。
  • 研究了300多種羽毛後,科學家終於揭開謎團,鳥類能飛不是偶然
    什麼是鳥類換羽?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先從鳥類的羽毛究竟有哪些作用開始。研究發現,早在恐龍時期,一些恐龍就已經具有羽毛了,而且幾乎覆蓋著全身,這也是為何有觀點認為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原因之一。如今,羽毛已經成為了禽類特有的表皮衍生物,而且羽毛非常輕,不僅可以幫助鳥類實現飛翔,而且還可以起到保暖禦寒等作用。
  • 原來鳥類是它們進化來的,中生代那些長有羽毛的恐龍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介紹下幾種帶有羽毛的恐龍,有羽毛的恐龍(有時被稱為「恐龍-鳥類」)是侏羅紀和三疊紀時期小型食肉獸腳亞目恐龍,它們是我們今天所熟知和喜愛的鳥類之間的一個重要中間階段。直到2008年,阿爾伯託尼庫斯才被「認定」為一種與南美阿爾瓦雷茲龍(Alvarezsaurus)關係密切的帶羽毛的小型恐龍,因此它是一種名為阿爾瓦雷茲龍(alvarezsaurs)的小型獸腳亞目恐龍。從它爪狀的手和奇怪的下巴形狀判斷,阿爾伯託尼庫斯似乎是靠突襲白蟻丘和吃白蟻不幸的居民為生的。
  • 發現鳥類羽毛從爬行動物鱗片演化而來的直接證據
    由於尾羽龍一般被認為與竊蛋龍有較近的親緣關係,與鳥類的系統關係還不如屬於馳龍類的中國鳥龍近,因此它的羽毛被認為更可能是獨立發生的,或者是退化性的,因而與鳥類羽毛的起源沒有直接的關係。科學家在中亞地區發現的長鱗龍長有延長的鱗片,這種鱗片與現代鳥類羽毛的相似性說明鳥類羽毛演化的早期階段要比過去想像的複雜得多。羽毛可能在比恐龍更加原始的爬行動物中就已經開始出現了。
  • 1.2億年前的恐龍起源,竟是發生退化的原始鳥類?
    現在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假說,1.2億前有鳥類——這些鳥類都是從前退化的部分恐龍,距今已經有1.5億年的時間。而更令科學家們感到興奮的是,這類化石在德國首次被科學家們發現,而且時間也比較早,是在1951年,科學家們將其稱為始祖鳥。
  • 研究了300多種羽毛後,科學家終於揭開謎團,鳥類能飛不是偶然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先從鳥類的羽毛究竟有哪些作用開始。研究發現,早在恐龍時期,一些恐龍就已經具有羽毛了,而且幾乎覆蓋著全身,這也是為何有觀點認為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原因之一。如今,羽毛已經成為了禽類特有的表皮衍生物,而且羽毛非常輕,不僅可以幫助鳥類實現飛翔,而且還可以起到保暖禦寒等作用。
  • 億年前兇猛古鳥類 腳趾證明新發現鳥類為小型猛禽
    30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再次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了一隻一億年前的袖珍猛禽的痕跡,為我們進一步了解古鳥類的演化提供了關鍵信息。中外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古鳥琥珀10月30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一件非常特別的古鳥化石,其細節對我們理解古鳥類的多樣性和羽毛的演化有重要的意義。
  • 科學網—羽毛蟎與鳥類共生
    ,蟎蟲跟吸血的寄生蟲有什麼區別? 超過2500種蟎蟲生活在幾乎所有鳥類的羽毛上,其中一些被認為是有害的,以至於寵物主人、動物園飼養員和獸醫試圖用專門的噴霧劑或粉末清除它們。 在一些羽毛狀況良好的鳥類身上也可以找到羽毛蟎。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蟎蟲,科學家開始研究它們以何為食。
  • 我國科學家發現鳥類羽毛是從爬行動物鱗片演化而來的直接證據
    尾羽龍和原始祖鳥的羽毛曾經被認為是羽毛存在於恐龍中的最強有力的證據,但是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尾羽龍是一種次生退化的鳥類,它的羽毛因此也是次生退化的,而不是代表原始羽毛的類型。由於尾羽龍一般被認為與竊蛋龍有較近的親緣關係,與鳥類的系統關係還不如屬於馳龍類的中國鳥龍近,因此它的羽毛被認為更可能是獨立發生的,或者是退化性的,因而與鳥類羽毛的起源沒有直接的關係。
  • 鳥類羽毛的作用及其觀察
    鳥類的羽毛是動物中最發達的保護性覆蓋物,除了主要功能外,還具有其他重要功能。與哺乳動物的毛髮、魚的鱗片或爬行動物的毛髮相比,鳥類身體上典型的柔軟羽毛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結構,具有鱗片和毛髮的特徵。事實上,鳥類有鱗片、毛髮和羽毛,這表明它們與其他動物覆蓋物的關係。這在家禽身上觀察得最好。
  • 恐龍爬行動物,真的有羽毛嗎?專家證實猜測
    在中國,美洲,南極洲和其他地方,每一個偉大的發現都使科學越來越多地了解恐龍的形式多樣性他們有真正羽毛嗎?多年以來,科學界一直知道,恐龍譜系中僅存的後代就是鳥類。近年來,古生物學最令人驚訝的發現了像鳥類一樣的鳥類。實際上很多恐龍都擁有羽毛。現代鳥類中典型的羽毛由中心軸(羽軸)和成對的成對分支(倒鉤)組成,形成一個扁平的,通常為曲面的葉片。倒鉤分支成倒鉤,相鄰倒鉤的倒鉤通過鉤子相互連接,使葉片變硬。
  • 中國發現有彩虹羽毛的恐龍 彩虹羽毛是為了吸引異性?
    中國發現有彩虹羽毛的恐龍圖註:彩虹龍的復原圖,作者趙闖就在不久之前,中國的古生物學家又發現了一種長羽毛的恐龍,這種恐龍最獨特的地方就是長有彩虹般絢爛的羽毛,這種恐龍也因此被命名為彩虹龍。古生物學家是怎麼還原出距今1.6億年前恐龍羽毛顏色的呢?讓我來告訴你。
  • 古生物色彩有望復原 中國最古老鳥類化石羽毛中發現β角蛋白
    原標題:古生物色彩有望復原 中國最古老鳥類化石羽毛中發現β角蛋白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美多位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在一項最新研究中,首次在中國最古老的鳥類、距今1.3億年前的始孔子鳥化石羽毛中發現了β角蛋白。
  • 中以科學家合作發現長羽毛恐龍1.2億年前已順序換羽
    中國和以色列科學家最新通過對鳥類祖先恐龍的化石記錄研究發現,已知最早的順序換羽行為至少在約1.2億年前就已經出現,比之前推算的7000萬年前向前推進了5000萬年。記者21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以色列海法大學生物學家約瑟夫·基特(Yosef Kiat)團隊與該所徐星研究員團隊合作,近日在國際著名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發表關於1.2億年前小盜龍化石的研究成果論文,認為能夠確保鳥類和非鳥恐龍維持全年飛行能力的順序換羽模式至少在約1.2億年前已經出現,推測其演化與日常覓食或躲避掠食者的行為緊密相關
  • 【知識大爆炸】之鳥類羽毛色彩斑斕的秘密
    自然界中,有羽毛呈現黑、白、褐、紅、藍等單一顏色的鳥類,也有集五彩繽紛於一身的鳥類,究竟羽毛這種斑斕的色彩是如何產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