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在貴州,酸湯也是有多種類型,而且還獨具貴州風格哦~
酸湯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裡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均稱為凱裡酸湯魚。
酸湯的類型很多,其中紅酸湯和白酸湯最有名的。酸湯是一個兼容性極強的佐料,可以配各種肉類、蔬菜,不僅僅只有酸湯魚,還有酸湯牛肉、酸湯羊肉......隨便搭,都好吃!
紅酸湯
紅酸湯也叫毛辣角酸湯,毛辣角就是西紅柿。酸湯顏色呈現紅色,看著就有食慾,紅酸湯也是在貴州最常吃到的酸湯。
把西紅柿和小紅辣椒按照1:1的比例,配上鹽、貴州特有的木姜子、米酒等調料放入容器中搗成醬,在密封罈子裡發酵一個月就差不多做成了最原汁原味的紅酸湯。
白酸湯
白酸湯的做法傳自釀酒工藝,所以年代更為久遠。
製作白酸湯的原料一般是大米或糯米。大米煮熟瀝出米湯,放在壇中加上老酸發酵製成的白酸湯再發酵,味道清淡,可以冰鎮之後直接飲用,清爽解渴。
貴州有各色各樣的粉面,羊肉粉、牛肉粉、三鮮粉、脆哨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羊肉粉、豆花面和腸旺面!
▲ 遵義羊肉粉
豆花面:一指寬的雞蛋面浸在淡淡的豆漿裡,麵條上蓋著鮮嫩的豆花,配著旁邊小碟裡的蘸水吃,鮮甜香辣,唇齒留香!
腸旺面:可以說是貴州一道非常有代表性的美食了,腸即肥腸,旺即豬血,面較之普通麵條更韌、脆。湯鮮、血嫩、面脆,紅而不辣、油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