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一艘戰列艦像英國海軍的前衛號這樣毀譽參半,作為大英帝國皇家海軍最後完成的一艘戰列艦,也是排水量最大的一艘戰列艦。前衛號的設計已經完全不受海軍條約的束縛。而且作為英國最後一艘戰列艦,其設計極為均衡優秀。但是前衛號戰列艦完工時二戰已經宣告結束,其4座主炮全部是舊艦上拆下的15英寸主炮,這極大的降低了該型艦的評價,今天我們就來力求還原真實的前衛號戰列艦,來看看它真實的設計水平。
前衛號戰列艦的前甲板,可見該艦簡潔的布局,照片拍攝於1947年
建造背景
前衛級戰列艦的建造源自於1940年代,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艦兵力捉襟見肘,其主力仍然是二三十年代甚至一戰前的老舊戰列艦,最新銳的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相較於同時期世界海軍的新銳戰列艦並沒有什麼優勢,再加上老舊的伊莉莎白女王級和復仇級戰列艦已經非常老舊,英國海軍計劃將這兩級戰列艦淘汰,而獅級戰列艦才剛剛開工,所以英國海軍將在短時間內處於無艦可用的狀態。
正在建造的前衛號戰列艦艦體,作為一款應急戰列艦,該艦的設計大量沿用此前的成熟技術
這對於英國海軍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英國皇家海軍在世界範圍內都擁有絕對的實力,這也是英國在其在界各殖民地優勢的有效保障。面對歐洲列強們新銳的維內託級、俾斯麥級、黎塞留級等戰列艦,英國海軍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建造一種先進的戰列艦,以保證英國海軍不至於落後於歐洲其他國家。
前衛號戰列艦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其落後的381mm主炮,但是在獅級主炮尚未研製成功的情況下,這是最現實的選擇
正因如此,前衛級戰列艦的設計第一要求是快,要在1942年伊莉莎白女王級和復仇級戰列艦退役後迅速服役,以填充英國海軍戰力的空白。所以新型戰列艦的設計大量沿用正在建造的獅級戰列艦和英王喬治五世級的設計,而其主炮則沿用從兩艘勇敢級大型輕巡洋艦上拆除的15英寸主炮。英國海軍計劃於1942年退役兩艘最老的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號和軍權號,則前衛級戰列艦的二號艦可以繼續沿用這兩艘老舊戰列艦上的15寸主炮。
該艦完工時二戰已經結束,長時間內作為英國海軍的門面甚至皇家遊艇,圖為當時還未加冕的伊莉莎白二世
艦體設計
前衛級戰列艦採用平甲板設計,採用艦艏外飄設計,同時加高了艦艏的幹舷,增強了適航性,使得該艦能夠適應北大西洋惡劣的海況,該艦長248.2米,寬32.9米,標準排水量已經達到45200噸,滿載排水量更是高達52250噸。前衛級戰列艦是英國海軍擺脫條約束縛後設計的第二種戰列艦,也是條約結束後完工的唯一一型戰列艦(獅級戰列艦最終未能完工)。其適航性優良,艦體穩定性良好,非常適合在北大西洋海域作戰。
前衛號戰列艦的艦體型線圖,可以看到該艦採用平甲板設計,艦艏加高以防止上浪
防護設計
艦體防護方面,前衛級戰列艦的整體防護水平相較於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更加均衡,主裝甲帶為330mm,主裝甲帶採用滲碳工藝,雖然其主裝甲帶相較於英王喬治五世級有所削弱,但是其彈藥庫進行了重點防禦,其裝甲厚度達到356mm,輪機艙等重要部位也進行了重點防禦,同時加強了水平防禦,尤其是在二戰中後期,艦載機一度成為了海戰中的主角後,前衛級的彈藥庫頂部裝甲厚達152mm,輪機艙,舵機和主軸也分別施有127mm到114mm不等的裝甲防護。
前衛號戰列艦的主裝甲帶布置,可見其水平防護有顯著增強
水下防護方面,該型艦設計有三層縱向隔倉,艦體還加裝了防魚雷隔倉,前衛級戰列艦相較於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的艦體更長,排水量更大。其布局更為合理,由於採用方形艦艉,所以前衛級在30節航速下的操控性也極為優良。二戰結束後, 該艦在與美國海軍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的一次演習中表現良好,當時與該艦噸位相仿的衣阿華級由於不適應北大西洋惡劣的海況而狀況倍出,而前衛級戰列艦的艦體卻非常穩定,不僅能夠持續作戰,同時其前甲板和主炮也沒有受到上浪的影響,表現出了不俗的性能。
前衛號戰列艦的艦艉採用方形設計,使得其擁有30節以上的高航速
前衛級戰列艦最飽受詬病的就是其武備設計了,該級艦採用的主炮是一戰時期英國海軍研製的15英寸主炮。之所以採用這種設計完全是為了應急,先來說說該艦的主炮布局,由於加長了艦體,所以該艦的八門主炮可以採用前四後四的布局,全部採用雙聯裝炮塔,這種布局顯然要比英皇喬治五世級的前二後一,雙聯裝和四聯裝混裝的布局要好,英皇喬治五世級的四聯裝主炮在實際使用中問題多多,其在圍殲俾斯麥時可靠性不佳的問題暴露無遺,而前衛級戰列艦的15英寸主炮雖然老舊,但其可靠性還是很好的。
前衛號戰列艦的排水量巨大,艦體空間充裕,主炮布局更為合理
武器設計
前衛級戰列艦的炮塔和主炮都是源自於其他戰列艦上拆下來的「二手貨」,其主炮塔分別源自於兩艘勇敢級大型輕巡洋艦勇敢號和光榮號,這兩艘輕巡洋艦改裝成航母后就拆除了主炮。該艦的炮管來源則更是五花八門,包括伊莉莎白女王號,厭戰號,拉米伊號,君權號,決心號戰列艦等都成為了該艦的「器官供應者」,甚至連暗黑界號淺水重炮艦都為該艦供應了一門主炮炮管。
前衛號戰列艦的主炮及炮座和供彈結構,注意其炮座上的裝甲防護
雖然炮塔和主炮都是一戰時期的老裝備,但英國海軍還是為該艦的艦炮和炮塔進行了改進。主要是增大了該艦主炮的仰角以增強最大射程,改進後其最大仰角提高到30度,再加上英國海軍為該艦重新設計了重型炮彈,使得該艦的最大射程達到了三萬米以上,同時其在兩萬米左右距離能夠擊穿305mm厚的裝甲帶,在三萬米左右距離能夠擊穿152mm裝甲。雖然該艦的主炮火力較差,但其火控卻十分優良,為該艦帶來了一定的優勢。
前衛號的副炮性能極為優良,甚至比美國的127mm高平兩用炮更為出眾
副炮方面,該艦搭載有8座雙聯133mm高平兩用炮。這種副炮由火控雷達直接指揮,能夠進行全自動射擊,極為先進,同時該型副炮還採用了近炸引信,其防空能力極為優良。此外,該艦還搭載了73們博福斯高炮,該艦搭載有先進的火控雷達和警報雷達,分別對應該艦的主炮,副炮和博福斯高炮,總的來說,該艦在火控上的優勢足以彌補其主炮火力不足的劣勢。
前衛號戰列艦的艦橋設計相當簡潔,該艦擁有極為精良的火控系統和雷達
動力設計
最後再來說說前衛級戰列艦的動力系統,為了節約設計周期,該艦的動力系統直接沿用獅級的設計,其主機為四座帕森斯式單級齒輪減速蒸汽輪機,由八座鍋爐帶動,其主輸出功率為13萬馬力,相較於同時期的新銳戰列艦並不突出,但輔以方形艦艉的設計後,該艦的最大航速仍然達到了30節以上,以15節的經濟航速航行時,該艦的續航力達到8000海裡以上,此外該艦還搭載有4臺大型渦輪發電機和4臺輔助柴油發電機,能發出220伏,總功率3720千瓦的電力。
前衛號戰列艦的動力艙室布局,該艦的最大馬力並不出眾,但是得益於其整體設計,仍然能達到30節以上的高速
整體評價
前衛號戰列艦線圖
前衛號戰列艦的建造目的是在短時間內為皇家海軍提供一艘堪用的戰列艦,但是該艦的建造卻受到了二戰的影響,進展極為緩慢。該艦下水時已經是1944年了。二戰結束後,戰列艦成為一種過時的武器,但該艦已經接近完工,最終該艦於1946年5月12日正式建成服役。作為英國海軍最後一艘戰列艦,該艦也成為了日不落帝國落日餘暉的見證者,儘管如此,也不能過多貶低該型戰列艦,前衛級戰列艦雖然火力不佳,但是其各項設計極為均衡,適航性優良,更是擁有當時極為先進的火控系統和極為優良的防空火力,不論是伴隨航母作戰,還是與其他現代化戰列艦作戰,前衛號都是可以勝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