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國現有的工業能力,能否建造一艘6萬噸排水量的戰列艦?
凡是玩過《大海戰》網遊的兄弟們在炮火硝煙之餘都有一絲不悅甚至一絲的痛,原因就是在這個遊戲當中所有的戰列艦都是其他海軍強國的,沒有一個型號甚至一艘戰列艦是我們的…這也是沒辦法了,歷史上的積貧積弱,使得我們沒有參與「巨艦大炮」海上決戰的年代!而現在的部分軍迷「腦洞大開」有復刻一艘戰列艦的想法來彌補這個歷史缺憾。
那麼,以我國現在的工業能力都能能否建造一艘排水量6萬噸戰列艦呢?答案是沒有什麼技術瓶頸!因為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和造船工業能力排在世界第一位,以現有的工業體系建造一艘排水量6萬噸的戰列艦肯定要比二戰期間的戰列艦質量高的多。
建造二戰標準的戰列艦先要具備強大的鋼鐵冶煉和鋼板軋制能力,當年日本在建造兩艘「大和級」戰列艦時,從德國進口了三座70噸的鹼性平爐和一臺2萬噸級別的油壓鍛造機,70噸平爐用於冶煉較為優質的軍用鋼,而油壓鍛造機用於鍛造造艦用的厚鋼板,比如說:460毫米主炮的炮塔防盾或者司令塔(指揮所)用的厚裝甲鋼。
如果以現代鋼鐵工業來生產戰列艦用的鋼材則變得很容易,現代鋼鐵工業早已經淘汰平爐煉鋼這種落後生產工藝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批量的軍用鋼生產通常採用300噸轉爐冶煉和連鑄法生產鋼坯,轉爐煉鋼40分鐘一爐,效率非常高,並且採用爐外精煉工藝,使鋼液更加的純淨,冶煉缺陷更少,鋼材的質量也就越高,二戰期間的戰列艦所用的鋼材不可能與現代軍艦用鋼材相比,最多也就現代普通民用船舶16Mn低合金鋼的水平。
鋼水冶煉完成後要採用連鑄工藝生產出鋼板所用的鋼坯,目前連鑄工藝可生產出最厚350毫米厚的鋼坯,適用於大部分鋼板的軋制,而戰列艦的某些位置可能需要更厚的鋼板,這就要使用鍛造方式來解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鋼板板機軋輥長度為5500毫米,它可以軋制出長度25米、寬度5.5米、厚度200毫米的鋼板,這個指標大大超過了二戰期間所以板材軋機的能力!所以,以目前的鋼鐵工業能力來說,不論是冶煉、鑄坯和軋板可以很輕鬆的滿足戰列艦對於各種鋼材的需要。
建造戰列艦第二個難點就是280~460毫米的主炮,而主炮的難點在炮管,別看它只是一根管子,但它的製造技術難度和工藝要求超過了戰列艦鋼板的百倍!
從炮管鋼冶煉的角度來說,現代鋼鐵工業生產目前採用轉爐或者電弧爐冶煉,同時也需要爐外精煉工藝去除鋼水當中的氣體、夾渣…等對鋼材質量有影響的有害物質,但製造炮管就不能採用連鑄工藝了,而是將它鑄造成一個大型的鍛造用鋼錠,為了製造出整根的炮管,鋼錠重量需要在100噸左右,要有鋼材的加工量。
鍛造用巨型鋼錠生產完成後要把它放在5萬噸級別的油壓鍛造機上鍛造出炮管所用的粗坯,再將粗坯通過外表面精整和鋼坯中心穿孔,製造出來炮管精坯,為下一步製造打下基礎。
現代炮管的製造代炮管的製造通常採用電弧爐+電渣重熔生產工業冶煉,圖片上就是電渣重熔爐,它不但冶煉出一個高質量的百噸、幾百噸的大型炮管用鋼錠,還可以進行電渣重熔爐內自緊工藝,可以更好的提高炮管鋼材質量和節省原材料的損耗,前面所說的只是傳統的炮管生產工藝。
製造整根的戰列艦主炮炮管和現在所有大口徑火炮炮管的加工工藝流程幾乎是一樣,也得像上面圖片當中製造155毫米炮管這樣先進行外表面切削加工和中心鑽孔工藝,只不過使用的車床和鏜床要比圖片上的這個車床大了很多,但現在的巨型車床和鏜床有超過50米和20米的,車床沒問題,鏜床由於目前沒有需要深孔加工25米以上的管型零部件,如果有需要製造出來更長的鏜床也不是困難的事情。
從目前的製造工具來說,加工一根「大和號」的94式460毫米×45倍主炮炮管(總長度21.3米)不是問題,至於說其它的發射藥室、炮栓、減震…等等零部件以目前的機械加工能力完全可以不費力的製造出來。
「遼寧號」航母的輪機長正在給蒸汽輪機的鍋爐點火。戰艦進入到蒸汽機時代之後絕大多數都使用水管鍋爐來產生蒸汽,戰列艦也不例外,所謂水管鍋爐就是用煤或者重油加熱鍋爐內的水,當水溫達到100℃後產生蒸汽,但戰艦上的鍋爐為了獲得更多的蒸汽量需要對水加壓,不使其在100℃就開始蒸發,當水溫在壓力下達到300℃以後通過管道與常溫水混合後會產生更多的蒸汽,然後驅動蒸汽輪機轉動再帶動主軸和螺旋槳推進。
現代蒸汽輪機在設計和製造方面要比二戰期間的蒸汽輪機有了較大的提高,體積的緊湊、重油的噴射和壓力均衡、功率輸出…等方面諸多方面都不是二戰時期蒸汽輪機可以比肩的!但是,蒸汽輪機的管路設計非常的複雜,整個系統比較龐大,目前僅美俄和我國可以完整的製造軍用蒸汽輪機系統,我國大馬力蒸汽輪機機組始於1970年代初給051型驅逐艦配套的工程,經過了幾十年的設計與製造工藝積累,在17號航母「山東艦」上得到了技術體現,「山東艦」供裝有8臺鍋爐帶動四臺蒸汽輪機機組,可以讓「山東艦」最高航速達到28節以上,既然6萬噸的航母可以用,它也完全可以用在戰列艦上。
至於說戰列艦上的電子設備技術水平至多收音機的標準,以目前我國可以製造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技術能力,製造二戰標準的電子管通訊器和簡陋的雷達,材簡直就是小兒科!
「衣阿華級」戰列艦的木質甲板,通常使用緬甸柚木或者北美紅杉這樣的變形小、耐腐蝕、隔熱、減震性好的高檔木材。
總得來說,以我國現代工業強國的製造能力,建造二戰時期標準的戰列艦不存在技術瓶頸,建造更複雜的航母都很快,建造戰列艦有一個十萬噸級別的幹船塢,在工程管理方面充分規劃、統籌之後,完全可以在24個月的時間建造出一艘比二戰期間任何戰列艦技術水平都要高很多倍的戰列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