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了生命、成就了人類文明,淺談地球上最平凡的物質——水

2021-01-20 牧篤科普

我們常開玩笑說不吃不喝。但是「不吃」和「不喝」是兩碼事。;人可以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生存7天,但在沒有水的情況下不能活過3天。水約佔成年人體重的70%,而水母中甚至含有超過90%的水。儘管一噸水遠比一克拉鑽石便宜,但維持生命的是水,而不是鑽石,水是生命之源,生物沒有水就不能獨立生存。

水除了是生命所必需的,還扮演著其他重要的角色。水是能溶解大多數物質的終極溶劑。如果你吃太鹹或太辣的食物,遇水可解之。洗碗精和洗衣精,農藥和中藥,造紙和染布,都是運用了水的這個性質。水的溫度不容易被外界「同化」,所以人的正常體溫可以維持在37℃。換句話說,水可以吸收大量的能量,是自然的冷卻劑,這一特性被廣泛用於工業冷卻。水力可以發電,而水本身可以分解成氫來發電。

水有太多的用途,不勝枚舉。水是如此的普通和普通,但水真的是生活不可缺少的。

水和生命

地球並不是太陽系中唯一有水的星球。木星的衛星歐羅巴被一層厚厚的冰層覆蓋,下面是一片液態的海洋,其水量相當於北美五大湖的水量。然而,71%的地球表面被水覆蓋,水佔地球質量的0.5%,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

這麼大量的水,不是平白而來,而是有一定的「契機」。

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表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大氣層。重力沒能阻止氫的溢出,但成功「抓住」了氮、氧、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等較重的氣體,這些氣體除了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外,還是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除了空氣之外,重力還能「抓住」水。唐代詩人李白曾寫過一首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他以詩的意境來說明重力的作用,自從46億年前地球形成以來,只有少量的水流入太空。

逐水而居

現在,即使你足不出戶,打開水龍頭,也有源源不斷的自來水供應。很難想像你會為了一口水而掙扎。在流域、水源豐富、土地肥沃的地方,不僅能供應生活用水,而且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和牲畜的飼養。因此吸引著人們居住在社區,從事經濟、文化等活動,孕育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人類文明的興衰與水密切相關,無論是古代的部落還是後來的城市,都是以「水」為基礎的。隨著取水和水處理技術的發展,人類能夠以更高的效率獲取和利用水。其他陸生動物沒有複雜的技術為基礎,但也依靠自己的一套方法找到水和靠水生活。

儘管人類和動物有不同的取水方式,但水的重要性在歷史上一直保持不變。

水變少了

大部分的地球表面被水覆蓋,水的回顧,在使用它們,但事實上,可用於人類生活活動,只有淡水,而淡水之中,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佔絕大多數,因為收集困難一般不採用,所以我們常用的是河流和湖泊的地表水,總量只佔全世界一千分之三,而這全球水的一千分之三,養活全球70多億人口絕非易事。

地球上的水分布不均勻,有多有少。由於人類活動的結果,供生命流動的水越來越少,世界的76億人口,對乾淨水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目前,在一些相對落後的國家或地區,當地人仍然飲用不乾淨的水,導致疾病頻發,對於他們來說,乾淨的水甚至比黃金和石油還要珍貴。

對水的態度

生命的誕生是何其渺茫,因為水,而實現了這種可能性;繁華的背後,沒有水,一切都是空談。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資源的需求有增無減。兩百多年的時間,與整個人類歷史相比,只是一瞬間。目前人類對資源的消耗是空前的,每件事都要付出代價。資源的索取不可能是永無止境毫無代價,泡沫終究會破滅。

我們可以吃麵條代替米飯,我們可以坐地鐵代替公交車,但是我們不能沒有水,這是不可替代的。儘管科學界致力於尋找水的替代品,但仍然沒有任何物質可以完全替代水。

小編最後的話

過去不正確用水的後果現正浮出水面,我們無法避免缺乏乾淨飲用水的困境。但歷史是人寫的,過去是不可挽回的,未來仍握在自己的手中,要理解,因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我們必須端正用水的態度。

水在地球上無疑是很常見的,但是沒有水,就沒有其它生機勃勃的地方。我們應該慶幸地生活在這片天空下,喝乾淨的水。水已經傳給我們幾百萬年了,作為連接過去和未來的紐帶,我們有義務把這寶貴的資源傳給下一代。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有海洋有大氣,不是木衛二!
    太陽系內的行星和衛星非常地多,但是唯一具備孕育生命的星球卻只有地球。畢竟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的時間。不過,也不代表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就絲毫沒有生命孕育存在的跡象。只不過人類的能力有限罷了。
  • 用地球上最輕的物質,在火星上建造人類宜居的「島嶼」
    摘要:火星上的第一批人類殖民者,可能會生活在由矽氣凝膠(地球上最輕的物質)鋪就的小型「島嶼」上。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科學家們認為通過建造一種「小島」(採用地球上最輕的物質鋪砌而成),可以使火星可以變得適合人類居住。由二氧化矽氣凝膠製成的一英寸(30釐米)厚的「瓷磚」,看上去就像一塊蓬鬆的白色粉末,其實主要是空氣。
  • 獵戶座星雲附近將孕育出新的生命?科學家疑似發現他們的蹤跡
    筆者:三體-小遙 大自然孕育出無數生命,才有了如今我們看到的地球上這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很多物種都難逃物競天擇的法則,最終以人類的勝利告終。然而,即便擁有發達的科學技術,我們卻至今無法破解生命起源之謎。最近有說法表示,構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基本上都來自太空,並且恆星是最關鍵的因素。甚至有一句充滿夢幻色彩的話——「我們是破碎的星星」,用來描述這一神奇的過程。據悉,構成生命的元素是恆星在經歷巨大的爆炸後,不幸毀滅而留下的灰燼。
  • 從來沒有確切資料的地球冥古宙時期,是否存在失落的高級文明
    在多數科學家的認知裡,冥古宙這一時期是由地核俘獲宇宙高溫熔融物質和少量塑性物質、固態物質、氣體和液體開始的,到地表熔融物質凝固形成地球最原始的外殼的一段地質時間。但是科學家等通過分析澳大利亞西部的地質斷層處的Jack Hills鋯石,發現在冥古宙時期可能已經出現了小規模的水圈。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超臨界水,溫度達到了460攝氏度,怎麼回事?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芭星球,也是一顆物種豐富的生命星球。地球能夠有如此美麗的生態,還能夠誕生生命,跟海洋的存在有著巨大的關係,我們經常說水是生命之源,地球正是有了豐富的液態水資源,才能夠給生命的誕生提供了溫床。生命誕生之後的進化演化更是離不開水的參與,這一點我們從生物體70%的物質是水就可以看出來。
  • 人類文明其實是在不斷輪迴中?眾多遺蹟或證明:史前文明真的存在
    眾多遺蹟或證明:史前文明真的存在人類在地球上已經行走了幾百萬年的時間了,但是人類並不是唯一誕生在地球上的生命,雖然恐龍老虎,獅子很多猛獸,沒有像人類一樣擁有智慧,但是它們和人類以及大自然間內的一花一草一樣都是有生命的。那地球上最早擁有生命的時間應該追溯到哪一年呢?
  • 除了地球,宇宙中還有生命存在嗎?
    其實在宇宙中,那些我們能看到的無數個明星,除了月亮以外,恐怕都是地球的無數倍。如果把人看成細菌,地球看成桌球,那些星星們恐怕都是足球、籃球、大石榴吧!那麼,在那深遠的太空裡,有多少星球,又有那些星球有生命呢?有人說,人類就是外星人移民過來的延續下來的。並且,現代的科學家準備人類移民火星。地球形成了、穩定了、適合人生活了,外星人就移民地球。
  • 外星文明曾達到地球,卻沒打擾人類?科學家:地球上有真實例子
    自從人類第一次學會仰望,無盡的銀河就向人類展示了它的浩瀚和無限。與此同時,一個問題已經在人類的腦海中紮根。——茫茫星空中有人類嗎?受科技落後水平的限制,古代人類無法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他們的全部熱情都不得不變成口頭流傳的動人傳說。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人類能夠滿足好奇心,外星生命和外星智慧生命的搜尋計劃開始了。
  • 「女媧」或是史前文明?乘坐月球離開地球,人類是文明遺留?
    乘坐飛船離開地球,史前文明的遺留是人類?宇宙之中存在著很多秘密。而人類探索宇宙也不過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至今還沒有破解宇宙的謎題。人類對宇宙的探索,目前僅僅是登陸了月球。對於太陽系中其他的星球,人類目前還沒有登錄。現在大多的解釋都需要用科學的理論,但是,太多的科學理論會不會顯得太過於牽強?甚至於有的科學理論,不同於科學,甚至超出了科學的範圍。
  • 神級文明是什麼樣的?我們人類能想到嗎?面對未來,該怎麼辦?
    什麼七級文明,都是瞎想的,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新陳代謝是宇宙不變的規律。所謂的七級文明,她是如何發展而成的?他們能控制整個星系?她們住在哪裡?除了行星和衛星以外還有能居住的天體嗎?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哪個恆星上能孕育出生命體,將來也沒有可能。因此,就行星和衛星而言,能孕育出地球這樣的人類文明也就十分不易了。再高還能高到哪裡?
  • 宇宙最頂級的文明是什麼樣的?我們人類應該怎麼辦?
    總是用我們人類的標準去衡量宇宙中的文明發展程度,大家不覺的荒謬嗎?請問,螞蟻和蜜蜂能研究出人類的科技發展能力嗎?無論從那個方向,無論從那個標準,差距太大的情況下,請別把猜測當真實,也不要靠臆想看宇宙。或許地外生命看待我們地球人類,好似我們看待螞蟻昆蟲般的。浩瀚無垠的宇宙星空神奇不測,人類永遠也探索不到它的奧秘。仰望星空,敬畏上蒼,讓地球生命生生不息的永遠繁衍下去!
  • 又發現史前文明證據,10萬年前的「三相插頭」,到底是誰製造的?
    地球上只誕生過人類一種文明,這個結論似乎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因為根據進化論思想,非生命物質進化成為基礎生命物質需要很長時間,而基礎生命物質進化成為複雜的生命又需要十幾億年,低級生物進化成為高級生物依然需要億萬年才能夠完成,由此可以推斷出地球僅僅進化出人類一種高智慧生物。
  • 人性二元論—生命的起源和進化給了我們大自然的屬性
    大自然是孕育生命的一個場所,大自然的環境決定了是否具有生命這種形態的存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狹義上的大自然,然而廣義上的大自然是包含我們人類和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所有的一切,而這一切就孕育出了生命,孕育出了人類,因此我們人類是屬於大自然的,具有大自然中客觀存在的一切屬性,也就是人的自然屬性。
  • 地球上有第二文明嗎?檔案中記錄的萊瑟塔蜥蜴人,是真的嗎?
    在浩瀚的宇宙當中,如果只有人類文明的存在,未免有一些太過於孤單了,很多人堅信在地球上肯定還存在第二文明,它們可能是存在於深海當中,也有可能是存在於沙漠裡,甚至是地心的深處,不管是哪一種,都沒有任何的證據表明,它們確實是存在的。
  • 地球生命或來源於地外星球,人類或許不是地球土著!
    生命的起源問題,已經困擾了人類不知道多少年,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仍然是最有挑戰最引人注目的科學難題之一。生命起源的假說生命起源的假說,一般可以分為三大類:一、神創論。無所不能的神創造了萬物,包括生命和高等智慧生命人類,因為神無所不能,所以人類無法解釋的事情最後都可以推給神,所有問題都得到了解釋。
  • 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它會是什麼模樣?
    適居帶內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 最近在這個頻道上,我們一直在討論液態水會不會不只存在於恆星的適居帶(CHZ)內。
  • 當地球和人類的壽命在年後結束時
    猜想在科學家中給出簡介:太陽是恆星,而且太陽可以連續釋放光和熱,這就是太陽表面溫度很高的原因,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地球上生命的誕生與太陽密切相關,如果沒有太陽和不可能的光和熱也產生了生命,所以地球上生命的誕生應該歸功於太陽,地球上不僅僅是看到宇宙後的誕生,第一次探索是我們的太陽,畢竟他對地球非常重要,只有太陽有生命,如果太陽的生命結束了,地球和人類該怎麼辦
  • 為什麼地球生命要經歷恐龍時代再出現人類?
    我們也想不通為什麼那顆小行星會撞上地球,如果沒有撞上的話,恐龍現在還可能存在於世,人類文明也不會出現,地球又是另一番面貌。可是,小行星就是撞上了,人類就出現了,歷史就是這樣,事情就是這樣,吃橘子就得先剝皮。
  • 地球上會不會曾經有過人類文明,滅絕後又重新開始了?
    但是要解釋這個問題其實是比較複雜的一個過程,我們不僅要搞懂進化論,還要搞懂地質年代和地球生物的起源和演進。我們先來分析,地球上有過人類生命,但是滅絕了,新的人類統治了地球,這是什麼觀點?從我的理解來看,這種觀點更符合我們中國人改朝換代的想法。比如明朝被蒙古人打敗了,元朝成為了新的一代王朝。隨著王朝的衰敗,元朝又被取代了。
  • 求索|人類真的是地球之「癌」嗎?
    古往今來,人類都被視作「萬物之靈」。然而,近幾百年來,人類社會超速發展,已使人類活動成了影響地球上各圈層自然環境穩定的主導負面因子。最明顯的就是,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空洞,以及對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的破壞,許多物種已到瀕臨滅絕的境地…人類真的是地球之「癌」嗎?了解生態心理學,了解人類「再度進化」的秘密,你會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