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對暴力為何如此寬容

2021-01-10 澎湃新聞
2011年7月4日,浙江省金華市,一男子因家庭瑣事暴打妻子。  東方IC 資料圖

最近跟幾個朋友小聚。天南地北瞎扯時,提到了一連串新聞。一則是柳巖伴娘事件,一則是和頤酒店事件,還有最近的一則邳州殺童案。

朋友都是年輕女孩,聊到這幾則新聞就像兜頭一盆冷水,原本熱火朝天的聚會驟然冷卻下來。一個妹子怯怯地問,你們有沒有擔心過在公共場合被陌生人強行拖走?立馬有人道,豈止擔心,噩夢都做過——自己一個人走在街上,突然衝過來一個男人,抬手就是一巴掌。把人打蒙以後,男人聲稱是男朋友或者老公,路人就默默走開,不再理會了。

「人們怎麼就能相信了呢?怎麼就能不管了呢?」每個人的眼底裡都寫滿恐懼。

事實上,在和頤酒店事件之前,我們都不知道「公共場合被陌生人以男友或老公的名義強行拖走」到底是一個以訛傳訛的都市傳說,還是曾經發生過的真實案例。直到在和頤酒店裡,女孩被強行拖走,來往的人們卻以為是情侶吵架,所以不敢/不願/不能出手幫忙——姑娘們的恐懼終於成為現實。而現實是,一旦你和施暴者被認為是家人或情侶,你就失去了得到救助的資格。

在國內,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真的是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在某個距離之外,大家還能彬彬有禮相安無事。而一旦跨越了某個距離,神奇的事情就會發生。比如說,我們是朋友,所以我把你扔進水裡,你也不能生氣。我們是夫妻,所以我暴打你一頓,別人也無權過問。我是你爸,所以往死裡打,那也是家教。

我一直認為中華文化裡的一大迷思,就是人們對暴力的容忍。施暴者與受害者之間的距離,和人們對暴力的容忍度成反比。兩人距離越近,暴力就越容易被容忍。同樣的暴力,發生在普通人之間,還能喚起大部分人的正義感。而發生在家庭裡,就會變成「不聽不看不管」。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是泱泱中華代代傳承的生存哲學。

正在被熱議的邳州殺童案,犯罪嫌疑人一直是個家暴愛好者。他把老婆打到慘不忍睹只能離家逃生,再殺到嶽父嶽母家打死了老丈人——這麼一個喪心病狂的惡魔,和祖國大地上千千萬萬花式家暴的惡魔們一起,得到了周圍鄰裡鄉親和公安機關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姑息默許。「嘖嘖,他又在打老婆了,好吵。」然後大家把窗子關緊。

然而,這樣的暴力並不是完全只跟「打老婆」相關。雖然受害者大多是女性,但國人對暴力的容忍是不分男女的。幾年前,我跟阿豹一起去北京某個城鄉結合部的居民區做入戶問卷訪談。某天,我們帶著問捲來到一戶人家。這家是個臨街小店,前面賣雜貨,裡屋自住。我們進門時,男主人正坐在店裡。如同前面七八戶人家一樣,在簡短的介紹後,我們順利開始了訪談。訪談進行到一半時,裡屋出來一個女人。我和阿豹正準備給她打招呼,她卻毫無徵兆地狠命將一個玻璃杯砸向我們。

杯子在我腳邊碎裂,水珠濺我一身。我大腦一片空白。還來不及反應,女人已經在厲聲咒罵中撲向男人,開始廝打。我和阿豹在震驚中回過神來,撿起問卷屁滾尿流落荒而逃。沒命地跑出門來,我們還難以相信剛剛發生了什麼,而周圍的鄰居已經吐著瓜子皮兒給我倆解惑:嗨,這是個悍婦,兩人天天打架,男的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也是挺沒出息的哈。」這是他們對男人的評價。

2011年5月2日,遼寧省大連市一名婦女當街遭丈夫毆打。  東方IC 資料圖

如果說女性遭受暴力還能獲得一點同情。男人遭受暴力得到的就是戲謔,是「呵呵你真沒出息」的戲謔。沒有人譴責施暴者,還反過來嘲笑受害者沒出息——是的,當基於性別的歧視出現在男人身上,傷害甚至會成倍放大。這時你還會嘲笑性別平等的主張嗎?

不過,今天我不想討論性別和女權,我想探討一個超越性別的問題:諸位,請放下見怪不怪的冷淡,放下「國內就這樣」的藉口,請認真想一想,家庭、婚姻、血緣,這些東西憑什麼能凌駕在人的尊嚴和安全之上?到底是什麼能讓我們容忍弱者在眼前遭受暴力?

文化環境是一個不可否認的原因。早在1987年,密西根大學的Arland Thornton 和 Thomas E. Fricke教授就發表文章闡述過中國家庭和西方家庭的不同。最根本的區別恐怕在於家庭結構:西方的家庭是小小的核心家庭,以一對夫婦作為主體,孩子長大後不再同住。即便沒結婚的孩子,大多也都住在別家做長工或僕人。而等攢夠了錢,經濟獨立了以後,他們會組建一個新的家庭——注意,父母不會出錢替他娶媳婦,也不會養著他讓他跟父母同住。所以,這一方面導致西方結婚年齡普遍較晚,終身不婚的比例高,另一方面卻也帶來了強烈的自主意識。「我」就是我,我為自己負責,不是誰的附屬和財產。

而中國,「一大家子齊齊整整」和「四代同堂」是對家庭最高的讚譽;父母出錢幫忙娶媳婦是最常見的事情。在龐大的家庭裡,人與人的距離及其緊密。要掌控一個偌大的家庭,大家長的威嚴也必不可少,子女必須服從家長的安排。久而久之,「家法」比國法重要。家長是一家之長,堪比一國之王,其餘人皆為附屬。家庭問題堪比國家的主權問題,外人敢插手嗎?萬萬不敢。

可是,Thornton描述的是十九、二十世紀的故事,而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現在中國也多半是小小的核心家庭,但家庭成員相互平等、尊重、不隨便逾越距離、自主自決的意識,為什麼遲遲不能就位?為什麼大家潛意識裡還是會認為打老婆、打老公、打小孩,這些打打殺殺是家事,外人不得幹預?

當大家庭讓位於核心家庭,當家法讓位於國法,當家長制讓位於民主平等,當這個國家已經步入二十一世紀,號稱是一個負責任的現代大國時,從國家機關,到普通民眾,都必須認識到,國家和法律應該保護每一個人,而不是分為家人和外人,結婚的人和單身的人。

所以制度環境是第二個極其重要的因素。當慘遭家暴凌虐的受害者報警時,警方稱這是家務事,不好管;或者像居委會大媽那樣勸和——對不起,這是在搞笑嗎?劫匪打劫,暴徒殺人時,為啥不勸和?但是,警察不想管,也不願管的原因,一來是前述的文化環境,二來是沒有確鑿的法律撐腰。沒有規則,沒有條例,即便抓了人,除了教育幾句,又能怎樣?這反過來也打消了周圍人施以援手的動力:「我就算報警了警察也不會管,算了,自保平安吧。」

於是,制度環境和文化環境戚戚相關,互相影響。惡性循環到今天,就變成了「女孩子在公共場合被陌生人拖走」,「有小朋友在哭鬧中被人強行抱走」周圍人還能做到面不改色。 「他都說了他是老公/男朋友/老爸了,我還能做什麼呢?」

想想滿是心寒。如果人心不改變,那婚姻就是一方把健康和性命交給另一方——隨ta欺凌掠奪,也不會被人幹預。正在逼婚的爸爸媽媽們,你們從小心疼到大的孩子,送到別人手上受折磨,自己還無權過問,這是何苦呢?如果制度不跟上,那小孩被強行擄走,因為是「父母」,所以也無人幹預。正在養育子女的年輕夫婦們,你們看了今年奧斯卡大熱的《房間》嗎?小朋友歷經艱險逃出來,最後關頭卻還是被捉住,但路人看到哭鬧的孩子和孩子身上的瘀傷,選擇了報警——於是他拯救了兩條生命。

對,在美國,人們熟悉的是另一套規則: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目睹了暴力,不管對方聲稱是什麼關係,不管受害者是不是哭哭啼啼說不要緊,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報警。鄰居聽到隔壁的打鬧,報警。路人看到街上有人動手,報警。甚至有人怒踢他的寵物狗,都會有人報警。因為人們不容忍暴力,不容忍任何藉口、任何關係、任何場景下的暴力。

更重要的是,他們有非常完善的法律和警力系統來支撐這種零容忍。施暴者會被迅速制服,帶走,法院會立即頒布保護令,不允許施暴者靠近受害者,甚至受害者親屬。

萬幸的是,中國今年終於頒布了新的反家暴法,且在三月一日已經生效——家庭暴力不再是家事,而是犯罪,警察不能袖手旁觀。同時,法院也可以頒布人身保護令,嚴格禁止施暴者再度靠近受害者。

劃重點:我們有了法律。

所以,下一次,當你在街上看到有人被打,當你聽到隔壁有吵鬧打罵,當你看到小孩子被強迫,而他們說「我是ta的老公/家長」 。你默默想:「他都說了他是老公/男朋友/老爸了,我還能做什麼呢?」

你還是可以什麼都不做。但請記住,在一個正常的國家,一群正常的公民,目睹暴力發生時的正常反應,都是及時報警。你挽救的是一條人命。這條人命絕不能因為是老婆、女友、孩子這樣的角色,就瞬間被剝奪生存權利,被世界拋棄。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反家暴法不是一紙空文,我希望強大的公安機關可以徹底落實法規,能在第一時間出警行動、保護公民,阻止暴力,而不是袖手旁觀或耐心勸和。勸人向善的事,不勞警方操心,留給幾大宗教就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對於江湖術士——張德明,康熙為何如此寬容?帝王心術
    一位如此英明,一位對旁門左道如此深痛惡覺的聖主,自然不會被這樣的雕蟲小技蒙蔽! 只是,正如鄔思道所言:「但是這一次,皇上為何對那個姓張的術士就如此寬容呢?」
  • 如此暴力血腥的泰拳,為何受到泰國乃至全世界的歡迎?
    但泰國目前仍有少數的地下拳館,不定期會舉辦以古泰拳為主的競技,場面非常暴力和血腥。那為什麼如此血腥暴力的泰拳,卻能風靡全泰國甚至席捲全球呢?泰拳是泰國的國粹,泰國雖有佛國之稱,然而泰國人民的尚武精神卻自古有之,「十個男人,九個打拳。」說的就是泰國人民。
  • 周杰倫新歌被嘲土,李榮浩新歌9個字「敷衍」,大家為何很寬容?
    為何同樣出新歌,周杰倫被嘲的厲害,大家對李榮浩卻更寬容呢?而第2名或者之後的名次,大家都是保持寬容鼓勵的態度。因為他有進步空間,平時他創作出80、90分的歌大家就會對他進行肯定。03結語這些年華語樂壇不太景氣,還是希望聽眾多寬容一些,給
  • 美國會「淪陷」,馬英九點名蔡英文、蘇貞昌:為何如此靜默?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辦公室8日表示,此事震驚全球,在各界紛紛譴責暴力之時,為何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如此靜默,沒有同聲譴責暴力?報導稱,馬英九辦公室表示,美國朝野一致,都強力譴責入侵國會的暴力行為,支持警方執法。
  • 為何國人更喜歡四缸摩託車?老騎士說出答案:無數大男孩的心頭愛
    為何國人更喜歡四缸摩託車?老騎士說出答案:無數大男孩的心頭愛四缸摩託車對於很多國人來說,都有著無法抗拒的魔力,不少摩託車愛好車都表示,一生中必須得完成一次四缸夢,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感情變得更加強烈。
  • 國人所歧視的中華田園貓,一出國卻被外國人當做寶,究竟是為何呢
    為何中華田園貓遭人歧視呢?在國外卻被外國人當作寶貝呢?灰色狸花貓則較為鮮見),其中的橘貓體型最易發胖,而純白長毛異色眼的山東獅子貓尤為稀有和珍貴山東獅子貓國人所歧視的中華田園貓卻在國外發揚光大了那為何中國土貓卻遭國人嫌棄,外國的土貓卻被國人當成寶貝一樣對待呢?不都一樣是貓咪呢?在小康眼裡不管是中華田園貓還是外國的品種貓都是一視同仁的,都是我可愛的小貓咪沒有貴賤之分,有沒有人是跟我一樣的想法呢?
  • 蝴蝶蘭以前為何不被國人重視,如今卻被稱為「洋蘭皇后「?
    蝴蝶蘭以前為何不被國人重視,如今卻被稱為「洋蘭皇后」?文:花木君蝴蝶蘭是如今非常流行的觀賞花卉,素有「洋蘭皇后」之美譽,是蘭科花卉中栽培最廣泛、最受歡迎的種類之一。因其株型小巧、花大色豔、氣質高雅、花期持久,常作為盆花和切花欣賞,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被各地廣為栽培,在正式宴會、辦公場所以及普通家庭經常可以看到蝴蝶蘭的芳姿。
  • 為何外國人愛吃半熟肉,國人煮全熟才吃?不少人想錯了,不是膽小
    為何外國人愛吃半熟肉,國人煮全熟才吃?不少人想錯了,不是膽小以前家裡人想吃一頓牛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牛肉價格與其它肉類相比,要貴上許多,但現在不一樣了,人們生活越過越好,想吃什麼都比較容易了,雖說不是大部分人都能隨時吃到牛肉,但經常吃牛肉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 公主四點會來:愛就是寬容與友善
    公主四點會來:寬容與友善這個一個關於友善和寬容的故事。一隻土狼因為生病而變得又髒又醜,為了不被人排斥,她替自己編織了一連串的謊言,吹噓自己是一名被施了魔法的公主,說不定可以騙到一頓大餐,想不到她真的騙到了,一個男孩把她當作公主熱情招待了她。
  • 特立獨行的人為何如此稀缺?因為大多數人有這兩個軟肋
    他以學者的視角,從中國人價值追求的單一化、同質化,及異化的儒家文化對國人思想和價值體系的影響等角度,闡述我們缺少特立獨行人生態度的根源,指出通過文化重構來激發特立獨行的方向。無疑,這是一個大課題,是學者們討論、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 刻奇為何在社交圈如此流行?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告訴你何為刻奇以及為何刻奇在社交圈如此流行。「大膽承認」——這種「不計前嫌」的「理解的同情」使他們呈現的是知性、儒雅、寬容的形象。「誰沒有年少輕狂的時候」,更是營造出「少年不識愁滋味,而今識盡愁滋味」的氛圍,留下的是「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詩意剪影。而「誰沒有青春呢?」,四兩撥千鈞的設問,實現了從個體到集體的升華,他們被自己打動,並希望能夠打動別人。這才是刻奇的真實內涵——自我崇高。
  • 鯡魚罐頭在國人口中評價並不好,瑞典人卻很喜歡吃,這是為什麼
    鯡魚罐頭在國人口中評價並不好,瑞典人卻很喜歡吃,這是為什麼說道魚罐頭大家知道多少魚罐頭,比較常見的有豆豉魚罐頭,帶魚肉的罐頭等等,這些魚罐頭都是直接可以食用的,而且吃起來非常美味。這樣的魚罐頭深受大家的歡迎,除了這些魚罐頭還有些魚罐頭是大家知道但是不敢食用的魚罐頭,比如鯡魚罐頭,說到這種罐頭可是氣味十分難聞,國人表示這種東西難以下咽。
  • 外出旅行,為何國人喜歡拖箱子,而老外卻愛背包呢?看完長見識了
    外出旅行,為何國人喜歡拖箱子,而老外卻愛背包呢?相比外國人一個背包走天下的情況,國人的行李箱顯得有些笨重了。 很多人喜歡旅遊,一年總要出門個兩三次,但是又害怕整理行李。我們出門時候需要準備一個巨大的箱子,裡面裝滿了這幾天的換洗衣服,還有各種洗漱用品,愛美的妹子們還要帶上大量的護膚品和化妝品。這些也就算了,還有一些小的物品比如說充電寶、轉換插頭等等。一次旅遊堪比一次搬家。
  • 最美的5種眼睛顏色,最後一種歐洲人較多,代表人物為何是國人?
    世界上最美的眼睛顏色,最後一種歐洲人較多,代表人物為何是國人? 1、紫羅蘭色 代表人物:伊莉莎白·泰勒
  • 暴力襲擊讓挪威人感到憤怒與錯愕
    斯託爾滕貝格在教堂發表講話說,他無法理解暴力襲擊何以造成如此程度的傷亡,但是他保證用更人道的方式來回應此事。他說:「挪威是一個小國,但我們和其他國家的人沒有什麼不同。我們的人民被所發生的事情嚇壞了。然而,我們絕不會放棄我們所堅持的價值觀。」當地女孩山德拉對本報記者說,他母親、妹妹一起前來獻花,為那些不幸遇難的人們祈禱。
  • 胡一刀殺掉阿Q,國人形象就好了?
    可就撤下魯迅先生的傳世代表作《阿Q正傳》,讓阿Q二次死在胡一刀的手下,固然很叫國人出了一口惡氣,可筆者認為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阿Q真該退出歷史舞臺了嗎?   近年來,社會上對魯迅的不滿、非議,甚至是批判逐漸多了起來,如「魯迅已經過時了」,「魯迅心理陰暗」,「魯迅好罵人,太尖刻,不寬容」等。當初阿Q甫一誕生,很多人都懷疑自己是他的原型,欣賞中透著不滿。
  • 拾荒老人遭暴力拖拽毆打,卻無人上前制止,人心為何如此冷漠?
    比暴力更可怕的是人心的冷漠小編覺得,打人不可怕,可怕的是目擊的人都漠視暴力行為。在拾荒老人被毆打時,一陣陣哀嚎著實令人揪心,在周圍也有不少人路過,並目擊到老人被毆打。可面對老人的哀嚎,並沒有人多看一眼,更沒有一個人上前幫助老人,無人上前制止毆打行為。看到這裡,小編不僅一陣寒心,人心已經冷漠了嗎?其實也不難理解。首先,擔心牽扯上麻煩。
  • 從波斯帝國的「宗教寬容」,看大流士一世「一石二鳥」的安國智慧
    「宗教寬容」政策就是統治者慣常採用的策略,簡單的說就是讓各教派信仰能夠趨於平和的狀態,避免由教派紛而引起國家的內憂外患。在歷史上,羅馬、英國以及波斯帝國等都採取過宗教寬容政策。在大流士一世時期,波斯帝國的國力達到鼎盛時期,其中不乏有「宗教寬容」政策的功勞。
  • 甘地戳穿人性的十句話,弱者永遠都不會寬容,寬容是強者的特質
    2、弱者永遠都不會寬容,寬容是強者的特質。這就是弱者永遠都不會寬容,寬容是強者的特質。 這樣的人,通常看不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就愛挑毛病。明明是藍天白雲,他卻要說漫天塵土。明明是個美人,他卻要說人家庸脂俗粉。其實,這是一種心病。他看到的這個世界的不堪,其實是他內心世界的醜陋。
  • 初中政治知識點歸納之寬容與社會公德
    1.什麼是寬容?寬容是指寬大有氣量,原諒和不計較他人。   2.寬容合作的基礎是:「和而不同」,求同存異。   ★★3.寬容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要寬容)①寬容是一種美德②寬容是一種境界③善於寬容,利人利己   ★★4.如何做到寬容(寬容的原則是什麼)①寬容是有原則的②寬容要講究策略③要善於寬容別人的過錯,寬容不等於縱容。④要寬厚待人⑤在原則問題上不能讓步⑥要寬容自己、悅納自己   5.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