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2016年兒科床位最多的100家醫院 第一名無懸念

2021-01-11 上遊新聞

帶孩子去醫院就診、住院,相信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焦急經歷,那麼,重慶市內的哪些醫院的兒科病床最多?掌握這份大數據,家長們就心中有數了。

5月18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衛生信息中心獲悉,2016年,重慶市內醫院100家醫院兒科床位數排名出爐。第一名毫無懸念——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第二名和第三名或許令你意外:重慶三峽中心醫院、萬州區婦幼保健院。

主城區這13家醫院兒科病床最多

這份大數據囊括了重慶100家醫院的兒科床位,數據來源於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統計年報。相信在看完榜單後,家長們會知道,其實,你身邊很多醫院都有床位,大家可根據實際病情需要,選擇入院。 

這份數據顯示,在重慶,兒科病床最多的15家醫院分別是: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重慶三峽中心醫院,萬州區婦幼保健院,開州區人民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奉節縣人民醫院,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醫院,雲陽縣人民醫院,梁平縣人民醫院,銅梁區人民醫院,大足區人民醫院,黔江中心醫院,涪陵中心醫院,南川區人民醫院,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

在重慶主城區範圍內,兒科病床最多的12家醫院分別是,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巴南區人民醫院,重慶市兒童福利院兒康醫院,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重慶金童佳兒童醫院,渝北區婦幼保健院,沙坪垻區人民醫院,巴南區第二人民醫院,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重慶市第七人民醫院,重慶市中醫院。

區縣綜合性醫院原則不超1000張病床

業內人士介紹,本次榜單並未囊括重慶的所有醫院,包括平時兒科就診、住院量也較大的第三軍醫大學附新橋醫院、西南醫院和大坪醫院的兒科。

除了兒科病床,大家關注度較高的公立醫院病床,重慶曾在去年發布了《重慶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5—2020)》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市三級醫院數量將達到40家。一般來說,未來5年,區縣辦綜合性醫院床位數在500―800張,80萬人口以上的區縣(自治縣)可適當增加,但原則上不超過1000張;市辦綜合性醫院床位數一般以1200張左右為宜,新建醫院或醫院擴建後,單體床位規模原則上不超過1500張。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珊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重慶三甲醫院順利封頂,投資22億,用地100多畝,計劃1200張床位
    重慶作為四大直轄市之一,這裡的人流量非常的大,很多人都會想要來到這裡,但是,來到這裡之後,重慶除了要不斷發展這裡的交通條件之外,這裡的一些教育,經濟,文化,還有醫療方面都要不斷的發展。在重慶內部,為了能夠解決大家看病難的問題,重慶也在不斷的打造更好的醫療條件,引進更先進的醫療設備。今天要說的這個醫院名字就是沙壩人民醫院。
  • 重慶獲「大咖」入駐!一座三甲醫院順利封頂,計劃1200張床位
    重慶獲「大咖」入駐!一座三甲醫院順利封頂,計劃1200張床位!重慶作為四大直轄市的一個,這裡的人的流量非常大,很多人都想來到這裡,但是,來到這裡之後,重慶是不斷發展使這裡的交通條件,再加上這裡的幾個教育,經濟,文化,以及醫療方面都是不斷發展的必須。在重慶內部,為了解決醫療器械的故障,重慶也在不斷打造更好的醫療條件,引進更先進的醫療器械。今天要說的醫院的名字是沙帕人民醫院。這家醫院是按照三甲醫院的標準建造的,由此可見重慶對這家醫院的重視。
  • 一個「噴嚏」累倒一群兒科醫生 背後「兒科醫生荒」咋破
    據重醫附屬兒童醫院開展的《新形勢下重慶婦幼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定位及發展研究》數據顯示,重慶共有實際從事兒科臨床工作兒科醫師4778人,其中專職兒科醫師2082人,兼職兒科醫師2696人(主要為內兒科兼職)。全市0-14歲兒童人口約600萬,按照國家配備標準計算,兒科醫生缺口達到1200餘名。
  • 重慶再添3家三甲醫院
    隨著以上3家醫院的正式獲評,重慶三甲醫院數量達到39家,全市醫療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該院於2016年5月9日全面開診,目前擁有專業技術人員近1370人,其中高級職稱專家130餘人;開設臨床醫技科室41個、專科專病門診近80個;2019年門急診總量超過75萬人次。
  • 全國百強醫院最新名單來了!北上廣3座城市佔了近一半,深圳為0,你...
    可以看到,這份榜單的全國前10強醫院中,上海有3家,北京和武漢各有2家,成都、廣州和西安各1家。整個榜單的100家醫院中,北京佔比最多,達到21家,上海以18家位居第二。廣州以9家位居第三。北上廣三城合計共達48家,佔比近半。
  • 重醫兒童醫院兩江院區新增1249張床位,1000餘個停車位
    重醫兒童醫院兩江院區住院醫技綜合樓與感染大樓已於2020年正式啟用,目前核定床位1249張,開放床位999張。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兩江院區(原禮嘉分院)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 【名科推薦】新生兒科
    【名科推薦】新生兒科 2020-12-30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省規定二甲、三甲醫院必須設立兒科
    3000分量化測評設立省標  我省規範兒科醫療體系  湖南日報9月20日訊 (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張廣權 劉菊秀) 二級甲等、三級甲等醫院必須設立兒科,床位數量不得少於醫院總床位數的5%。今天,省兒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成立大會暨首屆兒科主任醫療質量控制培訓班在省兒童醫院舉行,我省首部規範兒科建設和質量評價的地方標準--《湖南省兒科醫療質量控制與評價標準》亦同時發布。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全國綜合醫院兒科逐漸「萎縮」成 「邊緣」科室,部分醫院撤銷兒科病房,兒科專業人才匱乏,極大地阻礙了兒科的健康發展。
  • 深圳2016年113家醫院滿意度官方榜單出爐!
    2016年,深圳那麼多醫院,哪家讓你最滿意?這裡有一份官方榜單供你參考!2月22日,深圳市衛生計生委召開會議,通報了2016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全市醫療行業服務公眾滿意度監測結果。單看2016全年的排名,在參加測評的全市113家醫院中,它們勇奪冠軍!
  • 超過一半社區醫院可以看兒科,你家附近...
    12月9日,上海市衛健委透露,截至今年11月,提供兒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2018 年底的84 家增加到125家(從34%增至51%),其中61 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了單獨兒科門診,92 家通過全科門診提供兒科診療服務。
  • 22家北京市屬醫院600餘名醫護人員進駐小湯山醫院
    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記者樊攀)在17日召開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16日北京市小湯山醫院投入使用,主要用於境外來(返)京人員中需篩查人員、疑似病例及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治療。
  • 重慶一座醫院新院區年底建成,佔地101畝,新增床位1200張
    重慶作為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如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也成為人們旅遊打卡之地,旅遊資源豐富,有著長江三峽,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南川金佛山等景觀。還有一點吸引人們去重慶的就是重慶的美食多,尤其是重慶的火鍋,享譽全世界。
  • 投資10億元,光谷第二家三甲兒童醫院獲批!共有9家三甲醫院?
    據大米嗅地產獲悉,《武漢兒童醫院光谷院區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武漢市發改委審批。目前,光谷常住人口約170萬人,比湖北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監利市還要多10萬人(監利戶籍人口約160萬,常住人口約120萬)。
  • 江西這所醫院化身「兒童樂園」 寶寶再也不怕打針了
    近日,程女士帶著孩子來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兒科就診時,讓其眼前一新,在醫院兒科區域,到處都是卡通的動物、人物等造型,配以大片鮮豔的粉、藍、紅、黃等鮮豔的顏色,整個大樓充滿了童趣和萌景。  「我們家小孩子以前最怕來醫院,遠遠地看見醫院大門就開始哭喊,每次看病我都要累出一身汗。今天你看,做個治療還有動畫片看,玩得起勁,都忘了這是哪了。」
  • 實地探訪 | 除了大三甲醫院,其實還有選擇……
    除了城市大三甲醫院,其實還有的選……我國兒科發展仍然荊棘遍布。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兒科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現狀更是雪上加霜,兒科醫療服務供需矛盾突出 。2016年12月,《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中就提到,當前中國兒科醫生總數僅為10萬人左右,平均一名醫生要服務2000名兒童。
  • 重慶合川宏仁醫院打造老百姓自己的醫院
    重慶合川宏仁醫院打造老百姓「自己的醫院」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夏一仁 張曉峰) 「我們醫院廣大同仁將充分利用本院自身的設備、技術及專家資源優勢,攜手並進、精誠合作,力爭做到以優質高效的服務取信於民,以合理低廉的價格讓利於民!努力將醫院打造成重慶合川區老百姓看得起病、治得起病的平民醫院。」
  • 重慶十強醫院:西南醫院第1,三峽醫院第6,全國百強上榜5家!
    在此背景之下,重慶、成都的中心地位將會得到極大提升,在國家大項目建設中被寄予厚望。重慶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如今隨著重慶經濟總量的不斷提升,還將承擔更多的責任。重慶是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中心城市,還是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而且重慶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為3124萬人,是西部地區唯一的特大級城市,如今經濟總量已經逐漸逼近廣州,實力不容小覷。
  • 您家附近有哪些三級醫院?哪些醫院不用選醫保也能報?
    另外,兒研所與廊坊市衛生計生委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啟動首都兒科研究所廊坊兒童醫院。,分別為首都兒科研究所通州院區、友誼醫院通州院區二期、胸科醫院現址擴改建、北京急救中心通州部。 12、北大醫院城南院區 籌劃至今歷時9年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城南院區終於在大興新城挖出第一鍬土
  • 北京部分大醫院急診科床位緊張 患者無奈租買摺疊床
    ­  現場­  急診科床位緊張­  病人過道鋪上摺疊床­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送姥爺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一院」)急診科就診時,因為醫院床位不夠,只能讓姥爺暫時睡在摺疊床上。這位市民介紹說,姥爺是癌症晚期,來醫院時才發現沒有床位了,於是託鄰居從家裡帶床過來,「85歲的老人消化道出血,在摺疊床上無法翻身,痛苦不堪」。­  9月11日下午,北青報記者來到北醫一院門診樓的急診科,在現場看到,留觀室的床位已經全部住滿,而停放在輸液室內和過道上的10餘張病床也無一空閒。在急診科的過道上,北青報記者看到多張摺疊床靠牆放置,不少病人躺在這些床上,輸液在過道裡進行。
  • 最新「全國醫院排行榜」發布(附榜單)
    《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前50名。本文圖片均為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 供圖這是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作為獨立第三方開展的公益性學科評估項目,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已是連續第十一年發布。此次,有100家醫院進入「復旦版排行榜」,40個專科(前10名)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