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電視裡有人出來陪我玩」孩子的話,讓家人無法心安

2021-01-17 騰訊網

文|好孕姐

民間流傳有一種說法,孩子有「陰陽眼」能看見大人看不見的東西。雖然,這種說法被年輕人極度排斥,說是迷信,但是至今有的人言之鑿鑿,說自己親身經歷過。

據朋友說,有一天傍晚,她們家人趁著3歲的孩子睡覺,跑到樓下超市採購生活用品,回家的時候看見孩子坐在客廳,專心地擺弄玩具,一邊玩,一邊念念有詞。朋友問孩子,醒多久了,家裡沒人害不害怕?孩子跑過去抱著她的大腿,指著客廳電視機方向說:「媽媽,電視裡有人出來陪我玩,我不害怕!」朋友說,當時她和老公、婆婆,看著空蕩蕩的客廳,關掉的電視機,嚇得兩腿發軟,連門都沒有進,抱著孩子假裝鎮定地出去了,在隔壁鄰居家坐了好久。

經此事件後,朋友說,有些東西真的不得不信,要不然孩子怎麼能看見大人看不見的東西?其實,也難怪朋友感到後怕,若是不了解以下科學道理,真的容易被所謂「陰陽眼」誤導:

年齡越小的孩子,視力發育越弱,容易出現視力幻覺

年齡小的孩子指著空氣,繪聲繪色地說看見了某人某物,大人聽見了,確實容易嚇出一聲冷汗。但是,從科學的角度講,這可能是孩子視力發育不完善,視力弱產生的幻覺。

孩子的視力發育有一個緩慢的過程,在3歲左右的時候,孩子的視力水平能達到0.4-0.5;4歲的時候,孩子的視力才在0.6左右。在孩子年齡小,又沒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就容易捕風捉影,有的時候把一團模糊的影子,或者一陣風,當成是可以互動的對象。

年齡小的孩子,想像力豐富,容易幻想出不存在的事物

孩子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愛幻想。有的時候,孩子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幻覺,構造出一個場景、一個人物。像很多人小的時候,都想過身邊有「靈獸」之類的小動物,充滿神秘性,保護自己、陪著自己玩耍。

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可以幫助孩子度過成長的孤獨,增加生活的趣味性等等。只不過,有的時候,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家長不能夠理解,就感覺到很恐怖。

幼兒的「泛靈心理」,容易把所有事物視為有生命的物體

孩子在6歲以前,普遍存在著一種特殊心理,叫做「泛靈心理」。他們會把一些娃娃、枕頭、玩具車等等事物,視為有生命的東西。所以,有的時候,家長會看見孩子把某樣玩具,當成是自己的朋友,現實生活中的夥伴。

孩子出現「泛靈心理」,偶爾區分不出想像和現實,有的時候會造成家長的誤解,以為孩子看見髒東西,其實這是孩子嘗試著用自己的認知感受世界,是自然成長的規律。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看見過「髒東西」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孩子說:媽媽,我想看電視,可能他是想要有人陪
    自從二寶出生以後,大寶就迷上了看電視,每天奶奶把他從幼兒園裡面接回來,他就跑到我房間裡面說:「媽媽,我想看看你平板裡面的電視。」其實剛開始的時候他不是這樣的,那時候他每天回到家,總是會來我房間跟我說:「媽媽,我們今天玩什麼呢?」可是自從二寶出生了,每次大寶放學回家,看到的都是我正抱著二寶在那裡哄她。而他找我玩,我卻總是讓他去找奶奶或者爸爸陪。
  • 媽媽懷孕了,總有人逗大孩子:媽媽不要你了。家長怎麼辦?
    具體做法可以是:1、當你知道今天有人來要你家拜訪的時候,提前提醒對方,希望他們來家裡之後,不要跟家裡的大孩子開這樣的玩笑。2、如果是路上碰見的親人朋友,當他們說這類玩笑話的時候,我們作為父母一定要第一時間站出來,告訴孩子:你永遠是媽媽的寶貝,媽媽不會不要你的。並且要很嚴肅的告訴說這種話的人,請他們不要對孩子說這種不負責任的話。
  • 「爸爸媽媽,你們為何沒有時間陪我」,孩子一句話,讓父母淚目
    這篇文章是《兒女問媽媽,你為什麼沒有時間陪我》,在文章裡媽媽說,媽媽沒有時間陪你,是想賺更多的錢,送你上更好的學校,接受更好教育。女兒卻說,媽媽我長大了也要賺更多的錢,送你去更好的養老院。你沒時間陪孩子長大,孩子便沒時間陪你終老。一、孩子成長的遺憾是缺少父母的陪伴在《媽媽是超人》節目中,安迪被問到爸爸媽媽工作忙的時候自己孤獨嗎?
  • 「想你陪我時你在幹嘛,玩手機」,孩子不經意的一句話,讓家長扎心
    很多家長陪伴孩子都只是在家"陪玩",讓孩子在一旁玩玩具,而自己卻在玩手機;有的家長不玩手機了,但也只是抱著孩子一起看電視而已;還有的家長最多只是抽空帶孩子外出吃頓飯。在這些家長心裡,自己做到以上幾點就算是陪伴孩子了,卻從沒有在意過陪伴孩子的過程與環境。家長錯誤陪伴方式有哪些?
  • 無錫一媽媽陪娃玩成新晉「網紅」
    一位無錫媽媽卻陪娃玩著玩著就玩成了新晉「抖音網紅」,單個視頻收穫500多萬點擊量!點擊量500萬+,玩遊戲成「網紅」這位媽媽就是來自無錫市錫山區的浦莉丹!先來看看那個500萬+的遊戲視頻長什麼樣吧!浦莉丹今年33歲,家有二寶,大女兒今年9歲,小女兒5歲。
  • 認真陪孩子玩的父母,會讓孩子「越玩越優秀」
    Summer姐姐 / 文上個周末,我的兩個好友,帶著她們的老公、孩子來家中做客,為了讓我們幾個閨蜜能夠好好地講講八卦,爸爸們主動擔負起了陪伴小朋友的職責。沒過一會兒,我們就聽見客廳裡傳來哭鬧聲。跑過去一看,女娃淚眼婆娑地向媽媽「告狀」:「掰手腕爸爸每次都贏,他還嘲笑我,我不想跟他玩了!
  • 念書的孩子|爸爸媽媽 別再讓我一個人好嗎,我想你了!
    開開是萬千留守在老家讀書孩子中的一個, 父母在外地務工, 到了過年才回家一次, 和很多家庭一樣, 開開是由爺爺帶大的與其他家庭不同的是, 開開對父母的情感非常強烈,別家小孩都逐漸不再想父母親的時候, 他每天都想念著爸爸媽媽, 常常在深夜裡獨自流著長長的淚水
  • 80後逗笑師:我的工作是陪孩子瘋鬧
    為了客戶的拍攝要求,她和工作人員放棄了跟家人的團聚。  -本期人物  姓名:點點職業:逗笑師經歷:在一家兒童攝影影樓從事逗笑師工作近6年,每年均獲得店裡最佳狀態獎最多一天要逗樂8個孩子  據不完全統計,一名職業逗笑師平均一年要逗笑數千次,盡最大努力幫攝影師抓住孩子們可愛的瞬間。因此,為了博孩子一笑,一定要「臉皮厚」,這便是點點總結出來的工作經驗。
  • 平凡的陪伴最溫暖,懂你的人最心安
    「你永遠都是我最愛最愛的好孩子,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小七,媽媽要和你說再見了。」後來我們去了鎮裡上小學,爸爸媽媽要上班,顧不上帶跳跳,只好把它留在老家。有一天早晨我們開門去上學,一開門就看到跳跳哈著熱氣,搖著尾巴,抬起腿來和我打招呼。
  • 如果覺得自己是好媽媽,陪孩子過一個暑假試試
    孩子每天背起書包,甜甜地說聲「媽媽再見!」自己下班回來,儘量擠出時間陪孩子寫寫作業。大家相安無事,假裝一對歲月靜好的溫馨母子。可是,要放暑假了啊!熊孩子要開始每天24小時在家模式。早上「媽媽你別走,再陪我玩一會兒。」中午「媽媽你怎麼還不回來,我不想跟婆婆在家,我要去找你玩。」
  • 想讓寶寶更聰明,抓住孩子三個大腦發育重要階段,陪孩子玩遊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別孩子在有意識的時候就會特別的愛玩遊戲,1到2歲的孩子是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父母一定要抓緊孩子的發育時間多陪孩子玩遊戲。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裡,並附有改造它的時間。父母和孩子一起玩遊戲不但可以增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還可以讓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學到東西,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有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 在家就能玩的簡單親子遊戲,爸爸媽媽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大家好,我是小可樂媽媽,家有三歲小男孩,用最簡單易懂,平凡樸實的文字,分享育兒心得。現在幼兒教育提倡「寓教於樂」,會玩的孩子更聰明,今天就來推薦幾款在家就能陪娃玩的簡單小遊戲。捉迷藏:兩個人就能玩。媽媽先藏起來,孩子找。然後調換角色,孩子藏,媽媽找。一開始藏要找相對容易被找到的地方藏,孩子容易找到,就能增加他自信心,等孩子熟悉遊戲規則,就可以藏得深一點了。能三人一起玩更好,爸爸媽媽不在,爺爺奶奶也能帶著玩,簡單歡樂的小遊戲。
  • 「媽媽,不要離開我!」
    父母愛孩子,自然是常識。但孩子有多需要父母,你一定無法想像。今天分享幾張圖片及其故事,告訴你,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到底有多重要;離開父母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憐。爸爸媽媽,我聽你們的話,努力做個好孩子。可是,你們為什麼不回來看看我?
  • 隨筆:我陪媽媽紡線線
    童年是美好的,尤其是陪伴母親紡線線的往事,已經塵封在滄桑歲月裡多少年了,當環境適宜的時候,會立即浮現在眼前。陪媽媽紡線線,是遙遠的事情了。我的老家在黃河岸邊的一個小村裡,生活在那個拮据的年代,人們的穿衣、鋪蓋的被褥等等,總之是一切沾棉花氣的棉布,都是用棉花紡線線,然後織成布的,因此說紡線線是那個時期中原農村每一位婦女的必修課和基本功。
  • 原來紙箱還能這樣玩,陪孩子一起做做
    在三月份時,我分享了第一批獲獎名單(在家帶娃怎麼玩?這些紙箱小創作太酷了!能讓娃能玩一整天),那次收到很多朋友的留言,自己錯過了,能不能再來一期,看到熱情這麼高,當時我答應說開始第二期的徵集。 這次也收到了孩子們的小創作,趕緊看看吧!
  • 電視「抓住」了孩子,孩子的注意力如何轉移,家長要知道
    每次叫孩子好幾遍要吃飯,這是個大問題。看來家長們使用的各種方法都不管用。孩子們在看動畫片的時候可能會很用心,但說到吃飯時間,孩子們應該專心吃飯,不能再看了。但是電視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以及孩子們不能離開實際上是電視。父母必須關心他們的孩子。不要低估這種能力,注意力和娛樂能力差的孩子上學後可能很難適應學校的節奏。
  • 讓孩子不玩手機,最好的辦法就是——陪孩子玩手機
    今天中午我參加了一場宴席,因為席間有很多陌生人在,所以大家在沒話可說,或者吃完一道菜的時候,都紛紛拿起了手機,低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孩子放了學或者假期時,多鼓勵孩子去跟附近的孩子玩。暑假時,我就每天下午或者晚上讓孩子去找小夥伴玩,他們有時捉迷藏,有時玩貓捉老鼠,有時就踢足球。
  • 「媽媽,我想再玩10分鐘」,這兩種回答傷孩子最深
    ——虎媽作者丨葉丫丫來源|男孩派原創「媽媽,我再玩10分鐘好不好?」「就10分鐘,我保證!」剛吃完午飯,7歲的兒子就一直嚷嚷著,要用平板電腦玩遊戲,無奈之下,我答應了他。但為了保護他的視力,我跟他說好了只允許玩10分鐘,之後就要去床上午睡。
  • 沒想到,這招居然治好了孩子的電視癮!(建議媽媽收藏)
    關注我,每天一起朗讀☝做了媽媽後,我總是會不自覺地被各種育兒類的文章和綜藝節目吸引,《媽媽是超人》可以說是我近期看過後,感悟最為深刻的一檔綜藝:四個育兒觀念迥然不同的明星媽媽,養育出性格、脾氣、甚至品行都截然不同
  • 「臭媽媽,我打死你!」當孩子說狠話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玩「會說話的湯姆貓」,每次都饒有興致讓它放屁,還非要我陪她一起欣賞。 跟奶奶一起上完廁所,問我:「為什麼奶奶的尿黃黃的,我的尿水水的?」或者「為什么爸爸的便便像八寶粥,我的像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