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抓住」了孩子,孩子的注意力如何轉移,家長要知道

2021-01-14 卡斯說說小白兔

每次叫孩子好幾遍要吃飯,這是個大問題。看來家長們使用的各種方法都不管用。孩子們在看動畫片的時候可能會很用心,但說到吃飯時間,孩子們應該專心吃飯,不能再看了。但是電視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以及孩子們不能離開實際上是電視。父母必須關心他們的孩子。

不要低估這種能力,注意力和娛樂能力差的孩子上學後可能很難適應學校的節奏。

因為學校裡有很多課程,按照語文課來說,也是如此。在數學方面,只有所有的班都能集中精力教孩子,不容易分享科目,成績也比較好。

孩子如果不回應你?試著多低聲說

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玩玩具上,你會發現你是從玩具開始的,但說到吃飯睡覺,你給他打了好幾次電話,他似乎聽不見你,很多人。家長此時非常緊張,開始對孩子大喊大叫,甚至對孩子很生氣。

事實上,在這一點上,你可以躲起來,小聲地叫寶寶。在這一點上,孩子們可能會覺得和你一起玩是很有趣的,因為他們認為他們在和他們玩捉迷藏。

注意鼓勵行為

每當孩子關注不良行為時,他們實際上是在無意中鼓勵他們,尤其是當孩子渴望反抗的時候。其中一些孩子們需要大量的注意力,如果不良行為成為他們注意力的主要來源,他們就會無意中對消極的注意力產生興趣。

專注於你想看到的行為

如果你專注於孩子想做的事,給予他們愛和積極的關注,你就會培養和鼓勵積極的行為。

有時候很難看到孩子的積極一面側面。那個根本不聽你。他們懶惰、愚蠢、粗魯、危險、緊張、好鬥或憤怒,這可能會驅使你瘋狂,很多。有這些問題的孩子的父母很難在孩子身上找到任何值得他們積極關注的東西。

從一粒小種子開始

但是記住,一朵小花會長出來的。有意識地把平時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這樣你就能開始注意到和認識到積極的行為,甚至是最微小的事情。當你注意到一個孩子獨自玩了一會兒,你可以試著去注意和欣賞。

逐步提高期望值

價格和對兒童的關注應與他們的年齡、性格和成熟。以後孩子精神越來越好,就可以逐步降低價格的頻率,逐步提高標準,等孩子成熟了,就可以清楚地告訴孩子,情況會好轉,期望值會更高。可以對孩子說例如,"你年紀越大,你就要越冷靜你。

當然,孩子在媽媽面前作,也是以特殊方式尋求媽媽對自己多陪伴。可能是媽媽平時太忙了,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太少了,孩子太想媽媽了。所以才會在媽媽面前各種作,讓媽媽把焦點和目光多放自己身上,多抽時間陪自己。這個時候媽媽也要反思一下,想想最近是不是因為工作而忽視了孩子。

想想孩子能黏我們幾年,媽媽是這個世界上孩子最依賴的人,在不犯原則性錯誤的前提下多寵愛點,多給孩子關注,以後才能少留遺憾。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到底要不要阻止孩子看電視?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值得家長看一看
    這一個學期有不少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家長來問我:孩子上課坐不住怎麼辦? 據這些家長形容,孩子的表現都差不多,上課溜號、寫作業磨磨蹭蹭、一學習就敷衍,做事也沒耐心。 我一聽就知道,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一個問題:缺少專注力。
  • 孩子看電視和不看電視,對於培養專注力影響很大!4個方法預防孩子...
    #孩子的規則感弱、自控力較差  孩子年齡還小,大腦額葉發展還達不到成熟的狀態,導致了孩子缺乏規則感,自控力較差,一旦被動畫片或是電視節目吸引了注意力,哪怕孩子知道已經到了規定好要關電視的時間,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繼續往下看。
  • 孩子開學後視力告急,看不清黑板咋辦?家長再忙也要看看!
    盼星星盼月亮 「神獸」們已歸籠一周 開學雖然「值得慶祝」,但有的孩子開學後就說看不清黑板了。家長們立刻想到「要不要配眼鏡呢?」但有很多家長表示,孩子戴不戴眼鏡,自己心理都有負擔。
  • 李玫瑾坦言:「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大
    但是,孩子在0-3是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決定著孩子未來世界觀和人格的發展道路,孩子需要在真實的環境中培養和構建自我,但是電視中的世界是虛擬的,孩子很難分辨出電視和現實中的差距,會造成孩子認知的扭曲。電視到底對孩子有沒有好處?
  • 實用|注意力不集中?這麼做培養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
    一年級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剛剛上小學的孩子上課注意力可能不太集中,那麼如何提升孩子們的聽課效率呢? 學習新方法激發孩子興趣,讓孩子自願將注意力集中起來。
  • 孩子在這2個黃金時間睡覺,身高智商都會高,家長要抓住機會
    文|秘籍君有了孩子後,家長除了希望孩子健康平安長大,更希望孩子以後有高高的個頭和超群的智商。雖然孩子的身高和智商受先天遺傳的影響很大,但是後天環境對孩子這兩方面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同時家長要知道,孩子6歲之前是身體和大腦發育黃金時期,如果父母能抓住機會,身高和智商都會超出同齡孩子一大截。所以,這個時間段的孩子不僅需要均衡充足的營養,而睡眠作為影響身高最重要的後天因素,更不能懈怠。而孩子在這2個黃金時間睡覺,身高智商都會高,家長可要抓住機會。孩子睡覺的2個黃金時間?
  • 「電視」成為孩子的「狼外婆」?專家帶你細數電視的三宗罪
    文 | 小碧談育兒(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本文約1662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電視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家用電器,大部分人都喜歡在休閒時間觀看電視放鬆一下。它對孩子的危害相信各位家長早就有所耳聞,基本都知道電視會影響孩子的視力、讓孩子無法專心學習等影響。
  • 孩子為什麼總咬指甲?多發在4~5歲孩子身上,家長別忽略了
    最後,惡化為強迫症過度頻繁啃指甲,很可能會發展為一種強迫症,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需要在早期及時發現並制止。如何幫孩子戒掉啃指甲的習慣?家長可以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和吃其他食物的方式轉移注意力,這樣來回替換,不僅在孩子的心理上是合理的,對身體也有好處。
  •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現在的小孩自尊心都特別強,而且非常的叛逆。作為家長,該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已成為家長們頭疼的一件事了。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吧。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
  • 孩子看電視既有壞處,也有好處。你知道嗎?這4個做法孩子不反感
    孩子想看電視,那么正好告訴孩子:機頂盒修不好,也不能更換,電視壞了……孩子欣然接受了這個理由,於是電視戒掉了。因為孩子也沒法知道:如何去把機頂盒弄好。當然,買的話孩子也不清楚購買渠道。那麼就這樣吧,孩子不看電視了。2.不給娃看電視,但需要給理由電子產品所代表的是好玩,有趣,世界很精彩,畫面吸引力。
  • 給孩子剪指甲,家長犯的三個「錯」可能會傷害孩子,你要注意
    ,不知道該如何給他們剪指甲比較合適。 以上這幾點,是家長在給孩子修剪指甲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的一些誤區,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格外留意,那麼在給小孩修剪指甲的時候,有哪些問題是家長需要注意的呢?因為這能幫助家長更好的修剪孩子指甲。
  • 孩子太任性?試著去分散注意力或者進行冷處理
    絕大部分的情況下,聰明活潑的孩子總是有任性妄為的壞毛病。而聽話懂事的孩子卻又沉悶內向。家長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具備兩種優點,當然了,這並不是不能做到的,關鍵還是在於家長如何去引導和教育。如果感覺孩子太過於任性調皮了,這時候家長還是很有必要改變一下教育方式的。
  • 董卿育兒觀: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自律性
    現在孩子的學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長都報了很多課後給孩子的培訓班和補習班。所以很多孩子不僅要每天做學校布置的作業,還要完成培訓班布置的任務,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然而,自律性差的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都很被動。就像從學校回家,如果父母不督促提醒,他們幾乎不會主動做作業。即使在做作業或者做事的時候,他們也很難集中注意力。經常被各種事情吸引,很難繼續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這樣的孩子,自律性自然差。2.缺乏時間觀念。自律性差的孩子很難主動做事,因為他們缺乏明確的時間觀念。他們不知道每個時間段做什麼,也不知道做一件事要多久。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如何通過感統訓練改善?
    有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3歲以後,例如:上課時精神不集中,坐不住,左顧右盼,小動作特別多,老師反映常常走神發呆,任何事情都是做做玩玩,寫作業拖拖拉拉,不停用上廁所、喝水、吃東西為由中斷學習,對家長說的話,總是心不在焉,似聽非聽 ,就像沒聽見一樣,
  • 孩子離開媽媽就哭?不同階段有不同分離焦慮原因,家長需要知道
    貴貴的媽媽聽到了這些以後,就開始擔憂了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了。孩子在送去上幼兒園的之前,會鬧騰一陣子的情緒,貌似在很多家庭都是會出現的情況。無論是孩子上小班還是中班記憶大班,都會有一個這樣的過程。如果媽媽是要恢復到上班狀態,就一定要堅定態度不要總是給孩子斷斷續續的情感聯繫,離開孩子以後,家裡的其他長輩也應該是立即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 緩解孩子考試前的緊張感、提升注意力的小妙招,家長快來get!
    隨著新年的臨近,孩子們也進入了期末考試階段,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他們能取得好成績。但是,好成績不僅跟學習基礎有關,還和孩子的情緒心態有關!考試前,媽媽反覆叮囑東東:「要好好考啊!可不要粗心大意,考多少分就代表你平時有多努力!過年親戚可是都要問的,考一個100分就獎勵你100元零用錢!」
  • 恐高、多動、手託下巴、注意力差,家長要小心,孩子學數學要吃力
    (2)注意力不集中不僅數學不好,孩子會有多動的現象,不是我發現了多動症兒童都有TLR不整合的現象,從理論上來講,是這樣的:由於TLR前傾式不整合,孩子通常會出現低肌張力及不良的姿勢,感官信息(文字和聲音等)經由網狀激活系統傳至大腦皮質,當網狀激活系統對前額葉大腦皮質的刺激量不足,便導致注意力及集中力出現問題,從而影響學生的聽課質量和學習成績
  • 李玫瑾教授建議:孩子開始頂嘴時,家長要會說3句話,省力又管用
    「你還玩手機呢,為什麼不讓我看電視?」「你怎麼知道是我幹的,你有證據嗎?」「我要告訴奶奶!」……每次孩子犯錯後,總習慣性地跟父母頂嘴,而且爸爸媽媽越生氣,孩子就仿佛越開心。實在忍不住動手打孩子,又會造成絕食、離家出走、告狀等家庭矛盾,父母也為此傷透了腦筋。
  • 孩子放學就要看電視,家長磨破嘴皮也不聽,無意間用這招很管用
    、電視了,但不說內容怎麼樣,適不適合看,就單說對孩子視力的影響,也是令人頭疼的。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在想辦法,不知道你們成效如何啦!    因為知道其中利害關係,孩子出生後,我家的電視就沒有開過。    都說家長就是為孩子解決問題的,所以,有空我就提議帶他出去玩,這個誘惑比看動畫片大多了。可我那會還要負責做飯。
  • 提升孩子自控力的關鍵,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用心做事
    2.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分心 有一點聲音都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看似在學習,實際上所有的事情都聽到了,電視裡演什麼節目,媽媽電話裡講了什麼內容都知道。,如果孩子達不到家長的要求還總是會被家長責怪或者訓斥,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導致孩子沒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