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8時,陽江市海陵島以「頭魚」為彩頭,舉辦第十七屆南海(陽江)開漁頭魚拍賣活動,據了解,這次「頭魚」拍賣活動在陽江尚屬首次。全天拍賣額超過10萬元。而在拍賣當中,一條重達198斤的「龍躉魚」被漁民當作「石斑魚」拍賣,拍賣價達70000多元,後陽江市被有關部門發現後,及時制止,並要求捕撈者作無害化處理。
據了解,為期3個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漁結束後,今日,首批從事近海作業的漁船滿載而歸,陸續回港,不少收購商和市民早早來到這裡等待交易,共同分享魚獲豐收的喜悅。今天上午在陽江海陵島舉行的開漁節漁民捕撈上來的「頭魚」拍賣活動中,一盤盤以青鱗魚、竹梭魚等為主的海魚擺在拍賣現場。許多市民及遊客參與拍賣活動,氣氛熱烈,當一條重達198斤的被認為是「石斑魚」的「龍躉魚」拍賣後,氣氛達到高潮,最終,該魚叫價至72000多元,被人拍走。
今天上午,陽江市有關部門了解情況後,立即進行調查,據介紹,這條198斤重的「龍躉魚」,是廣東省重點保護的水產野生動物,因漁民認識不足,誤認為「龍躉魚」就是「石斑魚」,可以隨意拍賣吃用,捕撈後送至拍賣現場進行拍賣。當地漁業主管部門及時制止了這次拍賣活動,要求捕撈者將該魚進行無害化處理,並對捕撈漁民進行相關法規的宣傳教育,及相關處理。有關部門提醒市民禁止捕撈水生野生保護動物,如遇誤捕,及時放生大海。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黃文生 通訊員:玲玲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黃文生 通訊員:玲玲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陳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