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上世紀的電影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一個橋段:公園大門掛有牌子,上面寫的是「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於是乎便引起了民憤,從而推動的電影的情節發展。這句話真的存在嗎?據專業人士稱,歷史上的確是有這樣一塊牌子,但想要表達的卻不是這個意思,可以說是翻譯上出現了問題,從而產生了如此惡劣的話語。那麼翻譯問題究竟是工作疏漏,還是刻意為之呢?
首先電影中所說的外灘公園,確實有這個地方。它的原名叫做「public park」,「public」相信大家肯定知道,它指的是公平的,公眾的,翻譯過來就是公共花園。雖然名字是這樣叫的,但它並不是真正的公共,至少中國人是不可以進入的,當時中國處在衰敗的階段,各國領事館紛紛成立,公共花園就是外國人的建築。雖然上海一直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但在那個年代,上海已經被劃分出去了。
花園的位置位於英國的租界內,當初在公園在成立時,租界內並沒有告示,也沒有禁止華人。由於經常會有流浪者進入花園,想尋得一片安寧。此舉引起了租界人員的極度不滿,於是他們開始發放證件,只有持證者,才可以進入園內進行參觀遊覽。然而發證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實際問題。部分華人想到了「輪番使用」的方法,一個人進園後,將證件扔出,隨後換人接著再進,這樣一張證件就可以進來十幾人!氣急敗壞的租借人員乾脆取消了證件制度,直接掛起了牌子,詳細列出了注意事項,並張貼告示,該告示就是著名的「華人與狗不得入內!」
但告示的原意並不是這樣的,前幾條寫的是華人進園的穿衣規範,也就是說租借妥協了!華人可以進,但要注意穿衣規範。告示的最後一條寫的是「狗與自行車不得入內」,主要是怕破壞了園內的生態,而且租借內還專門修建了一股小花園,供華人們使用。
然而卻有部分心懷不軌的人員,惡意傳達思想,將其直接扭曲為「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要知道當時懂得英語的少之又少,聽到此番言論的中國人,自然被引爆了火氣,於是便大肆喧鬧,據悉,租借內的人員實在忍受不了吵鬧,情節混亂之際開槍射殺了幾位華人,此舉更是勾起了人民的怒火,於是「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也被敲定了下來!
上海市中國的領土,這是不可置疑的!但我們回過頭觀看歷史時,也不要戴著有色的眼鏡。之所以會傳出這樣的言論,很大程度是為了激起民眾的愛國之情,從而以訛傳訛,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若是外國人還好,倘若是中國人民自己所為,那才是真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