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上海浦東御衡路110號的狗舍「德寶犬業」,一年多來在網絡上爭議不斷,有大量消費者投訴在這裡買到病狗,但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多次上門檢查卻無結果。
此前,甚至有媒體點名稱其為「黑店」,而該狗舍繼續正常營業。近日,澎湃新聞再次接到一起投訴——消費者楊晨(化名)稱,他9月30日從這裡買回的博美幼犬,一周後即檢測出細小病毒和冠狀病毒,花費幾千元診療仍死亡。
更令消費者無奈的是,對於這家狗舍,監管部門似乎也顯得無能為力。10月18日,浦東新區動物衛生監督所辦公室人員告訴記者,該部門已接到過多起對這家狗舍的投訴,但數次上門檢查均無結果。
有業內人士呼籲,目前寵物買賣糾紛頻發,應儘快建立「犬證合一」的檢疫機制,工商、動監所、檢疫機構等則可考慮聯合執法,相關實驗室也應為此提供足夠支持。
專業獸醫建議消費者,無論狗舍如何保證,買回幼犬應及時重新接種疫苗,並注意做好防疫措施。
網絡上上百人投訴該狗舍「賣病狗」。同一家狗舍屢遭投訴「賣病狗」9月30日,楊晨花3500元從位於御衡路110號的狗舍買回一隻白色博美幼犬。但帶回家一天後,該犬即嘔吐、拉稀,隨即送去診所治療。一周後,該犬卻檢測出染有細小病毒和冠狀病毒,花費數千元診療後仍然死去。
「上海關愛寵物診所」出具的病史表佐證了楊晨的說法,診所提供的發票顯示該犬累計診療費超過3700元。
楊晨強調,將幼犬帶回家後,他從未帶狗外出,也遵守餵養幼犬的規則。他懷疑幼犬在狗舍時便已感染。其間他嘗試與狗舍溝通,但對方拒絕賠償,而是提出可以讓他把狗送過去診療,一天費用400塊,「如果還是死了,說就半價再賣我一隻狗。」
事後楊晨發現,這家狗舍在網絡上竟有著大量投訴。
事實上,今年5月《新聞晨報》就曾報導,一年內至少有48位消費者在該狗舍買到病狗,還有消費者上店討說法時遭遇暴力威脅。該報導直接指該狗舍為「黑心狗舍」。
據上述報導,這些投訴者的情況極為相似,大多都是買回家後不久出現腹瀉等生病症狀,隨後檢測出細小病毒、狗瘟等,不少幼犬不治而亡。
狗舍內有排洩物沒有及時清理。 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圖狗舍拒絕賠償:負責人稱「生死有命」10月16日,記者以購犬人身份現場探訪了御衡路110號。
記者注意到,這家在網絡上有著多個名字的狗舍,現實中卻沒有店招。室內,成排的籠子裡面放置著不同品種的狗,多為幼犬。有的籠內,狗的排洩物沒有及時清理,散發出難聞氣味,與此同時多位男子則在室外閒聊。
諮詢時,負責店內銷售的一位接待人保證,店內的犬來自狗場,不僅健康有保障,還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該接待人稱,要是買回去的狗有問題,可以半價提供診療服務。
工商信息顯示,該地址註冊商鋪名為「上海市浦東新區康橋鎮德寶寵物用品店」,經營範圍:寵物用品、犬只銷售,「不得從事犬只的養殖與診療」。
隨後,根據楊晨提供的號碼,記者採訪了該狗舍一位自稱姓沈的負責人。
該負責人在電話裡向記者解釋,狗舍只是幫人賣狗,來源則有多處,「有農村裡收來的,狗場也有。」他坦承,這些幼犬沒打過疫苗,也不能完全保證健康。
針對網絡上的大量負面投訴,他表示養犬有特殊性,「(這個是)生死有命,養好養壞的都有。」他稱,事先就和消費者籤過協議,狗一經售出不作退換,「至少在我這裡賣出去的時候是好的。」
診所提供的病史表。動監所:舉報較多,檢查無果雖然屢遭舉報,但這家狗舍經受起了多次檢查,至今仍在營業。
記者注意到,《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第五條明確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監督管理犬類經營活動。
10月20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向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所康橋分所反映情況,該所辦公室人員告訴記者,接到舉報後會上門檢查,但只能核查狗舍是否證照齊全,店鋪地點是否合理。對於犬只是否染疫,他們沒有專業能力判斷。
一周後,該所回復稱,已核實這家狗舍確有經營許可權,如需調解可將投訴舉報轉交動物衛生監督部門處理。
記者注意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58條規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對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等活動中的動物防疫實施監督管理。
然而,浦東新區動物衛生監督所辦公室人員告訴記者,該部門已經多次接到過對於這家狗舍的舉報,但多次上門檢查沒有結果。他介紹,動監所主要檢查的是有無備案和犬只的免疫證明。
他也坦承,因為做不到「犬證合一」,商家確實利用該漏洞躲避執法檢查, 「比如說證明上寫50隻狗已經經過檢疫,我們也不知道到底是指哪50隻狗。」而對於狗是否染疫,動監所其實也沒有能力判斷,而是需要求助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我們看了以後覺得可能有問題會請他們過來,要是他們現場判斷有問題,再送到市裡面的實驗室裡檢測。」這位工作人員稱。
10月19日下午,經澎湃新聞記者反映,浦東新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執法隊伍再次前往該狗舍檢查。
據反饋,該商家出示了遼寧省鞍山市鐵西區檢疫所出具的「檢疫證明」,而同行的浦東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派出的獸醫,現場查看狗的眼瞼和排洩物後,也沒有發現有不良狀況。
業內人士建議:可考慮為入滬犬只安裝晶片那麼,現場查看沒有發現異常,是否就代表這些狗都處在健康狀態?
上海一知名動物診療機構徐醫生對此給予了否定的答案。他介紹,犬只病毒都有潛伏期,譬如細小和冠狀病毒,前者潛伏期一周左右,後者則是一到兩周,期間沒有任何症狀,只有專業實驗室才能檢測出來。
他認為,如此數量的投訴,該狗舍確實有較大概率存在問題。一方面,因為來源複雜,狗舍不排除收到染疫的狗,另一方面,低劣的衛生情況很容易讓細小病毒等傳播開來。
他也透露,不排除一些狗舍在賣狗環節,通過注射抗生素等手段保持狗的活力。但消費者買回家不久,因為沒有後續維持,狗就會變得虛弱,而環境變更等原因同樣會促使病發。他建議,無論狗舍如何保證,消費者買回幼犬後應立即重新接種疫苗。
此外,一位業內人士也建議,可以給每一隻入滬銷售的犬只都安置電子晶片,用來記錄相關檢疫信息,避免做不到「犬證合一」帶來的執法窘境。
該業內人士還建議,因為狗舍的管理涉及到多個部門,可以考慮建立一個聯合執法小組,共同處理此類糾紛,「比如工商發證的時候,動監所就提前介入,檢查通過後才準可。」
至於疫病的確認方面,該業內人士認為,相關實驗室應當加強對執法部門的支持力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