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鐵路貨運改革,雲南大為制焦公司營銷部部長胡明月感慨地說:「鐵路貨運改革,我們企業是最大的受益者。『貨改』能讓企業省心、省力還省錢,我們怎麼可能不歡迎呢?」
昆明鐵路局地處全國鐵路網的末端,長期以來,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受諸多條件限制。一個多月前開始的貨運改革,給昆明鐵路局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也為雲南鐵路貨運帶來新的「正能量」。「貨改」過程中,昆明鐵路局嚴格落實「簡化受理、隨到隨辦、規範收費、熱情服務」的承諾,既贏得了胡明月等客戶們的肯定,也使自身的效益明顯增加。
如何「搶」市場?
對長期依賴鐵路運輸的昆明順和運輸有限公司而言,過去通過鐵路發貨一直很「糾結」,每次發貨,經理周后軍都要往車站跑。從內勤到外勤,從貨運員到裝卸派班員,他至少要接觸5個不同崗位的鐵路人員;報了月計劃和旬計劃,還有日計劃。「日計劃批下來以後,有沒有車皮還不一定。」周后軍說,「改革後都比較方便了,全過程一條龍,不論是報計劃還是配送車,這些事都交給鐵路人員來辦,他們主動上門服務。」周后軍介紹說,以前他們汽車運輸佔65%,現在走鐵路運輸的佔98%。
為什麼貨運改革一啟動,就受到了企業的歡迎?昆明鐵路局調度所主任許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以前鐵路貨運講的是裝卸能力、要的是月度年度計劃,現在我們講的是服務、要的是市場。這次鐵路貨運改革,最大的轉變就是由計劃導向市場轉變為主動服務市場。」
許濤介紹說,「貨改」啟動後,昆明鐵路局由局長、書記親自帶隊,走訪中煙公司、雲南煤化集團等12家大企業,介紹鐵路貨運改革的具體內容,讓客戶了解鐵路貨運服務的新變化;利用路地企聯席會議,與雲南省工信委協調配合,深入了解省內重點企業生產運營和運輸需求情況,積極主動服務客戶。鐵路局還推出了訪問網站、撥打客服電話、撥打貨運站電話、到營業廳、聯繫鐵路營銷人員上門服務等5種鐵路貨運辦理方式,讓廣大貨主切實感受到鐵路服務的方便、快捷。
如何讓服務變得更貼心?
「我從來沒想到你會來我們廠裡」,陸良縣一家民營企業——華升介質粉廠總經理楊六華第一次見到昆明鐵路局昆明車務段陸良貨運服務部主任李帆時,這句話脫口而出。
陸良縣華升介質粉廠並不是第一次與鐵路打交道。當李帆得知這家企業一直在捨近求遠發貨時,他想到可以為客戶節約短途運輸成本,便自己摸索著上門來了。上門當天,楊六華在接受了李帆算的成本帳後,決定選擇陸良站作為自己的貨物運輸「碼頭」。
過去,鐵路貨運方式是「站到站」,改革後現在實行的是「站到門」和「門到站」,客戶只需提交一個訂單,剩下的調度、裝卸、運輸等一系列繁瑣的工作可以全部由鐵路代勞。為此,昆明鐵路局構建了「門到門」的物流配送網絡,與32家汽車運輸公司籤訂了協議,有效組織1432輛汽車,配送能力達47506噸,物流配送覆蓋30個車站。自6月15日啟動改革以來,昆明鐵路局接取送達業務共計完成116單、配送貨物25045噸。
[責任編輯:康慧珍(實習)]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