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登上「雪龍」號科考船(組圖)

2020-12-08 人民網安徽頻道

  昨日,習近平在霍巴特港看望正在這裡補給的「雪龍」號全體科考人員。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據新華社電 昨日,正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陪同下,參觀南極科考項目並慰問兩國科考人員。

  視頻連線慰問科考人員

  霍巴特是澳大利亞南極科考母港。「雪龍」號科考船在執行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任務途中,在霍巴特港停靠補給。

  習近平和阿博特來到霍巴特港區,參觀了澳大利亞南極科考展覽,並通過視頻連線同中澳南極科考站工作人員通話。中國中山南極科考站、澳大利亞戴維斯南極科考站負責人分別匯報工作。

  習近平向兩國科考人員表示慰問。習近平指出,南極科學考察意義重大,是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中國開展南極科考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了貢獻,30年來,中澳兩國科考人員開展了全面深入合作。中方願意繼續同澳方及國際社會一道,更好認識南極、保護南極、利用南極。

  阿博特向兩國科考人員表達問候,他表示,南極科考對人類意義重大,希望兩國科研人員加強合作。

  習近平和阿博特共同見證了中澳南極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籤署。

  中國在南極已建4個站

  隨後,習近平前往碼頭,登上中國「雪龍」號科考船,參觀了中國極地考察30周年圖片展。一張張圖片講述了中國極地科考的奮鬥歷程和光輝成就。30年來,中國極地工作者先後在南極建立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營地,成功組織30次南極科考,取得許多重大成果。

  展出的一張照片是1985年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我國首次南極考察立功受獎人員時的合影。當時獲獎的汪海浪如今是「雪龍」號副領隊,吳林是水手長。習近平同他們親切交談,勉勵他們再立新功。

  習近平離開「雪龍」號時,船員和科考人員列隊歡送。習近平祝他們勝利凱旋。

  ■ 揭秘

  霍巴特:赴中山站重要補給港

  「雪龍」號此次停靠補給地點霍巴特是怎樣的城市?與南極科考有何關係?記者為您揭秘這座南半球小城。

  霍巴特是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雖然人口只有數十萬,卻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

  霍巴特被稱為「風帆上的城市」。1945年起,小城在12月下旬迎來一年中最熱鬧的盛會——雪梨霍巴特帆船賽。參賽船隻從雪梨出發,航行1020公裡抵達霍巴特。這是全世界最負盛名的帆船賽事。

  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10月30日從上海出發,航行半月後抵達霍巴特。作為南半球城市,霍巴特現在正是乍暖還寒的初春時節。

  霍巴特與中國的南極科考事業有著不解之緣。小城是通往東南極洲的重要門戶,澳大利亞南極局總部就坐落在這裡。1989年中山站建站後,霍巴特成為中國南極科考船前往中山站的重要補給港。

  中澳兩國在南極科考領域合作密切。1980年1月,中國首次選派科學家赴南極科考,得到澳大利亞南極局的大力協助。2003年,中國第20次南極科考期間,中澳兩國科學家還聯合開展了埃默裡冰架考察。

  據新華社

  ■ 現場

  習近平訪塔州看望16名小學生

  昨日,習近平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訪問。在機場時,原住民代表用傳統方式宣讀歡迎詞,當地兒童向習近平夫婦獻花並贈送塔斯馬尼亞州特產燻衣草小熊。

  習近平強調,我是中國和塔斯馬尼亞州友好交往的親歷者。塔斯馬尼亞州和福建省友好省州關係歷經33年,發展得越來越好。

  習近平還看望了已故塔斯馬尼亞州前州長培根的家人。培根的遺孀哈妮向習近平贈送了她繪製的油畫。

  「對話」塔州小學生

  今年5月,塔斯馬尼亞州朗塞斯頓市斯科奇-歐克伯恩小學16名小學生給習近平和彭麗媛寫信,介紹當地獨特動植物和自然景觀,並用稚嫩的漢字表達了邀請習近平和彭麗媛訪問塔斯馬尼亞州的願望。不久,他們就收到了習近平夫婦的回信,表示期待著訪問他們的家鄉,鼓勵他們學好漢語。習近平和彭麗媛這次來到塔斯馬尼亞州,專門安排時間看望這些孩子們。

  習近平和彭麗媛來到總督府草坪上,孩子們用中文歡迎習近平夫婦。習近平和彭麗媛微笑著同孩子們打招呼,習近平說,我們來到這裡,一個主要目的就是來看看你們,你們代表著希望和未來。我知道,你們和你們身邊不少同學都在學習漢語,希望你們更多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

  種下一棵玉蘭樹苗

  習近平同布洛代州督一道種下一棵玉蘭樹苗,孩子們為樹苗澆水。習近平對孩子們說,兩國少年就是友誼的種子。我希望你們今後到中國學習、旅遊。你們可以繼續給我寫信,我願意分享你們的好消息。

  習近平和彭麗媛向孩子們揮手告別,孩子們用中文說:再見。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雪龍2」號南極科考首次調查「中水層魚」
    36次南極科考的「雪龍2」號目前正在太空人海進行大洋科考。本次航段的航行時間將長達近50天,海上漂泊的日子裡,「雪龍2」號上,記者通宵記錄了兩位魚類專家的科研工作。
  • 「雪龍2」號乘風破浪 雙向破冰 智能航行
    但直到加入《南極條約》後的第十年,1993年,中國才買到一艘可用於北冰洋運輸的船,經過多次改造,成為目前的「雪龍」號極地科考破冰船。自1994年起,「雪龍」號搭載著中國科學考察隊先後執行了22次南極考察任務和9次北極考察任務。按船齡計,「雪龍」號已是「老驥伏櫪」,加上是「半路出家」,其科考與破冰能力都不足以滿足當前我國極地科考的新需求。
  • 「雪龍2」號忙碌科考迎新年
    36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繼續在南大洋太空人海作業,科考隊員們以工作迎接2020年新年。約3個半小時的水體環境調查剛結束,科考隊員又在「雪龍2」號尾部甲板,先後利用A型架將浮遊生物拖網和磷蝦拖網放入海中,收穫了浮遊生物和磷蝦樣品,科考隊員隨即處理。一個作業站位結束又來下一個。
  • 2019「雪龍2」號收穫滿滿
    此次南極科考,「雪龍2」號搭載89名隊員,全程168天。離開中山站後,「雪龍2」號首次來到了南大洋的太空人海,並將在這裡進行為期40天的科考調查。這意味著全體隊員都會在「雪龍2」號船上送走2019年,迎來2020年。臨近年末的這些天,許多科考隊員和船員也一如既往地在忙碌的大洋科考調查中度過。
  • 揭秘「雪龍2」號極地破冰船為什麼這麼牛(組圖)
    海博會期間,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新聞發布會上在「雪龍2」號上舉行,極地考察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在對其進行「解密」。&nbsp&nbsp&nbsp&nbsp1:「雪龍2」號與「雪龍」號相比有啥區別?
  • 我國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順利交付具備全迴轉電力...
    人民日報上海7月11日電 (記者劉詩瑤、韓文鋆)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11日,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在上海順利交付,標誌著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了新突破。「雪龍2」號建造工程由自然資源部所屬的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組織實施。
  • 「雪龍2」號正式亮相!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裡
    關注一:「雪龍2」號與「雪龍」號相比哪些方面更先進?  「雪龍2」號船船長趙炎平說,「雪龍2」號是一條以極地水域科學考察為首要任務、兼具極地考察站後勤物資運輸能力的「綠色」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與「雪龍」號相比,「雪龍2」號破冰能力和科考能力「更上一層樓」。
  • 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9日起航
    「雪龍2」號船長122.5米,型寬22.32米,設計吃水7.85米,設計排水量13996噸,航速12節~15節,續航力2萬海裡,自持力60天。雙向破冰是「雪龍2」號最大的亮點。我國極地科考主要選擇在南北極海冰較少的夏季開展,即便如此,部分極地海域仍常年冰封,而現役「雪龍」船破冰能力有限,無法滿足極地學科考察的需求。
  • 「雪龍2」號南極科考首次調查「中水層魚」 零的突破帶來希望
    第36次南極科考的「雪龍2」號目前正在太空人海進行大洋科考。本次航段的航行時間將長達近50天,海上漂泊的日子裡,「雪龍2」號上,記者通宵記錄了兩位魚類專家的科研工作。
  • 科普:「雪龍」號為何要觀測海水溫度和鹽度?
    新華社「雪龍」號11月22日電(記者榮啟涵)當地時間11月22日,搭載中國第33次南極科考隊的「雪龍」號科考船航行至南緯45度附近的西風帶邊緣,科考隊員在那裡進行了海水的溫度、鹽度觀測,這種觀測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 在江南造船廠維護35天,「雪龍2」號將再赴南極
    在完成一系列「補血」維護工程後,「雪龍2」號又將再次踏上新徵程。11月4日,澎湃新聞記者(www.thepaper.cn)從江南造船廠獲悉,11月2日,中國新一代極地科學考察船「雪龍2」號船解纜起航,結束了為期一個多月的設備檢修和保養工程,將以「滿血」狀態迎接下一次科考任務。
  • 「雪龍2」號為何受到深圳人追捧
    為助力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將於10月13日—15日靠泊深圳蛇口郵輪母港,並於15日下午首航出徵南極,與「雪龍」船共同執行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任務。
  • 「雪龍兄弟」抵達中山站附近海域 「雪龍2」號首次破冰作業
    「雪龍」號開進「雪龍2」號(前)破冰後的航道(11月20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攝  新華社「雪龍2」號11月21日電(記者 劉詩平)中國「雪龍兄弟」——「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20日順利抵達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首個目的地中山站附近海域。首航南極的「雪龍2」號當天還進行了首次陸緣冰破冰作業。  中國此次南極科學考察首次實行「雙龍探極」。
  • 詳看「雪龍2」
    今年11月下旬,兩艘船預計將抵達中山站附近,到時候,「雪龍2」號將走在前面,為「雪龍」號開出冰道。「雪龍2」號配備了「雪鷹301」直升機今年是我國開展南極考察活動的第35年,也是南極中山站建站30周年,崑崙站建站10周年,泰山站建站5周年……長122.5米,型寬22.32米的「雪龍2」號首航南極,也被人們寄予厚望。
  • 國內首套Micro-G LaCoste S-III型海空重力儀在「雪龍2」號完成...
    2020年6月20日,勞雷交付的國內首套Micro-G LaCoste S-III型海空重力儀順利通過「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的海試驗收,其出色的內符合精度和穩定性,得到「雪龍2」號參與海試驗收專家與用戶代表的一致認可,將於7月隨「雪龍2」號開啟極地科考之旅。
  • 大洋行者「雪龍2」號,抗疫一樣不鬆勁 ——連線我校附屬東方醫院隨...
    大洋行者「雪龍2」號,抗疫一樣不鬆勁 ——連線我校附屬東方醫院隨船醫生郝俊傑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0-02-10  瀏覽:
  •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返回三亞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返回三亞 2020-12-22 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 開始返航
    在經歷了50天的海上航行和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科學考察作業後,我國「探索二號」科考船日前結束了本航次的全部科考任務,開始返航。▌「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 開始返航在這個航次中,「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
  • 探秘雪龍2號:食堂有剁椒魚頭咖喱牛肉,宿舍北歐風,還有健身房
    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領隊助理、「雪龍2」號船長趙炎平接受南都記者採訪。這是他第12次去往南極,對此次科考,他非常有信心。趙炎平在「雪龍」號上工作11年,又全程見證了「雪龍2」號的設計生產。他感嘆,隨著國力強大,極地裝備也越來越先進,「在南極考察需要用到很多裝備,慢慢逐步都在國產化」。
  • 「雪龍2」號駛離開普敦港二下南極
    1月23日,「雪龍2」號正在駛離開普敦港。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新華社「雪龍2」號1月23日電(記者劉詩平)搭載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隊員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北京時間23日22時(當地時間23日16時)駛離南非開普敦港,前往南極長城站。  這是「雪龍2」號第三次穿越西風帶,第二次前往南極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