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駛離開普敦港的大洋行者——「雪龍2」號抵達南極長城站,為站裡送去230餘噸物資。8日開始的卸貨工作一直進行到深夜,並將連續數日。
前面就是長城站
「非常時期,為了儘量避免人員交叉帶來的風險。我們的「雪龍2」號卸貨作業時,非工作人員不讓靠近。我就呆在船上。」郝俊傑告訴記者。
郝俊傑介紹,「雪龍2」號1月20日在開普敦外海休整、補給時,開普敦的中學生走上船參觀,國內派遣的11名科考隊員上船。按照國內的指示,科考隊員們一上船,我們立刻例行測量體溫,並展開14天的醫學觀察。大家戴口罩、勤洗手,見面也儘量少說話。
郝俊傑為新加入隊員測體溫
「傳染病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者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2月2日(正月初九),海上航行的「雪龍2」號內,郝俊傑給大家做「傳染病」講座,他從傳染病的感染特點講起,列舉疫病的傳染性、流行性、免疫性、地方性、季節性等特點,指出傳染病有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傳播環節,像美洲新大陸的天花病毒1518年後的8年大流行時間內,2500萬人口的阿茲蒂克帝國(位於今墨西哥境內)滅絕;歐洲的鼠疫,造成數千萬人死亡。傳染病被分為甲類(霍亂、鼠疫)、乙類、丙類等三種,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就屬於乙類傳染病。
關於這次新冠肺炎,郝俊傑依據國內傳來的材料介紹,病毒在顯微鏡下呈現囊膜、 膜上存在棘突,整個病毒像日冕,不同冠狀病毒棘突有差異;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多形性,基因特徵與SARS有明顯區別。傳播途徑依然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亦可通過接觸傳播(洗手)。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潛伏期一般3-7天,最長不超過14天。郝俊傑說:大家要勤洗手、少接觸,出門帶好口罩。「雪龍2」號是個封閉獨立環境,只要大家多注意,我們就是安全的。「這次講座是在國內確診病例超過14000人的時候舉辦的,隊員們高度重視,非常關心國內局勢。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工作,為疫情防控作貢獻。」郝俊傑告訴記者。
郝俊傑介紹,我們的春節是在船上自娛自樂過的。當時,海上信號很差,我們收不到央視春晚,自編自演了十幾個節目、群體活動,聯歡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好在當時海浪只有3-4米,海況尚好,船不太顛簸。
春節聯歡
「雪龍2」號23日離開南非開普敦港。船在那裡完成了人員更換和燃油、淡水、食品補給,然後二下南極。前往長城站途中,我們的科考隊員在西風帶布放一套漂流式海氣界面浮標和一套感應耦合傳輸浮標。經過15天航行,北京時間7日4時40分抵達南極長城站附近海域。在長城站附近時,遇上了較大的風浪,船隻只有選擇在站外海域漂航暫避,待風浪較小時,8日開始執行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長城站卸貨任務。
展旗
採訪獲悉,作為「雪龍2」號的保健醫生,郝俊傑作為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的一名資深隊員,在救援隊中負責重症監護室,多次參與重大賽事的醫療保障工作。這次作為「雪龍2」號考察船的隨隊醫生,他只能「單兵作戰」,因此他必須具備全科型診斷能力。出徵前,郝俊傑經過了12個科室的輪訓,學習每一科最基本病理機制和診療手段,並融會貫通,以便在簡易診斷儀器條件下、遇到急難險重情形時實施科學、準確的診治。我校附屬東方醫院極地醫學中心執行主任餘萬霰介紹,郝俊傑醫生是美國心臟病協會(AHA)基礎心肺復甦(BLS)導師,具備這個技術特長的他在船上有很好的用武之地。
留個影
目前,「雪龍2」號的卸貨工作還在繼續進行中。(程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