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行者「雪龍2」號,抗疫一樣不鬆勁 ——連線我校附屬東方醫院隨...

2020-12-05 同濟大學新聞網

大洋行者「雪龍2」號,抗疫一樣不鬆勁 ——連線我校附屬東方醫院隨船醫生郝俊傑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0-02-10  瀏覽:

27日,駛離開普敦港的大洋行者——「雪龍2」號抵達南極長城站,為站裡送去230餘噸物資。8日開始的卸貨工作一直進行到深夜,並將連續數日。

前面就是長城站

「非常時期,為了儘量避免人員交叉帶來的風險。我們的「雪龍2」號卸貨作業時,非工作人員不讓靠近。我就呆在船上。」郝俊傑告訴記者。

郝俊傑介紹,「雪龍2」號120日在開普敦外海休整、補給時,開普敦的中學生走上船參觀,國內派遣的11名科考隊員上船。按照國內的指示,科考隊員們一上船,我們立刻例行測量體溫,並展開14天的醫學觀察。大家戴口罩、勤洗手,見面也儘量少說話。

郝俊傑為新加入隊員測體溫

「傳染病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者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22日(正月初九),海上航行的「雪龍2」號內,郝俊傑給大家做「傳染病」講座,他從傳染病的感染特點講起,列舉疫病的傳染性、流行性、免疫性、地方性、季節性等特點,指出傳染病有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傳播環節,像美洲新大陸的天花病毒1518年後的8年大流行時間內,2500萬人口的阿茲蒂克帝國(位於今墨西哥境內)滅絕;歐洲的鼠疫,造成數千萬人死亡。傳染病被分為甲類(霍亂、鼠疫)、乙類、丙類等三種,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就屬於乙類傳染病。

關於這次新冠肺炎,郝俊傑依據國內傳來的材料介紹,病毒在顯微鏡下呈現囊膜、 膜上存在棘突,整個病毒像日冕,不同冠狀病毒棘突有差異;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多形性,基因特徵與SARS有明顯區別。傳播途徑依然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亦可通過接觸傳播(洗手)。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潛伏期一般3-7天,最長不超過14天。郝俊傑說:大家要勤洗手、少接觸,出門帶好口罩。「雪龍2」號是個封閉獨立環境,只要大家多注意,我們就是安全的。「這次講座是在國內確診病例超過14000人的時候舉辦的,隊員們高度重視,非常關心國內局勢。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工作,為疫情防控作貢獻。」郝俊傑告訴記者。

郝俊傑介紹,我們的春節是在船上自娛自樂過的。當時,海上信號很差,我們收不到央視春晚,自編自演了十幾個節目、群體活動,聯歡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好在當時海浪只有3-4米,海況尚好,船不太顛簸。

春節聯歡

「雪龍2」號23日離開南非開普敦港。船在那裡完成了人員更換和燃油、淡水、食品補給,然後二下南極。前往長城站途中,我們的科考隊員在西風帶布放一套漂流式海氣界面浮標和一套感應耦合傳輸浮標。經過15天航行,北京時間7440分抵達南極長城站附近海域。在長城站附近時,遇上了較大的風浪,船隻只有選擇在站外海域漂航暫避,待風浪較小時,8日開始執行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長城站卸貨任務。

展旗

採訪獲悉,作為「雪龍2」號的保健醫生,郝俊傑作為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的一名資深隊員,在救援隊中負責重症監護室,多次參與重大賽事的醫療保障工作。這次作為「雪龍2」號考察船的隨隊醫生,他只能「單兵作戰」,因此他必須具備全科型診斷能力。出徵前,郝俊傑經過了12個科室的輪訓,學習每一科最基本病理機制和診療手段,並融會貫通,以便在簡易診斷儀器條件下、遇到急難險重情形時實施科學、準確的診治。我校附屬東方醫院極地醫學中心執行主任餘萬霰介紹,郝俊傑醫生是美國心臟病協會(AHA)基礎心肺復甦(BLS)導師,具備這個技術特長的他在船上有很好的用武之地。

留個影

目前,「雪龍2」號的卸貨工作還在繼續進行中。(程國政)

相關焦點

  • 同濟醫生為「雪龍2」號出徵南極保駕護航
    昨日,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從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離港,預計15日從深圳正式啟航,前往南極海冰區,開啟為期半年的南極首航任務。來自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神經內科的醫生郝俊傑作為保健醫生隨隊出發,在未來的162天遠航中,保障船上所有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
  • 依託我校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和東方醫院等成立的國家幹細胞轉化...
    依託我校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和東方醫院等成立的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獲批建設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19-07-17  瀏覽:
  •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護士長陳靜——抗疫一線...
    人物簡介:陳靜,女,1973年7月生,浙江海鹽人,中共黨員,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2014年隨醫療隊赴西非支援抗擊伊波拉疫情,2018年隨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執行「和諧使命-2018」任務。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帶領團隊馳援武漢,在漢口醫院奮戰8天8夜後,轉戰火神山醫院。
  • 2019「雪龍2」號收穫滿滿
    這是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離開中山站前的最後一晚,大家在「雪龍2」號前合影留念。離開中山站後,「雪龍2」號來到南大洋的太空人海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科學考察,這是歷次南極大洋科考調查時間最長的一次。到達當天,隊員們就在這片未知的海域開始了不分晝夜的科考調查。
  • 「雪龍兄弟」抵達中山站附近海域 「雪龍2」號首次破冰作業
    「雪龍」號開進「雪龍2」號(前)破冰後的航道(11月20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攝  新華社「雪龍2」號11月21日電(記者 劉詩平)中國「雪龍兄弟」——「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20日順利抵達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首個目的地中山站附近海域。首航南極的「雪龍2」號當天還進行了首次陸緣冰破冰作業。  中國此次南極科學考察首次實行「雙龍探極」。
  • 「雪龍2」號乘風破浪 雙向破冰 智能航行
    圖為2019年12月,「雪龍2」號突破南極層冰區駛入浮冰區。(中國船舶集團第七Ο八研究所供圖)圖為2020年7月15日,「雪龍2」號停泊在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當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出發,執行科學考察任務。
  • 國內首套Micro-G LaCoste S-III型海空重力儀在「雪龍2」號完成...
    2020年6月20日,勞雷交付的國內首套Micro-G LaCoste S-III型海空重力儀順利通過「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的海試驗收,其出色的內符合精度和穩定性,得到「雪龍2」號參與海試驗收專家與用戶代表的一致認可,將於7月隨「雪龍2」號開啟極地科考之旅。
  • 「雪龍2」號忙碌科考迎新年
    36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繼續在南大洋太空人海作業,科考隊員們以工作迎接2020年新年。隨後,「雪龍2」號繼續在太空人海的東經40度斷面進行水體環境調查,獲取海水溫度、鹽度和葉綠素等水體環境參數的剖面信息,助力海洋水文、生物、化學等學科的觀測和研究。
  • 「雪龍2」號偶遇北極熊
    據雪龍探極公眾號消息,7月29日,北京時間17:00(船時20:00),「雪龍2」號航行時於,北緯74度52分、西經179度16分偶遇北極熊。 航渡期間遇到熊是件開心的事兒,大家都在拍拍拍,畢竟是非常難得,真可謂「喜相逢」。
  • 通訊:2020年「雪龍2」號的南極第一網魚
    新華社「雪龍2」號1月1日電通訊:2020年「雪龍2」號的南極第一網魚新華社記者劉詩平「沒想到魚類拖網從放網到收網跨了一年,而且還是『雪龍2』號2020年的第一場作業。」船上時間2020年1月1日凌晨2時10分(北京時間1日5時10分),「雪龍2」號完成南大洋太空人海最新一次中水層魚類拖網取樣,科考隊員從1100米以淺的水域獲得了又一批珍貴的南極魚類樣品。
  • 「雪龍2」號駛離開普敦港二下南極
    1月23日,「雪龍2」號正在駛離開普敦港。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新華社「雪龍2」號1月23日電(記者劉詩平)搭載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隊員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北京時間23日22時(當地時間23日16時)駛離南非開普敦港,前往南極長城站。  這是「雪龍2」號第三次穿越西風帶,第二次前往南極地區。
  • 「雪龍2」號正式亮相!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裡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14日向深圳公眾開放,將於15日啟航首航南極,與「雪龍」號一起展開「雙龍探極」,形成中國南極考察新格局。  「雪龍2」號與「雪龍」號有何不同?本次南極考察有哪些突出亮點?極地考察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在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新聞發布會上對人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 習近平登上「雪龍」號科考船(組圖)
    昨日,習近平在霍巴特港看望正在這裡補給的「雪龍」號全體科考人員。   視頻連線慰問科考人員   霍巴特是澳大利亞南極科考母港。「雪龍」號科考船在執行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任務途中,在霍巴特港停靠補給。   習近平和阿博特來到霍巴特港區,參觀了澳大利亞南極科考展覽,並通過視頻連線同中澳南極科考站工作人員通話。中國中山南極科考站、澳大利亞戴維斯南極科考站負責人分別匯報工作。   習近平向兩國科考人員表示慰問。
  • 「雪龍2」號為何受到深圳人追捧
    為助力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將於10月13日—15日靠泊深圳蛇口郵輪母港,並於15日下午首航出徵南極,與「雪龍」船共同執行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任務。
  • 揭秘「雪龍2」號極地破冰船為什麼這麼牛(組圖)
    海博會期間,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新聞發布會上在「雪龍2」號上舉行,極地考察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在對其進行「解密」。&nbsp&nbsp&nbsp&nbsp1:「雪龍2」號與「雪龍」號相比有啥區別?
  • 「雪龍2」號完成首向和尾向破冰試驗
    「雪龍2」號進行破冰試驗時的航道,圖中船所在的航道為尾向破冰試驗航道,橫向的為首向破冰試驗航道(11月27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攝  新華社「雪龍2」號11月27日電(記者劉詩平)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26日完成首向和尾向破冰試驗。  破冰試驗在中山站附近的普裡茲灣海域進行,從北京時間16時52分開始,持續約3.5小時。破冰試驗是為驗證這艘新破冰船是否達到設計指標,並幫助駕駛人員掌握「雪龍2」號在破冰時的各種操縱特性。
  • 雪龍2號停靠紐西蘭港口 進行無接觸補給
    軍報快訊 【雪龍2號停靠紐西蘭港口 進行無接觸補給】11月28日,「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停靠在紐西蘭南島克賴斯特徹奇市利特爾頓港。 經過17天航行,搭載著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27日停靠紐西蘭南島克賴斯特徹奇市利特爾頓港,進行無接觸補給。
  • 2021年青島市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膠州醫院招聘工作人員公告(300人)
    關於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膠州醫院2021年度招聘工作人員的方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膠州醫院是膠州市政府與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戰略共建項目,位於膠州市大沽河省級生態旅遊度假區,將於2021年6月投入使用。
  • 北醫三院與義大利維羅納大學附屬醫院舉辦新冠肺炎臨床救治技術線...
    應義大利維羅納大學附屬醫院邀請,為進一步交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經驗,在國家衛健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指導下,4月29日,「一帶一路」醫學人才培養聯盟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主辦了線上「命運與共,全球戰『疫』——中意新冠肺炎臨床救治技術交流會」。
  • 「雪龍2」號南極科考首次調查「中水層魚」
    36次南極科考的「雪龍2」號目前正在太空人海進行大洋科考。本次航段的航行時間將長達近50天,海上漂泊的日子裡,「雪龍2」號上,記者通宵記錄了兩位魚類專家的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