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藝志願者教殘疾兒童唱童謠
惠州日報訊 (記者宮曉磊)「月光光,照禾塘;價值觀,美名揚;傳四方,社會祥……」1月10日上午,在惠東縣星光特殊兒童康復中心的一個課室裡,傳來了陣陣客家話讀童謠的聲音,還傳來陣陣歡笑聲和掌聲。
-
「粵語童謠之父」韋然欲把唐詩歌謠化
近日,年過五十的韋然現身廣州,攜手星外星唱片公司一起舉行「助童為樂」的項目,除了再版經典童謠,他們還將創作一批新歌謠。1956年,香港的周聰作了一首歌叫《一支竹仔》(又名《家和萬事興》),這是有記載的將童謠變成歌曲的第一首歌。 而廣州出現的首支粵語童謠兒歌出現在1958年,當時音樂人喬飛在廣東童謠元素的基礎上創作了一首家喻戶曉的《月光光》。就算到現在,都有很多人以為這首歌是祖輩們傳下來的,但其實不是,除了「月光光照地堂,蝦仔你乖乖訓落床」這句歌詞,其他所有歌詞和旋律都是喬飛自己創作的。
-
成都文藝志願者之家公益惠民活動精彩不斷 把最美的童謠唱給你聽
活動現場近日,位於成都市雙流區東升城市公園-空港藝創空間的成都文藝志願者之家,邀請到了一直特別的嘉賓團隊——「快樂的孩子愛歌唱」樂隊。活動現場於是,在這個充滿金色童趣的夏天,「快樂的孩子愛歌唱」樂隊帶著小樂迷、大樂迷們重溫了好多動聽的童年歌謠,有經典童謠《丟手絹》、《小紅帽》、《小白船》,有原創歌曲《快樂的孩子愛歌唱》、《花臉巴兒》……這些歌不止是獻給小朋友,更是獻給所有保有一顆純真童心的人。
-
粵語童謠你仲識唔識唱?
昨日,由佛山市文聯等單位舉辦的「佛山童謠、童話徵文活動」公布得獎名單。《佛山好》、《滴滴答》等一首首具有童年氣息的童謠獲得獎項。佛山不少70、80後網友也在ttx等論壇上發帖感嘆,童謠評選勾起了他們不少快樂的童年回憶,尤其是粵語童謠《月光光》等,更是勾起了他們無數美好記憶。不過記者採訪發現,新一代的「00後」對這些童謠非常陌生。
-
呢滴廣州人細細個經常唱的粵語童謠 你仲識唱幾隻?
呢滴廣州人細細個經常唱的粵語童謠 你仲識唱幾隻? 時至今日 孩子們仍朗朗上口的廣府童謠可能 只有《月光光》、《落雨大》幾首 大部分的廣府童謠近乎湮沒
-
百年名校開粵語選修課:做新廣州人?做真廣州人!
在2017年,為提升白雲區的教育水準,執信與白雲區教育局合作,在水蔭路開設了新校區(初中),生源出現了變化。01負責水蔭路校區教學管理工作的是劉玲玲副校長,自1989年在廣州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後,她就一直從事教育工作。
-
裡水現身廣州CBD?!最IN國潮風VS文藝小清新,你pick哪個?
「夢裡水鄉」現身廣州CBD? 裡水美景、美食、鮮花等讓人眼花繚亂? 沒錯!1月11日起, 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攜手 廣州日報社佛山全媒體傳播中心 策劃推出的「夢裡水鄉」地鐵專列 在廣州地鐵3號線、6號線夢幻啟航!
-
童謠小能手 演·寫·唱俱佳
近年來,該校通過粵語童謠激發少年兒童的才智個性和身心能力發展,並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民族語言和價值的認同。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溫倩茵 本版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梁鉅聰 創新粵語童謠形式獲肯定 「氹氹轉,菊花園,炒米餅,糯米糰……」「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擔柴上街賣,……」「月光光,照地堂,蝦仔你乖乖瞓落床……」這些親切熟悉的粵語童謠陪伴著很多本土老廣成長,當他們離開了童年,成為別人的父母,還會傳唱這些粵語童謠嗎?
-
廣安鄉友蔣舟為抗疫譜曲,劉德華劉濤等傾情獻唱,華仔還將獨唱粵語版
點擊播放 GIF 0.0M蔣舟介紹《愛的橋梁》除合唱版外還將推出粵語版、對唱版和女生版其中粵語版由劉德華演唱「這不只是一首歌,而是我們射向新冠病毒的子彈。蔣舟,籍貫廣安,高級編輯、高職評委,現任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福州陽光學院、理工學院兼職教授,作品三次入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被譽為央視春晚作曲「專業戶」, 並獲國家廣電總局「中國廣播文藝獎」等各級政府獎項四十餘個。1973年,蔣舟出生在鄰水縣一個文藝家庭,父親是當時的鄰水縣川劇團副團長,受家庭環境薰陶,從小就喜歡音樂。
-
我喺廣州人,我識講粵語!
估下呢啲常用粵語字點讀咯!3這些粵語童謠 我唱開頭你就會哼 小朋友聚在一起玩的時候總會無緣無故唱這首歌也不懂為什麼「臊孲仔」(蘇蝦仔)嗰陣阿媽就喺唱呢首歌仔氹我訓肥仔個pp......嗯,因為這首歌當年的肥仔都哭了曾經我也是個小肥婆!
-
認真臉,不會說粵語的「我」,就是通過這些粵語歌曲學會的
「猴賽雷」、「母雞呀」、「撲街啦」……早年港劇港樂影響,即使非粵語系地區的人,對這些簡單粵語也能耳熟能詳,「港樂」輝煌不再,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曾經的譚張梅李,四大天王等給我們太多的回憶,而他們的不少經典粵語歌曲,更是我們學習粵語的重要方式。
-
首屆嶺南童謠節決賽圓滿收官 新童謠萌醉眾人心
兒歌中,除有《一支竹仔》、《搖到外婆橋》、《月光光》等傳統曲目,亦有《小畫家》、《十朵花九個瓜》、《漢字謠》等新作品。希望能將童謠節辦成一個大舞臺,為小朋友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 ——廣東省音樂家協會主席 劉長安 作為一個童謠的工作者,在這個童謠節裡我看到了多姿多彩的表演。雖然這只是一個比賽,但絕對不只是一個比賽,更是一次友誼的交流。比賽成績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每一個出席的小朋友在表演中都很投入。
-
廣州粵語與香港粵語,哪個才是正宗的廣東話?
南宋之後的中原漢語,因為音調大為減少,為避免過多的同音字而嚴重影響到交流的弊端,其解決方案就是增加聲母,即在原來從沒有捲舌音的古漢語基礎上,通過把「z、c、s」三個聲母髮捲舌音而新增加了「zh、ch、sh」這三個聲母。這就是現在的普通話有捲舌音的由來了。
-
牛津大學新冠疫苗研製失利,一名志願者死亡,白宮一片哀嚎
本來疫情就已經夠嚴峻了,近日歐洲再次傳出噩耗,牛津大學新冠疫苗研製失利,英國製藥公司在巴西進行新冠疫苗測試,出現一名志願者死亡事件。據巴西方面透露,英國阿斯利康製藥公司和牛津大學在巴西進行疫苗試驗,一名巴西籍志願者接種後死亡。據悉,牛津大學方面表示,在審慎評估這起死亡案例後,臨床試驗沒有安全上的隱患,巴西方面也支持繼續進行疫苗測試。
-
湖北失憶流浪老人尋親,英語和粵語流利,自稱有公司開瑪莎拉蒂
但老人衣衫整潔,會說流利的粵語和英語,稱自己有一家公司,還有一輛瑪莎拉蒂。 據陳女士介紹,救助站發現該流浪老人是接到群眾的報警,民警在一小區門口找到他後,把他送到救助站,"當時,是市民發現他後報了警,民警在我們荊州本地的一個小區的門口找了他" 與普通流浪漢不同,能說英語和粵語 稱自己有公司還有一輛瑪莎拉蒂
-
結束隔離的新冠疫苗志願者:觀察尚未結束,領感謝狀時還領到三盒...
3月31日,首批接種重組新冠疫苗的4名志願者結束隔離觀察返家,身體狀況正常。4月2日,又將有部分志願者結束隔離觀察期,武漢市民阿明(化名)即是其一。本次接種新冠疫苗的志願者共108人,分為3個研究組:低劑量疫苗組、中劑量疫苗組、高劑量疫苗組,每組36人。阿明所在的是低劑量疫苗組。
-
伊藤潤二親自繪製御守圖 祝願疫情早日結束
日本著名的驚悚漫畫作家伊藤潤二,5月1日在其個人 Twitter 上發布了一張由他本人親自創作的「御守」圖片,並附文希望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能夠早日結束,從這張繪畫上也可以明顯看到獨屬於伊藤潤二的風格。「御守」起源自中國唐朝的護身符文化,在傳入日本後演化為了現如今的「御守」,其本質也同樣是附帶有美好祝願的護身符。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正在世界範圍蔓延,我們的鄰國日本也同樣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伊藤潤二先生也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繪畫祝願平安的生活能夠早日回歸。
-
廣東小學教師發明粵語輸入法 廣受粵語網友歡迎
厚街鎮前進小學的語文教師王許樂憑藉自己對粵語音標的深入研究,加入廣州、香港等地網友組成的粵語輸入法研發團隊,推出「輕鬆粵語輸入法」供網友免費使用。由於兼容了繁、簡兩種字型,該輸入法受到廣東、香港及一些國外粵語網友的歡迎。目前該輸入法2.1版的官方下載已過萬次,最新的2.5版也將於近期完成。
-
文藝志願者是核心價值觀紮根基層的精神助手
20日上午,在抗戰歌曲《黃水謠》《遊擊隊之歌》的歌聲中,「到人民中去」京津冀百名藝術家志願者赴抗戰聖地服務採風大地行活動在盧溝橋前啟動,120餘名文藝志願者將赴河北狼牙山、白洋澱等地開展服務採風活動。(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 在我國的志願者服務大軍中,文藝志願者只是全國志願者的一個支流,他們能給基層群眾帶去豐富的文藝活動,能繪寫一幅幅靚麗多彩的民生畫卷,是新時期走基層服務人民的輕騎兵。
-
臺上來了徐匯娃,童謠展演頂呱呱……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引導全區中小學生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自覺養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行為習慣,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文明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