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開粵語選修課:做新廣州人?做真廣州人!

2020-12-05 羊城網

「埋嚟睇埋嚟揀,我哋啲水果好新鮮!」

「啲橙幾錢斤啊?」

「十二文斤,你要幾多?」

「我要兩斤,計平啲畀我啦!」

▲努力練習粵語對話的同學們

不要以為自己身處菜市場,其實這是執信中學水蔭路校區的粵語選修課堂。

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模擬著日常購物的場景,進行粵語對話練習,非常實用貼地。「埋嚟、睇、揀、平啲,畀,這些詞是什麼意思,應該怎麼讀?」老師通過情景對話引入知識點,從而系統性地講解粵語拼音、詞彙、語法等粵語基礎知識。

執信中學,是全廣州乃至全廣東都有名的重點中學,和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廣東省實驗中學、廣雅中學並稱為「四大名校」。上周末,執信中學才過完了99歲的生日。

▲執信中學水蔭路校區正門

多年來,執信中學的學生多為廣州本地(老城區)生源。在2017年,為提升白雲區的教育水準,執信與白雲區教育局合作,在水蔭路開設了新校區(初中),生源出現了變化。

01

負責水蔭路校區教學管理工作的是劉玲玲副校長,自1989年在廣州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後,她就一直從事教育工作。

▲劉玲玲副校長

劉校長通過調研發現,水蔭路校區內一半以上的學生來自白雲區的企業單位職員子弟,之前一直在外地成長,直至小學高年級或初中才隨父母到廣州生活學習。因此對於廣州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表現得有些不適,與本地學生的交往也容易產生隔閡。

於是,她找來了深受學生歡迎的汪多維老師商量,有沒有機會開一門粵語的選修課,讓外地學生了解粵語,從而更好地融入本地生活,與本地學生打成一片呢?

帶班經驗豐富的汪老師,十分支持這個提議。因為她在廣州讀書、工作,一直想學粵語,也覺得學一城語言、明一城文化,才算不枉此行,卻常常苦於沒有機會。

但在初中開設粵語選修課,在執信中學乃至全廣州的中學都屬於首次,教材哪裡找?教師何處尋?沒有先例可循,難度不少,這讓劉校長和汪老師都頭疼不已。

02

某天,劉校長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當年的學生關穎詩。

▲劉校長(左)與關老師(右)合照

劉校長在一段噓寒問暖的聊天中,發現關穎詩正好是粵語教育機構的專職老師,便和她分享了選修課計劃,結果一拍即合。校長和汪老師商量後,便正式邀請關老師擔任粵語選修課外聘老師。

關穎詩老師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韓語專業出身,因為熱愛粵語,便到了教育機構教授粵語,目前已經有三年的教學經驗。

▲關老師在講解粵語拼音知識

一想到能回母校傳授粵語知識,關老師只有抑制不住的興奮和喜悅。

不過,難題就來了:關老師平時的學生都是20、30歲的成年人,從來沒有課堂紀律管理問題,但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往往十分活躍,而且成人對於理論的理解能力更高,而青少年則更願意互動實踐。

▲同學們認真聽課,課堂氣氛活躍

汪老師拍胸口說:「沒事,紀律我來管,教學你來抓。」而劉校長則認為,學習是互通的,正處學習黃金時期的學生,只要多練多講,粵語的興趣上來了就不難了。

「我們的粵語選修課以實踐互動為主,理論教學為輔。一起摸著石頭過河吧!」劉校長一錘定音。

03

在中學階段,選修課和必修課都包含在教學大綱裡,每個學生都需要有選修分。有別語數英這類必修課,選修課學生的自由選擇度會更高,也不必苦惱於考試成績。

▲水蔭路校區部分選修課程

執信的選修課有些是和教學相關,像是物理實驗、寫作課、電影鑑賞影評,也有純粹是興趣取向,例如舞蹈課、歌唱等。而粵語課屬於後者。

粵語課一經發布便十分受歡迎,報名人數很快就達到了開課要求。不僅有不會粵語的同學報名,還吸引了不少母語是粵語的同學來報名。

▲積極參與粵語情景對話練習

在教學中,關老師會通過設定生活場景,分享常用的粵語詞彙,然後通過這些詞彙教授句型語法及粵拼等基礎知識。為了鼓勵所有同學勇敢講粵語,她還將會粵語和不會粵語的同學混合編組,輪流模擬對話。

關老師還通過粵語歌曲欣賞、選取經典動漫片段做粵語配音等方法進行教學。這些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同學們很是喜愛,進一步提高了同學們對粵語的興趣,學習積極性也隨之調動了起來。

一些外地來穗的同學害怕發音不準被嘲笑,關老師則自掏腰包給勇於嘗試的同學送小禮物。「有一位同學為了能多拿一點禮物,用粵語和我討價還價,我是既好笑又欣慰。」

04

來自河北的王同學,一年前因為父母的工作來到廣州。他的父母都能聽懂粵語,但自己連聽懂都比較吃力。他的父母常跟他說:「入鄉隨俗,來廣州就要學會講粵語。」

▲王同學分享自己上粵語課心得

王同學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廣州人,但別人一看他不像本地人,都會主動跟他說普通話,讓他沒有機會開口講粵語。

選修了這門課後,他會反客為主,鼓足勇氣對廣州人說粵語。他說:「買早餐時我會抓緊機會講粵語。雖然老闆聽了會哈哈大笑,但他會幫我糾正發音和用詞,又偷偷給我免費加雞蛋。」

整個課堂裡最積極的、嗓門最大的同學,是一位開朗的女孩子。諶同學從小在廣州長大,家人也從小教她講粵語,但她卻一直沒有認真學,也很少用。

▲講得手舞足蹈的諶同學

直至她隨父母到澳大利亞旅居一段時間後,發現當地華人普遍使用粵語,才知道原來粵語的影響力原來是那麼大。

於是,她開始重新審視和認識粵語,並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說:「學多一門語言,可以幫助我認識更多的朋友。」

和上面兩個不會講粵語的同學不同,在白雲區出生和成長的馮同學本來是會講粵語的。父親是廣州本地郎,媽媽是外來媳婦,自己也從小講粵語。

但讀小學後,受講普通話的同學影響,自己的粵語的發音和用詞變得有些奇怪,回家常被父母嫌棄。他說,通過選修課,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母語,才知道原來粵語是有一套完整的語言體系,有自己特有的字詞、語法、語音,像是「九聲六調」,還有粵拼方案和粵拼輸入法,可以「我手寫我口」。

「精進一下自己的粵語能力,是我上課的最大動力。」

▲馮同學講述自己學粵語的感悟

來自山東的「語言學霸」劉同學家裡一直都是講普通話,直至2019年才隨父母來廣州生活。他在上粵語選修課之前,已經能聽懂粵語,還能進行一些基本的粵語對話。

▲自學成才的劉同學

「我經常玩遊戲連麥,然後會遇到很多廣東人,跟他們聊天嘗試講粵語。聊著聊著就學會了,我覺得也沒那麼難!」他淡然地分享自學經歷。

在開始上粵語選修課後,他發現粵語不僅僅有趣,而且也很古雅,充滿了韻味。他覺得,學粵語對學習古詩詞和文言文方面也有很大的幫助。

05

執信中學水蔭路校區的粵語選修課已經開課一個多月,學生出勤率很高,而且課堂表現也越來越活躍,甚至下課後很多學生還抓住關老師不讓走,要求她分享更多有趣的粵語小故事,直至汪老師出面解圍,關老師才能及時趕回培訓機構上課。

儘管學生的反應非常好,但汪老師和關老師表示,課程還需要不斷總結改進。

例如,這個課程是針對粵語零基礎的學生設計的,但學生的粵語水平參差不齊,有些是粵語已經不錯了,覺得內容太簡單;有些卻是一句都不會聽,覺得現在的難度剛剛好。兩者的需求點不一樣,課程設計還需要進一步平衡。

▲部分教材內容展示

另外,實踐互動固然能幫助活躍課堂氣氛,但學習粵拼、語法等理論基礎也是必須,有利於學生以後舉一反三,這時候處於青春期的學生未必聽得進去,容易走神。如何將理論和實踐更好地結合,也是需要不斷思考的部分。

▲電腦上機課,學會用粵拼打自己的名字

「無論如何,這是個很好的開始。特別今年教育部也發下通知要積極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那我們未來是不是也可以把粵語選修課跟童謠、詩詞朗誦、粵曲粵劇結合起來呢?」汪老師說道。

劉校長表示,期望未來粵語選修課程在不斷完善和豐富後,能固定下來並進一步做成校本課程:「不僅我們這個校區上粵語課,校本部以及其他校區也可以一起上粵語課。」

▲同學認真研讀上課教材

「是不是廣州人,不應該是由出生、戶籍決定,而是由文化認同決定。不管你來自全國哪個地方,甚至你來自外國也沒關係,只要你熱愛廣州這座城市,喜歡這裡的文化,使用這裡的語言,那麼你就已經是一個廣州人了。

她說:「與其做個新廣州人,不如做個真廣州人。」

各位自己友,

想和執信中學的同學一起學粵語嗎?

相關焦點

  • 我喺廣州人,我識講粵語!
    >讀:paau3(炮)謊話 車大奅讀:zaan2(盞)有趣 鬼抌讀:dam2捶 抌心口讀:lai3(禮)冤枉 冤點啊,識唔識讀呀(講真,我查之前都唔識)其實,粵語真的很好玩只要你了解、學會之後2跟廣東人聊天不用太認真 其實有時候跟廣州人聊天他們真是隨便說說而已沒必要這麼認真!1「喂!好耐冇見喔,呢排點啊?」「冇啊,都喺咁,做翻啲小生意咯!」「OK喔!不如得閒搵個時間飲茶,慢慢傾!」咪傻啦豬豬!佢講下咋,咁都信!
  • 廣西這個「小廣州」火了,居民說粵語喝早茶,遊客:我來廣州了嗎
    關於廣州的第一印象,我認為廣州的早茶文化一定是同時被提到最多的廣州古詩)粵語方言,粵語使用者是很多方言之一,特別是很多粵語歌曲流傳下來,這也是粵語大眾的歡迎,粵語的知名度也在不斷提高。廣西這個「小廣州」火了,居民說粵語喝早茶,遊客:我來廣州了嗎?
  • 廣州粵語與香港粵語,哪個才是正宗的廣東話?
    先要繼續上文的廣東史: 漢武帝北擊匈奴、南收南越,奠定了漢朝長達四百年的江山,中原地區也形成了一個擁有統一文字、語言、文化、民俗的強大民族「漢族」。 之後是較短時間的三國演義,再到西晉。期間三國時期統治兩廣地區的「東吳」政權,又重新將行政中心由「封開縣」搬回南越國的首府「番禺」,並改名為「廣州」。自此「廣州」一直是廣東的行政中心並一直沒再變更名字。
  • 去廣州不會講粵語該注意些什麼?本地人教你應該這樣做
    我認為這是教導人們要尊重及融入不同的文化習慣,拉近人與人之距離,達到和諧相處交流的目的。數千年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龐大的國土孕育多元文化。我認為語言最根本的功能是人與人的溝通工具,達到相互理解取得共識的結果是言語的功能與目的。我是粵語人,我珍愛並使用古老優雅的粵語,但是這不會妨礙我學習其它的中文語言及外語。請記住:語言的功能是溝通,尊重多元化文化的存在。
  • 山西姑娘廣州做旗袍,成功開出10家連鎖店
    1996年,張慧霞將「時尚旗袍」理念帶到了廣州,開了間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旗袍店,而今在廣州已經闖出了名聲,時尚旗袍市場廣闊。張慧霞來自山西,小時候家裡人經常幫人做衣服,她自己也喜歡上了中式服裝。於是同年年底,她帶著1000元,放棄了在當地令不少人羨慕的工作來到了廣州。剛來到廣州後,張慧霞並不順利。首先是不懂粵語,她說剛來時的感覺就像到了另一個國家;其次雖然衝著開服裝店而來,但怎麼開並沒有什麼成熟的概念。張慧霞花了兩年多時間一邊打散工一邊熟悉環境、了解市場和積累資金,到1996年,她有了一定的資金和社會經驗後,決定「出手」了。
  • 廣州人常被誤解的「粵語用詞」!求你們別再誤會了~
    又到一年畢業季  相信一大波小仙女小鮮肉又會來到廣州  不過生活君在此要給大家打個預防針  畢竟很多小夥伴都抱怨過  粵語實在太    的確  粵語需要用很大的毅力才能學會  像有些小夥伴在廣州待了好幾年  也就只學會了幾句問候別人家人的話
  • 推出粵語童謠《跳火光》,廣州文藝志願者祝願早日除「新冠」
    推出粵語童謠《跳火光》,廣州文藝志願者祝願早日除「新冠」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文研  2020-03-06 該MV作品由廣州文藝志願者協會聯合廣州市黃埔區吳非凡大師工作室
  • 旗袍「守藝人」張慧霞:讓嶺南派旗袍成為廣州的新文化名片
    來廣州創業24年間,張慧霞白手起家,從東山口一間7平方米的小裁縫店,到如今在廣佛兩地開起十多家旗袍店,見證了「生活旗袍」概念在廣州的逐步流行;如今張慧霞一直還堅持著自己的手工旗袍,疫情期間,張慧霞還為廣州的400多位「抗疫巾幗英雄」送去了旗袍,張慧霞說,作為一名旗袍「守藝人」,她希望把旗袍文化傳播開來,讓中國旗袍走向世界,也讓嶺南派旗袍成為廣州的一張新的文化名片。
  • 廣州人不會說的粵語字,你會說嗎?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我們為母語粵語感到驕傲,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小朋友卻漸漸不會講粵語了......因此,一波保衛粵語的持久戰冉冉升起!話是這麼說,但是對於粵語,大家又真的已經完全掌握了嗎?因此,編君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一些很多廣州人會說不會寫的生僻粵語字://最常用的粵語字//【讀音】bì,粵拼:bei2【釋義】給的意思,真正的寫法是「畀」,不是「俾」哦【舉例】老闆,畀支水我啊,唔該【翻譯】老闆,給我一瓶水,謝謝!
  • 原來廣州人嘅正業係「開動物園」,收租只係副業而已!真系扮曬蟹!
    「咩啊」,「咩咩啊」放心,這是廣州人的日常對話絕不是兩隻羊的叫聲「你食咗未啊」對於這句話,吃沒吃不重要只不過是隨口一問畢竟廣州人連「hu建人」都吃>在好多人眼裡,廣州人都是收租的殊不知收租只是副業而已因為正業是開!
  • 廣州人真系好中意講倒裝句!「吔屎啦,梁非凡」
    廣東人今天過年了吧 微博裡好幾個熱搜都是廣東 上面的天氣是其中一個 現在又來一個#廣東人有多喜歡說倒裝句# ...
  • 新活廣州|現在才發現……廣州原來是一座瘋狂動物城
    粵語的口頭禪裡面,有著不少飛禽走獸,無論是用來形容人還是事物,都是非常形象又貼切。有時單從字面看還不能完全知道是什麼意思,可以說,真系好聽又盞鬼。(真是好聽又有趣。)下面就來考考大家,在粵語口頭禪的動物世界裡面,你知道它們是什麼意思嗎?01死牛一邊頸A吃力不討B做事情很費勁C倔強,固執,不肯改變D做事情堅持不懈查看解析▼解析:字面意思是死了的牛屍體僵硬偏向一邊,無論花多大力氣都扳不過來。
  • 海綿寶寶廣州車展受熱捧 粵語唱響星期一之歌
    海綿寶寶廣州車展受熱捧 粵語唱響星期一之歌2015年11月23日 11:29:27來源:新華娛樂沒錯,就是四季宜人的羊城廣州。這不,海綿寶寶不僅摟起了「小蠻腰」廣州塔,到廣州車展與粉絲們親密互動,還唱起了粵語版《星期一之歌》!「寶寶」的港腔真是好洋氣,聽完保準讓你提起精神頭兒正能量爆棚,滿血復活開始新的一周。而且過完這個周一,由派拉蒙出品、1905影業參與投資的《海綿寶寶》3D就將在下周二(12月1日)正式登陸中國內地啦!
  • 呢滴廣州人細細個經常唱的粵語童謠 你仲識唱幾隻?
    呢滴廣州人細細個經常唱的粵語童謠 你仲識唱幾隻? 《點指兵兵》 點指兵兵 點著誰人做大兵
  • 廣州人與蛇的關係:吃與被吃!
    但面對什麼都敢吃的廣州人 蛇更怕人! "做什麼標本,蛇就應該用來煲湯啊!",千年有餘 廣州人吃蛇歷史,可追溯到上千年前!
  • 廣州這10家店名盞鬼又趣怪的餐廳,粵語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等我鎹上門   「餸」在粵語裡就是「菜」的意思,同「送」一個音,一語雙關!既是指等我做的菜,也代指等貴客上門來...粵語就是這般有趣!,有人還真的就把它搬來廣州了!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寺右新馬路87-99單號首層110鋪  人均:92(元)   照舊   老廣們一般都有自己相熟的「
  • 廣州這家醫院好接地氣,外地籍醫生也有粵語...
    廣州這家醫院好接地氣,外地籍醫生也有粵語「十級」金羊網  作者:符暢  2019-06-27 ……6月27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粵講粵正」外來職工趣味粵語比賽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據悉,該比賽是該院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期間,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舉措之一。市一醫院地處廣州老城區盤福路1號,老市民老街坊就診群體龐大。
  • 張慧霞:讓嶺南派旗袍成為廣州的新文化名片
    原標題:旗袍「守藝人」張慧霞:讓嶺南派旗袍成為廣州的新文化名片親手製作「生活旗袍」 為「抗疫巾幗英雄」免費送穿著黑色套裙出現在記者面前的張慧霞端莊典雅。在張慧霞位於廣州天河區的旗袍展示店裡,每天都有很多顧客到店觀摩或定製旗袍。
  • 《吹哨人》廣州首映禮,雷佳音被贊「演啥像啥」粵語為預售打call
    更多的學生表示,在看完影片後被「吹哨人」的勇氣所打動,讓自己反思要做一個有正義感、敢於承擔責任的人,這也讓雷佳音十分欣慰。當天痛仰樂隊為電影《吹哨人》量身打造的推廣曲《彎道人生》也正式上線,雷佳音在廣州首映禮現場和大家一起聽了這首歌,還拿出購票二維碼宣告電影預售已全面開啟。
  • 【廣州味道19探】為什麼廣州人愛吃?因為「識飲識食,人生積極」
    蝦餃 廣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攝【廣州味道19探 第17探·滿城吃貨】廣州人的美食態度: 識飲識食,人生積極粵語裡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就是把報紙裁開成巴掌大,用來放面豉。那時還是小學生的她,一邊回家一邊聞著手上噴香撲鼻的面豉,每走幾步路,就忍不住舔一口,到家時面豉只剩下2/3了,家人哭笑不得,她既不好意思又回味無窮。出生在同一年代的廣州美食家勞毅波還記得,當時糧食和生活用品都需要憑票購買,菜市場能提供的食品種類十分單一,如果家裡有成長期的小孩,就更考驗煮婦煮夫們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