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志願者教殘疾兒童唱童謠

2020-11-26 惠州日報

惠州日報訊 (記者宮曉磊)「月光光,照禾塘;價值觀,美名揚;傳四方,社會祥……」1月10日上午,在惠東縣星光特殊兒童康復中心的一個課室裡,傳來了陣陣客家話讀童謠的聲音,還傳來陣陣歡笑聲和掌聲。原來,這裡正在舉行由惠州市文聯主辦、惠州市文藝志願服務隊市民協分隊承辦的「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慰問活動,文藝志願者們給康復中心的孩子們帶去了文藝節目,並教孩子們做手工遊戲、學童謠,50多名孩子和家長參加了活動。

在康復中心進行康復訓練的孩子是「星星的孩子(自閉症兒童)」,他們渴望得到人們的了解、關愛。當天一大早,文藝志願者們就從市區趕到位於惠東縣城的康復中心。雖然這些孩子不善於交流,但看到文藝志願者帶來的各種表演,開心地笑起來。現場,文藝志願者還教孩子們做手工唱兒歌,並教孩子們用客家話學唱童謠。

相關焦點

  • 成都文藝志願者之家公益惠民活動精彩不斷 把最美的童謠唱給你聽
    經典的兒童歌謠曾經伴隨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長。60後、70後、80後、90後、00後乃至10後,現如今20後又冒出了頭。時代在變換,後浪追逐著前浪,歌卻一代傳著一代。年齡在增加,但一顆童真的心卻永遠不會改變。
  • 推出粵語童謠《跳火光》,廣州文藝志願者祝願早日除「新冠」
    推出粵語童謠《跳火光》,廣州文藝志願者祝願早日除「新冠」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文研  2020-03-06 該MV作品由廣州文藝志願者協會聯合廣州市黃埔區吳非凡大師工作室
  • 天津濱海新區志願者相牽殘疾兒童共度元宵節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馬雲飛 通訊員吳浩)元宵佳節來臨前夕,團濱海新區委、區青年志願者協會來到翔宇孤獨症康復中心,開啟了「心手相牽 共享陽光」志願助殘系列活動,讓殘疾兒童感受到了來自青年志願者的關愛和問候。
  • 唱唱| 學習10個月,寶貝成了英語小音響,還能教我唱童謠!
    文:唱唱啟蒙英語Sunny媽媽今天的故事來自我們的課程小演員Sunny學員:Sunny年齡:5歲學習唱唱時間:10個月唱唱啟蒙英語-學員風採Sunny寶寶接觸唱唱英語10個月唱童謠的技能大幅提升,剛開始還是媽媽引導教寶寶,現在都是Sunny
  • 上海多所校園唱起童謠《保護視力頂要緊》,教孩子們保護視力
    上海多所校園唱起童謠《保護視力頂要緊》,教孩子們保護視力 2019-06-06 23:4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兒童閱讀系列談:童年需要童謠
    在我國,童謠是更為悠久的兒童文學形式,千百年來,世世代代,口耳相傳,經久不衰。優秀的童謠是母親給孩子最早的心靈滋養和撫慰,是兒童最早學習母語、親近母語的範本,是兒童學習生活、認識社會最好的途徑。童謠對於兒童的身體協調性、聽覺敏銳感、韻律節奏感等都非常有意義。我家的閱讀啟蒙是從童謠開始的。
  • 快快樂樂唱童謠
    優秀童謠推廣傳唱發布儀式 為進一步豐富廣大少年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未成年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9月18日,滁州市2019年優秀童謠推廣傳唱發布儀式在解放小學舉行。
  • 老北京的童謠原來這麼好聽?教你唱一唱
    童謠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戰國。作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國古代的童謠內容非常豐富,節奏多變,朗朗上口。老北京舊時,嬰兒出生不久,家裡的長輩就會誦唱歌謠給孩子聽。今天,文旅君就帶您領略下這些好玩有趣的童謠。
  • 童謠:童謠的內容
    、內容淺顯、思想單純,容易好記,讓孩子們容易記住童謠是在乳兒的搖籃旁伴著母親的吟唱而進入兒童生活中的。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感知到模仿,最終學會誦唱童謠,並從中獲得審美享受。童謠的內容往往十分顯淺,易為幼兒所理解,或單純集中地描摹、敘述事件,或於簡潔有趣的韻語中表明普通的事理。例如,聖野的童謠《布娃娃》:「布娃娃,不聽話,餵她吃東西,不肯張嘴巴。」於天真稚氣中表達了幼兒對周圍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同時,孩子們在誦唱這首童謠時馬上就會聯想到自己吃飯的情景,懂得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病房中唱起兒歌 南華附一志願者為患兒送溫暖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團委和第二黨支部的志願者們為孩子們送溫暖。志願者們通過教兒童唱兒歌、講故事、教順口溜等兒童喜愛的方式提高兒童預防疾病的意識,進而保障兒童健康。紅網時刻衡陽3月22日訊(記者 譚倩 通訊員 周王豔 蘇冰悅)在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二病區病房內,今年10歲的容容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早上,來自醫院團委和第二黨支部的志願者們專程來到病房為她唱起兒歌,並為她準備了精美的玩具和禮物。「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這是容容自去年8月住院化療以來過得最開心的一天,小小的病房內充滿歡聲笑語。
  • 童謠:童謠介紹
    按照年代劃分:傳統童謠和新童謠。傳統的童謠是靠口頭傳誦。新童謠是新文化運動稱之為「童謠」。有人把它譜曲,用它編操,以它作畫成為一種能誦能唱,能舞能練的作品,並且可以通過廣播、電視、網際網路傳播。  按照地域劃分:有方言童謠和普通話童謠。
  • 大語文啟蒙,從唱詩歌、童謠開始
    《唱!童謠》則是童謠集,中國童謠那麼多,編輯們精選了60首經典童謠,絕大部分都耳熟能詳。在給叮噹讀詩歌、童謠時,我經常會想,詩歌裡有個「歌」字,童謠裡有個「謠」字,按道理,它們都是能「唱」的。那要怎麼唱呢?作者之一梁俊老師完美回答了這個問題。
  • 粵語童謠你仲識唔識唱?
    昨日,由佛山市文聯等單位舉辦的「佛山童謠、童話徵文活動」公布得獎名單。《佛山好》、《滴滴答》等一首首具有童年氣息的童謠獲得獎項。佛山不少70、80後網友也在ttx等論壇上發帖感嘆,童謠評選勾起了他們不少快樂的童年回憶,尤其是粵語童謠《月光光》等,更是勾起了他們無數美好記憶。不過記者採訪發現,新一代的「00後」對這些童謠非常陌生。
  • 童謠:童謠的定義
    >童謠:童謠的定義2015-01-05 15:40:3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古人說:「童「童子歌曰童謠,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楊慎《丹鉛總錄》卷二五)。  大體說來,「童謠」是指傳唱於兒童之口的、沒有樂譜、音節和諧簡短的歌謠。它的叫法很多,如清人杜文瀾在《古謠諺·凡例》中,把「兒謠、女謠、小兒謠、嬰兒謠」等都歸入「童謠」一類。此外,其他古籍中還有稱「孺子歌」、「童兒歌」、「兒童謠」、「孺歌」、「小兒語」、「女童謠」等的。名稱雖不同,內容都是一樣的。
  • 童謠:給最初的生命塗上美的底色
    童謠是一種傳唱在兒童之間沒有樂譜的歌謠,是兒童之間一種口耳相傳的藝術形式。它很短,短到只有四行、六行、八行,多則也只有十多行,但它卻是每個孩子難以忘懷的童年啟蒙文學。它是用淺語寫成的淺近的文學,同時又是一種內蘊深厚的文學;它看著簡單,卻又是一種高難度的文學樣式;它看似是個「小兒科」,事實上是為兒童傾心創造的一種「大文學」。中國是一個童謠的古國。
  • 河北衡水滏陽小學:千首童謠潤人心
    校長張春燕對記者說,「在長期的德育實踐中,我們感到傳唱童謠對小學生進行習慣養成教育效果較好,它能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生活化,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習慣,於是我們決定用這種形式來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在全校廣泛開展了童謠編、唱、傳系列活動。」
  • 閩南童謠傳承人傾盡一生保護傳承 擔心童謠沒了著落
    前日,他們師徒三人齊聚泉州市機關幼兒園,與小朋友一同唱童謠。  李老師執教二十餘年,一直堅持將閩南童謠編成音樂、配上舞蹈,帶入課堂,深得學生喜愛。「天黑黑要落雨,阿公仔舉鋤頭要掘芋。掘仔掘掘仔掘,掘著一尾旋留鼓(泥鰍的意思),依呀夏都真正趣味!阿公要煮鹹,阿媽要煮淡,二個相打弄鼓鼎,依呀夏都鄉當差槍!娃哈哈!」
  • 童謠:三首簡單易學的兒童歌謠
    >童謠:三首簡單易學的兒童歌謠2014-10-30 00:17:2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三隻小貓】  少兒歌曲  詞曲:布奇  三隻小貓喵喵喵  又唱又跳真熱鬧  爬到樹上捉迷藏  跑來跑去追蝴蝶  三隻小貓喵喵喵  拍拍爪子理理毛  曬曬太陽伸懶腰  呼嚕呼嚕睡覺覺  三隻小貓喵喵喵  又唱又跳真熱鬧
  • 童謠小能手 演·寫·唱俱佳
    隨著時代的發展,孩子們喜歡又流傳很廣的粵語童謠並不多見,本地兒歌有逐漸式微的現象。面對這樣的情況,弘揚童謠精粹,創新童謠形式,勢在必行。近年來,建設大馬路小學師生創新承傳廣府文化,逐步將童謠、粵劇、粵藝鑼鼓、醒獅、押花等引入學校,結合校園廟會、特色社團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受到各界讚賞。
  • 孩童脫口秀 灰色童謠多(圖)
    超八成孩子對現有兒歌不感興趣  據調查顯示,28%的孩子小學四年級以前就開始唱流行歌曲、說「灰色童謠」,到了初中,所有的孩子都有此經歷。平時喜歡唱流行歌曲的孩子佔到64%,喜歡說「灰色童謠」的有56%,73%的孩子認為「灰色童謠」「好玩、搞笑、順口」,87%的孩子明確表示對大人教的兒歌不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