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服用4類藥物時,記得要大量的飲水,別不當回事

2021-01-07 小兒外科徐果

一般來說,生病吃藥時,我們都會選擇用水送服,這樣能加快藥物在體內的溶解速度,起到更快更好的緩解效果。但是吃藥時喝多少水,可能每個人的做法都不一樣,有人討厭吃藥,吃藥時會一個勁地喝水,也有人不喝水直接乾咽,熟練的動作都讓人心疼,哪種做法是正確的?醫生提醒大家,服用4類藥物時,記得要大量喝水,別不當回事,下面具體跟大家說說,望你沒有吃錯。

醫生提醒:服用4類藥物時,要記得大量飲水

第1類藥物:能利尿的藥物,比如氫氯噻嗪、茶鹼類藥物。這些藥物有利尿的作用,服用之後,體液易流失,還容易引起口乾舌燥、心慌等不適,需要多喝點水,防止體液過度流失。

第2類藥物:抗菌類藥物,比如慶大黴素、阿米卡星。這類藥物容易影響到腎臟功能,在尿液中的濃度也比較高,若服用時喝水過少,或直接不喝水直接吃,可能會損傷腎小管。服用時應多喝水,促進藥物的排洩,以免時間久了引起腎損傷。

第3類藥物:解熱鎮痛類藥物,比如布洛芬、其中含有乙醯氨基酚成分的退燒藥。這類藥物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清熱,在身體逐漸退熱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大量出汗的情況,為了避免過度丟失水分而虛脫,吃藥時建議多喝水。

第4類藥物:雙膦酸鹽。雙膦酸鹽是臨床上用於輔助治療骨質疏鬆的一種藥物,但是它對於食管有一定的刺激性,服用時應該多喝點水,或許能減輕刺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現體內電解質紊亂的情況。

服用這4類藥物時,務必要多喝水,不要直接乾咽,不然可能起不到明顯的藥效,還容易傷身,加重不適。既然有吃藥時需要多喝水的藥物,也會有需要少喝水的藥物,下面也多跟大家說一下,要學會避開用藥誤區。

止咳糖基等糖漿劑:這類藥物大多是比較粘稠的狀態,服用後會附在咽喉部,從而起到止咳的作用,若是服用時喝太多水,反而會降低藥效。建議大家服用後5分鐘先不要喝水,過會再喝。

苦味健胃的藥物,比如龍膽酊:這種藥物需要刺激人的味覺,提高食慾中樞的興奮度,進而促進消化,服用時不建議多喝水,以免降低藥效。古語有云:良藥苦口利於病,如果吃著像糖一樣好吃,可能就不叫藥了。

吃藥時,除了這些注意點,還有兩點也要提醒大家,很多人在吃藥時對於送服的水不會太在意,有人會用牛奶送服,也有人會用茶水或飲料送服,但為了更好地保證藥效,建議大家還是選擇溫熱的白水為好,避免與藥物發生反應,影響到效果。

關於吃藥的時間,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經常服用,需要空腹吃就別急著進食,應該飯前吃就別留著飯後吃。

綜上所述,吃藥有講究,醫生提醒大家,服用以上4類藥物時,建議多喝水,別不當回事。當然了,需要少喝水的一些藥物,也要多了解。

相關焦點

  • 服用這五類藥物必須大量喝水,原因是……
    不同藥物服用時用水量各有不同,有些藥物服用時需要大量飲水。人體服用的藥物幾乎都要經過腎臟來排解,服藥時多喝水能減輕腎臟負擔,排洩毒物,增強代謝。以下幾類藥物應留意服用時大量飲水:01抗菌藥常用抗菌藥都要多喝水,如磺胺類藥物及其代謝產物主要通過腎臟排洩,有時會從尿液裡析出、形成結晶,引起腰痛、血尿、蛋白尿,嚴重時結晶可阻塞尿路使尿液無法排出。大量飲水可以增加尿量,使尿液中藥物的濃度降低,或者同時口服一些鹼化尿液的藥物,如碳酸氫鈉等,避免析出結晶損害腎臟。
  • 這些藥物需大量飲水
    吃藥有很多講究,如飯前吃還是飯後吃,用熱水送服還是涼水送服,今天我們來說說吃藥與喝水,有些藥吃下去是需要大量補水的。需要大量喝水的藥物1、茶鹼類藥物具有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多,容易出現口乾、脫水的情況,所以,服用這類藥物的時候要多喝白開水。
  • 長期服用降壓藥有益無害?醫生提醒:這4個副作用要注意,別盲目
    一、經常吃降壓藥,這4個危害要謹記1、鈣通道拮抗劑關於降壓藥有非常多種,而鈣通道拮抗劑又叫做地平類降壓藥物。該藥物又叫做普利類降壓藥物經常使用,患者會有持續性的乾咳,向心肺功能差的人則需要慎用,同時服用此藥物時,也需要定期檢測血鉀水平。
  • 醫生提醒:這3類藥物最傷肝,請謹慎服用!
    肝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代謝,它能夠將藥物徹底分解,然後排出體外,而如果藥物劑量過大,就容易傷害肝臟,引發中毒現象。所以,對於肝臟功能不全患者來說,控制藥物攝入量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哪些藥物不能亂吃呢?
  • 「他汀類」降脂藥立普妥、阿樂等不能與這些藥物同時服用
    但你別忘了,這種情況下他汀類藥物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也會增加。 咱們再來看看,哪些藥物會抑制細胞色素P450 3A4酶。比如說抗感染藥物克拉黴素、伊曲康唑等。與這些藥物聯用時,他汀的日用劑量不應超過20mg,如果高於這個劑量就得謹慎使用。
  • 這4個信號,說明寶寶身體缺鐵了,要重視別不當回事
    下面這4個信號,是寶寶缺鐵的表現,長時間不當回事會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缺鐵的信號1、免疫力低,易反覆呼吸道感染如果寶寶經常出現反覆的呼吸到感染,寶媽們要考慮到寶寶是不是缺鐵了。缺鐵的寶寶免疫力低,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避免寶寶反覆生病,打針吃藥出現惡性循環,寶媽們還要在平時的飲食中多注重給寶寶補鐵,儘快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 影響性功能的副作用,長期服用這7種藥物即可「獲得」,別大意
    在平時身體存在疾病時,服用對症藥物就可以讓症狀得到緩解,使疾病得到治療,而臨床上有些藥物會有副作用,會影響到男性的性功能,如果男性不注意而持續服用,會導致性能力下降,特別是以下這幾種藥物,在服用時要警惕。哪些藥物會影響男性性功能?
  • 為更好發揮藥效,服藥時如何飲水才正確?
    絕大多數的家庭用藥方式為口服,為了讓口服藥物更好的發揮藥效,用水送服藥物這一看似不起眼的小環節,卻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本文通過查閱文獻總結,服用時需要多飲水的藥物、服用時需要少飲水的藥物或無需飲水的藥物,以及服用時對水的成分要求進行闡述,以便指導日常正確服藥。
  • 小便發黃,尿騷味大,可能是身體在警告你這4件事,別不當回事!
    雖然尿液中含有著較多的廢物和毒素,然而大多數卻是誰,所以正常人尿液應該是無色無味的;如果你非要說顏色的話,那麼應該是淡黃色的;除非你憋尿時間多長,尿液會有些發黃,不過並不是很嚴重。小便發黃,尿騷味大,或許是身體在向你發出求救,別視而不見!■小便發黃,尿騷味大,可能是身體在警告你這4件事,別不當回事!
  • 一家三口相繼患上肝癌,醫生嘆息:與1種涼菜有關,別不當回事!
    十月份,吳先生一家三口腹部出現了頻繁腹瀉的症狀,開始以為是吃壞了什麼食物,不過在檢查吳先生廚房以及冰箱食物時並沒有發現過期食物,隨後買了一些治療腹瀉的藥服用,吃過症狀稍有減輕。 過了一周後,吳先生與兒子再次出現了腹瀉的症狀,並且吳先生還伴有腹痛的症狀,隨後到醫院做了檢查。
  • 老年人服用強心藥物的三個注意事項
    核心提示:強心藥具有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臟排出量的作用,是治療各種慢性心力衰竭及某些心臟手術後的常用藥物。老年人用強心藥是有注意事項的,患者病後最好及時去看醫生,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正確使用藥物。   老年人身體抵抗力不如年輕人,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最多發的就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一旦出現危害是很嚴重的,所以生活中尤其要注意關注老年人健康,治療疾病用藥也要注意起來,強心藥具有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臟排出量的作用,是治療各種慢性心力衰竭及某些心臟手術後的常用藥物。
  • 長期服用通便藥,當心腸子變黑色
    藥店導購員告訴張先生,通便藥不宜自行長期服用,但由於吃了之後便秘症狀有所緩解,他一吃就是四年。  近兩年,張先生的兩位老同學接連因腸癌離世,這使他開始重視原本不當回事的便秘。直到半年前做了腸鏡檢查,張先生才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夏興洲主任說,通便藥被廣泛應用,很多便秘患者選擇自行買藥服用,但長期服用通便藥的副作用非常多。
  • 他汀類藥物,可以隔一天吃一次嗎?服用有哪些注意事項
    他汀類藥物自問世以來,從一個降血脂藥物,直到現在,已經是心腦血管疾病預防和治療的基石和裡程碑藥物。但是,經常有患者使用他汀治療後血脂達標後會問醫生能否改成隔天1次,或者1周3次,今天我們就簡單地討論下是否能夠這樣服用他汀類藥物。
  • 睡覺時總是打呼嚕,別不當回事,這些隱患大家需要警惕
    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發現自己經常性的打呼嚕,那麼就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否則就會給身體健康帶來隱患,那接下來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其相關內容:睡覺時總是打呼嚕,別不當回事,這些隱患大家需要警惕:>1、心血管疾病日常睡覺時經常性的打呼嚕,也非常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
  • 吃感冒藥白酒猝死 服用6類藥物千萬不能喝酒
    女子吃完感冒藥喝白酒後猝死:昨日凌晨2時許,在合肥寧國路某賓館一間房間內,一名40歲的女子發病死亡。事發時,房間內除了她之外,還有一名38歲的男子。這名男子承認與該女子非夫妻關係,雙方各有家庭。男子交代,女子是跟他發生關係時發病死亡的。據調查,女子當夜喝了白酒,又服用了芬必得藥物。
  • 四類不易保存的藥物
    生活中我們家裡都會存放一些常用藥,比如治發燒頭疼類的感冒類的藥,胃疼和止瀉的胃藥,還有高血壓患者的一些降壓藥物。的確,常備這些藥有助於我們生活中對一些普通疾病的防治,但是對這些常備藥的保存和存放很有講究,因為藥物也有它的有效期,如果服用過期的藥物很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或危險。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不易存放的藥。
  • 孩子誤服藥物怎麼辦?醫生提醒:不是所有情況都適合催吐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科主治醫師趙佳偉介紹了一些常見藥物誤服的正確處理方法。兒童誤服藥物,如果藥物的毒副作用小、劑量小,應立即催吐(6小時內都可以進行)。趙佳偉介紹,催吐可用手指或者筷子壓迫舌根部,刺激咽後壁引起嘔吐。同時多飲水,稀釋藥物,加速藥物排出,並前往醫院進行肝腎功等檢查。
  • 問答|想不到吃藥吃出腎損傷,哪些藥物要小心?
    問答|想不到吃藥吃出腎損傷,哪些藥物要小心?而對於兒童,由於腎臟尚未發育完全,故在用藥時更需格外小心。哪些藥物容易引起腎損傷?在可能引起藥物性腎損傷的各類藥物中,以抗生素所引起的腎臟損害最為常見(佔39%~54%),尤其是氨基糖甙類、頭孢第一代抗生素最多見。其次為解熱鎮痛藥,包括人們常用的止痛藥和複方感冒藥,均可能有腎毒性。
  • 醫生道:這3種食物儘量少吃,可能引發消化不良,別不當回事
    其實,小雅消化不良也是有原因的,一個大姑涼了卻不好好的吃飯,每天就是喊著要減肥,飯菜只是吃的一丟丟,連個小孩都吃不飽的飯量,還經常挑食,不愛吃綠菜,而且每天因為趕時間,快捷的方便食品更是得到了她的青睞,慢慢的就導致她消化不良了。有次因為消化不良還去了趟醫院,經過醫生的仔細詢問,卻被醫生怒斥:這3種食物儘量少吃,可能引發腸胃疾病,別不當回事。
  • 服用心腦血管藥物需要注意哪些不良藥物相互作用呢?
    那麼,心腦血管慢病患者在服用一些常見心腦血管疾病藥物時,需要注意哪些可能發生的藥物不良相互作用呢?(1)他汀類藥物是目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一類重要調脂藥,阿託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主要由CYP3A4酶代謝,易與其他藥物或食物產生相互作用。伊曲康唑是臨床常用抗真菌藥物,伊曲康唑及其主要代謝產物均為CYP3A4抑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