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故事 | 一位美國腫瘤醫生的心路自述

2020-12-04 健康界

▲Perre博士在2013年完成了美國白血病和淋巴瘤協會組織的海軍陸戰隊馬拉松比賽。

自從患了癌症,我的生活似乎充滿了各種「陳詞濫調」。

「殺不死你的東西只會使你更強大。」

「當下就是最好的時光。」

對我來說最感同身受的是這樣的一句話,

「不要隨便評價別人,除非你和他有同樣的經歷。」

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這些話不僅僅是心靈雞湯 — 它們非常真實,充滿了人生哲理。

1

讓我從頭開始說吧。

在社區醫院的門診部和住院部工作9年後,我準備在換到美國癌症治療中心(Cancer Treatment Centers of America,CTCA)工作——在住院醫生項目中專注治療腫瘤病人,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學習最新的癌症專業知識,更深刻地理解這些知識的應用並加以實踐。

為此,我制定了一個目標明確、極具策略性且受臨床驅動的治療計劃,以及改善癌症患者預後的路線圖。

可就在CTCA工作開始的前三周,一件突如其來的事情發生了,對今天的我產生了巨大影響。

2007年,我38歲時,這件諷刺的事情落到了我身上。我被診斷出患有癌症——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我將面臨的是化療、放療和免疫系統受損。

作為一名醫生,我以為我什麼都知道。

然而,癌症對患者另一方面的影響卻讓我茫然無力:我情緒的巨大波動和心靈的創傷。它們在我結束治療以後很長一段時間仍影響著我,這是我生存下來的最大挑戰之一——在經歷癌症後儘可能地活得完整。

我意識到癌症不僅僅與身體和臨床有關。在我治療癌症患者的工作期間,我留意到他們需要超出醫學治療之外的支撐。但是,在我自己經歷癌症之前,我真的不理解這種與疾病作鬥爭的人的生命中,身體和情感能支撐他們多少!

2

以前,我最喜歡的是CTCA的病人聽見「治療結束」鈴聲時的樣子。在化療或放療的最後一天,輸液室外會響起慶祝的鐘聲,大多數患者會被護士簇擁著。我聽過這個鈴聲很多次,那時常常在想,多麼幸福的一刻啊!那位病人的痛苦終於結束了!

在我治療的8個星期以來,每當我完成新一輪化療時,我就會計算我的治療還剩下多少日子,並把已經熬過的時日從我的日程表上划去。我最初認為治療只是「小菜一碟」,後來像疲倦等副作用日漸累積,我開始迫不及待想要結束這一切。

終於!到了結束的那一天,輪到我的鈴聲響起。但我並沒有想像中的開心。是的,我鬆了一口氣。但我記得,從結束的那一刻到我看到最終掃描結果的那段時間裡,我感到有些恐慌和焦慮。我在想,如果治療不起作用怎麼辦?即使後來已經看到掃描結果,這些感覺仍然沒有消失。

我腦子裡總有一個聲音在低聲說,你現在治好了,但是你是知道的,癌症隨時可能復發!

在我治療全過程中,護理團隊幫助我進行了焦慮分離。我被大家在顯微鏡下觀察著,每個人都保持警惕,隨時蓄足馬力向腫瘤開火併將其隔離起來。但現在呢?有誰會時時看護我?如果癌症復發,誰會站出來和它們戰鬥?

儘管我是癌症醫院的醫生,但我並不是超人。如果你和癌症患者熟悉的話,你從他身上所聽到的每件事我都曾經歷過。

我記得PET掃描前幾天的那種焦慮感,還需要我的妻子幫忙說服我。我對復發的焦慮是那麼真實和強烈,我請求健康教練幫助平復我的情緒,制定個人應對策略,並專注於我所取得的進步中。她對我的行為認知治療和整體維持訓練在測試期間特別有用,我屢屢因疲憊而感到十分挫敗,但幾個月以後,我想我成功克服了它。

我懂得了所謂「生存者的內疚」的涵義——雖然我在癌症中生存下來了,但沒有達到我想要的生活質量。每個人都懷著最好的意願對我說,「你做到了。擺脫了癌症,你應該很開心。」當然,我很感激,但我感到十分內疚,因為我並不是非常滿意......

同時,我還明白了生存者的全部意義。對我來說,生存者意味著要後退一步,問問自己一開始為什麼要接受治療。我希望能夠繼續做我在生活中覺得享受的事情並發現更多的樂趣。我將我的治療視為計劃生活時的一個臨時障礙,我並不會因此停止計劃我的生活。

我認為只要不讓我的恐懼和焦慮影響自己,我繼續享受生活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只要從我妻子,家人和朋友那得到支持就能做到。我開始接受我的癌症經歷帶給我的積極影響,我意識到生命太短暫,沒有時間讓我過多的思考。

3

經歷癌症治療所帶來的一切,或許讓人無所適從,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天賜的機會。其中最重要的是它使我成為一名更好的醫生。

今天,我想像自己在CTCA的同一個職位上做同樣的工作,如果我從未患過癌症,我會怎麼做。我會「自我」的認為自己是一位擁有大量醫學院知識的優秀醫生。

但在這個設定中,缺少的是:預測病情的能力和與患者討論重要問題的能力。這些問題也許是患者沒有意識到的,或者他們認為這些問題與治療無關。

他們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

「患病後我必須辭掉工作嗎?」

「為什麼我的人際關係改變了?」

「我還沒有開始化療,我這種噁心的感覺來自哪裡?「

「我很清楚最後一次檢測的結果,但為什麼我仍然如此焦慮?「

▲Perre和妻子Stacy在2015年完成了費城搖滾半程馬拉松。

醫學院不會教我們如何解決這些個人和情感問題。但是,因為我經歷過這些難題,所以我能敏感地意識到它們對患者的壓力、能量以及治療的影響;當我今天看到病人時,我會把知識、憐憫心和同情心帶入到治療過程中。我與他們感同身受。

雖然沒有兩次癌症過程是相似的,但我可以將其聯繫起來並保證我的病人並不是獨自在戰鬥。最終,由於這一切,我可以有效的幫助患者提高生活的質量。

由於我個人的癌症經歷,我有機會作為生存者得到關注,並幫助人們建立之後的生存者治療方案。我一直參與醫院的生存者計劃,讓我有機會將專業和個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幫助他人。沒有多少人會說這些經歷是他們的「工作」。我非常幸運地經歷了這些改變我生活的事情,這使我離一直渴望成為的「專家」更近了一步。

4

我想起了我的經歷以及我現在所處的位置。我熱愛自己的工作,以及它為我提供的機會,利用我的癌症經驗為患者提供更多的安慰、希望和治癒的力量。

作為醫生,我們都應該欣賞並努力成為優秀的臨床醫生。然而,對於患者而言,他們的情感、心理、精神以及身體需要被滿足。這是一個挑戰,因為同情心是天生的,而不是可以教會的東西。

作為一名癌症生存者,我已經懂得了提問和學習「為什麼」的重要性。為什麼一個人會決定與他(或她)的癌症相對抗?了解這一點和關注疾病與治療同樣重要,它可以為醫生提供強有力的見解。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看到醫生們更加努力地對患者進行更深入的了解。他們花了更多的時間與患者及其家人交談,不僅僅是他們的身體需求、疾病症狀和副作用,還有他們的心理需求、情緒起伏和未來的生活規劃。通過這些對話,可以使醫生更加了解患者,更積極主動地回應患者的需求、渴望、恐懼以及希望。

此外,管理者正在促進這種類型的醫患互動並尋求理解,我們發現它正逐漸成為美國醫院文化中的一部分。這是一種趨勢,作為一名醫生和一名癌症生存者,我相信這種趨勢會對任何一位接觸過癌症的人產生巨大的影響!

作者:Anthony Perre博士是美國癌症治療中心(CTCA)門診醫學科主任,費城CTCA新病人接收科主任。Perre博士是費城人,畢業於賓夕法尼亞醫學院。他任職於多個專業組織,包括賓夕法尼亞醫學學會、美國內科醫師學院和Alpha Omega Alpha榮譽醫學協會。

資料來源:

https://www.huffpost.com/entry/doctor-cancer-care_n_5c3e2054e4b01c93e00e22b0

相關焦點

  • 吃狗藥兩月後腫瘤消失 越來越多人走上獸藥抗癌路
    用「狗藥」抗癌的勇氣,來自他們所在的患者群,更準確地說,是來自美國一個名為Joe Tippens的老頭兒。這個被稱作喬的老頭兒,被奉為「狗藥抗癌」的鼻祖,他曾在網絡上和採訪中自述,肺癌晚期治療期間,在獸醫的推薦下吃了兩個月的芬苯達唑,腫瘤消失。消息傳到國內癌患圈,迅速炸開,很多患者一邊化療一邊試吃。陳英覺得這不是偏方,而是一次別無他法的自救。
  • 「狗藥抗癌」不可取,正確治療是出路
    其實真實的抗癌世界,遠遠不是印度藥一項這麼簡單,事實永遠比想的更加辛酸。 無獨有偶,最近又有一款「抗癌神藥」受到癌症患者的追捧,被他們視為「救命稻草」,這款藥就是被稱為「狗藥」的芬苯達唑。據《新京報》報導,目前國內芬苯達唑的試藥人數超過五千人,而且人數還在增加。 為何這些癌症患者會拿「狗藥」治起了人病?「狗藥抗癌」可靠嗎?科學嗎?
  • 腫瘤患者能不能——養貓?—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提示: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但是部分腫瘤患者擔心貓咪身上會有細菌或其他有害物質,危及自身安全,不敢養貓。  其實,腫瘤患者是可以養貓的。位於美國的梅奧診所(全球頂級醫院之一)的專家愛德華·克裡埃根表示:寵物是沒有副作用的良藥,養寵物有助於癌症患者接受治療。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如果癌症病人的身體狀況良好,抵抗力尚可,養貓是沒有問題的,還對患者的病情有幫助。
  • 腫瘤的剋星,竟然是一種野菜,富含7種抗癌物質,終於被重視
    腫瘤的剋星,竟然是一種野菜,富含7種抗癌物質,終於被重視  我們平時都害怕自己身患惡性腫瘤,也是我們常常說的癌症這種疾病,這種疾病到目前醫療技術還是沒有辦法治好的,其實癌症這種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只是有一些知識我們並不了解,腫瘤的剋星,竟然是一種野菜,富含7
  • 吃「狗藥」兩個月腫瘤消失後,越來越多人走上獸藥抗癌路_手機網易網
    用「狗藥」抗癌的勇氣,來自他們所在的患者群,更準確地說,是來自美國一個名為Joe Tippens的老頭兒。這個被稱作喬的老頭兒,被奉為「狗藥抗癌」的鼻祖,他曾在網絡上和採訪中自述,肺癌晚期治療期間,在獸醫的推薦下吃了兩個月的芬苯達唑,腫瘤消失。消息傳到國內癌患圈,迅速炸開,很多患者一邊化療一邊試吃。陳英覺得這不是偏方,而是一次別無他法的自救。
  • 狗藥成「抗癌神藥」受患者追捧,專家:缺乏直接臨床證據
    去年,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後帶火了「天價抗癌藥——格列衛」,而在最近網上又有一款「抗癌神藥」受到癌症患者的追捧,被他們視為「救命稻草
  • 「狗藥」真能抗癌?有科學依據、也有人試了,但毒副作用無法預知
    今日《重案組37號》的一篇報導獸藥抗癌:難辨療效的求生路引發了外界的關注。 報導中提到,來自美國一個名為Joe Tippens的老頭兒,曾在網絡上和採訪中自述,肺癌晚期治療期間,在獸醫的推薦下吃了兩個月的芬苯達唑,腫瘤消失。
  • 對「狗藥抗癌」需要寬容和警惕
    用「狗藥」抗癌的勇氣,來自美國一個名為Joe Tippens的老頭兒。這個被稱作喬的老頭兒,被奉為「狗藥抗癌」的鼻祖,他曾在網絡上和採訪中自述,肺癌晚期治療期間,在獸醫的推薦下吃了兩個月的芬苯達唑,腫瘤消失。(8月7日《新京報》)荒唐嗎?荒唐。用來給狗驅蟲的藥,如今卻被很多人奉為神藥。科學嗎?顯然不。
  • 一部民間抗癌血淚史
    雙硫侖:可能致死的戒酒藥   吳強是兩個未滿10歲孩子的父親,也是一位肝癌患者。在西藥抗癌人群裡,帶癌生存3年的他頗具權威,但也因為代購藥物賺取利差而面臨爭議。   三年來,吳強不斷在論壇和社群分享自己服用雙硫侖抗癌的經驗和藥方,聚集一大批走投無路的癌症患者和家屬。
  • 靠吃抗癌食物就能防癌?專家列出五大抗癌謠言
    謠言一:吃抗癌食物就能防癌  真相:雖然某些食物裡確實含有一些抗癌成分,但是單純靠吃這種食物來抗癌不現實!就拿西蘭花來說,它一直有「抗癌明星」的稱號,然而根據研究數據來看,如果想要通過吃西蘭花來達到抗癌的功效,必須每天吃5.4斤左右。但如果是這麼個吃法,我們很可能會因為吃不下其他食物,而造成營養不均衡,反而不利於我們的健康。
  • 科學家使用改良的沙門氏菌將抗癌藥物顆粒夾帶到腫瘤中
    發明有效的抗癌藥物是一回事,如何將它們準確送到體內腫瘤部位是另一回事。
  • 青島抗癌小姐姐劉夢煥,加油!
    「飛越迷霧把生命看清楚,明明白白掌握你的路,經過末世之後你總能夠,撥雲見日重回到最初」抖音上一位青島28歲小姐姐的抗癌視頻火了,無數網友為這位堅強樂觀的姑娘加油。「以後就叫你小樂觀吧」是許多網友在「一個28歲青島小姐姐的抗癌路」短視頻下的留言,一起看看屬於這個小姐姐的抗癌故事。回顧抗癌的整個過程,就像電影一般一幕幕在她腦海中上演。#第一幕體檢結果異常,電話那頭的父母聲音顫抖了。
  • 病毒感染後,腫瘤消失了!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抗癌新途徑?
    近日,《英國血液雜誌》報導了一個病例引起很多人關注、熱議,病毒感染後腫瘤消失了!會不會是一種抗癌途徑?癌症治療變得簡單了嗎?是不是感覺有些驚喜?病人61歲,患有嚴重的腎病不得不做腎移植手術,倒黴的是手術沒有成功,要定期做透析治療。透析的過程中發現患有霍奇金淋巴瘤,而且還是晚期!
  • 蟑螂抗癌,請遵醫囑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髒東西,居然有人聲稱「吃蟑螂粉可以抗腫瘤」。   在新浪微博上,博友「遠離癌患 」說,2007年11月,各大網站都報導了一個故事,重慶農婦趙秀蓮6年前被確診乳腺癌晚期,聽說一個「蟑螂可以治癌症」偏方,就每天堅持吃兩隻活蟑螂,6年過去了,到醫院複診卻發現自己奇蹟般完全康復!
  • 常見抗腫瘤的中草藥有哪些?抗癌中草藥第一名你一定想不到!
    3.靈芝靈芝可以較好地抗癌,是建立在科學研究與臨床觀察基礎之上,藉助了相應的現代科技手段萃取的結果。然而,靈芝的品系甚雜,不同的提取方法及不同的成分特點、配伍、與其他腫瘤治療手段的不同結合,都是影響其抗癌功效發揮的重要因素。
  • 中醫究竟能否有效抗癌?
    許多腫瘤患者,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身體欠佳,無法耐受手術、放化療的患者。這樣的患者該如何進行治療? 相信很多人會聯想到相對保守的中醫藥治療法,當然針對中醫也存在很多的質疑,那麼中醫藥到底能夠有效抗癌嗎?人參、蟲草和甲魚,這些補品腫瘤患者能吃嗎?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解開癌症治療中的中醫藥之謎。
  • 十年隨訪,20餘萬腫瘤患者5年總生存率達71%,腫瘤醫院抗癌「組合拳...
    20餘萬例腫瘤病例,10年隨訪數據,患者5年總生存率達71%......日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的一份腫瘤患者生存報告顯示, 2008年至2017年在該院確診為惡性腫瘤並接受住院治療的20餘萬腫瘤患者,經過長期密切隨訪, 3年和5年的總生存率分別達到了77.4%、71%,整體生存情況可以與歐美頂級腫瘤中心媲美
  • 治療無路,國內超5000人服用「狗藥」抗癌,會是最後的希望嗎?
    消息顯示,在中國有超過5000名病人,服用「狗藥」芬苯達唑抗癌。常人眼中的獸藥,在患者眼中,卻是難得的、渺茫的生存機會。 他們有的不敢告訴醫生,有的瞞著家人,有的是家人偷偷給患者吃,而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期待奇蹟的發生。
  • 因禍得福:男子去醫院治鯊魚咬傷 意外查出腫瘤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外媒報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話,美國男子尤金•芬尼(Eugene Finney)一定非常贊同。芬尼因為遭鯊魚攻擊而就醫,沒想到醫生在給他治療鯊魚咬傷的時候,還查出了他長了腫瘤。他因禍得福,得以及時抗癌。據報導,芬尼與家人在美國加州度假期間,在亨廷頓海灘暢泳時遭鯊魚襲擊,背部被咬出長長的傷口。遭到攻擊後,芬尼立即返回岸上。最初,他並沒有去看醫生,但入夜後胸部和背部劇痛,遂前往醫院。醫生在為芬尼檢查時,發現他的胸腔因為被鈍物撞擊導致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