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魚知多少,連漁民都不一定說得清

2021-01-16 野走也炊

導讀:喜歡吃海鮮的朋友對帶魚一定不會陌生,作為我國海洋魚類中最重要的經濟魚類,很多消費者甚至一些做海鮮生意的老闆都以為中國近海的帶魚只有一種。我自己從事海鮮電商,但是對於帶魚也是知之甚少,雖然知道有幾種不同的帶魚,但僅是知道它們那張揚名號,就比如:大海大帶魚、黃金帶魚、黑眼帶魚,但卻不知道它們真正的學名。抱著對真知的渴求,以及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我想我有必要搞清楚這些魚,通過各種網站查詢搜索,查閱各種學術文庫及百科,我最終整理出來了這篇科普文章。

帶魚分類的研究過程

具體的研究分析我就不做具體贅述,我大概敘述一下研究過程及結果,以保證研究的科學性和嚴謹性。科研人員從海南省的三亞、白馬井 北部灣東側、廣東省的汕尾和福建省的梅林共收集7個種群866尾帶魚,結合形態學資料進行生化分析。在捕撈現場取樣,取活魚或死後馬上冰藏在1d之內的魚體肌肉、肝和眼3種竹子並馬上放入液氮保存。根據電泳結算計算了3種魚11種同工酶的等位基因頻率基因的變異以及種群間的基因差異。

3種7個種群間的遺傳相似度

通過對這些樣本的研究,這些根據地方命名的帶魚品種可以歸納為3種帶魚,這些帶魚的遺傳距離都在0.22以上(物種鑑定標準的係數),因此可以確定為3個種類的帶魚。為什麼我要長篇累牘的敘述這些,因為物種的分類不是單純的只是通過物種的顏色、形態來判定是否是新的物種,因為在自然的生長中也可能發生變異。

我們最終將三種帶魚分類為:白帶魚(Trichiurus haumela 異名Trichiurus lepturus)、短帶魚(Trichiurus brevis)和南海帶魚(Trichiurus nanhaiensis)。

三種帶魚的區別

三種帶魚的區別

白帶魚

白帶魚,帶魚科帶魚屬的一種魚類。英文名(Largehead hairtail 大頭帶魚),也叫高鰭帶魚、牙帶或者刀魚,也有叫裙帶、肥帶、油帶、天竺帶魚的,它們的個頭比較大,尾部細長如鞭狀,背鰭是灰白色的,沒有腹鰭,也沒有鱗,但有明顯的側線,身體呈銀白色,背鰭和胸鰭呈淡白色,體長可以大234公分。

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性食用魚之一,產量巨大,是極重要的經濟漁獲,全世界年產量超過500,000噸。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巾著網及定置網等。盛漁期在春夏間,也是北部沿岸季節性重要之海釣魚種。

全世界溫、熱帶海域,包括臺灣四周海域

白帶魚是暖溫水域中底層洄遊性魚類,一般棲息於開放性之大洋水域,水深在60-100公尺間,亦常遊至深遠350公尺,甚至更深之水域,產卵時則洄遊至淺海水域。喜弱光,有明顯日夜垂直分布之習性,白天至深水層,黃昏、夜間及清晨則上遊至表層。具群遊性,性極貪食,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

白帶魚還分為黑眼帶魚和黃眼帶魚,而這兩類帶魚也是消費者常見的,肯定也有會消費者會說如何選購?

1、黑眼帶魚

黑眼帶魚味道鮮美、肉質細嫩、腥味比較小,生活中主要被用來做清蒸食用,喜歡清淡飲食的人可以選擇黑眼帶魚。

2、黃眼帶魚

總結:黃眼帶魚的個體比較大,肉質會比較粗糙,會有一些腥味,一般比較適合做紅燒或者油炸食用,喜歡飲食偏辣一些的人群可以選擇黃眼帶魚。

他們的區別主要在於眼睛和個體:黑眼帶魚的眼睛呈黑色,而黃眼帶魚的眼睛顏色偏黃;黑眼帶魚的個體一般比較小,而黃眼帶魚的個體一般比較大。

短帶魚

也被叫做中國短尾帶魚、瓊帶魚,英文名(Chinese short-tailed hairtail)。短帶魚是肉食性動物,魚體細長且側扁,背鰭是白色的,體長可達54.5公分,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海南省周邊海域。短帶魚性成熟早、個體小,以其最大個體還達不到另2種帶魚開始性成熟的長度。

南海帶魚

南海帶魚又稱黃鰭帶魚,東山島漁民稱為黃金帶魚。和白帶魚相比個頭要小很多,尾部短於白帶魚,因背鰭黃色又叫「黃鰭帶魚」(如上圖),一般棲息在沿海,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海南部和南海。深海、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暖溫水域中底層回遊性魚類,一般棲息於近泥砂或泥質之大陸棚沿岸水域,水深在20-50公尺間,亦常遊至深遠150公尺,甚至更深之水域,產卵時則回遊至淺海水域。喜弱光,有明顯日夜垂直分布之習性,白天至深水層,黃昏、夜間及清晨則上遊至表層。具群遊性,性極貪食,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

黃金帶全身充滿盔甲不鏽鋼,靚麗的反光可以晃瞎眼,實乃不鏽鋼帶魚。我吃過的幾種帶魚中,個人覺得這種帶魚肉質最嫩,味道最鮮甜。

我希望通過此文能讓更多人了解帶魚,讓更多的優質的海鮮能夠與你分享,如果你們還想了解更多海鮮的知識可以關注我,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四大海產之帶魚,知多少?
    帶魚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又叫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青島、日照黃海沿岸城市稱魛魚。帶魚的體型側扁如帶,呈銀灰色,背鰭及胸鰭淺灰色,帶有很細小的斑點,尾巴呈黑色,帶魚頭尖口大,至尾部逐 漸變細,全長1米左右。帶魚性兇猛,主要以毛蝦、烏賊為食,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國的黃海、東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黃魚、小黃魚及烏賊並稱為中國的「四大海產」。
  • 買帶魚,舟山帶魚和渤海帶魚哪個更好?漁民:價格相差大,別買錯
    漁民:價格相差大,別買錯。  導語:帶魚是我們家很喜歡吃的一種海魚,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鮮美,最重要的整條帶魚中間只有一條主骨,不像鯽魚那樣有很多的小刺,小孩子和老人家都可以放心吃。帶魚香煎之後再紅燒,肉質外酥裡嫩,特別香,烹飪起來也很簡單,所以逢年過夜都必定有紅燒帶魚這道菜。
  • 漁民為何不願意捕皇帶魚,一個是不能吃,還有一個更隱秘原因
    古人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海邊的漁民們,都希望自己出海的時候捕魚豐收,以此賺得更多的勞動報酬。可是您也許不知道,其實漁民們並不是所有的魚都「照單全收」,有一種被稱為「魔鬼使者」的魚,一直被漁民們敬而遠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難道漁民們捕到「魔鬼使者」的魚就會大禍臨頭?
  • 好吃的雷達網帶魚來了 舟山有漁民一船捕了20萬斤帶魚
    因為天氣越冷,漁民兄弟帶來的舟山小眼睛帶魚將會更加的美味。 舟山小眼睛帶魚是冷水帶魚,天氣越冷,口感越好。 今年漁民收穫的帶魚不少。昨天,浙岱漁02619船老大柴亞平說,他這半個月一直在外捕魚,「產量不錯,這一船總共捕了五六千箱帶魚,20萬斤左右。」
  • 「瓦上霜白,帶魚旺發」帶魚正是肥美時,此時不吃還等何時?
    除了肚子上,基本沒有小刺、亂刺吃的時候順著魚刺逐條把魚肉拉下了就好了連小朋友也能輕鬆掌握吃了這麼多年帶魚你見過鮮活的帶魚嗎?這是剛剛出水的新鮮帶魚↑↑↑其實新鮮帶魚光亮如鏡,《清宮海錯圖》中就有描述:當時沿海地區的漁民常常把新鮮帶魚懸掛著售賣,遠遠看去好似「刀劍鋪子
  • 黃眼睛帶魚和黑眼睛帶魚,同樣是帶魚,老漁民告訴你,到底差在哪
    黃眼睛帶魚和黑眼睛帶魚,同樣是帶魚,老漁民告訴你,它們到底差在哪?在中國,從渤海到南海,都可尋得到帶魚細長的身影,帶魚,又叫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不同的地區賦予了帶魚不同的別名,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是我國所有海魚中產量最高的魚。
  • 終於知道一條帶魚多少錢了!「帶魚自由」就算了
    ↓↓↓ 行走的魚:財務自由第一檔,相中哪只梭子蟹,哪只最肥買哪只;第二檔,銀光錚亮的帶魚想抓多少抓多少。連「帶魚自由」都沒達到的人,有什麼資格說放年假! 青墨:我覺得我只達到了吃蛤蜊自由。 小羊的1007號星球x:目前達到的是喝水自由。
  • 中國人吃帶魚地圖
    但是,春夏秋冬四季、東南西北四方,可以常年吃到的,一定是帶魚。 平日,只要去菜市或海鮮市場,那一條條形如皮帶的大魚,兩排獠牙和圓圓的大眼總會第一時間與你對視。逢年過節,北方城市的年貨攤子上,與白菜、肥雞、年肉並列的,一定少不了被凍得梆硬的帶魚。
  • 中國人吃帶魚地圖-虎嗅網
    製圖/伍攀被捕撈之前的帶魚,是海底的一方惡霸,其牙齒非常尖利,兇猛貪食,發起瘋來連同類都吃。為了快速遊動捕食獵物,帶魚進化出了一身緊緻的肌肉;為了應付深海的壓力與寒冷,帶魚體表進化出了一層細細的銀色脂肪。
  • 買帶魚,挑大的好還是小的好?很多人都錯,老漁民這樣一挑一個準
    買帶魚,挑大的好還是小的好?很多人都錯,老漁民這樣一挑一個準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市面上的海鮮種類繁多,價格也便宜了很多,又是可以大口大口吃肉的時刻了。自從去年豬肉價格上漲之後我們家就很少買肉了,都是改吃魚了,畢竟一斤肉的價格可以買2-3斤的魚回家燉湯,魚肉營養豐富,價格也便宜,真的是便宜又大碗。現在到菜市場上可以看到的魚蝦蟹等各種各樣的海鮮,其中帶魚是我們家常吃的一種魚,價格也不貴,而且它屬於海魚,是無人人工養殖的。帶魚魚肉鮮嫩,味道特鮮美。
  • 這魚比帶魚好吃,比帶魚營養價值高,魚刺少無腥味,卻被人淡忘
    現在我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了,每天都可以吃到一些肉類,都不會覺得奇怪,也是很好滿足的事情,畜類、禽類的肉我們吃的很多,還有魚類也是我們常吃的,魚類其實和這些肉類比起來,營養價值更高一些,而且吃起來會更加健康,魚類很少聽說一些負面消息,而且吃了也會發胖,營養又高,口感也很好,所以很多人都愛吃魚
  • 象徵災難的地震魚,日本碼頭一次出現了2條,漁民捕獲後陷入恐慌
    筆者-小文古時候,出海的漁民認為海底藏有可怕的巨獸,它們以海上航行的船隻或是淺層水域的生物為生,並且體型無比巨大。而到了現代,雖然深海巨獸這類說法逐漸被否認了,但生物學家確實發現了不少可以與科幻電影相匹敵的海洋怪物,而皇帶魚就是其中之一。
  • 龍骨身份揭開 並非真正帶魚 物種研究價值高
    昨天下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劉靜教授來到河套羅家營,實地對漁民捕撈上來的骨骼進行鑑定。劉教授仍然認為,這副骨架就是勒氏皇帶魚,並對漁民的疑點一一解答。她稱,勒氏皇帶魚並非帶魚,骨架有較高科研價值,建議專業博物館收藏。
  • 帶魚——很便宜的一種深海魚
    童年時期,物流不像如今這樣發達,在遠離海洋的東北地區,帶魚可以說是吃過的唯一的深海魚。大家會不會很奇怪,平時買魚都是買新鮮的活魚,但是我們遇見的帶魚卻是早就失去生命的,作為一種深海魚,它的價格又為什麼那麼便宜?一起來看看吧!中國人似乎格外鍾愛帶魚平日,只要去菜市或海鮮市場,那一條條形如皮帶的大魚,圓圓的大眼睛總會在第一時間與你對視。
  • 寧波漁民捕到一條3米長怪魚立馬放回大海為什麼?
    在漁民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翻車魚在捕獲上岸的魚群中顯得無比巨大,一個成人站在旁邊也顯小。它身上有黏性,粘滿了細碎的小魚。漁民用纜繩將它緩緩吊起,用力將其推向船艙外,最後解開繩索,放歸大海。他說,漁民蠻討厭捕到它的,吃起來沒有肉,賣又賣不了錢,漁網反而會被它弄個大洞,把網裡其它經濟魚弄爛。「捕到它的概率很小,一年之中會捕到幾條到幾十條不等。」
  • 浙江漁民捕獲「龍王魚」,住在深海體長可達6米,傳說能感知地震
    在動物學分類中它屬於皇帶魚中的一種,而皇帶魚屬於輻鰭魚綱軟骨硬鱗亞綱月魚目皇帶魚科皇帶魚屬皇帶魚種,而帶魚則屬於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鱸形目帶魚亞目帶魚科帶魚屬,兩者一個是軟骨魚,一個是硬骨魚,從綱目上就已經不相同了,所以兩者並不是一類魚。
  • 漁民出海捕一次魚,到底能賺多少錢?說出來你都不信
    小夥伴們都知道我們國家海岸線很長,並且擁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大海域,所海鮮成為了我們國家沿海城市人民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但海鮮也都是捕獲的啊,海裡並不存在大範圍養殖這一說,只能是漁船出海捕撈,那麼有些小夥伴們就想問了,海鮮賣的這麼貴,出海捕魚的漁民是不是一定很賺錢啊,其實還真不一定
  • 帶魚如何挑選?新不新鮮關鍵看這三個部位,學會不花冤枉錢
    中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海魚就是帶魚了,帶魚的肉質鮮美,每年11、12月是盛產帶魚的時期,此時的帶魚肥嫩鮮美。經常看到有寫帶魚的文章將帶魚稱為深海魚,實際上帶魚並不是深海魚,深海魚的定義是生活在200米以下的魚類,而帶魚則是生活在50-80左右的水中,所以不能稱之為深海魚。新鮮的帶魚比冰凍帶魚更營養、更鮮美,但如何才能挑選到優質的鮮帶魚呢,今天來看看挑選新鮮帶魚的方法和技巧。
  • 重新認識帶魚之後,發現:原來帶魚也屬兇猛的海鮮魚
    說起最早吃到的海鮮魚是什麼,那肯定就是帶魚莫屬了。帶魚肉多刺兒少,味道鮮美可口,一般的做法就是油炸或者是紅燒,做出來的味道可以說讓人一個接著一個吃完全停不下來了。可以說,帶魚是中國老百姓最喜歡的海水魚之一,但因為它極其普通,以至於都不太好意思管它叫海鮮。
  • 海龍魚實為勒氏皇帶魚 青島神秘龍骨真相(組圖)
    海龍魚實為勒氏皇帶魚 青島神秘龍骨真相(組圖)   海龍魚實為勒氏皇帶魚 青島神秘龍骨真相(組圖)  2013年3月27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劉靜教授來到河套羅家營,對漁民捕撈上來的骨骼進行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