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吃帶魚地圖

2021-01-16 騰訊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地道風物

ID|didaofengwu

作者|魚子虛

帶魚,最親民的野生深海魚圖/視覺中國

在中國,江河湖海中的可食用魚類,幾乎都能變成佳餚。但是,春夏秋冬四季、東南西北四方,可以常年吃到的,一定是帶魚。

平日,只要去菜市或海鮮市場,那一條條形如皮帶的大魚,兩排獠牙和圓圓的大眼總會第一時間與你對視。逢年過節,北方城市的年貨攤子上,與白菜、肥雞、年肉並列的,一定少不了被凍得梆硬的帶魚。

南方海域的帶魚,也是北方市場上的常客 攝影/bugking88 圖/圖蟲 創意

很多內陸人的記憶裡,一條帶魚是人生中吃到的第一種海魚。這種來自60-100米深海底的野生水產,幾乎是14億中國人最熟悉的一種魚。

海產家族中,大黃魚、小黃魚、墨魚、帶魚並稱四大海魚。但是,隨著漁業資源的枯竭,前三者的捕撈量已不復往日的榮光,只有帶魚產量依然堅挺。

作為世界帶魚的第一大消費國,我國每年捕撈量在百萬噸上下,佔了全國海魚總捕撈量的1/7、全球帶魚捕撈量的4/5。

捕撈量依然堅挺的帶魚 製圖/伍攀

被捕撈之前的帶魚,是海底的一方惡霸,其牙齒非常尖利,兇猛貪食,發起瘋來連同類都吃。為了快速遊動捕食獵物,帶魚進化出了一身緊緻的肌肉;為了應付深海的壓力與寒冷,帶魚體表進化出了一層細細的銀色脂肪。

剛捕撈的帶魚,猶如銀色皮帶 圖/k.sina.com

這些特性也讓帶魚變成了美味食材:食肉的特性使體內積蓄了大量風味物質;緊緻的肌肉可以帶來紮實的質感,豐厚的脂肪則為蛋白質增添了香味來源。

在帶魚屬這個大家族中,能被吃的幾乎只有三種:白帶魚、短帶魚、南海帶魚。其中大部分人吃到的是白帶魚。

即將變成美食的帶魚段 攝影/bbtree 圖/圖蟲 創意

為了讓自己更好地躲避天敵和捕捉獵物,帶魚生就一副沒有阻力的身材——魚如其名,看起來跟一條寬腰帶差不多。這種身材,給內臟留下了極少的空間,所以十分適合冷凍保鮮,也容易保存、運輸。

於是,這種來自深海的美味,通過長途運輸,可以到達祖國的各個角落。馬未都的記憶裡,年輕時最常吃的魚只有兩種,帶魚是其中之一。

帶魚,凝聚著多少難忘的回憶圖/「圓桌派」

帶魚,入得了尋常巷陌,也登得上大雅殿堂。幾乎所有菜系的大廚,都不會拒絕帶魚:湘菜的幹煸、川菜的辣炒、魯菜的燜燒、淮揚的清蒸、粵菜的煲…

幹煸帶魚 攝影/大漠判官攝影 圖/匯圖網

舟山 | 鮮帶魚的旗艦店

要吃到最肥美新鮮的帶魚,一定要到原產地去。作為中國漁業發展的龍頭,浙江省的帶魚捕撈量,撐起了半壁江山,而主要的捕撈漁場則是舟山。

浙江,佔據帶魚捕撈的半壁江山 製圖/伍攀

每年秋季,舟山群島漁港碼頭都要掀起一陣海鮮狂潮。雷達網漁船靠岸的一剎那,碼頭便成了人聲鼎沸的「菜市場」,無數人圍著剛上岸的帶魚競相出價。所有的買家,都是為了爭搶剛剛出水的、最鮮美的帶魚——雷達網帶魚。

這種用雷達般的圓形網子捕獲的帶魚,是舟山人的心頭好。正宗的雷達網帶魚講究「三小一厚」,就是個兒小、頭小、眼睛小,但是身材要健碩,比普通帶魚要厚。

舟山漁場圖/視覺中國

拿到雷達網帶魚後,舟山人會使出渾身解數來處理它:今天紅燒、明天清蒸、後天抱鹽,吃不完的,再做成「風吊帶」,天天吃也不膩。

最能徹底得到那一口鮮味的,還得清蒸。冷凍技術再好,從沿海運往內地,都有時間損耗,鮮味總會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所以,最好吃的清蒸帶魚,也只有在舟山才能享用。

豆腐帶魚羹 攝影/大佬迷妹 圖/匯圖網

冬季捕獲的帶魚不如秋季肥美,可用濃油赤醬來考驗一番。舟山還有北方吃不到的帶魚羹,加上不同的配菜,就有了豆腐帶魚羹、蒲瓜帶魚羹、蘿蔔絲帶魚羹。

江南的冬季陰冷刺骨,被海風吹拂的舟山群島更是如此。盛上一碗葷素搭配的羹湯,倒上幾杯黃酒,再寒冷的冬夜,都能留下溫暖的記憶。

溫州 |「小魚小菜」也可口

跟其他地方不同,溫州人選最中意的帶魚,絕非肥厚的成年帶魚,而是長不過手指的幼帶魚。將新鮮的幼帶魚洗淨後醃製數日,而後加入鹽、紅曲、糯米以及大量白蘿蔔絲,一起裝進陶器中發酵。經過溫度的考驗、菌群的努力和時間的沉澱。3個月後,白鱣生就做成了。

外地人嫌臭,本地人愛得要死 圖/平陽百事通

紅彤彤的白鱣生,外地人難以下口,卻是樂清等地人民最愛的小菜。此梯郭「溫州話『吃早飯』」的時候,來上一筷子,鹹鮮適口。

潮汕 | 一燜一煮甲天下

最會吃的潮汕人,豈能放過帶魚。

潮汕人的烹調,講究食材本味。平日裡,他們把帶魚與蔥蒜同燜,便是一道極好的美味——蒜燜帶魚。燜之前,需要煎至「外熟裡不熟」的微妙狀態,而後加入蔥蒜一同燜制。等到帶魚剛好熟透,迅速出鍋。

蒜燜帶魚 攝影/ms517 圖/匯圖網

當地著名的普寧豆醬與帶魚竟然也十分搭配。少量的鹽分提升了魚肉的鮮味,獨特的醬香讓帶魚鹹上加鹹,鮮爽中多了幾分醇厚,這就是只有在當地才能吃到的豆醬煮帶魚。

上海 |「糟透了」才好吃

在老上海人的心中,幹煎魚和泡飯是一等一的CP。一碗平凡的泡飯,要想展示出撩人的風姿,那就非這幹煎帶魚不可。

如果說幹煎帶魚是阿姨們的心頭好,那麼糟帶魚則是爺叔們的小乖囡。每到夏季,上海便成了一座「糟透了」的城市——香糟的味道瀰漫了每條弄堂的上空。

糟帶魚圖/ychsx

一片「糟」聲之中,帶魚自然也要享受一番。各種香料的香氣清新豐富,酒香為媒介,連上著帶魚的鮮香,典型的海派內味就有了。

青島 | 此「刀魚」非彼刀魚

如果南方同胞不慎誇下海口,說北方帶魚不值一提,青島的大姨會齊刷刷地回應:沒吃過「刀魚」,也算吃過帶魚?

帶魚的吃法,從東海到黃海,一到齊魯大地,畫風便剛猛起來。帶魚到這裡,還有了特色的俗名——刀魚,跟學名長頜鱭的刀魚不是一家子。記住,膠東菜館菜譜裡寫的紅燒刀魚、刀魚貼餅子、香煎刀魚,吃到的都是又寬又肥的帶魚。

「本地刀魚」圖/視覺中國

在青島人那裡,只有本地海域捕撈、足夠肥厚的帶魚才有資格叫做「刀魚」。提起外地的帶魚,他們先搖頭再擺手,還得補上一句:「恁說那個,差勁『請自動腦補黃渤老師口音!』」

北京 |「烙餅卷帶魚」創始人

掐頭去尾、還得切成段的帶魚,在老北京人那裡,絕不是上等食材。其貌不揚的大餅,遍布每條老胡同。兩種普通的食材,被北京人組合成了「烙餅卷帶魚」。

烙餅卷帶魚 攝影/chenyonglan2012 圖/匯圖網

「烙餅卷魚,刺都懶得吐」,常用來形容懶人,也從另一個角度看出:烙餅卷帶魚太香,連刺都不捨得吐。帶魚炸制以後,燉上一個多小時,卷上層層疊疊的大餅,酥爛的帶魚,儘管大口咬,因為每根刺都已被炸得酥脆。燉煮的湯汁,滲入大餅,增添了別樣的口感。

東北 | 還是鐵鍋燉過癮

在東北,任何大魚大肉,都躲不開酸與甜的洗禮——炸制的帶魚,裹上綿白糖與白醋調和的酸甜汁,堪稱「帶魚版鍋包肉」。

啥玩兒,都能燉 攝影/huawencn 圖/匯圖網

適合冬天吃的另一道東北菜是熱熱乎乎的垮燉帶魚。香濃醬汁煨燉著,連配菜都變得無比可口。

四川 | 辣子配帶魚,真巴適

有辣子雞丁,就能做辣子帶魚。

火爆的辣椒將帶魚包圍,霎時有了另類風情。帶魚的鮮甜與海椒的勁辣搭配,更加激發了鹹鮮的本味。口味刁鑽的川人,面對兩種舶來品造就的美味,也會直呼巴適。

川味帶魚攝影/高山流水以琴會友 圖/匯圖網

四川的幹燒,最大程度激發了帶魚的潛能——朝天椒增辣、二荊條增香、郫縣豆瓣醬增醇。被眾多辣味開了光的帶魚,徹底成為了川菜一員。

草魚最好吃要紅燒,鯽魚更適合煲湯,胖頭魚(鱅魚)首選是剁椒蒸。而吃帶魚不需要做任何選擇題,煎、炸、炒、燜、蒸、熘、烤、燉…怎麼做都能滿口香。

烤帶魚(圖中前景為帶魚) 攝影/Minhyoung 圖/圖蟲 創意

煎與炸 | 最炸裂的口感

香煎、幹炸帶魚是各家煮婦(夫)的必備技能。大體做法是:把又肥又寬的帶魚剁成數段,加蔥、姜、鹽、料酒拌勻醃製十分鐘,然後裹上次生粉放入油鍋——多加油沒過魚段,開大火,謂之「炸」;魚段在油中緊貼鍋底,用小火,謂之煎。

上圖:煎帶魚 圖/迷迭香Rosemary;下圖:炸帶魚 圖/孔老師教做菜

高溫油炸,一兩分鐘即可完工;小火慢煎,兩面金黃色,即可出鍋。煎炸的帶魚,晾上一分鐘,一口咬下去,外表酥脆,內部肉質依舊細膩油潤。植物油的芳香由外向內滲入,本身的魚油香味則由內而外飄出——兩香會師,香上加香!

燒與燉 | 能下三大碗飯

如果嫌棄煎炸太過燥熱和油膩,你可以選擇讓帶魚變得更鬆軟、入味的方式——紅燒或燉煮。

家常紅燒帶魚與砂鍋燉帶魚 上圖攝影/耶耶耶 圖 / 匯圖網;下圖攝影/huawencp 圖/匯圖網

為了防止魚肉碎爛,燒、燉帶魚之前,最好還是用油稍加煎制,然後撈出。燒制過程中,若是多加醋和白糖,那就是一道「糖醋帶魚」。

如果喜歡高湯,可以將煎過的帶魚放入砂鍋,用大火燉煮,熬出高湯;裡邊加上豆腐、菌菇、腐竹、茄子…在配菜方面,帶魚從來不挑剔。

清蒸 | 最清鮮的享受

市場上多數帶魚為冷凍帶魚,它們更適合紅燒。要做一道清蒸帶魚,食材不僅要新鮮,而且要選擇寬度適中、身無破損、銀光閃閃的帶魚。

腹內的黑膜和血汙線必須去掉,這樣能夠去掉一大半魚腥。平整的帶魚段放入盤中,加入蔥段、薑片、鹽和料酒;水開可放入蒸鍋,蒸出的魚肉又熟又嫩。

清蒸帶魚 圖/視覺中國

最後的點睛之筆,是澆一層帶花椒或胡椒的熱油,這樣能夠更好地激發出魚的鮮香。在猛烈水蒸氣的催化下,帶魚肉變得柔滑而服帖。

帶魚,永遠不會在餐盤中宣示主角的位置,只會襯託那濃濃的家常味兒。而如今,帶魚捕獲量逐年遞減,而且亞成體居多。

漁網中的一條小帶魚和波濤中的漁夫 攝影/李頎拯

哪怕是一條又窄又小的帶魚,背後也離不開漁民和水手在海浪中的辛勞奔波。總有一天,它們不會再像今日這樣,普遍出現在餐桌上。

帶魚,且吃且珍惜!

你還知道帶魚的哪些吃法?趕緊到留言區分享吧~

相關焦點

  • 「沒有一條帶魚,可以離開中國」,推薦一份中國人吃帶魚地圖
    本次分享的主題是推薦一份中國人吃帶魚地圖,「沒有一條帶魚,能夠離開中國」!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吃飯來維持自己的生命,哪怕你再怎麼富有,也一樣免不了俗!要說到「吃」,我們中國絕對是個不折不扣的美食大國,即便是老外都忍不住會贊同這一點!
  • 中國人吃帶魚地圖-虎嗅網
    但是,春夏秋冬四季、東南西北四方,可以常年吃到的,一定是帶魚。平日,只要去菜市或海鮮市場,那一條條形如皮帶的大魚,兩排獠牙和圓圓的大眼總會第一時間與你對視。逢年過節,北方城市的年貨攤子上,與白菜、肥雞、年肉並列的,一定少不了被凍得梆硬的帶魚。很多內陸人的記憶裡,帶魚是人生中吃到的第一種海魚。
  • 吃過帶魚,見過帶魚跑嗎?帶魚的世界是怎樣的
    (摘自網絡)※※為什麼見不到活的帶魚※※說明一下:帶魚不是深海魚,身體扁平並不是被水壓的!「帶魚只能生活在深水中」也是不對的。註:一般定義生活在水深200米以下的為深海魚,而帶魚生活在水下50-80米,不過這個深度的水壓也足夠大了,畢竟人在遊泳池中遊泳都能感覺到水壓。
  • 孕婦能吃帶魚嗎 吃帶魚這些禁忌要知道
    帶魚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美食,有紅燒帶魚,糖醋帶魚。它有這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那麼我們孕媽媽能吃帶魚嗎?帶魚有哪些營養價值呢?孕婦吃帶魚要注意什麼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孕婦能吃帶魚嗎孕婦是可以吃帶魚,帶魚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帶魚富含脂肪、蛋白質、維生素A、不飽和脂肪酸、磷、鈣、鐵、碘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暖胃、澤膚、補氣、養血、健美以及強心補腎、舒筋活血、消炎化痰、清腦止瀉、消除疲勞、提精養神之功效,是孕產婦的理想滋補食品。
  • 吃帶魚的好處 常吃帶魚竟給身體帶來這些變化
    帶魚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魚類,愛吃帶魚的朋友有很多,但對於帶魚的功效卻又很多人並不清楚,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吃帶魚的好處,吃帶魚的禁忌事項,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了解這種食物,讓大家的飲食更加合理。吃帶魚的好處經常吃帶魚的好處有很多你想要了解嗎?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吧。提高免疫力銅等礦物質形式與免疫機能有關的酵素。
  • 帶魚——很便宜的一種深海魚
    本文專家:宋皓瑜,華東理工大學2018級碩士研究生本文審稿: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帶魚大概是大家吃過的最便宜、最常見的深海魚了,在小編的東北老家,冬天的時候露天菜市場上擺的滿滿的一堆堆冰凍帶魚也算是童年裡的美好回憶
  • 「瓦上霜白,帶魚旺發」帶魚正是肥美時,此時不吃還等何時?
    時下正是吃帶魚的大好季節帶魚不光味道鮮美刺長得還特別人性化
  • 放心吃!帶魚銀鱗是優質脂肪,新鮮帶魚這樣選準沒錯!
    但最近關於「帶魚刷銀粉」的新聞在網上被大量傳播,引起廣泛關注。新聞內容顯示,帶魚一摸就掉魚鱗,而且黏黏糊糊,用水一泡還大面積脫落。有人懷疑,這是因為帶魚被不法商家刷了銀粉。 既然是個寶,如果銀粉掉得厲害還能吃嗎?一般來說,長時間運輸、遭受擠壓、多次堆疊、運輸過程保鮮不當都會導致帶魚「掉粉」。因此,「銀粉」也可以幫助我們分辨帶魚是否新鮮。水產行業標準SC-T3102-2010中規定,合格帶魚脫鱗不應超過體表的四分之一,所以,帶魚「掉粉」超過四分之一就不建議購買。
  • 帶魚和什麼食物搭配吃最好
    帶魚也別稱之為刀魚,從字面意思上看,形容長長的、成條狀的魚類。帶魚在我國山東有大量,是人們十分愛吃的一種肉食。帶魚非常美味,大多數都是可以食用的,但是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帶魚肉多刺少、營養豐富,是一般人都可以食用的。帶魚無論是新鮮的,還是冰凍後醃製,都別具風味,非常好吃。我們一般吃帶魚都是清蒸或是紅燒,其實帶魚還有更多更加美味的做法。
  • 燜帶魚:家版帶魚做這個,美味到了極致,吃過一次也想吃
    燜帶魚:家版帶魚做這個,美味到了極致,吃過一次也想吃!大家好!我是一個堅持每天分享美味食譜的小帥鍋,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美味、營養、健康的食物能增加人們的食慾!跟我來教你怎麼做家常菜,簡單,快速,而且美味。
  • 多吃帶魚,能給身體帶來什麼好處?以及帶魚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帶魚為鹹水魚,生活再深海裡,體型側扁,呈帶狀,性兇猛,以魚類、毛蝦等為食。帶魚的營養成分:帶魚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元素鈣、磷、鐵、碘及多種維生素。孕婦吃帶魚有利於胎兒腦組織發育,少兒多吃帶魚有益於提高智力,老人吃帶魚則可以延緩大腦萎縮、預防老年痴呆發病,女人多吃帶魚,能促進肌膚光滑潤澤,長發烏髮,面容更加靚麗。帶魚中含有的脂肪酸,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這種脂肪酸的碳量較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帶魚的食用方法:帶魚的 烹調方法很多,以清蒸、紅燒、油煎、糖醋最受歡迎。
  • 這麼新鮮的帶魚真少見,銀光發亮,看日本廚師是如何給帶魚去骨的
    說起各種海魚,很多人還是很喜歡吃的。作為海產品中的一種,海魚本身的鮮味極濃,另外區別於淡水魚的是,海魚不僅肉質鮮嫩,關鍵是魚身上的刺還比較少,吃起來很方便。帶魚也是海魚中的一種,本身味道鮮美,但是不易存儲,所以很多帶魚都是速凍的,我們平時的吃法大部分也是以紅燒或者幹炸為主,但是對於愛吃生魚片的日本人來說,他們又是怎麼來處理帶魚的呢?這麼新鮮的帶魚真少見,銀光發亮,看日本廚師是如何給帶魚去骨的。
  • 帶魚,沿海地區都很難吃到新鮮的一種魚,卻成了中國平民海鮮
    而帶魚的滋味,也因為低廉的價格,而變得和蘿蔔、白菜那樣,即使是離海邊很遠的內陸人,也應該嘗過。事實上,帶魚真的是深海魚,而且是那種一離開水面很快就死亡的深海魚。剛從海裡捕撈上的帶魚非常漂亮,全身泛著銀光,仿佛金屬一樣的光澤,還能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線。不過很快,這些新鮮的帶魚要被送去冰凍。如果不馬上冰凍起來,帶魚的肉質會變得很軟,新鮮度下降。
  • 有種帶魚千萬不要吃,吃帶魚有些禁忌要知道
    帶魚帶魚有鱗片嗎?很多人以為帶魚是沒有鱗片的,其實帶魚身上銀白色的表皮就是它的鱗(已退化)。帶魚的這層銀磷與一般的魚鱗不同,是有一層特殊脂肪行程的表皮,俗稱「銀脂」,營養價值很高。帶魚的銀磷中含有三種特殊物質,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以及6—硫代鳥嘌呤物質。這三種物質對人體有許多好處,所以我們在烹飪帶魚時,是可以洗淨後直接烹飪的,不需要去除表皮的銀鱗。帶魚肉厚刺少,營養豐富。有補脾、益氣、暖胃、養肝、澤膚、補氣、養血、健美的作用。帶魚功效這麼多,吃帶魚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帶魚去腥我有秘方,這樣做帶魚無論怎麼做都吃不出半點腥味
    帶魚去腥我有小妙招,照著做,帶魚無論怎麼做都吃不出半點腥味,真的嗎?我先說一下帶魚,估計在海邊生活的親們,吃的帶魚都是剛剛從大海中打撈出來的,同我們在長江邊吃淡水魚一樣,都是新鮮的魚,但是小編在南方地區,沒有海,我們南方的同學吃的帶魚都是冷凍的,無論你是從菜市場還是超市購買的帶魚,其狀態都是冷藏的,回家處理帶魚,菜板上、菜刀上、水池中、手上,都是帶魚的那種難聞的腥味,所以做帶魚去腥就變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 帶魚怎麼做好吃呢,來教你做好吃的帶魚,適合老人和孩子吃
    帶魚400克調料:蔥、姜、蒜、花椒、大料、醋、鹽、味精、油、白糖各適量做法:1.將帶魚洗淨切段,蔥切段,姜切片。2.鍋中放油,油量要大一些,燒至八成熱下入帶魚段,如果要是成年人吃炸至兩面金黃即可,這時帶魚做出來的口感是鮮嫩的,可今天是為老人和孩子做的,就要在炸的老一些,這樣雖然口感要差一些,但是吃的時候就不怕背鰭上的小刺了,只吐出中間的大刺即可。3.鍋中留少量油,用蔥段和薑片熗鍋,倒入炸好的帶魚,從鍋邊烹入醋,一定要從鍋邊烹入,不能倒在魚上。
  • 帶魚的營養價值高,經常吃還有這些好處。
    幹炸帶魚做法:準備主料:帶魚一條,準備輔料:乾麵粉適量,蔥適量,姜適量,蒜適量,準備調料:鹽適量,十三香適量,料酒適量,老抽適量,幹辣椒段適量,做法1:帶魚洗淨,切段,放準備的所有調料醃製半個小時。醃好再給帶魚改上花刀,容易入味也好炸。做法2:準備乾麵粉,把帶魚全部裹上一層乾麵粉,鍋中燒油,下帶魚炸,小火慢炸,期間多翻兩次,炸至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炸好控油撈出即可出鍋。
  • 帶魚身上的銀粉是塗料,這幾種帶魚千萬不能吃?
    帶魚身上的銀粉是塗料,這幾種帶魚千萬不能吃?但最近關於「帶魚刷銀粉」的新聞在網上被大量傳播,引起廣泛關注。新聞內容顯示,帶魚一摸就掉魚鱗,而且黏黏糊糊,用水一泡還大面積脫落。有人懷疑,這是因為帶魚被不法商家刷了銀粉。帶魚身上的銀粉不是塗料其實,帶魚身上的銀粉並不是被人刷上去的,而是一層由特殊脂肪形成的表皮,稱為「銀脂」,它是一種營養豐富且口感良好的優質脂肪。
  • 終於知道一條帶魚多少錢了!「帶魚自由」就算了
    在帶魚面前 紅膏蟹也要讓出C位… 大家對帶魚的執念有多深呢 有網友說 有一種財務自由 叫帶魚自由 同理,還有 皮皮蝦自由 鯧魚自由 梭子蟹自由 帶魚自由…
  • 帶魚,明明出身深海,為什麼卻成了中國最平民的海鮮?
    說起帶魚,似乎很難跟海鮮扯上關係。人們心目中的海鮮,一般是鮑魚、海參、大龍蝦,再不濟也得是螃蟹、扇貝、皮皮蝦。而帶魚,它實在是太過於平民了,就如同蘿蔔、土豆、大白菜一樣,即便是離海邊最遠的中國人,大概也嘗過帶魚的滋味。事實上,帶魚是正兒八經的深海魚,而且,我們現在吃到的帶魚,至今也無法實現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