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啄羽啄肛在養雞中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由於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眾多,並不是能通過單一途徑可以解決的,下面將雞群發生啄羽啄肛的常見原因以及應對策略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學習!
1、飼養密度
雞群密度過大,活動空間不足,造成雞與雞之間空氣流通速度,同時引起雞群煩躁不安而打鬥,啄羽啄肛現象頻出,進而導致雞群生長發育受阻,均勻度差,死淘率增加,特別是在公雞比例較大的雞群,更容易出現。
對策:加強日常管理,根據實際情況適時擴群或分群,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被啄的和打鬥的雞要及時隔離,否則肛門脫出或啄出血的雞很可能再次被二次傷害,還很容易引起其他雞模仿,導致全群啄癖爆發。啄癖嚴重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全群斷喙或戴眼鏡處理。
2、光線刺激
雞舍的光照強度要根據雞群生長發育逐步調整,當雞群長期處於較強光照,或者光線突然增強等條件下,引起雞群煩躁不安,雞而出現啄羽啄肛問題。在養雞過程中常見的雨後放晴後出現啄羽啄肛現象,也大多與光照應激有關係。
對策:雞舍內要合理控光,對於光線應激,要注意遮擋規避,可以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多維提高雞體抗應激能力。對於啄癖嚴重的雞群可以考慮全群斷喙。
3、溫溼度條件
雞場環境溫度過高,溼度過大或雞群活動場地潮溼悶熱,導致雞群煩燥不安,容易雞群啄肛啄羽。
對策:要注意做好雞場內防暑降溫及除溼工作,必要時要有遮陽條件,保持場地乾燥衛生以及汙水及時處理。
4、雞舍空氣濃度
雞舍內環境空氣品質差,有害氣體濃度過高,雞群很容易躁動,體能分化出現「大欺小、強欺弱」,久而久之出現啄羽啄肛問題,還有可能誘發其他疾病。
對策:加強改善雞舍環境,做好通風換氣,儘可能保持雞舍小環境穩定,對於病弱雞及時挑出隔離淘汰。
5、飼料方面
土雞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飼料營養成分都有不同要求,如果飼料中蛋白質含量不足,含硫胺基酸、微量元素、礦物質不足或不合理,粗纖維不足等都能造成啄肛啄羽現象的發生。投餵的飼料或原料出現黴變,造成雞體肝、腎及胃腸功能障礙,導致營養吸收差,也可造成啄肛、啄羽。
對策:科學搭配日糧,均衡營養,保持飼料品質穩定,同時要注意飼料的衛生安全,杜絕飼餵黴變飼料,平時可以根據情況投餵保肝護腎藥物防治。
6、換料應激
對於飼料的更換,很多沒有經驗的養雞人,從一種料過渡另一種料時,沒有足夠的過渡時間段,或直接更換,在突然更換飼料的應激影響下,導致雞群出現啄羽啄肛現象。
對策: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在換料前後添加多維,提高雞體抗應激能力,換料過渡是要有一個平穩的過渡時期。
7、寄生蟲
寄生蟲有體內和體外之分,出現體外寄生蟲,如羽蝨能引起皮炎、斷羽、脫羽。體內寄生蟲,如絛蟲,線蟲等可以使雞營養不良生長發育受阻,間接導致營養缺乏,這些都能誘發雞體出現啄羽啄肛。
對策:做好養雞場地的衛生消毒工作,並定期驅除寄生蟲十分必要。
8、品種遺傳因素
比如白羽雞和褐羽雞易發生啄肛啄羽現象;而早熟雞,早開產母雞容易發生脫肛,也會引發啄肛問題。
對策:加強飼養管理,可以在10-20日齡左右進行斷喙,對於全公雞雞群也可以在中雞階段給雞戴眼鏡防範。
9、生理性換羽
雞是有生理換羽周期的,如果雞群處在生理周期性換羽階段時,雞群比較容易出現啄食羽毛而發生啄羽現象。
對策:在飼料中適當增加含硫胺基酸和複合多維的供給,保證營養需求,啄癖嚴重的雞群可以考慮斷喙或戴眼鏡。
10、疾病因素
當雞群發生禽流感、新城疫、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組織滴蟲病等時,常會繼發腸道和生殖系統疾病,導致雞體代謝和生理機能降低,出現腹瀉拉稀而脫肛,誘發啄肛現象。
對策:加強雞群的防疫和衛生消毒工作,查找原因,對症治療,適當添加多維等營養物質促進雞群恢復。
總結以上原因,針對雞啄羽啄肛問題的防控,最主要的還是要從飼養管理和環境改善做起,採取綜合防控,儘可能做到早發現,早控制,早解決,從而避免啄羽啄肛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