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愛賣萌的國寶,大家可能都會想到熊貓,但是今天小二說的「國寶」說的不是熊貓,而是真·國寶——文物。別看到「文物」兩個字就急著打哈欠,這次的完全不一樣,先來感受一下它的畫風。
中國陶器千千萬,陶鷹鼎卻最特別。甚至被禁止出境展覽。因為在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文化裡,它是唯一一件以鳥類為造型的陶器;不過,有意思的是它的造型,是一隻有著胖胖腿的鷹。
俗話說的好,官方吐槽最致命,新詞get。
對它外觀的評價,《國寶》:
「神奇的是,陶鷹鼎除了上古的王者之氣
同時還——萌萌噠」
在介紹它珍貴之處時,《國寶》不忘來了一句:
「陶鷹鼎展示著巧技神思
也展示著屬於他自己的,肌肉萌」
肌肉萌,胖胖腿,就問你怕不怕!
陶鷹鼎能成為鎮館之寶,它的價值體現在,在已發現的仰韶文化的文物,乃至整個新石器時代陶器中,以鳥類造型的陶器,當前僅此一件,是原始制陶工藝的傑作。另外,在我國古代的商代以鳳鳥為圖騰,所以陶鷹鼎的動物造型開啟了商代鳥獸形青銅器造型之先河,並奠定了很高的起點。
可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件國寶竟然曾經讓人當做餵雞的雞食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聽小二給大家聊一聊:
在1957年的某一天,陝西華縣一個叫殷思義的農民在犁地的時候,猛然一震,犁鏵碰上硬物,挖開犁松的虛土發現這個硬物並不是石頭,而是一個鷹狀的陶罐。
在忙完之後他隨手將這個陶罐帶回了家。妻子知道後,本想將這個陶罐扔掉,可是突然想到家裡正好缺一個餵雞的器皿。於是就將這個陶罐洗乾淨,用來餵雞。
1958年秋,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組成的考古隊,在華州區發現了著名的泉護村仰韶文化遺址。不僅對這個遺址進行了挖掘,同時還對周圍的農戶進行了調查,訪問看是否有人曾在附近挖到過相關的文物。當來到殷思義家的時候,專家一眼就看到了那隻被雞圍在中央的鷹形陶罐並向殷思義問明了雞食罐的來由。
殷思義見到考古隊熱火朝天的工作,就主動向來村裡調查宣傳的考古隊員講了自己曾挖出一件陶器,並將陶鷹鼎送交給考古隊,很快專家對這件文物進行了鑑定,確定了它就是五千年前的文物。心疼的將這個陶罐捧了回去。這才使這件珍貴文物見於世人,最終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在1993年5月12日,中國第一次申辦奧運會,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親自挑選了一件文物赴瑞士展出,就是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的仰韶文化陶鷹鼎。
薩馬蘭奇對何振梁說:「這些文物都是無價之寶,保險已經沒有實際意義,應保險的是必須絕對安全。"這是陶鷹鼎最後一次出國展出。
2002年,它入選國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直到央視將它面世之後,越來越多人知道了它。有人說,它看起來「奶兇奶兇」的,十分可愛;也有人說它像是「背著手巡視工作的老幹部」;更有忍不住直接發問「有仿製品出售嗎」,迫不及待想擁有同款萌物的網友。
因為造型的獨特,至今沒有人能夠猜到它在當時的實際作用是什麼。但它經過高度提煉的鷹形表現,充滿想像力的合理設計,無疑是6000年前先輩智慧的最有力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