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50%以上的人都會感染,到底需不需要治療?

2020-12-03 騰訊網

人群中HP感染率高達50-80%,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治療。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生長在胃竇幽門區胃黏膜層與黏膜下層之間的螺旋形桿菌,故稱幽門螺桿菌,英文縮寫為HP。

查到血液中HP抗體,說明有過感染,但不能說明現在感染,胃鏡下活檢快速尿素酶試驗陽性和13C尿素呼氣試驗陽性說明你現在存在有HP感染。

是致病菌還是非致病菌?

早在1893年義大利病理學家Bizzozero首次報告哺乳動物胃內有螺旋形微生物,文革期間我國老一輩醫生發現慶大黴素和呋喃唑酮口服後確實能治好一部份胃病,1989年澳大利亞Marshall親自將HP菌吃下去誘發了胃炎胃潰瘍後大家才共認它是致病菌,現已發現它是多種胃病甚至非胃病的病因,根除治療後病變好轉。

然而,人群中HP感染率高達50-80%,僅10-15%有消化性潰瘍,說明HP不是唯一致病因子,至少說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致病。

有趣的是,治療HP後胃食管反流病可能會加重,質子泵抑酸藥在有HP感染時作用會更好,學術上有關HP感染的致病作用仍在爭論中。

什麼情況下需要治療?

並非所有HP陽性患者都需要根除治療,根據最新專家共識意見:

強烈推薦:

在消化性潰瘍(不論是否活動和有無併發症)、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時要治療。

一般推薦: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狀治療無效、伴胃黏膜萎縮、糜爛、早期胃腫瘤已行內鏡下切除或手術胃次全切除、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胃癌家族史、心血管病計劃長期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增生性胃息肉等時要治療。

如個人強烈要求治療時亦可治療,除上述情況外不推薦治療,濫用抗生素治療後的結果是細菌耐藥性大大增加,根除率越來越低。

如何進行根除治療?

(1)組合法:

三聯療法:1種質子泵抑劑(2次/天,餐前半小時服)或1種鉍劑(2次/天,餐前半小時服)+2種抗菌藥物(2次/天、餐後服)。

四聯療法:1種質子泵抑制劑+1種鉍劑+2種抗菌藥物,用法同上。

不同組合的療效大體相同都在80-90%,可根據不同地區HP耐藥情況進行個體化選藥。

(2)任一種質子泵抑酸劑:每次劑量埃索美拉唑20mg、泮託拉唑20mg、雷貝拉唑20mg、奧美拉唑20mg、蘭索拉唑30mg。

(3)任一鉍劑:每次劑量枸緣酸鉍鉀220mg、果膠鉍240mg。

(4)任兩種抗生素:每次劑量阿莫西林1克、克拉黴素0.5克、甲硝唑0.4克、呋喃唑酮0.1克、左氧氟沙星0.2克、四環素0.75克。

(5)療程為7-14天,目前推薦用藥10天後停藥,少用無效,多不增加療效。

怎麼知道HP被根除了?

停藥20 天后進行檢查確定是否被根除。最好做胃鏡採用快速尿素酶試驗法確定,怕做胃鏡者也可用呼氣試驗法確定。一旦轉陰,說明治療有效,達到根除。

如HP未能根除怎麼辦?

(1)未根除者可採用復治方案如下表;

(2)一般不宜再用初治的用藥或同類藥物;

(3)耐藥HP球形變,宜在停藥2-3月後讓HP復活後再治療;

(4)臨床再評估病因與HP相關性,是否一定要根除;

(5)一定要根除,應採用胃鏡取黏膜做細菌培養+藥物試驗選用抗生素。

如何預防HP感染?

多數認為是糞-口或口-口傳染途徑,應注意下列預防措施。

(1)儘可能分餐制、用消毒處理的碗筷勺或自助餐;

(2)對嬰幼兒不口對口餵食,不將食物用嘴吹涼後餵食;

(3)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飲用經消毒的牛奶;

(4)飯前便後要洗手;認真刷牙,飯後漱口;

(5)在醫院的口腔、消化、耳鼻喉科等診療中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作者:朱海杭

來源:航海消化

劃重點

微信又改版了

為了大家能在茫茫公眾號中更方便找到我們

快來把紅妹置頂或設為星標

紅杏e生屬於基層醫生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全球超過50%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哪些人需要進行根除治療?如何治療?
    它在胃腸道中還會產生毒素,損傷我們的胃黏膜,可能會引起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1%的人還可能會引起胃癌。 數據顯示,全球大約有50%-60%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糞-口途徑或者口-口途徑進行傳播。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不會傳染?到底需不需要治療?看完就懂了!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傷害胃腸黏膜,誘發很多腸胃疾病,影響人體對營養的吸收等等,這跟平時衛生不乾淨等都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常用的根治方案就是聯合用藥,旨在將幽門螺桿菌徹底根除,避免其復發,然而現實中很多人對其還有很多疑問,比如:一、幽門螺桿菌如何在胃酸裡生存
  •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罪魁禍首,而人群感染率為50%,怎麼辦?
    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癌都跟幽門螺桿菌有關,而且人一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如果不進行治療,幾乎終身處於持續感染中。這麼看來,做好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就顯得尤為重要。
  • 原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醫生:幽門螺桿菌不等於...
    周先生一直以為這是悶出的口臭,直到近期因為腸胃不適到醫院看病才查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口臭的「鍋」口罩不用背了。武漢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專家介紹,現在因戴口罩發現口臭從而擔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得胃癌,從而來醫院做檢查的人有所增加,其實這類患者無需恐慌,幽門螺桿菌不等於胃癌,年輕患者如無症狀可暫時不治。
  •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途徑找到了,做好這些,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在人群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感染性疾病,如果去體檢有可能自己都是一個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幽門螺桿菌與胃炎、胃潰瘍、以及胃惡性腫瘤相關,會增加罹患胃惡性腫瘤的風險,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心情比較凝重了,已經感染的人會擔心自己哪一天得癌,健康者會擔心自己哪一天也被感染,這樣自己也增加了患癌的風險,其實大家也大可不必要這麼擔心緊張,因為胃癌患者中也只有少部分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大約只佔有1%-2%,說到此處,是不是舒緩了一口氣。
  • 幽門螺桿菌是「壞細菌」嗎?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傳染給家人嗎?
    說起幽門螺桿菌,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幽門螺桿菌在我國的感染率超過了50%,它的感染與地域、種族和經濟條件等密切相關。而由於生活上的一些不良習慣,也會導致家庭聚集性感染的發生。幽門螺桿菌感染還有難根除、易復發的特點,所以許多患者都深受困擾。
  • 花了6萬塊請來月嫂,卻被感染幽門螺桿菌!警惕3種傳播途徑
    根據人民網報導,幽門螺旋桿菌(HP)在全球的感染率超過50%,在我國,一般人群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為50%-80%。但是也包括一些地域差異,南部低一些,北部、西部高一些。 但即便患有上述胃部疾病,患者也不一定都會患胃癌。上述的結論僅可說明,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是胃癌患病的高危因素,但並不代表幽門螺桿菌一定會導致胃癌發生。
  • 有一類人,最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部分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都發生在......,甚至更加猖狂在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高達 59%也就是說有 8 億中國人慘遭感染同時感染這麼多人幽門螺桿菌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胃癌由多方面因素導致,幽門螺桿菌是會增加風險,但不是一定致癌)那麼問題來了每個人都要做幽門螺桿菌檢查嗎?
  • 一半中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如何對付這個「一級致癌物」?
    中國有近60%的人感染。 本文來源於丁香醫生 作者:Bruce 幽門螺桿菌,是人類的老冤家。 早在 5 萬 8 千多年前,它就開始蹂躪我們老祖宗的胃。
  • 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要不要「趕盡殺絕」?從利弊兩方面為你分析
    想要清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目前最常規的方法就是通過多種藥物聯用的方式,來儘量的消除幽門螺桿菌的方式,這種方式並非100%成功,也有一定的藥物不良反應風險和復發風險,到底要不要進行進行根除治療,確實應該做好健康獲益和風險的評估。今天我們的討論,就從健康獲益和評估兩個方面來進行。
  • 幽門螺桿菌陽性,該怎麼辦?會誘發胃癌嗎?
    自從幽門螺桿菌被發現的那一天開始,到現在為止,有關幽門螺桿菌的研究越來越多,人們對幽門螺桿菌也越來越重視,很多單位體檢的時候,往往都會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於是一個問題出現了,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陽性,究竟要不要治療?
  • 「纏住」無數人的幽門螺桿菌,只能靠胃鏡確認?不,吹一口氣就行
    之前的一篇文章《一半病例在中國,我們到底吃錯了什麼》,重點介紹了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誘因和胃癌病發情況。這一次,家醫君要著重介紹幽門螺桿菌的檢查方法及治療。事不宜遲,馬上開講!吹一口氣,幽門螺桿菌就「現形」胃鏡檢查,總結起來就是「難受+有用」。現在要介紹的,是「輕鬆+高準確率」的方法——非侵入性的尿素呼氣試驗(UBT)。只需要吹一口氣,就能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
  • 感染幽門螺桿菌,身體沒有異常,是否要治療?這4種情況要根治
    所謂的幽門螺桿菌,其實就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和其他病原菌不同的是,它能在強大胃酸環境下生存,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可在胃內寄生的病原菌。雖然幽門螺桿菌已經被世衛組織列入了「一類致癌物」中,但並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會發生胃癌!
  • 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聽聽專家怎麼說!
    有調查數據顯示,大約70%的人都攜帶有幽門螺桿菌,有的人覺得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對此,專家提醒廣大公眾要理性認識這一病菌,雖然說胃癌死亡人口中有九成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但並不意味著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一定會得胃癌。
  • 7個問題搞清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
    由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Hp) 和消化性潰瘍學組制訂的「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已正式發表,內容涉及Hp 感染根除指徵、診斷、治療、Hp感染與胃癌、特殊人群Hp感染和以下有關幽門螺桿菌根除的問題,你是否已掌握?一、幽門螺桿菌與哪些疾病有關?專家一致認為生長在胃竇部黏膜內的幽門螺桿菌,符合鑑定傳染病病原的Koch法則,是一種傳染病菌,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現已明確與下列多種疾病的發病有關。
  • 酒糟鼻,或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其實,如果胃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就會分解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產生有毒或刺激因子等物質,影響胃黏膜的消化吸收,使大分子過敏物質通過胃黏膜進入體內,引發持久的過敏,造成上述病變。  1.口臭  幽門螺桿菌是引起口臭的直接病菌之一,幽門螺桿菌感染人體後,在胃內寄生並大量繁殖。幽門螺桿菌可以分解尿素產生氨、硫化氫和甲硫醇,這幾種氣體正是口臭氣體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 感染幽門螺桿菌可以自愈嗎?專家這樣說
    體檢時看報告上幽門螺桿菌(HP)陽性是不是有點驚慌失措?關於幽門螺桿菌的這些真相你都知道嗎?01傳播途徑幽門螺桿菌可以通過口-口、糞-口傳播。共餐、親密接觸,尤其是家庭裡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接觸,都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途徑。02易感人群隨著年齡增長,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逐漸增高,25歲人群Hp感染率接近50%,35歲人群感染率>60%,70歲以上老年人感染率達到80%;此外,生活環境和習慣、飲食衛生、吸菸等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03幽門螺桿菌=胃癌?
  • 查出來幽門螺桿菌陽性,但沒有症狀,會不會得胃癌?要不要治療?
    很多朋友問我,網上說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元兇,我體檢發現了幽門螺桿菌陽性(以下簡稱HP),能吃能喝、不疼不脹,沒有任何症狀,要不要治療呢?不治療會不會得胃癌呢?其實,他們的潛臺詞大多是:最好不治療;但又擔心會得胃癌,很糾結。
  • 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要治療嗎?有什麼副作用?醫生告訴你真相
    根據研究表明,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不去治療,自愈率基本為零,大多數終生攜帶。自愈率為零,可以理解為不用藥去治療,依靠自身免疫能好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幽門螺桿菌能傳染嗎?怎樣做避免感染?答案是肯定的,它能傳染,男女老少均有可能被感染。它是通過什麼途徑傳播?根據流行病學研究表明,HP主要是通過糞—口,口—口的途徑傳播的。
  • Hp感染及其相關疾病防控100問: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防控
    目前認為感染者(人)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唯一傳染源。不論年幼( 幽門螺桿菌定植於人胃內,因此必定是從口進入,但確切的傳播途徑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一般認為幽門螺桿菌通過口-口、胃-口和/或糞-口途徑在人-人之間傳播,其中口-口是主要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