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是由病菌、細菌等引起感染所導致的小腸炎和結腸炎。腸炎是一種很普通的疾病,症狀經常表現為腹瀉,也會出現噁心嘔吐、反反覆覆發作的腹痛等症狀。
腸炎多病發與夏秋時節,且具有傳染性。按照發病長短不同,分為急性腸炎和慢性腸炎,慢性腸炎發病期在兩個月以上。
如果患了腸炎則要儘早進行醫治而且治療周期較長,如果拖拖拉拉的不治療嚴重了會發展為出血、穿孔等。
七類食物改善腸炎
1.腸胃炎要多保護腸胃,多食用蔬菜,新鮮的帶葉蔬菜可以保護腸胃。將新鮮的帶葉蔬菜水煮,或者榨汁服用都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可以保護腸黏膜。
2.多食用含有果膠、有機酸、維生素的瓜果蔬菜,如蘋果、柿子、胡蘿蔔等都是保護腸胃、緩解腸炎的天然「藥物」。
3.腸炎的症狀最經常表現為腹瀉,所以可多食用一些具有止瀉功效的食物,蘋果泥、薏仁、山藥等。蘋果泥對輕度腹瀉有明顯效果,將蘋果水煮三五分鐘,放溫後壓泥食用。
4.遇到胃酸分泌量過多的情況,切忌進食雞湯、魚湯、肉湯等這類食物,而應多食麵類如饅頭、麵條、麵包等有利於中和胃酸。進食的食物應該做的軟一些、爛一些、細碎一點,有益於吸收,還有牛奶和豆漿也都是很好的食物喲,多食有益。
5.遇到胃酸分泌過多的情況則是要反過來,多喝雞湯、魚湯、各類肉湯等新鮮美味的湯汁,且因為胃酸過少需要刺激胃酸分泌就要多吃一些山楂、酸奶等有酸味的食物。
6.腸炎患者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較差,應食用易消化的軟、爛食物,像粥類、蛋類、精米麵都是可食的。還有由於消化吸收能力差,腸炎患者應選擇少食多餐的方式,使腸胃能夠更好的吸收營養。
7.等到患者病情有所好轉,就可以根據情況食用一些營養價值高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像雞蛋羹、軟麵條、小餅乾都是可以的。
腸炎作為一種疾病來說在日常生活中是見怪不怪了,雖說腸炎是由細菌等感染引起的,但究其根本還是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俗語說「病從口入」,預防疾病要從日常生活著手,多清淡,多營養,少吃刺激性食物,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