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起源的一種說法是,貓和狗的共同祖先是一種很久以前就消失了的動物——古貓獸。
世界十大名貓之暹羅貓
它是所有肉食獸的祖先,它的後代子孫包括熊、鼬鼠、浣熊、河狸、海狸、狐狸、狼、獾、熊貓、狗以及老虎,和馴化了的虎斑貓等。
世界十大名貓之喜馬拉雅貓
現今家貓的祖先源出同系,都是中東野貓。
人類馴化貓的歷史,較多的證據和資料記載大概是4500年前,由古埃及開始大量馴養野貓的。
因為貓喜歡吃老鼠,讓貓成為了當時最受歡迎的馴養動物之一。
貓吃老鼠是因為貓不能在體內合成一種叫牛磺酸的胺基酸,如果長期缺乏此物質,貓將漸漸喪失夜視能力,而老鼠肉中牛磺酸的含量比較高,所以貓要不斷地捕食老鼠才能彌補體內牛磺酸的不足。
世界十大名貓之加拿大無毛貓
因貓的溫順,它後來又成了人類的寵伴,貓的形象被進一步神化,隨之出現了貓神,她叫貝斯特 bast (bastet) ,她同時也是月亮女神,她化身為貓時貓首人身,主管人間性愛,化身為獅子時代表復仇與毀滅。
貓神貝斯特
而貝斯特的兄長及父親太陽神拉(Ré),有時也化身為一隻公貓。
月亮女神 貝斯特
在金字塔內的文字中,女神貝斯特被看成是「法老的母親和養育者」,在古埃及對貓的崇拜一度不亞於中國對龍的圖騰。
古埃及內巴蒙墓室壁畫《捕禽圖》 約公元前1360年
在一些法老墓室的牆壁上,還刻有貓的形象。
金字塔中的貓雕刻
貓死後,甚至製成「貓木乃伊」。
貓木乃伊
中國最早記載家貓的文獻出現在西漢,而在此之前不論是各類文字記載或壁畫、圖騰等圖像中均無貓的蹤影。
吸貓
中國上古神話名著《山海經》,現在認為,最早的成書時間可能始於戰國初年,在這本書中,就描寫了一個像「獨眼神貓」的動物:「西水行百裡,至於翼望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讙(huān),其音如百聲,是可以御兇,服之已癉。」+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說,在翼望山上,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野貓,但是長著一隻眼睛和三條尾巴,名稱是讙,它發出的聲音好像能賽過一百種動物的鳴叫。
獨眼神貓
戰國是從公元前475年開始的,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在這個時間中國就已經有貓了。
《禮記》和《呂氏春秋》等史書中也有關於貓的一些記載,並且有「相貓經」、「貓苑」等古籍文獻傳後世,這充分說明我國在春秋戰國以前就已經有養貓的經歷了。
清代沈銓所畫貓圖
普遍的說法是,中國家貓是在西漢或稍前,通過與外國的貿易往來而進入中國的,一般認為是由波斯商人帶入。
有臺灣媒體報導,早在5300年前,現今中國陝西省泉護村的居民就會利用貓來控制鼠害,證據是在泉護村一直發現的兩隻貓的8塊骨頭,如果按這種說法,中國人養貓的歷史比埃及人還早,但這並能說法,中國人在這個階段就已經大規模養貓了,不然也不可能在2000多年前才開始有養貓的相關記錄。
世界十大名貓之阿比西尼亞貓 古埃及神貓後代
在唐代有梅州貓、射陽貓和簡州貓等的記載。
徐悲鴻1930年送給詩人徐志麻的貓
在這之後各種關於貓的畫作也應運而生,一些喜歡「擼貓和吸貓」的古代「鏟屎官」們一度將愛貓的形象畫下來,將它們的形象記錄下來。
吸貓
在我國,最初養貓主要是用來消滅鼠害的,這可以從古人對「貓」字含義的精闢解釋中看出,北宋史學家陸佃的《埠雅》說,「鼠善害苗,而貓能捕鼠,去苗之害,故貓之字從苗」。
貓的篆書
我國古代也有「狸處堂而眾鼠散」的記載,這裡的「狸」指的就是貓。
中國有很多的古代神怪小說,如《封神榜》《西遊記》《搜神記》《聊齋志異》等雖然寫了狐、狼、虎、象、鹿等各種動物成妖成怪成仙的故事,但唯獨缺少貓妖貓仙的故事,只有《聊齋志異》中寫過一個「皇宮裡有大老鼠,一隻聰明的獅貓與大鼠鬥智鬥勇,最後將其致死」的故事,總之也是正面的。
當然《封神榜》《西遊記》《聊齋志異》等明清時期出版的小說中沒有貓妖的原因跟當時的皇帝寵貓也有很大的關係,比如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這位二十多年沒上朝的奇葩皇帝最喜愛的寵物是兩隻漂亮的貓,名曰:雪眉和獅貓,雪眉死後,他還曾為它做一個金棺葬隆重葬之。
20年不上朝的寵貓皇帝明世宗
中國「十二生肖」的說法,在先秦時就出現了,其中有"六畜"(馬牛羊雞狗豬)和"六獸"(鼠虎兔龍蛇猴),前者是人們為了經濟目的而馴養,後者則是一定程度騷擾人類生活,先民對其心生畏懼的動物,但在這與國人人生有重要意義的12種動物中,還是沒有貓。
十二生肖圖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叫做二十八宿,並用28種動物,分別代表一宿。
在這二十八星宿中,不僅有我們常見的龍(亢金龍)、兔(房日兔)、鼠(虛日鼠)、馬(星日馬)等常見動物,還有獬(鬥木獬)這樣的上古神獸,以及蝠(女土蝠)、蚓(軫水蚓)、貐(壁水貐)、貉(氐土貉)、獐(柳土獐)、燕(危月燕)、雉(胃土雉)、犴(井木犴)、烏(畢月烏)這些看起來並不算「高大上」的動物,可是這裡依然沒有貓。
二十八星宿
世界十大名貓之挪威森林貓
沒有貓妖、貓神、貓仙,連貓星都沒有,這個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可愛動物如此被「無視」,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1、沒有貓妖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性因為貓是與人類最親近的夥伴之一,既能捉鼠除害,保護田苗,又能與人作伴,所以這樣的動物不可能危害人類,妖是與人作對的一族,妖中無貓,很正常。
世界十大名貓之異國短毛貓
2、雖然沒有貓神、貓仙,但貓卻是有靈氣的通靈動物。
《易經》中說:「玄貓,闢邪之物,宜置於南,佑及子孫,不宜擅動。」
中國的東嶽大帝主司冪府,他坐下那隻黑虎,實形就是只黑貓。
黑貓
貓司地府,意為貓掌管陰靈,役百鬼,因此貓在家,百鬼莫進,有了驅散災邪,安家鎮宅的用處。
《周公解夢》裡也有關於貓的,比如「病人夢見養貓,則預示將恢復健康,擺脫疾病困擾,「夢見貓爬到膝蓋上,表示你與戀人關係非常好」。
美國名貓 吉瑞
2、中國人信奉的漢傳佛教,也就是大乘佛教中《菩薩戒》中有「十重四十八輕戒和六重二十八輕戒」,其中六重二十八輕戒中的第15戒:畜貓狸戒,也就是說信佛之人是不能養貓和狐狸的。
《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戒之第15戒
《佛經》中有:「佛正集諸弟子講經,有一貓蹲佛座下,屏息靜聽。弟子有詢佛緣故,問此貓是否亦通經典?佛曰:貓有靈性,其命有九,人只得其一。故貓之靈性,殊非人類可及耳。」這也就是「貓有九命」說法的來源。
聽經的貓
貓可以聽佛講經,但信佛者不可養貓,漢傳佛教中關於「貓」的諸多論述,也將貓升華到了一個其它動物未曾達到的高度。
在儒、釋、道盛行的封建時代,貓成為了一個不能輕易置評的動物,當然也不能隨便將其與狐、蛇、羊、鹿、牛等可以修煉成精的妖並列。
等撩的貓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八大菜系中,只有粵菜有用貓肉做的菜,最有名的 「龍虎鳳」和「龍虎鬥」這兩道名菜,「龍虎鳳」是用蛇、貓、雞三種肉做的,「龍虎鬥」是用蛇和貓兩種肉做的,粵菜中還有冬筍炆貓肉和張失白切貓肉等菜。
名菜「龍虎鳳」
貓肉性溫、味甘酸、鹹、無毒,入肝、腎,具有補虛益氣、疏風通絡、軟堅散結的功效,主治虛勞、風溼痺痛、瘰癧、惡瘡、燙傷。
從這裡可以看出貓肉也是大補,但為什麼食者甚少呢?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到:「然狸肉入食,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
本草綱目
這也就是說,貓肉的風味不佳,即使是去除了酸味,也依舊不好吃,所以吃它的人便非常少了。
世界十大名貓之波斯貓
至於為什麼中粵菜中有帶貓肉的菜,難道李時珍說「貓肉不佳」,而嶺南人的味蕾和我大多數人不一樣,不覺得貓肉不好吃麼?
其實嶺南人不僅吃貓,蛇、狸、狗、猴、鼠等這些其它菜系中不常用的食材,嶺南人統統都吃,這些奇怪的食材不見得都好吃,但嶺南人卻一個都不放過。
世界十大名貓之美國短毛貓
儘管國人不太吃貓肉,但我們的鄰國越南據說卻很喜歡吃貓。
當地人有一些說法是這樣的在農曆每個月初一那天就要吃這道名為「小老虎」的料理,在每個月最後的一天則都要吃狗肉的習慣。
越南街頭的烤全貓
吃過貓肉的越南人基本都說:「貓肉比狗肉鮮甜嫩滑,而且也很有營養」。
有一種說法說「越南人每年要吃掉400萬隻貓」,雖然越南政府嚴禁食貓,但這並沒能阻止這一行為的發生,據說還有大量的貓是從中國進口的,當然大多是從非法途逕入境的。
籠子裡待食用的貓
雖然在中國沒有貓神,但在日本卻有。
我國古代有普遍認為黃眼玄貓有招財的運勢,綠眼玄貓是鎮宅之寶,更有邪祟不進麒麟尾的說法,意思是說家裡有一隻麒麟尾的玄貓的話什麼奇怪的東西都傷害不到這家人。
世界十大名貓之土耳其梵貓
這裡說的玄貓,並不是單純指黑貓,黑而有赤色者為玄,赤為紅,故而玄貓為黑中帶有紅色貓為靈貓。
與中國不同,西方認為黑貓是不吉利的動物,特別是在13號和禮拜五,在就是13號的禮拜五碰見黑貓更是不吉利中的不吉利 。
在西方被認為不吉利的黑貓
中國關於「貓能招財」的說法,顯然影響了了近鄰日本,虔誠的日本人在日本各地建立貓寺,並且每年也都會舉行貓祭,較著名的貓寺有東京的豪德寺、自性寺、西方寺等,每座貓寺都會有繪聲繪色的靈貓救人的感人故事。
日本招財貓
很多人去日本,都會買一隻陶瓷招財貓回來,日本關於招財貓的傳說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江戶時代,但是卻是在一百五十年前才出現陶瓷器招財貓。
嘉菲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