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款大廚拿手秘制菜,附帶秘制配方!

2021-01-08 騰訊網

特色肉蟹煲

經營肉蟹煲的店面多是商超店,除了經營肉蟹煲之外,店內還會經營其他的煲菜,比如牛蛙煲、豬腳煲等,消費群體多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生意都非常的好,很多餐廳想吃上一份都得排隊近2小時。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肉蟹煲的製作。

主料:

大份:肉蟹5隻(約600克),雞爪600克,鮮蝦5隻。

小份:肉蟹3隻(約360克),雞爪400克,鮮蝦3隻。

輔料:

大份:土豆塊250克,玉米段150克,年糕100克,山藥條50克。

小份:土豆塊200克,玉米段100克,年糕80克,山藥條30克。

配料:

大份:青筍條、藕片各80克。

小份:青筍條、藕片各50克。

初加工:

1、雞爪改刀後泡水8小時-10小時,撈出放入沸水中,加入料酒10克,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約1分鐘倒出。

2、鍋內放入色拉油50克,放入小料(蔥片、蒜子、蒜片各15克,八角10克,幹辣椒段3克)爆香,下入秘制醬料60克炒香,倒入焯好水的雞爪翻炒均勻,倒入清水沒過雞爪,放入鹽2克、味精3克、雞精4克,大火燒開,出鍋倒入高壓鍋內,大火加熱至上汽後改小火壓15分鐘(大批量壓制僅需13分鐘,因為後期還有浸泡的過程;若是正好壓15分鐘,就不用再浸泡了)。

3、肉蟹去殼,一開四,蘸玉米澱粉20克,入燒至180℃的色拉油中,炸制1分鐘後倒出控油;蝦白煮至熟。

4、山藥、年糕和兩種配料分別焯水,撈出後將兩種配料放入容器內墊底;土豆與玉米分別入蒸箱蒸20分鐘。

熟處理:

鍋內放入色拉油、秘制油料各3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蒜子15克、薑片10克、乾花椒1克(嗜辣的可以放入適量幹辣椒)爆香,下入秘制醬料350克(小份用320克)炒出香味,下入土豆、玉米段、年糕、山藥條、蝦、雞爪、蟹塊、蟹蓋翻炒均勻,倒入骨頭湯沒過用料,大火燒開,小火燉10分鐘至湯汁收緊,用白糖8克、味精4克、老抽5克調味,烹入花雕酒20克,出鍋前再淋入秘制油料20克,撒蔥花出鍋,上桌後開火加熱食用。

秘制醬料:

1、金華火腿、海米、瑤柱分別放入微波爐內,加熱至出香味,取出後分別剁成米粒狀。

2、取李錦記柱侯醬600克,李錦記海鮮醬450克,頂好花生醬260克,甜麵醬120克,美極鮮味汁、蠔油各80克,魚露、生抽各30克混合均勻,再加入清水700克拌勻。

3、鍋內放入秘制油料1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金華火腿粒40克,海米粒20克,瑤柱粒、幹蔥頭粒、大蒜粒各30克,泡軟的陳皮(切米)10克爆炒出香味,倒入調好的醬料,小火熬至醬料濃稠時,再放入沙姜粉10克,五香粉、八角粉各20克,味粉80克,綿白糖150克,雞粉35克翻炒均勻,出鍋倒入容器內,再淋入少許秘制油料封面即可(起到保鮮的作用)。

秘制油料:

鍋內放入色拉油1.5千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小香蔥80克,大蔥段、幹蔥頭塊各60克,姜40克,香菜梗50克,小火浸炸至蔬菜料變成金黃色,過濾取油。

小貼士:

1、上面做法介紹的口味是醬香型的,可以根據食客喜好的不同,在熟處理時添加不等量的辣椒以增加辣味。

2、這款醬料除了可以製作肉蟹煲外,還可以製作牛蛙煲、牛肉煲、豬手煲等,它們的做法跟肉蟹煲幾乎是相同的,只是配料不同而已。

貴州酸湯魚

酸湯是貴州少數名族喜用的調味品,當地民族常用酸湯烹製鮮魚款待貴賓。其品種繁多,製法各異,尤以貴州黔東南、黔西南及黔南苗族、侗族製作的「白酸、紅酸」風味更為獨特。紅湯經改進後紅而不辣,用其製作的鮮嫩味美的酸湯魚深受廣大顧客喜愛。

原料:

活鯰魚1條(約750克),竹筍100克,黃豆芽150克。

調料:

白酸湯750克,發好的西紅柿酸湯300克,紅酸(市面有售)100克,姜1片,蒜子、花椒、白糖各5克,木姜子5-8粒,蔥段、香菜各15克,精鹽10克,糊辣椒粉20克,胡椒粉3克,木姜油、雞粉、味精各8克,色拉油20克。

製作:

1、鮮鯰魚用清水飼養1天,宰殺去內臟。

2、鍋上火,放入色拉油,放入薑片、蒜子,木姜子,花椒用小火炒香,放入紅酸炒香,再放入西紅柿酸湯300克炒香,放入竹筍、黃豆芽,倒入準備好的白酸湯750克,燒開,將鯰魚放入鍋內小火慢煮3-5分鐘。

3、待魚八成熟後放入精鹽、雞粉、味精、糊辣椒粉、胡椒粉、白糖,然後繼續小火慢煮5分鐘入味,倒入事先準備好的木姜油,起鍋裝入器皿內,放入蔥段、香菜即可配合蘸碟上桌。

酸湯魚蘸碟:

將仔姜、蒜米洗淨切成顆粒,各取5克,加入雞精5克,腐乳10克,木姜油3克,將油炸花生米舂成沫,取15克放入小碗中,再放入蔥花、香菜各少許調拌均勻,上桌即可。

貴州五大酸湯

酸湯材料雖然簡單,但是做法很講究,性子急、脾氣暴、沒有耐心的廚師就做不了。酸湯需要將淘米水不斷地加熱,文火慢慢不斷地升溫,期間不斷用手試探溫度,感覺開始燙手(大約40℃-50℃),如此反覆多天多次。

所以性子急的廚師,容易使湯汁溫度快速升高,或者手感差異大,溫度掌握不好,釀造的酸湯味道不好或不酸,從而沒心情繼續做下去。因為酸湯需要微生物發酵,溫度高了會殺死細菌,溫度低了不利於發酵。

白酸湯

白酸湯,也叫清酸湯,是用淘米水或用米湯釀造而成,最好是用糯米水或者用玉米煮好的水,湯有回甜感,氣味比較芳香。白酸湯一般做清淡的菜,然後蘸糊辣椒水吃。

白酸是將用作發麵的300克老面調勻放入盆中,加入5千克的溫熱水,混合後倒入鍋中,放置火上,邊加熱邊攪拌,再將100克糯米粉或玉米面、黃豆面、自發麵用清水調勻,倒入鍋中,待鍋中湯汁燒沸,起鍋裝入土製的壇內密封存放一至兩天即可(30℃時放置5天,25℃時放置7天,20℃時放置9天)。

紅酸湯

紅酸湯則是毛辣角放入洗淨的泡菜罈內發酵,紅酸的酸味醇厚,色淡紅而清香。

將5千克毛辣角(一種貴州當地的野生西紅柿,無野生西紅柿可用種植西紅柿代替)洗淨放入壇內,加入仔姜、精鹽各500克,大蒜250克,辣椒1千克,糯米粉100克及白酒250克,灌滿壇沿水加蓋放置15天即可取用。取用時,將壇中原料剁碎成泥狀即可。

紅油酸

紅油酸又名辣酸,其味葷厚酸辣,色鮮紅。紅油酸是以酸辣椒用油炒至見紅油,再加入新鮮西紅柿炒香出色後加湯熬製後去渣,調製而成。

酸辣醬

酸辣醬酸香回甜。色澤鮮紅。酸辣醬是以鮮紅辣椒、魚、糯米磨製成醬,再加入少量精鹽和甜酒入壇發酵而成。用時以水調製或燒油調製即可。

蝦酸

蝦酸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三都水族自治縣等地居多,其味酸香醇厚,糟香回濃為特色。將小蝦、大米漚爛後加精鹽、白酒、甜酒糟、糊辣椒麵放入壇內發酵而成,食用時用油炒或加湯調製即可。

菌香烤雞

此菜有兩個亮點:為了更好地突出菌香烤雞菜餚的香味,醃雞時加入了大量的蔬菜料,並調製了烤雞醬;將雞裝入沙煲前,在沙煲的底部放入了煨至入味的茶樹菇,它可以增加雞肉的鮮味。

預處理:

三黃雞1隻(重約1250克)洗淨,從胸部開刀使雞身成一整片,加入醃料(拍松的蔥段、拍松的姜塊、拍松的蒜子各50克,圓蔥絲、香芹段、胡蘿蔔片各20克,鹽10克,幹辣椒段5克,醃雞粉43克)抓拌均勻,醃製4小時,表面刷上烤雞醬20克。

熟處理:

1.幹茶樹菇70克用涼水浸泡回軟,加入骨頭湯小火煨至入味,撈出放入沙煲內墊底。

2.在沙煲內放入3片姜、3段蔥、3個幹辣椒,將刷醬的雞放入煲內,倒入骨頭湯沒過雞身,蓋上蓋子,放入瓦缸內加熱4小時即可。

烤雞醬:

取蠔油280克、李錦記燒烤醬100克、海鮮醬80克拌勻即可。

辣爆牛百葉

此菜雖說沒有小龍蝦受歡迎,但是脆能的口感,也很受顧客的喜歡,作為輔菜也是一大亮點。

預製:

1、牛百葉300克改刀成15釐米長的條,加入小蘇打1克拌勻,略微醃製。

2、鴨血1盒切成火柴盒大小的塊;蓮藕250克切成0.5釐米厚的片。

製作:

1、鍋內放入沸水1千克,下入鹽5克,分別下入鴨血、蓮藕,大火焯至斷生,撈出控水。

2、秘制料100克,高湯300克入鍋燒開,下入鴨血、蓮藕,煮至入味後撈出放入容器內墊底。

3、把醃製好的牛百葉均勻地放入湯料中,大火燒開,將牛百葉撈出,也放入容器內,倒入湯汁。

4、手勺內放入幹辣椒節各5克;鍋內放入紅油20克燒至八成熱,出鍋澆入手勺內,激發出辣味後出鍋澆在鴨腸上即可。

秘制料:

1、幹辣椒節2.5千克放入水中煮至回軟,撈出粉碎成蓉。

2、香料(香葉75克,八角、白芷、草果、白豆蔻各50克,桂皮、小茴香各25克,丁香13克)用水略微浸泡,撈出控水,用攪拌機粉碎。

3、鍋內放入菜子油2千克、色拉油3千克,大火加熱至油冒煙,關火放至油溫四成熱,下入蔥、姜各500克,小火加熱至小料金黃,濾出料渣,下入郫縣豆瓣醬2.5千克,小火煸炒至豆瓣發酥,再加入薑末、蒜末各250克、豆豉30克、冰糖100克、二鍋頭200克、王守義十三香2盒,繼續用小火不斷地煸炒,待香辣味四溢,離火即可。

製作關鍵:

牛百葉不可提前加工和預處理,一般是在下鍋前五分鐘放入小蘇打拌勻,放入鍋內後10秒即可出鍋。

砂鍋串串

要想把砂鍋串串做得好吃,必須要熬製一款麻辣底料,這是製作這款單品最大的技術點。今天將為大家毫無保留地分享這款麻辣底料、底湯的製作方法。

底料製作:

1、加工香料:

取八角、小茴香各50克,山柰、桂皮、草果、白豆蔻、排草各20克,丁香15克,肉豆蔻、香葉、香果、白芷、千裡香各10克,靈草、木香各5克,幹紅花椒150克,幹辣椒節500克混合均勻,粉碎。

2、加工餈粑辣椒和花椒:

取幹二金條辣椒2.5千克放入沸水鍋內,中火煮至辣椒變軟,撈出用絞肉機粉碎。幹紅花椒300克放入沸水中大火焯燙,撈出控水。

3、炒制底料:

取一口大鍋,燒熱後倒入優質菜子油35千克,大火加熱至油冒煙,關火,待菜子油溫度降低為六成熱時,放入火鍋牛油2.5千克,中火加熱至牛油充分融化,放入小料(拍松的姜塊1.5千克,大蔥段2.5千克,圓蔥塊1千克),中火油炸至蔬菜料變成金黃色,濾出料渣,放入泡過水的花椒、餈粑辣椒、廖氏火鍋豆瓣20千克、廖氏老豆瓣10千克,用中火慢慢煸炒直至將豆瓣炒酥,再放入香料粉,小火煸炒約30分鐘,放入冰糖100克、高度白酒150克翻拌均勻,關火,蓋上蓋子。存放了三天之後,火鍋底料就可以使用了。

湯料製作:

取一個大鍋,放入自製的底料750克-1千克,倒入涼水2.5千克-3千克,放入雞精、味精、大蔥段各50克,拍松的姜塊10克,幹紅花椒30克,幹辣椒節60克-80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燒10分鐘-15分鐘,底湯就熬製好了,搭配客人點的串串,直接上桌加熱食用。

食材分類:

常見的葷料有淨毛肚、鱔魚段、半成品丸子、火腿腸、雞心、雞胗、雞翅尖、雞翅中、豬肉、牛肉、兔肉、鴨腸、鵝腸、羊肉、排骨等;

常見的素料有藕片、萵筍、冬瓜、平菇、豆腐乾、豆皮、凍豆腐、白菜、木耳、土豆、金針菇、香菇、海帶、西蘭花等。

食材初加工:

素料的初加工方法非常簡單,將其改刀成小片或者小塊,用小竹籤串起來即可;

葷料的初加工方法相對複雜一點,有些原料比如牛肉、羊肉、豬肉、雞翅中、雞翅尖等都需要略微醃製,使其提前入味。

食材醃製:

牛肉片:

取牛肉片500克先加入蔬菜水100克-150克攪打至肉充分吸水,然後加入小蘇打3克拌勻,再加入鹽、乾花椒麵各3克,辣椒麵5克,老抽1克拌勻,倒入生蛋清1個、生粉5克拌勻,最後淋入色拉油50克拌勻即可。色拉油一來可以防止肉的水分流失,二來可以防止肉片相互黏連。

羊肉片、豬肉片:

醃製方法同牛肉片,只是不需要加入小蘇打和蔬菜水。

雞翅中:

取雞翅中500克在表面打一字花刀,加入鹽、乾花椒麵各3克,辣椒麵5克,老抽1克拌勻,最後淋入色拉油50克拌勻即可。

雞翅尖:

醃製方法同雞翅中,也可以將雞翅尖提前放入辣滷中滷製成熟,再用來串串。

香辣菊花牛肉丸

材料:

原料:

A料(鮮金針20克,木耳、豆芽各50克),牛肉丸400克,青紅椒角各少許。

調料:

B料(鹽3克,雞精、味精各5克),秘制紅油100克,辣椒麵適量。

做法:

1、把A料過水後,調味略炒,放入盤內墊底。

2、將牛肉丸改花刀(花刀要深,但不能斷),焯水,讓牛肉丸呈菊花狀,再將牛肉丸、青紅椒角一起過油,倒起待用。

3、鍋入秘制紅油,再加入B料調味,把焯好水的牛肉丸放入鍋內快速炒一分鐘,撒上辣椒麵炒勻,倒入裝有A料的盤中即可。

秘制紅油:

1、鍋燒熱,放入色拉油15千克,牛油2.5千克燒熱,再入蔥頭、薑片各50克,炸香之後撈出。

2、隨即放入臨江寺豆瓣醬1千克,二鍋頭150克,川府泡椒 1.5千克,小火燒制30分鐘。

3、再將丁香50克,陳皮40克,羅漢果2個,香果100克,香葉、紅蔻、草果各20克,桂皮、草蔻、白蔻各10克,小茴香30 克,肉蔻5克打成碎沫,連同醪糟100克一起放入鍋內炒香,放入大重慶5袋,十三香1包,冰糖15克小火熬製45分鐘即可。

牛肉丸:

1、將牛霖肉5千克、肥肉900克切成小塊;蝦米300克洗淨髮好,切碎。

2、將金銀蒜、沙茶醬、芝麻油各100克,潮州薯粉300克,魚露500克,胡椒粉40克,牛霖、肥肉、蝦米一起倒入高速攪拌機中打成肉膠,製成丸子,入70℃水中,慢火煮至水開至熟即可。

關鍵:

1、牛肉必須除淨筋膜,並用攪拌機絞三遍,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破壞牛肉的肌肉組織,從而擴大肌肉中蛋白質與水的接觸面,增加持水量。

2、澱粉加熱後, 會吸水糊化膨脹,黏度增大,這樣可增強牛肉蛋白的粘稠度(便於丸子成型),增加牛肉丸的彈性。不過要掌握好澱粉的用量,過少,丸子的黏稠力不足,影響彈力;過多,丸子又容易發硬,浮力小,入口不爽。

3、攪打牛肉時,一定要順一個方向,否則牛肉餡難以形成膠狀。

4、攪打好的牛肉至少要在冰箱中冷藏4小時以上,目的是讓調料充分入味,防止脫漿。

桑拿汽鍋墨魚仔芋頭豆腐

此菜是根據湘菜中的蒜蓉蝦改良而來,結合流行的桑拿鍋成菜,形式新穎。

材料:

原料:

墨魚仔12個,芋頭,白沙油豆腐,金針菇150克。

調料:

自製辣醬100克,真辣爽剁椒,料酒5克。

製作:

1、墨魚仔解凍,打花刀,加料酒焯水至八成熟。糯米芋頭切小塊,蒸熟。

2、桑拿鍋底層倒入水,將金針菇擺放在上層,墨魚仔、芋頭、白沙油豆腐擺在金針菇上,墨魚仔每個加自製辣醬,芋頭和油豆腐加真辣爽剁椒,上桌後加熱蒸5分鐘左右至熟。

自製辣醬:

鍋內入花生油250克,燒至四五成熱,下黃貢椒1千克、剁辣椒500克炒香,加鹽、味精各5克,蠔油8克,蒸魚豉油200克,生抽100克熬香即可。

乾鍋黃魚

家常口味的湘菜在造型上沒有酒店菜品的美觀,更注重味道。很多菜品要求是色香味形,而湘菜家常菜是味色香形,味道是第一位。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道乾鍋黃魚真的很普通,但銷量是非常的好,味道應該是最大的吸引力。

原料:

小黃魚5條,洋蔥半個。

調料:

菜籽油75克,郫縣豆瓣醬10克,真辣爽剁椒15克,豆豉8克,薑絲各10克,蒜末、辣妹子醬、味精、雞精各3克,色拉油20克,骨湯400克。

製作:

1、黃魚去內臟,制淨,打一字花刀。洋蔥切絲填乾鍋底。

2、鍋內菜油,燒至七成熱,下薑絲,倒入黃魚煎至兩面金黃色,倒出。

3、鍋留底油,下豆豉、郫縣豆瓣醬、真辣爽剁椒、辣妹子醬、蒜末炒香,加骨湯,下魚,加味精調味,小火煨3分鐘,加雞精調味,起鍋裝入乾鍋內,稍做點綴就可走菜。

乾鍋特色牛蛙

這道菜的關鍵在於油溫的把握,恰到好處的油溫賦予牛蛙外酥裡嫩的口感,用自製的乾鍋醬和乾鍋香辣油讓菜品味型突出而且出品穩定,用杭椒段、美人椒段和芹菜段進行點綴,成菜色澤鮮豔,香辣可口。

原料:

牛蛙3隻(約300克/只)。

調料:

A料(料酒、金獅醬油各10克,鹽、味精、雞精各1克)

B料(辣妹子醬、蠔油、自製乾鍋醬各25克,蔥段、薑片各10克)

色拉油1千克(約耗30克),溼澱粉、大蒜子、香芹段、乾鍋香辣油各50克,美人椒段、杭椒段各30克。

製作:

1、牛蛙宰殺制淨,衝洗三遍至肉色發白,控去水分後分成小塊放入盤中,加入A料醃製10分鐘,包保鮮膜密封,入冰箱保鮮。

2、蒜子入四五成熱的色拉油中,炸至金黃色撈出。

3、牛蛙用溼澱粉上漿抓勻,放入油鍋中(油溫不得超過80℃),順同一方向輕推牛蛙,至牛蛙表面微微泛黃,撈出。

4、取淨鍋,熱鍋後放入乾鍋香辣油,炸好的蒜子、B料,小火煸炒至出香後放入牛蛙,小火炒2分鐘出鍋,撒上美人椒段、杭椒段、香芹段即可。

自製乾鍋醬:

鍋內放入色拉油、菜子油、熟雞油、熟豬油各200克,燒至油溫40℃,放入大蔥段、圓蔥絲各200克,薑片、香菜、香蔥各100克,小火熬製10分鐘,撈出全部蔬菜料,放入餈粑辣醬200克(二金條辣椒溫水浸泡後絞碎)、泡椒醬100克(蓉山牌泡椒絞碎),小火熬製15分鐘,加入阿香婆香辣醬750克,香辣牛肉醬1250克,老乾媽香辣豆豉630克,辣妹子醬1千克,飯遭殃香辣醬1120克,圓蔥末、薑末、蒜末各250克,十三香50克,小火熬製10分鐘即可。

乾鍋香辣油:

1、鍋內放水2千克燒開後晾涼至60℃,放入丁香、砂仁、肉豆蔻、白芷、山柰、草果、八角、香葉、桂皮、蓽撥、甘草、良姜、當歸各25克,浸泡半小時後取出,控幹水分。

2、鍋內放入色拉油15千克、菜子油2.5千克、熟豬油1千克、熟雞油2千克,燒至油溫70℃時,放入餈粑辣椒醬、泡椒醬各2.5千克,浸泡好的全部香料,小火熬製半小時,取出所有香料即可。

製作關鍵:

為防止牛蛙脫漿,牛蛙滑油時應順著一個方向用勺輕推,下入牛蛙後,油溫應始終保持不超過80℃,滑油時間約為2分鐘左右,待牛蛙微微泛黃即可撈出,這樣才能保證牛蛙的鮮嫩。

椒爆牛蛙魚頭

一道湘川結合的菜品,將川菜複合味和湘菜的椒鮮味融合起來,味道非常的勁爆。此菜牛蛙和魚頭用辣湯浸煮成熟,肉質細嫩,帶有濃鬱的椒辣味,吃起來特別過癮。

初加工:

1.新鮮的花鰱魚頭半個(重約750克)處理乾淨,切成大塊,加入鹽5克,味精、白胡椒粉各2克,料酒15克醃製15分鐘,撈出衝洗乾淨。

2.淨牛蛙500克洗淨,切成塊。

熟處理:

1.青筍片250克焯水,撈出控水,放入容器內墊底。

2.鍋內放入色拉油、熟豬油各2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段、薑片、蒜子各50克煸香,接著下入郫縣紅油豆瓣250克,中火煸炒至油色紅亮,倒入骨頭湯1千克,大火燒開,改中火熬製15分鐘,濾出料渣,放入鹽、白糖各5克,白胡椒粉3克調味,下入魚頭,大火燒開,改中火煮約10分鐘,再將牛蛙塊放入,將其煮熟後出鍋,倒入容器內。

3.鍋內放入色拉油250g,燒至7成熱時,放入青紅辣椒圈200g,青花椒10克,中火炸香,出鍋澆在菜餚上,撒入香菜2克、炒香的白芝麻1克即可。

爆椒魚片

主料:雄魚750克。

配料:豆芽150克、大蒜子3克、幹辣椒50克、蔥3克。

調料:

油15克、黃姜粉3克、花椒油5克、鹽3克、生粉10克、十三香5克、咖喱粉5克。

製作:

1.雄魚宰殺,去鱗,洗淨。

2.改刀成0.5釐米厚的蝴蝶狀薄片,在流水下衝去血水。

3.將魚片抹鹽,加生粉、雞蛋清拌勻,醃漬2小時。

4.醃好的生魚片,焯水10秒鐘。

5.豆芽洗淨,焯水至熟,裝入盆中,將魚片覆蓋在豆芽上。

6.均勻撒入黃姜粉、十三香、咖喱粉、大蒜子、幹辣椒、蔥、花椒油。將油燒至8成熱,澆在盆中。

7.可做成火鍋上菜。

剁辣椒蘿蔔乾

此菜的蘿蔔條經過8小時的醃製、8小時的壓制、5小時的浸泡後,加入炒香的手工剁辣椒拌勻,簡單小菜,做法很講究,香、脆、爽,三味俱全。

製作方法:

1.蘿蔔10千克泡發,將蘿蔔切成長條,先加入白醋1千克、鹽500克抓拌均勻,醃製8個小時(長時間的醃製可以祛除蘿蔔本身的辣味)。

2.取一個大砧板,將其壓在蘿蔔條上,壓制約8小時(長時間的壓制可以讓蘿蔔快速脫水)。

3.取陳醋、純淨水各1千克,李錦記蒸魚豉油410毫升,生抽500克,白糖、味精、拍蒜各250克調成味汁,將壓去水分的蘿蔔條放入,浸泡5小時,撈出。

4.鍋內放入花生油1.5千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手工剁辣椒5千克,中火炒至出香味,關火放涼,與泡好的蘿蔔條拌勻即可。

老火牛骨煲

整道菜未添雜味,食材尤顯重要。每天新鮮採購,挑選少油的牛腩,少油的牛板筋,牛棒骨去掉油筋,最大限度減少油膩,煨出的湯更清澈,口感最佳。在一個多小時的烹製中,煨制時間、食材份量、煨制時加入的清水份量,全部標準化,味道保持得剛剛好。

材料:

主料:

牛棒骨半根600克,牛腩300克,牛板筋150克,牛鞭花100克。

配料:

生薑50克,黨參10克,枸杞10克。

調料:

鹽10克,味精2克,雞精2克。

製作:

1.將1根牛棒骨去油筋,從中間鋸段過水,取半根放入砂鍋內,加清水600克、生薑慢火煨1個小時。

2.將牛腩、牛板筋改切手指條狀,放入高壓鍋,加清水600克、生薑壓20分鐘。

3.牛鞭清洗乾淨改切花狀,放入高壓鍋,加清水200克壓30分鐘。

4.將備好的牛棒骨、牛腩、牛板筋、牛鞭花與湯水一起倒入砂鍋內,加入鹽、味精、雞精、黨參、枸杞,再慢火煨二十分鐘,撇浮油即可上桌。

牛腩筍

這款菜用野山筍和豬肉搭配,幹筍需要先經過浸泡、提前煨制入味處理,然後搭配牛腩一起烹調,口味鮮美,好一碗下酒、添飯佳餚。

初加工:

1.將野幹筍500克納入盆中,用水(水漫過幹筍2倍的量)浸泡8小時-12小時,洗乾淨,最終泡好的筍大約2千克。

2.五花牛腩肉500克,冷水下鍋焯去血沫,瀝乾水。

製作流程:

1.鍋上火入色拉油30克燒熱,下入蔥段、薑片各10克,五花肉20克煸香,加入蠔油50克、料酒100克,下泡野筍,加入骨湯至完全沒過原料,小火煨1小時左右。

2.鍋入混合油(牛油和熟豬油按2:1比例)60克,燒至五成熱,放特辣幹野山椒15克,蔥末、薑末各5克爆香,下入牛肉煸炒約15分鐘,待炒出香味和油分,添清水至剛剛沒過牛肉,入鹽5克、味精6克、老抽4克、紅燒醬油10克調味,大火燒開,連同牛肉湯汁一起倒入高壓鍋中,上汽後壓制20分鐘至牛肉軟爛、湯汁變濃。

3.淨鍋入色拉油30克燒熱,淋入蔥油5克出香,放入已煨好的野筍300克就牛腩200克,加雞粉10克,白糖、白胡椒粉各3克,雞汁5克調味,改小火自然收汁(在燒制時用手勺反覆推動以免煳鍋),放入小蔥段15克翻均勻,淋蔥油、芝麻油各5克,出鍋裝入容器即可。

筋頭巴腦羊排鍋

主料:羊頭肉480克,牛奶100克。

調料:鴨油50克,料酒15克,豌豆澱粉10克,味精5克,大蔥10克,姜3克,大蒜5克,鹽3克。

製作:

1、白熟羊頭肉撕成碎塊,放入沸水中焯透,撈出,控淨水分。

2、砂鍋內放入雞湯,羊頭肉塊、鴨油、蔥末、薑末、料酒、精鹽、味精,蓋上蓋。

3、裝好的砂鍋置火上,燒沸,文火煨燜至羊頭肉塊酥爛,加牛奶,再用溼澱粉勾成米湯汁芡,再加蒜汁即成。

4、上菜時,砂鍋墊盤即可上桌。

燜鍋美蛙魚頭

市面上流行的美蛙魚頭有兩個版本:火鍋版和乾鍋版。今天介紹的這款是後者。

提前預製:

1、花鰱魚頭1個(重約1000克)去鱗、去鰓,清理乾淨,對半剖開,洗淨後控幹水分,在魚頭兩側肉上每隔1.5釐米打一字花刀,然後調入適量老抽、鹽、味精、料酒、胡椒粉,抹勻醃製15分鐘至入味。

2、牛蛙一隻宰殺去皮和內臟,衝洗乾淨,切成小塊,納入盆中,調入適量生抽、鹽、味精碼味備用。

3、幹蔥頭250克洗淨後切片,香芹、香菜各50克洗淨後切段。

走菜流程:

1、定製鐵鍋內加入混合油(菜籽油和色拉油按1∶1的比例混合)50克燒至五成熱,放入毛蔥片、香芹、香菜段炒出香味,攤勻。

2、擺上醃入味的魚頭,澆入雞油50克,蓋上蓋子,小火焗8分鐘。

3、開蓋放入牛蛙塊,淋美蛙魚頭醬100克,再次蓋蓋小火焗6分鐘,關火,接著放入杭椒圈15克、鮮花椒10克、泰椒圈5克,淋入鮮花椒油5克,蓋上蓋子即可上桌。

美蛙魚頭醬:

1、取家樂海皇爆炒醬1瓶、蒜茸辣醬1瓶、蠔油10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50克,放入攪拌機中充分打碎、調勻備用。

2、鍋下底油燒熱,下入幹蔥末、蒜茸各10克炒香,放入調好的醬料,衝入上湯500克,小火熬至散發出濃鬱的醬香味,即可關火晾涼,入冰箱冷藏保存,隨用隨取。

技術關鍵:

醬料要和牛蛙一起放,若放早了,醬料會滲透到鍋底,容易糊鍋。

驢肉香鍋

天上的龍肉,地上的驢肉。現在眾多家常菜館已經將驢肉菜品作為主要的盈利菜。此菜在製作中強調香料的運用,並且用混合油調味,出香效果非常好。另外此菜一定要驢骨頭湯調味,香味最濃。

原料:鮮驢肉500克,冬瓜大塊400克。

調料:A料(蔥、姜、蒜各30克,圓蔥、八角各20克,辣椒段15克),花雕酒18克,秘制香料粉20克,牛肉末25克,混合油120克,驢骨頭湯400克,特製調味汁40克,香菜1克。

秘制香料粉配方:八角100克,桂皮70克,小茴香35克,香葉、花椒各30克,草果20克,白蔻、良姜、白芷、砂仁、丁香各15克,蓽撥、香茅草、甘草、肉蔻、陳皮各10克洗淨,晾乾磨成粉,炒香即可。

混合油配比:雞油30克,熟豬油60克,花生油25克。

特製調味汁配比:東古一品鮮醬油、美極鮮味汁、生抽、老抽、味精、鹽各5克,雞粉8克。

驢骨頭湯製法:將5千克驢骨洗淨血水下入涼水中,大火燒沸,小火加熱3小時.再大火加熱10分鐘即可。

製作方法:

(1)將驢肉切成大塊.入沸水鍋中,加花雕酒9克,焯水;冬瓜入沸水鍋中焯水,撈出控水。

(2)鍋上火,入混合油、牛肉末燒熱,下入A料煸炒出香,下入花雕酒9克,加入驢骨頭湯、驢肉,用特製調味汁調味,小火燉製60分鐘出鍋保存。

(3)起菜時將其加熱,放入冬瓜塊撒香菜末,上桌即可。

香鍋龍蝦

小龍蝦的烹調方法有很多種口味、也很多變,但是說來說去最紅火、最受食客喜愛的依然是香辣龍蝦。但是傳統的香辣龍蝦已經經營了很多年,幾乎沒有變化而且沒有輔料搭配;吃起來就比較燥熱。於是我對傳統香辣龍蝦進行了細緻改造。

豐富配料,增加口感:為了豐富菜餚的口感,我決定給小龍蝦搭配輔料。由於龍蝦本身的肉質是細嫩的,所以我給它搭配的輔料要求在口感上區別於龍蝦,而且要讓菜餚吃起來更清爽,所以我最終選擇了青筍片、蓮藕片、有機花菜。

香鍋醬入主龍蝦菜:以前製作的香辣龍蝦辣味都非常單一,為了讓口味更具層次變化,我在傳統做法的基礎上借鑑了香鍋醬的做法,創新出新的龍蝦料。這款龍蝦料中加入了家樂香辣蝦醬、剁椒、泡姜、幹豆豉、冰糖,在辣味的基礎上鮮味、甜味、酸辣味、豆豉味都有所補充,讓這款新式的香辣龍蝦可以更有魅力地展現在食客面前。

青殼小龍蝦是首選:針對這款菜餚,我們選擇的是青殼小龍蝦。因為香鍋龍蝦跟以往香辣龍蝦、十三香龍蝦的做法不同,原料入味的時間比較短。要想讓原料在短時間內有足夠的風味,就必須選擇殼薄的龍蝦,故此青殼小龍蝦比紅殼的要有優勢。

我感覺這種小龍蝦做法確實不錯,有輔料的爽脆,有龍蝦的細嫩,有風味多變的辣味,菜餚應該說比較完美了。香鍋油在熬製過程中我認為最好加入圓蔥、胡蘿蔔、香芹等蔬菜料,這樣熬製的油就不會太燥辣,而且有濃鬱的蔬菜香味。

原料:小龍蝦750克(約18隻),青筍片、蓮藕片、有機花菜各80克。

調料:鹽20克,高湯1千克,熬製香鍋油的料渣15克,香鍋油150克,香鍋醬100克,幹辣椒、青花椒各50克,啤酒100克,香菜5克。

香鍋油配方製法:色拉油40千克,熟豬油20千克混合放入鍋內,小火熬至三成熱時,放入蔥段、薑片各1500克,蒜頭、紅花椒各1千克,幹辣椒4千克,香料(草果、香果、桂皮、紫草、百裡香各150克,八角、白芷各250克.孜然、白豆蔻、小茴香各100克,丁香、砂仁、蓽撥、陳皮各50克,羅漢果5個),小火煸炒至蔥段變成金黃色,離火浸泡1天,過濾取油。

香鍋醬配方製法:

1、家樂香辣蝦醬1千克、三五火鍋底料10袋、剁椒10千克、郫縣豆瓣5千克、泡椒2500克、泡姜和豆豉各1500克分別斬成蓉,混合後再加入甜麵醬1500克調勻。

2、鍋內放入色拉油15千克、熟豬油10千克、牛油5千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蔥段、薑片各1500克,蒜頭、紅花椒各1千克,冰糖500克,幹辣椒4千克,香料(草果、香果、桂皮、紫草、百裡香各75克,八角、白芷各125克,孜然、白豆蔻、小茴香各50克,丁香、砂仁、蓽撥、陳皮各25克,羅漢果2個)和調勻的原料,小火煸炒至香味四溢,淋入白酒1千克,翻勻出鍋即可。

製作方法:

(1)小龍蝦750克(約18隻)刷洗乾淨,從背部開刀,放入鍋內,加入鹽20克、高湯1千克、熬製香鍋油的料渣15克,大火燒開改中火滷至七成熟,略微浸泡。

(2)客人點菜時,取出龍蝦放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外殼色澤發紅,撈出控油。

(3)鍋內放入香鍋油75克,燒至三成熱時,放入幹辣椒、青花椒各25克,小火煸炒出香,放入香鍋醬50克炒香,倒入青筍片、蓮藕片、有機花菜,中火煸炒出香,取出後將70%的輔料放入燒燙的鐵鍋內墊底。

(4)鍋內放入香鍋油75克,燒至三成熱時,放入幹辣椒、青花椒各25克,小火煸炒出香,放入香鍋醬50克炒香,倒入小龍蝦,烹入啤酒100克,大火收緊湯汁,倒入鐵鍋內,放入剩餘的輔料和香菜5克,上菜即可。

秘制開胃豬手

特點:酸辣可口,開胃健脾,味汁解豬手的油膩。

原料:豬手2隻約450克,紅薯粉條100克。

調料:自製味汁(500克紅醬油、1千克香醋、100克拍碎的姜、30克蔥末、30克蒜末、100克鮮小米辣節、30克鹽、50克味精調和泡製8小時而成)200克,雞精5克,味精5克,鹽5克,小米椒末10克,香菜末10克,香油8克,花椒油15克。

製作方法:

1、豬手去淨毛,入沸水(裡面加點蔥姜和料酒)汆去血水,撈出控幹水分,然後入蒸籠大火蒸30分鐘至爛,取出改刀成塊。

2、紅薯粉用開水發好,然後入沸水汆水1分鐘至熟,撈出放入盤底,將蒸好的豬手扣在盤中粉條上。

3、另起鍋放入自製味汁,加入雞精、味精、精鹽調味,放入小米椒末、香油、花椒油燒開,淋在豬手上,撒上香菜末即可。

石燒一桶骨

創意思路:

廚房到前廳一般需要2-3分鐘,把炸至九成熟的排骨放在燒熱並烹有花雕酒的鵝卵石上,上桌時排骨剛好全熟,是最嫩的時候,並伴有花雕酒的清香。

原料:

豬肋排5000克。

調料:

松肉粉50克、小蘇打100克,自製醃料1000克,自製澆汁120克,青紅椒碎適量。

自製醃料配方:

王致和紅腐乳10塊、李錦記豆瓣醬250克、李錦記蒜蓉辣醬250克、白糖150克、生抽50克、澱粉100克。

自製澆汁配方製作:

魯味鮮醬油1000克、白糖500克、花雕酒100克、五香粉5克、十三香2克、李錦記辣椒油5克,大火燒開,自然晾涼即可。

製作方法:

(1)豬肋排5000克剁成2釐米小段,加松肉粉50克、小蘇打100克拌勻,常溫靜置2小時使肉質變松嫩。

(2)豬排置於細流水下衝水3小時,撈出瀝水後納盆,加自製醃料抓勻後冷藏保存。

(3)走菜時,打荷將鵝卵石放入上、下火均為200℃的烤箱烤3分鐘,取出裝進木桶,烹少許花雕酒,再鋪上一層吸油紙。

(4)鍋入寬油燒至六成熱,下醃好的豬排400克,小火浸炸3分鐘至九成熟,倒在吸油紙上,淋自製澆汁10克,點綴青紅辣椒碎即可。

技術點:

1、排骨加松肉粉和小蘇打後靜置時間要夠長,否則肉質韌而不嫩。

2、要衝水3小時以上,完全衝淨排骨上的松肉粉和小蘇打,否則排骨有苦味。

3、走菜時,打荷與炒鍋要同時操作,九成熟的排骨放在烤熱的鵝卵石上繼續加熱,上桌時剛好全熟而不會變柴。

鮑魚煲排骨

鮑魚與排骨搭配新穎,經高壓加熱後鹹鮮濃香,既有鮑魚的清鮮又有肉的美味,入口糯滑,色澤紅亮。此菜還搭配了蒸好的小米飯(米飯選用河北張家口蔚縣桃花鎮特產的桃花小米,蒸後色澤金黃,口感軟糯)。另外為了清口解膩,還需要搭配手撕蔥(大蔥選用山東章丘大蔥的蔥白,每根蔥只選蔥白50克)。

鮑魚為海味中珍品,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其肉質緊密,味極鮮美。將鮑魚和排骨相結合能滋養健身,促進肌肉和身體發育,性平味甘鹹,有滋陰潤燥的功用。

此菜原料搭配非常合理,用鮮鮑魚和鮮排骨一起煲製成菜,鮑魚的鮮味融入排骨中,排骨的濃香滲入鮑魚中。但美中不足的是排骨和鮑魚壓制時間有點長,鮑魚15分鐘可以,但排骨壓制15分鐘時間太長,食用時吃不出來香味。我在試做時把排骨改成大骨,這樣壓制後湯非常鮮美。

原料:

大連鮑魚仔1500克(20個鮑魚仔,每個75克),排骨720克(12段排骨每段60克),蒸熟的米飯一碗,手撕蔥白50克。

調料:

自製鮑魚濃湯1500克(約耗500克),幹澱粉、溼澱粉各30克,色拉油2千克(約耗100克),雞油15克。

自製鮑魚濃湯配方製作:

將老雞6隻,龍骨、雞腳、豬手各1500克,放入20千克湯桶中熬製8-12小時,放入鹽、味素各40克,糖色100克,鮑魚素、火腿汁、益鮮素各15克,紅星二鍋頭、蔥、姜各30克,八角、幹辣椒各2個混合均勻即可。

製作方法:

(1)把鮑魚仔清洗乾淨去原殼焯水,放入高壓鍋中。

(2)排骨飛水拍少許幹澱粉,放入六七成熱的油鍋中炸2分鐘,控油撈出,放入高壓鍋中倒入鮑魚濃湯,上汽壓15分鐘,出鍋擺入紫砂煲中,排骨墊底,鮑魚仔擺放排骨上。

(3)將壓鮑魚排骨的原湯放入鍋中燒開,勾芡,加入雞油,淋在鮑魚上即可。

做好鮑魚排骨注意4點:

1、鮑魚取肉不改刀

大連鮑魚肉質偏厚,一般改刀後才能入菜,以便鮑魚充分入味。我開始製作這道菜時是將鮑魚鮑宰殺後直接改刀成塊,然後放入高壓鍋壓制,結果鮑魚塊加熱後收縮幅度不一致,大小不一,賣相很不好。所以鮑魚入菜前需要活著取肉,取肉時用小刀緊貼殼內壁慢慢把肉撬下來,用刷子使勁刷掉鮑魚黃和黑邊等雜物,刷至鮑魚邊緣圓滑、變白為止。另外,要注意鮑魚入菜前儘量不要改刀,否則高壓後易收縮且口感易老,不改刀的鮑魚經高壓後口感更筋道。

2、鮑魚100度飛水祛腥

以前做鮑魚都是40度下鍋,慢慢加熱至80-100度,這樣焯水的鮑魚確實比較鮮嫩,但缺點是腥味較重。這道菜講究的是鮑魚高壓的鮮香味,所以鮑魚飛水時要100度下鍋,燒開2-3分鐘可以有效祛除鮑魚腥味,再高壓時只要掌握好時間和濃湯用量,就可以達到鮮香入味的效果。

3、排骨拍粉炸制不超2分鐘

排骨飛水後,要拍一點澱粉再入六七成熱油溫中炸1-2分鐘,再放入高壓鍋底部,同鮑魚一起壓制時因高溫加熱受熱快,排骨中的水分被澱粉包裹,可以保持排骨營養、水分不流失,增加成菜的香味。注意排骨炸制不能超過2分鐘。

4、高壓原料不超過20分鐘

倒入高壓鍋中的鮑魚濃湯要以沒過鮑魚為宜,壓制時間在20分鐘左右,如果時間過長,鮑魚口感發硬,影響成菜質量。

胡椒豬肚雞

特點:

滾燙熱乎,味道鮮香,風味獨特。

原料:

新鮮豬肚1個(約1250克),母雞1隻(約1750克),香麥菜500克,水發粉絲400克,油炸支竹200克,鮮茶樹菇400克,鮮淮山500克。

調料:

姜塊、薑片各50克,胡椒碎15克,蔥結、鹽、小蘇打、味精、紹酒、花生油、香油各適量。

蘸料:

油蔥薑蓉1小碗,蒜油辣椒醬1小碗,椒圈豉油王1小碗,香菜末1小碗。

油蔥薑蓉味碟:

姜蔥剁成蓉,放小盆內,加入精鹽、雞精和味精拌勻後,澆上適量燒熱的花生油,即成。

蒜油辣椒味碟:

把紅椒末、蒜末和辣椒醬放入小盆內,加味精調勻。花生油入鍋燒至五成熱,下蒜末炸至金黃變酥,倒入盆內的混合料中調勻即可。

椒圈豉油王味碟:

朝天小紅椒橫切成圈納碗加豉油王、香油和味精調勻即成。

製作方法:

(1)把豬肚的油脂割乾淨,翻轉洗淨,先放入沸水鍋裡略燙,再用刀刮去白膜,重新放沸水鍋中,加入少量小蘇打煮熟撈出,然後用刀將蛋白狀的粘液刮乾淨,接著放入冷水鍋中,加入蔥結、姜塊(拍松)和紹酒煮半小時,撥出後放冷水中泡1小時,取出切成條形塊。

(2)母雞治淨斬成塊,放沸水鍋裡略燙,撈出用涼水洗去血沫後瀝乾。

(3)香麥菜切成兩段,粉絲切成長段,油炸支竹折成段,鮮茶樹菇切成段,鮮淮山去皮後切成塊,均裝入盤內。

(4)炒鍋上火,下花生油、薑片、胡椒碎一起炸香,再倒入豬肚條、雞塊爆香,接著摻入清水、紹酒燒開,出鍋盛於大瓦煲內,加蓋後置小火上煲2小時,調入鹽再煲半小時至豬肚、雞塊不硬不韌時(也不要太爛),加入味精,即可隨香麥菜、粉絲、油炸支竹、茶樹菇、鮮淮山,以及香菜末、油蔥薑蓉、蒜油辣椒醬、椒圈豉油王、香油等味碗上桌。

食用方法:

將瓦煲置於桌中煤氣爐上,先吃豬肚和雞塊,再將淮山、茶樹菇加入煲中煮食,然後加入油炸支竹、粉絲燙食,最後加入香麥菜燙食。根據食客口味愛好,配味碗蘸食。

技術關鍵:

1、豬肚放沸水鍋中加少量的小蘇打煮熟,目的是去其異味,然後放冷水鍋中加入蔥結、姜塊、紹酒同煮,則是為了增加它的香味。

2、雞塊、豬肚不能煮得太爛,以不硬不韌為宜。

醬湯牛排火鍋

用特製醬湯醬制,用地鍋上桌,配上紅亮的湯汁,十分誘人食慾。而添加土豆,既能方便控制成本,還能吸收牛排的香味,緩解油膩感,一舉三得。

原料:

鮮黃牛仔排1千克,土豆100克。

調料:

A料(八角、桂皮各2克,自製醬湯1500克),薑片25克,幹黃辣椒節100克,香辛美味膏1克,香菜葉2克,色拉油1500克(約耗100克)。

自製醬湯配方:

鍋入色拉油40克,燒至三成熱,入幹辣椒粉150克炒香,入湖南辣妹子醬1瓶,阿香婆麻辣牛肉醬2瓶,郫縣豆瓣1千克,海米25克炒香,入高湯7500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製2小時即可。

另附:

朝鮮族風味牛排火鍋專利醬湯參考比對配方:

一種牛排、醬火鍋湯 姜道澤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牛排、醬火鍋湯,其配料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有:新鮮牛排53%、水36%、含有十六味調料的黃豆醬5%、醬油2%、姜0.5%、蒜0.5%、辣椒麵1%、白糖1%、味精1%;

其中含有十六味調料的黃豆醬是在40Kg黃豆醬中加入粉狀的桂皮50g、山柰10g、花椒60g、大料80g、草果5g、肉扣(玉果粉)10g、丁香20g、白果30g、肉果(肉豆蔻)3g、良姜(大高良姜)20g、香葉10g、陳皮40g、茴香80g、白芷20g、豆蔻(白豆蔻)25g、羅漢果10g混合製成,本發明之火鍋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胺基酸,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獨特,具有朝鮮族民族食品的風味。

製作方法:

(1)將黃牛仔排洗淨,分拆成根,斬成長約4釐米的段,氽去血水備用;將土豆洗淨去皮,切成厚約0.5釐米的片備用。

(2)鍋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入土豆片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放入乾鍋中墊底。

(3)鍋留色拉油50克,燒至七成熱,入薑片、幹黃辣椒節爆香,入黃牛仔排煸炒出香,放入高壓鍋中,入A料,大火壓制27分鐘,出鍋放入乾鍋內,入香辛美味膏,點綴上香菜葉即可。

香鍋毛血旺

介紹:

傳統毛血旺好吃,但略顯簡單,用料也很普通。於是將火鍋底料、香水魚料、特製老油、青花椒油4種調料混合運用,使得此菜麻辣鮮香,香味醇濃,誘人食慾。此料還可用於香鍋煮肥牛、香鍋魚頭王、香鍋鯰魚等。

原料:

鴨血、豬腰片各150克,毛肚、鴨腸各80克,海帶片、茶樹菇、冬菜各50克。

調料:

特製老油20克,A料(豆瓣醬15克,幹辣椒、乾花椒各10克,姜、蒜米各12克),高湯1千克,B料(火鍋底料、香水魚料各20克,鹽、白糖、料酒、青花椒油、味精、雞精各5克),蔥花8克,C料(特製老油、幹辣椒、乾花椒各25克)。

特製老油製作:

先將不鏽鋼大桶放置旺火上,下油(牛油或者菜油)150千克燒好,下蒜片2千克、薑片2500克和蔥段3千克,炸幹出味後撈出不要,然後放豆瓣醬10千克炒香至亮油,再放香葉500克、白蔻300克、桂皮200克、豆豉2千克、醪糟500克(去汁)和加工好的餈粑海椒7千克,炒香後下白酒、料酒各500克即成。老油煉好後靜置5-6小時,去渣,即可加入湯料中備用。

製作方法:

(1)沸水中加入料酒,將鴨血、鱔魚汆水;金針菇、茶樹菇另鍋汆水備用。

(2)炒鍋內加特製老油,下入A料炒香後對入高湯,煮出味後下入B料調味,下入海帶片、茶樹菇煮15分鐘,撈入鍋中墊底。

(3)在鍋內料汁中下入鴨血、豬腰片,最後下入毛肚、鴨腸煮1分鐘起鍋,香鍋內撒入蔥花。

(4)另鍋下入C料炒香後淋於菜餚表面即可。

淮南牛肉湯

介紹:

淮南牛肉湯是安徽非常著名的小吃品種,它的製作關鍵在於吊湯。淮南牛肉湯的湯料是用牛肉和牛骨等熬製而成的,為了增加湯料的鮮香味,製作時要用到三種油脂與9種香料。

原料:

秘制湯料中制熟的牛肉100克,紅薯粉絲100克,千張絲50克。

調料:

秘制湯料500克,香菜末3克、胡椒粉各1克,油辣椒適量。

秘制湯料的配方與製作方法:

1、取新鮮的牛骨5千克斬成大塊,焯水洗淨;牛腿子肉5千克也切成大塊,焯水。

2、鍋內放入菜子油和色拉油各250克,牛油500克,小火熬至牛油熔化,放入蔥段、老薑各500克,中火煉香,下入清水40千克、牛骨、牛肉和香料(八角10顆,桂皮、香葉、山奈各50克,肉豆蔻、小茴香各20克,白胡椒粒30克,香茅草4根),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製6小時,牛肉湯就熬好了,撈出牛肉,過濾料渣後倒入適量的鹽、味精和少量的白糖調味。

製作方法:

(1)將制熟的牛肉牛肉切成薄片。

(2)取農家自製的紅薯粉絲用清水浸泡回軟,搭配千張絲一起放入燒沸的牛肉湯中燙熟。

(3)撈出粉絲和千張絲,澆入燒沸的牛肉湯,放入切成片的牛肉,撒入香菜末和胡椒粉調味。

(4)如果客人喜歡吃辣,也可以加入適量油辣椒。

蒙陰光棍雞

介紹:光棍雞是山東蒙陰最知名的一道菜,以色澤紅亮、汁寬味濃、鮮香醇厚、藥香濃鬱而聞名。

附註:這裡需要特別提示大家一點:在當地製作蒙陰光棍雞是只放醬油不放鹽的。如果在城市裡製作,可以用味達美醬油或者其他醬油來代替,但是鹽必須要加,因為農村的散裝醬油鹹度是比較高的原料:

農家飼養的小公雞(飼養時間在1年左右,淨重1500克左右)1隻。

配料:

青尖椒塊200克,大蔥段(長2.5釐米)100克。

調料:

混合油100克,大薑片100克,幹辣椒花椒各適量,農家散裝醬油 150克,清水1

幹克,秘制光棍雞藥粉10克,雞精25克。

混合油配比:

花生油和熟豬油按照2:1的比例混合。

秘制光棍雞藥粉配方:

取八角80克,白芷、山奈、草豆蔻各35克,白豆蔻50克,小茴香、桂皮各40克,香葉25克,草果20克,甘草、花椒各10克,丁香12克混合均勻,用熱水略微衝洗,放入燒熱的乾鍋內,小炒幹水分,離火放涼,磨成粉料。製作方法:

(1)將小公雞宰殺制淨,剁成3釐米見方的塊。

(2)鍋內放入混合油,燒至五成熱時,先放入大薑片(如果喜歡吃辣,還可以根據當地食客的喜好,放入幹辣椒和少許花椒)煸炒出香味,下入雞肉塊,中火炒至雞肉水分散發掉。

(3)下入農家散裝醬油,中火繼續炒至雞肉上色,倒入清水和秘制光棍雞藥粉,蓋上蓋子,小火燜30--35分鐘。

(4)揭蓋後下入青尖椒塊、大蔥段、雞精,翻炒均勻,再用中火燜5分鐘,即可上桌。

文杏雞

介紹:這道雞最大的特色在於清鮮細嫩、原汁原味:我們將煮雞的原湯留下,加入大量蔬菜熬煮後調拌雞肉,鮮美的同時還帶上濃濃蔬香。可以用剩下的料湯拌飯。除了文杏雞,還有一道涼菜「文杏牛肉」也是按照這種手法製作料汁,牛肉在煮製過程中比雞肉更出香,原湯拌肉,味道更香濃。

批量預製:

1、湯桶底部放上竹篦子(防止糊底),下入宰殺治淨的劍閣土雞20隻(8個月左右,每隻重約4斤),倒入清水沒過雞身,加蔥段、薑片各200克、花椒3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保持湯汁冒「蝦眼泡」的狀態煮30分鐘,待用竹籤一紮就透,撈出土雞,掛起將表面水分吹乾,去掉大骨,改刀成條備用。

2、煮雞的原湯約剩30斤,打去渣滓,在湯桶中加入芹菜1500克、胡蘿蔔1200克、香蔥800克、洋蔥600克、薑片500克、香菜300克、蒜瓣200克,小火熬40分鐘,打去渣滓,即成蔬菜雞湯。

3、雪山筍500克用溫水漲發成3000克,洗淨後改刀成條,入鍋中加蔬菜雞湯4000克小火煨入味,取出筍條晾涼備用。

秘制紅油的製作:

1、貴州的朝天椒、成都的二荊條、重慶的小米椒共500克,按照2:2:1的比例配好,放入鍋中小火焙香,取出打碎,盛入盆中。

2、鍋入菜籽油2500克,加入香蔥300克、香菜200克、洋蔥絲250克小火煉去水汽,打去渣滓,將油燒至六成熱,倒入盛有辣椒粉的碗中,注意邊倒邊攪,讓粉與油充分融合,加蓋燜1-2天即可使用。

走菜流程:

(1)取雪山筍150克鋪入碗底,上面擺入雞條300克。

(2)蔬菜雞湯200克、醬油6克、蒸魚豉油5克、鹽6克、味精5克拌勻,成秘制料汁,澆在碗中,淋紅油100克、花椒油20克,撒白芝麻16克即可上桌。

相關焦點

  • 30年酒店大廚教你灌香腸,秘制配方,做法簡單,再也不用買著吃了
    30年肉店老闆教你灌香腸,秘制配方,做法簡單,比飯店買的還好吃,大家好我是傻姐,今天分享臘腸的做法,在我們北方冬天家家戶戶都會去肉店灌香腸,我爸爸是酒店大廚,家裡還開了個肉店,每年冬天就會忙的不可開交,天天灌臘腸,多年的經驗和配方今天分享給大家,用這個方法來製作香腸,肯定好吃,再也不用去肉店買著吃了
  • 婆婆炒雞(附秘制炒雞醬、炒雞料、混合油配方)
    特點介紹:此菜採用生壓的方法,提前將仔雞祛腥、增香,成菜味濃、香味醇正。高湯最好用雞架、鴨架、筒骨熬製。調料:炒雞料(小茴香8克,砂仁2個,草果、肉蔻、八角各1個,花椒20克),熟豬油20克,高湯1幹克,蒜子50克,A料(泰國紅綠米椒30克,雞精8克,味精4克,鹽6克,味達美醬油5克,秘制炒雞醬10克),混合油60克(花生油、熟豬油各30克),香菜葉5克。
  • 大廚教你正宗「辣椒油」的秘制配方,香辣紅亮,拌什麼都好吃
    2020-12-30 11:25:02 來源: 奶爸下廚房 舉報
  • 重慶雞公煲特製配方及製作工藝(附秘制雞煲醬料配方)
    三、秘制醬料配方及炒制:原料:郫縣豆瓣、泡椒蓉、花椒油各1500克,餈粑辣椒2千克,冰糖、泡椒、薑末各500克,牛油250克,色拉油2500克,醪糟2瓶,五香粉50克,十三香30克,白酒100克。製作:鍋上火加牛油燒開,加入色拉油,下冰糖熬至全部化開並變紅、油麵有拳頭大的糖子時,下豆瓣醬、泡椒、薑末炒香,再加入糕把辣椒炒30分鐘,下醪糟、五香粉、十三香炒10分鐘,加入白酒,花椒油炒10分鐘關火即可。
  • 廚師長用了30年的「秘制醬骨頭配方」,學會就可以開店賺錢
    30年廚師長的「秘制醬骨頭配方」,在家也能做,愛吃的請收藏。 可是在外面購買價格不菲時間長了也有點囊中羞澀感覺,今天我給大家帶來大廚師的30年使用配方「秘制醬骨頭」,在家也能吃「正宗肉食」
  • 30年肉丸子老店,秘制配方大公開,機會難得,想學的可以看看
    愛生活愛美食,大家好我是敏茹意,今天很高興能跟大家一同來分享製作美食的經驗和樂趣……今天分享一個秘制配方,擁有這些技巧,以後肉丸自己做導語:30年肉丸子老店,秘制配方大公開,機會難得,想學的可以看看……
  • 秘制配方與現代工藝的碰撞,帶給你家的味道!
    小編推薦的這款鮮椒醬,整個的加工流程是採用的真空熱罐裝,保證鮮椒醬的保質期,在沒有添加防腐劑的情況下,能達到一定的保質期。食慾無疆鮮椒醬源自於山東乳山,這裡民風淳樸,遠離了城市的汙染與嘈雜。天是藍的、山是綠的、水是清的,滿山的果樹飄香、田裡的鮮椒豔麗。鮮椒醬的製作手藝是於大嫂的獨家秘制配方。於大嫂從小便跟著母親學做鮮椒醬,而母親的配方也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
  • 秘制小龍蝦的做法及醬料配方!
    紅油製作: 1、成都二荊條幹紅辣椒1000克、印度一號辣椒600克、雲南幹紅小米辣500克放入盆中,加70℃熱水浸泡30分鐘至變軟,撈出瀝乾備用;大紅袍花椒100克、香茅草30克、白蔻30克(去籽、拍破)、桂皮20克、白芷20克、小茴香20克、陳皮20克、八角15克放入盆中,倒入白酒浸泡20分鐘
  • 秘制紅燒百味鴨,月銷3萬隻,招牌菜,大廚獨家分享全部私家秘方
    大家好,我是大廚阿鬥,一個從廚20年的一級廚師,高級烹飪技師。關注我,每日分享詳細的菜餚,沒有保留。今天分享一道點菜率非常高,日銷千隻,非常好吃的酒店紅燒菜:秘制紅燒百味鴨下面開始操作:主料:麻鴨一隻1300克 配料:紅杭椒片100克 青杭椒片100克 秘制燒鴨料包一份 生薑片70克 大蒜片30克 豆瓣醬40克1 調配秘制燒鴨料包:加入八角2顆、桂皮10克,香葉8片,白芷1片(0.5克),陳皮2克,肉豆蔻1顆(0.5克),山楂2片(3克),
  • 秘制風乾滷水雞,秘制醃料、自製滷水有特色!
    原料:農家散養小公雞10隻(每隻重約850克),秘制醃料22千克,自製滷水35千克。製作方法:1、將公雞宰殺,去淨毛,雞腳尖,從腹部下刀,切至背部,取出內臟,放入清水中泡淨血水取出,瀝乾水分,放入醃料中醃製8小時取出,掛在通風處晾12小時。
  • 15年的燒烤店不幹了,自家秘制燒烤油,撒料等配方免費分享
    其實美食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派別,完全是自己喜歡和多年總結的經驗,上一篇文章詳細的給您講述了燒烤的各種步驟選材和注意事項(燒烤店不幹了,手裡的這點專業秘訣和配方,免費分享給大家),有寫的不夠詳細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很多朋友在吃別人家燒烤的時候都覺得特別香,好吃,覺得一定有什麼秘制的醃料,撒料,其實在烤串中比較能拉開差距做出特色的「3大料」燒烤油、燒烤醬、燒烤撒料。
  • 改良版風乾雞的做法,含秘制醃料及滷水配方!
    原料 農家散養小公雞10隻(每隻重約850克),秘制醃料22千克,自製滷水35千克。 秘制醃料配方 胡蘿蔔片、洋蔥塊、香芹段、香菜段、山芹段各150克,香茅草120克,金標生抽王800克,玫瑰露酒40克,蒔蘿子60克,玉竹片30克,鹽300克,味精150克,沙姜粉50克,清水20千克。
  • 秘制滷鴨掌,配方做法詳細告訴你,醬香濃鬱超過癮,骨頭都是香的
    導語:滷鴨掌家常做法,秘制配方告訴你,醬香濃鬱超過癮,骨頭都是香的家人都比較喜歡吃滷味,而滷食店賣的又總是擔心不乾淨不衛生,所以我便經常會選擇親手在家做,其實做滷菜並不難,大家用對了方法便可輕鬆做成功,學會滷味的配方技巧,不管滷肉還是菜都好吃,這次要分享給大家的便是滷鴨掌的做法,
  • 大廚秘制醬汁核心配方
    6茄汁味汁 【配方】 蕃茄醬200克,白糖300克,精鹽15克,白醋50克,蒜泥30克,薑末10克,色拉油200克。 7陳皮味汁 【配方】 陳皮50克,碎幹椒20克,花椒末15克,碎八角15克,精鹽30克,白糖15克,料酒30克,薑片15克,蔥白15克,紅油100克。
  • 風靡各地的秘制海鮮大咖做法與醬料配方!果斷收藏
    香辣醬配方鍋底老油配方及熬製: 將15千克菜子油燒熱,放蔥段350克、薑片400克、辣妹子醬75克、餈粑辣椒1千克、大蒜瓣200克,剁細郫縣豆瓣醬1千克、泡椒蓉500克炒香,然後下入香料(小茴香、桂皮、百裡香、八角、花椒各12克,香葉、白蔻各15克,丁香6克,良姜10克),用小火浸炸1.5小時,離火,倒入乾淨的滷油桶中
  • 賣了18年豆漿大廚,教您5款豆漿配方和6大訣竅,保證又香又濃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有喝自製豆漿中毒的這個事情,其原因就是沒有把豆漿煮熟透,煮豆漿也不是直接把打好的豆漿煮開那麼簡單,都是有訣竅的,今天我們請到了專門做了18年豆漿、豆腐腦的劉大廚,為我們講解煮豆漿的6大訣竅和5款特色豆漿配方,超級的珍貴,希望能幫大家做出既好喝又營養,又香又濃的豆漿。
  • 深井燒鵝的秘制配料及製作過程,20年經驗老師傅分享,值得收藏!
    說起我們的美食,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大到各大菜系,小到各種小吃,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因為地域的關係,南方和北方在飲食上的差異比較大,但是有一個地方的美食一直受到大家的追捧,那就是廣東。論八大菜系,粵菜首推前列,論小吃,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各種早茶和廣東粵式燒鵝了。
  • 聖誕節吃烤雞,雞翅和雞腿一次學會,秘制配方外皮金黃肉嫩還流汁
    聖誕節吃烤雞,雞翅和雞腿一次學會,秘制配方外皮金黃肉嫩還流汁轉眼又是一年聖誕季,最近都在做什麼聖誕美食啊?我發現群裡的朋友都在要烤雞的配方,今天耳朵把我珍藏多年的烤雞,雞翅,烤雞腿的方法都一次性教給大家,希望大家可以聖誕吃到嗨。
  • 辣椒醬行業投資分析「康瑞彤秘制鮮辣醬...
    2021年投資項目新選擇,康瑞彤秘制鮮辣醬!  「康瑞彤秘制鮮辣醬」是康瑞彤發展有限公司旗下主打的辣椒醬品牌,深受廣大吃辣愛好者的喜歡。雖然是一款辣椒醬界的「新寵兒」,但是與其他品牌區別的是有獨特配方,實現了一款與眾不同辣椒醬品牌!
  • 雞肉的升級版吃法—秘制風乾雞,自己這樣做非常好吃
    秘制風乾雞我們小時候吃的風乾肉其實就像雞肉一樣,稍微的風乾一下後再做出來,味道是非常不一樣的,而且非常的好吃。其實這種秘制風乾雞的做法就像我們小時候吃的風乾肉差不多。當我們吃起這道秘制風乾雞的時候,還會想到童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