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門是蜜蜂出入的通道,對蜂群有什麼影響,應如何管理巢門

2021-01-17 平哥新農村

巢門是蜜蜂連接外界的唯一通道,蜜蜂採集的蜜粉都需要通過巢門才能運送到蜂巢裡。巢門對蜂群的生活、繁殖、採集等都有直接作用,養蜂者也可以通過巢門觀察蜂群的情況,如:是否失王,有沒有敵害入侵,會不會生病等。

土法養殖巢門,目前中蜂的養殖有土法養殖和活框養殖兩種,而土法養殖通常是桶養,巢門不可調節,只能調節木桶的方向,因此,土法養殖巢門的管理很簡單,原則上是不妨礙蜜蜂出行即可。方向則比較注重,一般都選擇坐北朝南,向著有蜜源的地方。活框養殖巢門,活框養殖中,巢門的管理則複雜很多,要根據群勢的強弱,氣溫的高低,溼度的大小,外界蜜源的好壞等進行靈活、科學的調節。主要調節巢門的高度和寬度來實現巢門的管理。

高度不可調,寬度可調。1、春繁期間的巢門,早春繁殖期,蜂群育子需要34-35度左右的巢溫,而早春氣候變化較大,早晚溫差大,倒春寒現象也時有發生,如果保溫不好,子脾圈就不易擴大,幼蟲也常常有凍傷的現象。因此,巢門的管理為:白天天氣好,溫度高,把巢門寬度擴大到一半,高度設置為一隻蜂的高度,讓多些蜜蜂出門排洩,採集花粉。天氣差,溫度低和夜間把巢門縮回四分之一。這樣管理有點麻煩,通常把巢門開到有兩到三個蜜蜂進出即可。春繁獎勵飼餵以後尤其是弱群,為防止蜜蜂跑出去撲燈或空飛,最好關小巢門到一到兩隻蜜蜂進出,或者用布擋住巢門,第二天一早再打開。

流蜜期的巢門(1)流蜜期開始以後,氣溫逐漸升高,已經很少會出現寒冷天氣,巢門根據氣溫逐漸開大。(2)當進入流蜜中期,蜜蜂採集旺盛,腹部變大,最好全天保持巢門的高度和寬度全開,讓更多的採集蜂進出巢採集,內勤蜂釀蜜也需要進行扇風排除花蜜的水分,因此,全開巢門有利於蜂群採集花蜜,也有利於蜂蜜的儘快成熟。巢門的方向儘量設在太陽出來能照射的地方,有利於蜂群提早出門採集。(3)流蜜後期,蜜源逐漸枯竭,此時正是盜蜂盛行的時候,也是天氣轉熱的時候,巢門不能太小,縮小回一半即可,當出現盜蜂或疑似盜蜂的時候,才關小被盜蜂的巢門至一到兩個蜜蜂進出。

夏秋期間,夏季,天氣炎熱,巢門口聚集一大堆扇風散熱的工蜂,此時正是胡蜂,巢蟲、蟾蜍等敵害猖獗的時期,巢門的開度調節為:高度調節為7-8毫米,寬度根據群勢一框蜂調節13-15毫米,如果要全開巢門則必須在巢門口加釘幾根鐵釘,使其成為柵狀,格柵之間可容納一隻蜂進出,使胡蜂、夜蛾不能進入。進入秋季後,天氣轉涼,再慢慢縮小巢門。

越冬時期,越冬期巢門的高度控制在6-7毫米,寬度控制在60-80毫米,一般性管理原則為:箱內空間大巢門小一些,箱內空間小,巢門大一點。在越冬中後期,每個10天半個月注意清理巢門裡的死蜂,以防堵塞巢門。

特殊情況的巢門,當蜂群出現飛逃或自然分蜂早期時,蜂王還沒有飛出,立即關閉巢門,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可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如果出現採集蜂中毒現象,應立即關閉巢門,同時採取餵藥、囚閉,轉場等措施,可減少蜜蜂的損失。

綜上:在中蜂養殖中,巢門的管理是一件看似簡單,實則繁瑣的工作,一般情況下巢門控制的原則是:熱擴,冷縮,中午擴,傍晚縮,強群擴,弱群縮,有蜜源時擴,無蜜源時縮,早春晚秋繁殖期和缺蜜期縮,蜂群進入強盛期和氣溫較高時擴。

以上是我對問題「巢門是蜜蜂出入的通道,對蜂群有很大的影響,那麼,在中蜂的管理中,應如何管理巢門?」的看法和實際經驗,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喜歡的朋友還請多多關注我,您的關注是我分享自己經驗的動力己經驗的動力,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蜜蜂轉場,為什麼要開著蜂門?養蜂人:關閉巢門,損失更大
    其實要說養蜂人沒有控制好蜜蜂才蜜蜂才飛出來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這種現象是養蜂人故意為之,雖說是故意為之,但是並不是想要在收費站製造混亂,而是一個無耐之舉,也就是說,養蜂人在轉地放蜂的時候,並不一定是關閉巢門的,有時是打開巢門運輸,那麼為什麼養蜂人要這樣做呢?難道不怕蜜蜂跑光嗎?其實這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關閉巢門運輸,損失更大。什麼情況下需要打開巢門運輸?
  • 福建沿海農村,冬天養蜜蜂要關閉巢門嗎?看看老蜂農怎麼做
    說到蜜蜂關閉蜂箱巢門,養蜂人只有在轉場的時候,才會完全關閉巢門,然後使用紗窗通風散熱。在日常養殖的時候,就算是天寒地凍的天氣,也不能完全關閉蜂箱巢門,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關閉巢門對蜜蜂的影響別看蜜蜂個頭小,但是他們個體單位多,一群小群的蜜蜂,至少都有上千隻蜜蜂,大群的蜜蜂,至少有上萬隻蜜蜂。這樣的蜂群對氧氣的需求可不一般,不管理在什麼情況下,蜂群都需要足夠的通風誘氣,這樣才能保證蜂群內部的生命安全。其實木質蜂箱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透氣性,但是還遠遠不夠,只要將巢門關閉超過24小時,就會有大量的蜜蜂死亡,所以關閉巢門,對蜜蜂是生死攸關的事。
  • 天氣冷了蜜蜂怎樣管理?蜂群如何安然越冬
    天氣冷了蜜蜂怎樣管理?隨著冬天氣溫越來越低,早晚溫差也比較大,對於養蜂人來說如何保證蜜蜂安全越冬,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管理得好則能保證春繁時的生產效益,反之則有可能使蜂群變成弱群,不利於春繁時的增產,那麼天氣冷了蜜蜂怎樣管理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導致蜜蜂被叼出巢門的3大原因,養蜂人告訴你怎麼應對
    如果蜂群中花粉或者蜂蜜不足,蜜蜂是有可能拖走蜂蛹的,但是一般拖走蜂蛹的可能不大,只是有的蜂蛹由於缺少營養死亡,被蜜蜂叼出去,這種情況我們只需要餵足花粉和蜂蜜即可解決;如果冬季已經來臨,外界溫度過低,蜂群中有的蜂蛹還沒有孵化,但是蜜蜂由於結團導致邊上的蜂蛹凍死,也有可能出現蜜蜂把蜂蛹叼出巢門的情況,這種情況我們要注意及時斷子,在蜜蜂結團的時候把沒有出房的幼蟲淘汰;如果是病敵害,比如巢蟲、蜂蟎之類的導致蜜蜂幼蟲死亡
  • 轉地放蜂,巢門打開蜜蜂往外飛,蜜蜂會飛走嗎?養蜂人:不用擔心
    關於養蜂人轉地放蜂,巢門打開蜜蜂往外飛,是不是會擔心蜜蜂飛走的問題,蜂部落認為並不存在,因為一個蜂群中的蜜蜂構成並不是說每一隻蜜蜂都會往外飛的,而且這樣的轉場方式也是咱們養蜂人經過了長期的實踐而總結出來的方法,在實際養殖中是可以利用的,而且是利大於弊,否則這種方法可能早就被淘汰了。
  • 蠟蛾夜間在蜂箱底部產卵,夜間關閉巢門可以預防嗎?答案在這裡
    我們都知道,巢蟲危害蜂群的起點主要是蜂箱底部廢棄物中,蠟蛾將卵產在蜂箱底部的縫隙中之後,在卵孵化為幼蟲的時候這些幼蟲就會上脾危害蜂群。從這個理論來說,白天的時候蠟蛾躲在蜂箱外面,如果夜間的時候我們把蜂箱的巢門關上,蠟蛾豈不是無法進入蜂群危害了?夜間關閉巢門可以預防蠟蛾嗎?
  • 蜜蜂在轉移的時候巢門大開,難道不怕蜜蜂逃跑嗎?其實並不是這樣
    這些養蜂人並不是只有一個固定的地方,他們會每年更換好幾個地方,那麼在他們更換地方的時候,養蜂人並不會將蜂巢的巢口給堵住,所以在運輸的過程中,經常有蜜蜂從箱子裡面跑出來,在路上飛來飛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養蜂人不知道這樣蜜蜂會跑嗎?其實並不是這樣,一些養蜂人說,如果在運輸的過程中將巢門給堵住,這樣面臨的損失會更大,那麼在運輸蜂箱的時候,到底需不需要將巢門打開呢?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蜂群發生分蜂后,老王及遷飛蜜蜂在新址形成新群,王臺、蜂兒及剩餘蜜蜂在原址形成原群。新群與原群由不同的蜜蜂組成,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和行為趨向,應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應對。不論是中蜂還是意蜂,在蜂群有分蜂徵兆開始,蜜蜂個體就為分蜂做各種準備工作,其中包括「隱藏」泌蠟能力,因此,分蜂后的新群泌蠟能力有機會被釋放。貯蜜積極。蜂群在衝出巢門分蜂前,飽食蜂蜜,一方面為分蜂過程中飛行提供能量支持,另一方面應對新址環境及提供造脾原料。在新收捕的蜂群中,安靜幾個小時後,蜜蜂沒有採集,但是巢脾上可以看見蜜珠。採集、撫育積極。
  • 中蜂養殖:胡蜂對蜂群的危害
    胡蜂是蜜蜂的大敵,特別是南方山區蜂場,在夏秋蜜粉源缺乏的季節,常因胡蜂為害而遭到巨大的損失,當野外蜜粉源豐富的時候,胡蜂也採食花蜜和花粉,很少侵犯蜜蜂。但到入夏以後,胡蜂已經大量繁殖,此時若蜜粉源缺乏,它們就轉來集中為害蜜蜂,在野外或巢門前捕殺蜜蜂,劫食蜜囊中的貯蜜,或以蜜蜂的肌體飼餵其幼蟲。如果大胡蜂咬破巢門大批侵入蜂箱後,蜜蜂全群無法抵禦時就會被迫逃群。
  • 養蜜蜂的箱可以經常換箱嗎?
    當蜂群患了嚴重疾病時,蜂箱必須作換脾、換王、換箱處理。如爛子病、囊狀幼蟲病等。換下的蜂箱必須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避免疾病傳染。三、破損。蜂箱出現破損,簡單修補無效時,必須更換蜂箱。破損的蜂箱不僅影響蜂群溫度、溼度,還會導致盜蜂以及胡蜂等敵害的入侵。四、過箱。蜂場建議使用統一的標準蜂箱,有利於蜂群的管理。
  • 胡蜂入侵中蜂,在巢門打架後的黑色物質是什麼?2種可能
    導讀:為什麼胡蜂入侵中蜂在巢門打架後會有黑色物質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在蜜蜂養殖中很多朋友都有發現,但是很多養蜂人其實只是發現蜂箱巢門口有黑色的物質,也就是一些黑點,對於這些黑色的點什麼是什麼時候產生,為什麼產生卻沒有多少養蜂人發現,蜂部落曾經注意過這個問題,一般在蜂群發現胡蜂驚擾的時候都會產生這種物質
  • 樹上有成千上萬的蜜蜂,如何召回家養殖?
    關於樹上有成千上萬的蜜蜂,如何召回家養殖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我們常見的分蜂團,具體的要根據蜜蜂結團的位置來看,一般無非兩種情況,蜂團過高,無法接觸,或者蜂群比較矮,容易接觸兩種情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兩種情況如何收捕。
  • 中午時間,蜂箱門口有黑色蜜蜂進進出出,這是要分蜂嗎?
    由於中華蜜蜂的雄蜂是黑色的,所以巢門口就會經常出現黑蜂進出的情況,這其實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並不是新手養蜂人所想的,蜂群要分蜂的現象。那黑色雄蜂進出巢門是什麼現象呢?黑色雄蜂午間試飛中午12點到下午16點是蜜蜂試飛的時間,也是雄蜂試飛的時間。這一段時間經常有大量的蜜蜂和雄蜂,在巢門口進進出出的認巢試飛,也就出現黑色雄蜂進出巢門的現象。
  • 在野外見到蜜蜂,如何將它們收捕回家?具體方法步驟是什麼?
    其實野外生存的蜜蜂在經過人工飼養以後,如果管理得當,完全可以繁殖出大量的蜂群,而且還是生產出原生態的蜂蜜,這種蜂蜜由於擁有原生態的成分,一般市場價格比較高,最受喜歡蜂蜜的朋友們歡迎。既然蜂蜜對人體有那麼多好處,而且野生蜂蜜更是最受歡迎,那麼我們在野外發現野生蜜蜂的時候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將它們收捕回家呢?
  • 義大利蜂有哪些缺點?如何養殖義大利蜂?
    如何養殖義大利蜂?1.調整蜂路:一是檢查蜂王是否健在,巢內是否潮溼;二是檢查蜂群強弱和飼料多少;三是檢查調整蜂路,提出餘脾,做到蜂脾相稱。2.注意保溫:春季晝夜溫差大,白天可放大巢門,晚上則應縮小巢門,並在箱內巢脾兩側加棉花,上面用棉墊蓋上。蜂箱外側和底部墊塞並覆蓋乾草,箱上蓋草簾,再蒙上塑料薄膜。
  • 冬季養蜂,為什麼蜜蜂夜間會死在巢門口,罪魁禍首是它
    但是最近有朋友反應在夜間的時候蜜蜂大量死亡在巢門口,按理說夜間溫度比白天要低,蜜蜂更應該在蜂箱中抱團越冬才對,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蜜蜂不在蜂箱內越冬,而是在夜間飛出巢門呢?一、巢溫過高?說到蜜蜂在夜間飛出巢門,很多朋友想到的首先就是巢溫過高,但是這種可能並不大,因為在冬季的時候雖然說溫度都比較低,但是白天的問題相對晚上還是要高一點,如果蜂群因為巢溫過高而飛出巢門,那麼這種現象在白天也會發生,所以巢溫過高這種可能不存在。二、農藥問題?
  • 冬天蜜蜂搬遷會回蜂嗎?如何處理呢?方法有2個
    冬天蜜蜂近距離搬遷,在我們南方地區,是肯定會回蜂的。因為在我們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沿海一帶,冬天氣候溫暖,只要不是寒流南下,白天蜜蜂都能正常外出採集,所以近距離搬遷,肯定會出現回蜂問題。怎樣處理才不會回蜂蜜蜂的採集範圍在3千米以內,只要超過3千米蜜蜂就無法回到原來的地方。近距離搬遷必須經過一番處理,才能減少回蜂或避免回蜂。如果是同場搬離,可以採用移動蜂箱的方法,每天移一米。如果是不同地方,就採用封門或幽閉的方法,讓蜂群重新認巢。
  • 知道蜜蜂在蜂巢內部,是如何越冬的嗎?原來怕強光
    不過我們的蜜蜂,卻是一種成蟲越冬的昆蟲,他們通過成千上萬隻的蜜蜂,組成一個大蜂團,共同抵禦寒冷的冬天,共同存活下來。野生蜂群能夠選擇適合蜂群越冬的洞穴和環境,而人工養殖的蜂群,卻只能任由養蜂人安排,所以冬季給蜂群越冬,養蜂人的越冬措施和越冬管理技術,是蜂群存活的關鍵。
  • 野蜂誘捕,石洞中的蜂群,老蜂農的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卻有用
    關於野生蜂群的誘捕,不論是養蜂人還是有業餘愛好的人都非常喜歡,因為野蜂生長的環境和位置不同,對於一些特殊蜂群的所在位置,一般的方法很難誘捕成功。就下圖所示的野生蜂群,該如何誘捕呢?蜂部落和大家分享一下野蜂誘捕的方法。
  • 蜜蜂裝了防逃片,如何判斷蜜蜂是要飛逃​?養蜂人3招解決
    蜜蜂裝了防逃片,如何判斷蜜蜂是要飛逃?養蜂人3招解決巢門裝上隔王板(片),蜜蜂飛逃,怎麼總有來回飛逃不定的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