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川用心製作咖啡。
社區開辦的咖啡館外景。
「之所以在社區成立這家咖啡店,主要是為了滿足附近居民的需求,讓他們把這個黨群服務中心當做一個平時休閒交流的場地。」2月28日,記者來到人民北路街道五丁社區時,社區黨委副書記劉繼紅向記者介紹了剛剛掛牌、名為初心的社區咖啡館。據悉,現在運營這家咖啡館的鄒川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一名社區黨員。此外,咖啡館的部分收入將作為社區資金,用於社區的營造項目。
因為愛情 與咖啡結下緣分
「每天早上來社區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做一杯咖啡,檢測一下咖啡的味道。」33歲的鄒川談起咖啡時,眼中閃爍著一種興奮的光芒。不過,4年前,鄒川對咖啡的認知卻是一片空白。 受軍人家庭影響,鄒川22歲時去當兵。2012年,他從部隊退伍回到成都。「那時候工作不太好找,當時網絡發展很快,我就去報名學習了網頁設計。」鄒川回憶到,自己當時也在探索退伍後的發展方向。就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現在的妻子。「她非常喜歡喝咖啡,一直想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館。」鄒川笑著說到,那時他就萌生了開咖啡館的想法,幫妻子實現心中的願望。 此前,鄒川從未接觸過咖啡這一領域,他是從零開始學習咖啡製作的相關知識。「開始是從網上看視頻教程,翻閱一些文字資料,手機上也關注了公眾號上有關咖啡的文章。」鄒川說,他先是自學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後來又到成都一個有名的咖啡館系統學習了半個月,能力因此得到了很大提升。 此後,鄒川與妻子加盟了一家連鎖店,售賣咖啡和麵包。「剛開始開店時很辛苦,我們兩人起早貪黑地運營著,但是感覺一直在虧錢。」鄒川說,當時只能硬扛著搞好服務和品質,終於在3個月後漸漸走向了正軌。如今,他們這家店已發展為擁有10名員工的大店,吸引了一大批回頭客。 在開店過程中,鄒川漸漸養成了精研咖啡的習慣,他幾乎把成都和上海的各類咖啡店喝了個遍,學習別人製作咖啡的方式方法。今年1月,他甚至飛到日本去品嘗咖啡,學習當地的獨立咖啡店的運營模式。在鄒川心裡,一直想擁有一個屬於他和妻子的獨立咖啡館。
踏實肯幹 運營社區咖啡館
幾天前,記者一走進五丁社區,就看到了「初心」咖啡館的logo。在陰雨天氣中,亮著暖光的logo燈牌顯得溫情脈脈。「之所以取這個名字,也是為了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名退伍軍人,是一名黨員,要保持初心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鄒川解釋道。 正是由於做事雷厲風行的風格與真誠待人的品格,鄒川得到了五丁社區黨委書記張奕冰的賞識,主動邀請他來社區運作社區的咖啡館。「幾年前,在過社區黨組織生活的時候認識了鄒川,加了他的微信,所以一直知道他會做咖啡。」張奕冰說,原本在社區升級打造的時候,就計劃在這裡規劃一個咖啡館的功能區,想著鄒川既是社區黨員,做事又踏實肯幹,就邀請他來社區運作這個功能區,由社區免費提供場地。 「社區現在跟以前不太一樣了,而且,我覺得咖啡並不是什麼很高深的東西,它要能與居民產生聯繫,才能為他們服務。」鄒川略加思索後說,「我去了日本之後,發現生意好的咖啡館都與當地居民有著緊密的聯繫,我也希望能在這裡給社區居民提供一些幫助。」 據悉,「初心」咖啡館的產品價格進行了多次調整,以便能為社區居民所接受。居民可以在社區「五丁書箱」閱讀的同時,點上一杯咖啡美美地度過閱讀的時光。此外,咖啡館的一部分盈利還會用作社區營造的資金,成為五丁社區自身造血的重要部分。 華西社區報記者 高昊焜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