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企業咖啡館上線,咖啡館加盟模式?還是對標瑞幸企業服務

2020-12-04 宇子說咖啡

雀巢近日低調上線了一個「辦公室咖啡館(Nescafe Office Cafe)」的項目,目前正在小規模測試階段,目前開放測試的區域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建議員工人數200人以上。

雀巢辦公室咖啡館VS瑞幸咖啡企業服務

中國咖啡市場中的「現磨咖啡」領域,經過瑞幸咖啡的催化,競爭已經變得越來越激烈,入場的企業以及細分領域越來越多。雀巢咖啡的「辦公室咖啡館解決方案」,我們可以看到它主要是針對的用戶是「有茶水間文化,或者說福利的企業」,類似咖啡零點吧等咖啡自動販賣機。

「無需額外預算,只需3-5m空間,即可讓員工足不出戶,隨時享受新鮮研磨咖啡,打造高效愉悅的辦公氛圍」,這是雀巢辦公室咖啡館的介紹文案,無預算、空間小、足不出戶、新鮮、現磨咖啡,這些與瑞幸咖啡對比如何?

在此之前,對於瑞幸咖啡擔心之一,就是會受到咖啡機租賃的影響,現在雀巢咖啡也來分一杯咖啡企業用戶的羹。何況還有咖啡自助販賣機,雖然這一類咖啡的品質確實不是很好,但是我們也不要忽略了價格優勢,10塊喝一杯咖啡對一些要求不高的還是可以的。至於雀巢企業咖啡館的咖啡品質、口感如何,目前還無法進行實際求證,我們就先畫個問號。

既然說到價格,我們就再來對比一下價格。

我們可以看到,最貴的是需要牛奶輔料的卡布奇諾與拿鐵,15元一杯,其他為10~14元不等,瑞幸咖啡目前平均為15元一杯,但是這是有前提的:

1、 活動期間,打折券

2、 多人購買贈免飲以及運費

如果沒有活動券,沒有朋友、同事一起購買,那麼點一杯咖啡的價格,再加上運費會是多少?失去價格優勢,瑞幸咖啡市場會縮水多少呢?如果雀巢咖啡的品質也不錯的話,那麼瑞幸咖啡將受到的衝擊將會比較大。

從朋友圈打卡方面來說,網紅咖啡和星巴克,應該還是用戶的首選。網紅咖啡的創意與新意,星巴克咖啡的用戶粘性,更符合打卡屬性,而瑞幸咖啡已經過了那個時期。

同時,專注於企業場景的咖啡服務品牌,也出現了很多,這一場景的競爭將變得越來越激烈。而看第三空間咖啡館反倒因為資本咖啡品牌傾注的注意力少,一些精品咖啡館運營的風生水起,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咖啡館的風生水起」。

風生水起的上海南京路精品咖啡館

上海的南京路,這條3公裡長的路上,星巴克烘焙工坊店,獨立小店的代表Manner咖啡,Seesaw、%Arabica等精品咖啡,以及肯德基開出的COFFii & JOY,和幾乎所有國外品牌的首店,都在此集聚。

首店、網紅、連鎖、精品、外送、創新、烘焙、海外、社區、性價比……上海可能是中國唯一一個持續不斷地被這些新概念衝擊的咖啡之城。

星巴克烘焙工坊,它目前仍是星巴克在全球範圍內收入最高的門店之一。已經退休的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曾在2018年初透露,上海烘焙工坊當時每天的營收數字在6.4萬美元左右,相當於每天40餘萬元人民幣。

一杯精品烘焙咖啡200多元,每天營業額40多萬,星巴克怎麼做到的?不是都應該去喝便宜、便捷的瑞幸咖啡嗎?

只能說星巴克的用戶粘性真的很高,是多數咖啡品牌難以比擬的。但是就用戶粘性來說,一家獨立的咖啡館完全也可以構建自己的用戶粘性,當然就需要非常優秀的用戶運營思路與落地執行。在這裡就不細說了,但是實測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再來說下為什麼這麼貴的一杯咖啡,還是有人喝?除了用戶粘性、嘗試、打卡等因素,還不得不說的一點就是中國消費者的差異化。相較於西方的略顯單一消費需求,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層次非常多,對於每一家咖啡店的開設,都必須要做好用戶分析,否則就算是星巴克也撐不住。

你看,星巴克的烘焙工坊開在上海南京路,他沒有開到其他的二三線城市對吧,這都是市場分析的決策。不是咖啡館好,不是咖啡新零售好,是消費者需要,你滿足了這個需求,消費者才覺得好,才願意消費。

咖啡館的市場是有的,而且會越來越好,只是就像是技術的更新迭代一樣,它只是變的更加專業了,消費者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越來越多樣化。其實不只是這些大品牌的精品咖啡館,在中國很多城市的精品咖啡館都生存的很不錯,用戶粘性很高,復購率也很高,足夠撐起一家咖啡館的運營。

開一家成功咖啡館的關鍵—消費者分析

首先就需要分析開咖啡店的商圈內,是否有足夠能撐起一家標準咖啡館運營的消費者。城市不同,區域不同,商圈業態不同,消費者數據就會有很大的差異。

為什麼類似塞納左岸咖啡這樣的咖啡品牌,越來越注意特定商圈的解決方案,如機場、高鐵站、酒店、大學城、影院等等,因為這些地方的消費者都是咖啡的穩定消費群體,自帶客流量,是開咖啡店的理想選擇。而且,在上海,很多咖啡館都開到了菜市場,與包子鋪共享店面,社區型的本土生活化咖啡館,很可能會成為咖啡館的下一個熱門選擇。

有了足夠的消費者,接下來就是消費者的需求分析,需要根據消費者的屬性給予特定的產品服務,如機場,不只是喝咖啡候機,還有就餐的需求,而餐品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服務特徵就是要出餐快,這樣很多旅客就會選擇直接去機場就餐登機。這是與相關機場入駐咖啡品牌溝通了解後,得到的一些實際的消費者需求數據,當然其他特徵數據還有很多,在這裡就不細說了。

國內的咖啡消費者由於受到星巴克以及臺系上島咖啡的影響,導致大家覺得咖啡館裡帶餐類產品是很傷氛圍的,但是其實在韓國、日本,咖啡館裡帶一些精品餐食是很正常的,在日劇、韓劇裡大家也能觀察到。

上島咖啡的餐廳氣息是很重的,在中國咖啡文化普及率不是很高的時候,帶餐反而成就了上島咖啡,與星巴克產生了差異化競爭。而在咖啡文化普及的今天,上島咖啡還是沒有太多的變化,那麼自然要被一部分消費者所放棄。

帶餐的咖啡館還有一類,就是像塞納左岸咖啡這樣的咖啡西餐廳,餐品在口味和外觀上都很精緻時尚,是被現在的消費者所接受的,尤其在中國的二三線城市、縣城,有著更大的市場空間。

我們先前提到的社區型咖啡館,做一些精緻的早餐,簡單健康的正餐,也是有著很大的想像空間的,不給自己設限,也不冒大的風險,一些咖啡館主完全可以小預算的做一下灰度測試,說不定就會為你的咖啡館帶來新的盈利突破口。如果讓我作為消費者選擇,我不會選擇肯德基、麥當勞,而會選擇咖啡館的餐品,因為這看起來比快餐更健康,更時尚,打個卡,發個朋友圈都很不錯。

結語

中國的咖啡市場真的是越來越好,問題在於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高,層次也越來越多樣化,雀巢咖啡、星巴克、瑞幸、塞納左岸咖啡都在進行調整,測試觀察新的可能性,希望在各自領域細分市場都能做的更好,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更加專業、優質的咖啡。

相關焦點

  • 「世界咖啡館」模式精準服務朝陽文化企業
    原標題:「世界咖啡館」模式精準服務朝陽文化企業 為進一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精準化解文化企業在享受減稅降費政策中的「疑難雜症」,近日,北京市朝陽區稅務局聯手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在郎園vintage舉辦精準納稅服務主題活動,國家文創實驗區內重點園區、企業相關負責人參與活動
  • 萬字長文講清開咖啡館到底賺不賺錢?該怎麼賺?
    我們來分析一下瑞幸的主打客群。關於這一點,之前有媒體的朋友詳細分析過,瑞幸真正的客群是企業用戶。因為這位媒體朋友做了一個實驗,找兩個同事分別註冊了企業用戶和個人用戶,結果企業用戶剛註冊完不久,瑞幸客服就主動打電話過來向同事確認信息,並說企業用戶的審核期為一周,到時候會有客服電話通知,請耐心等待。
  • 雀巢在北京胡同裡開了家咖啡館,限量特飲的配料很特別
    記者 | 趙曉娟北京東城區內務部街一條胡同的四合院裡,雀巢新開了一家需要提前預約的咖啡館。「感CAF」是雀巢咖啡對旗下快閃店的統一命名,「北京感」則是它第三次在中國推出自己的快閃店。此前的兩次嘗試,分別是2017年北京三裡屯的「五感」咖啡館、和2018年安徽黃山的「自然感」竹林咖啡館。可以聽鳥鳴、京劇的沉浸式體驗。
  • 三頓半完成新一輪融資 咖啡生意正在走出咖啡館
    星巴克等精品咖啡館的杯均價超過30元,瑞幸在券後的價格位於10元—20元之間、全家、7-11等便利店咖啡的價格在10元左右,以雀巢、麥斯威爾為代表的傳統速溶咖啡卻僅需要1元—3元。以三頓半為首的「精品速溶」,正好切入了5—10元這個空白的價格區間。
  • 咖啡零點吧聯手順豐;陸正耀留任瑞幸董事長;「Yao咖」完成百萬級融資
    本輪融資由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整合營銷服務運營商東方陽木和國內領先的咖啡冷萃液生產企業魔飲咖啡戰略投資,三方就Yao咖品牌的產業鏈整合,以及品牌營銷達成戰略合作。本輪資金主要用於Yao咖的品牌市場推廣,以及產品線上銷售業務。 便捷創新精品咖啡品牌「Yao咖」成立於2019年,主要致力於便捷創新精品咖啡產品的開發。以冷萃、凍幹為核心技術,簡化飲用操作過程,易操作,易攜帶。
  • 捲起新零售風暴的「瑞幸咖啡」與「連咖啡」,為何結局完全不同?
    幾年前如果提起喝咖啡,大部分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線下咖啡店星巴克和COSTA,或者是速溶咖啡品牌雀巢。然後新零售咖啡的出現徹底顛覆了這個局面,相信誰也無法想到短短1-2年時間,咖啡市場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連傳統巨頭星巴克也不得不在國內與阿里巴巴合作,抵抗新零售的衝擊。而罪魁禍首是誰呢?相信大家都猜到了,就是瑞幸咖啡和連咖啡。
  • 速溶咖啡逆襲:瑞幸之後,這個咖啡品牌也火了
    2019年5月,咖啡品牌瑞幸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此時,距離瑞幸開第一家線下咖啡店開業還不到18個月,這也刷新了中國公司美國上市的最快紀錄。 在這一輪的咖啡風口中,現磨咖啡是關注的焦點。更早進入中國市場的速溶咖啡,表現反而有些低迷。2015年2月,雀巢在東莞銷毀了近400噸的未過期咖啡,官方表示此舉是為了保持產品新鮮度,銷毀庫存。
  • 瑞幸所說的「戰略性虧損」到底是什麼意思?
    顯然,瑞幸從未聲稱自己販賣「咖啡館」,即使它也有少量旗艦店可以提供這樣的休閒環境,相反,它鼓勵大家「回到辦公室」。實際上瑞幸提供了這樣一種選擇:在此之前,辦公樓附近的咖啡館可能成為一些職場人約談的首選;但當人們僅僅需要一杯咖啡來提神,或者希望在會議室邊喝咖啡邊談工作,是不是也可以?也正是因為定位於職場,瑞幸開啟了「外帶咖啡」之風,而囿於之前星巴克制定的「消費咖啡館」的遊戲規則,沒有一家咖啡品牌公然這樣主張過。
  • 眾籌咖啡館遭遇盈利模式拷問 投資者玩的成分居多?
    此後,近千人加入網際網路茶樓討論群,還有人受此啟發,在短短兩小時內口頭籌集280萬元,欲建網際網路咖啡館,並計劃將此模式標準化,推廣至全國各地。  事實上,這種很多人投資的眾籌模式在杭州已不是新鮮事。在西湖區跑馬場路上,一家有110名股東的咖啡館「聚咖啡」已經開業一年半,然而,據該咖啡館目前的職業管理團隊負責人宋小姐透露,無論是她接手的這個月,還是之前,咖啡店的月盈虧都未實現平衡。
  • 社會企業中山試水:用企業的方式做公益
    舒窩公益咖啡館便是其中的一家。   據舒窩公益咖啡館的負責人「狼人老大」介紹,除了50%的利潤用於咖啡館自身發展資金,其餘的收益均交由創益菊城作用於小欖公益項目。   在舒窩咖啡館的菜單裡,記者留意到,不同系列的咖啡售價在16—32元不等,價錢與市面一般的咖啡館無異。不同的是,你在這裡喝的每一杯咖啡,咖啡店將捐出5元,分別資助5個公益項目。
  • 瑞幸咖啡加盟還是直營?開店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尤其是瑞幸咖啡,實力與名氣兼具,不僅有經典的咖啡店,也推出了小鹿茶新式茶飲線,無論是創業投資者還是消費者都對這個品牌好評不斷。因此,很多創業者也想要投資開店,可能很多人有疑問瑞幸咖啡加盟還是直營?開店需要滿足什麼條件?不少人都想知道瑞幸咖啡加盟還是直營?對於這個問題,總部有明確的回答,瑞幸咖啡只有直營模式。
  • 2021年,還有人夢想開一家咖啡館嗎
    我們以北京為例,在去年和前年瑞幸咖啡瘋狂拓展時,曾經出現過「500米內開出2家瑞幸咖啡、1家星巴克」的密度。瑞幸加上星巴克,幾乎已經覆蓋了北京99%以上的商圈和寫字樓。華貿寫字樓中的星巴克,圖片來自大眾點評而在一些位置不好的、偏遠的寫字樓或商圈裡,還有針對大品牌入駐免租、補貼裝修費的說法。
  • 90後創業故事:小小咖啡館孕育大人物
    比逗(BEPOTATO)咖啡館廣州一家分店工作人員的合影。咖啡館距離學校近,物美價廉,主要消費者為學生。咖啡館採取股本「眾籌」形式,資金大都來源於高校學生。學生股東知道自己本身就是咖啡館的目標消費者,所以學生的良好口碑成了咖啡館最有效的宣傳。成功更為關鍵的一點還在於,股東們將咖啡館定位為年輕人聚會的公共場所。現在咖啡館已經成為人們聚會的絕佳選擇。從舉辦讀書會到開展智慧型手機大賽,比逗已經打開了一個利基市場,而不再僅僅局限於咖啡館。
  • 瑞幸咖啡小鹿茶緊鑼密鼓 山寨加盟擾亂節奏
    小鹿茶獨立運營以及實施新零售合伙人模式能夠更好的發揮出瑞幸咖啡在系統開發、營銷等領域的優勢,幫助瑞幸咖啡巧妙的在短期內不需要任何支出卻可以增加大量營收,從而實現報表虧損快速收窄。然而,山寨加盟招商頻現後一定程度上會擾亂瑞幸咖啡以及小鹿茶的後續運營節奏,接下來瑞幸咖啡及其子品牌需要開始修復品牌保護漏洞,減少日後隱患。
  • 如家跨界咖啡市場,上海首家咖啡館開業
    12月22日,首旅如家酒店也開始做咖啡了,並在上海開出首家咖啡館「如咖啡」,這意味著咖啡行業又有「新人」要進軍咖啡新零售了。跨界開咖啡館的公司有很多,但酒店跨界做咖啡,看起來總有點怪怪的,這也許就是為何該消息發布後立即引發業界關注的重點吧。
  • 為夢想鄭州99個股東合開咖啡館 眾籌模式管理難
    最低2000元,最高20000元,今年5月,在籌備了近半年之後,有99個人參與、募資60萬元的「鄭州很多人咖啡館」,開始試營業,這中間有資產千萬的餐飲企業老闆,也有尚未畢業的在校學生。劉冰有一個願望,希望將來可以用這樣的模式,開其他的店,甚至是幼兒園。
  • 想在上海開咖啡館?對不起,這個夢不太好圓
    「這邊咖啡館確實挺多的。我們旁邊有星巴克和瑞幸,那邊有一家Wagas。」她一一細數道。「前面有家藍京,做得也挺不錯的。老闆在附近開了兩家店。」甚至,Manner在自己跟自己競爭。「我們這邊基本三步就有一家Manner。南陽路有一家,旁邊東海廣場有一家,芮歐、晶品、上海商城、奉賢路上都有。」
  • 退伍軍人鄒川結緣社區咖啡館「CEO」
    社區開辦的咖啡館外景。「之所以在社區成立這家咖啡店,主要是為了滿足附近居民的需求,讓他們把這個黨群服務中心當做一個平時休閒交流的場地。」2月28日,記者來到人民北路街道五丁社區時,社區黨委副書記劉繼紅向記者介紹了剛剛掛牌、名為初心的社區咖啡館。
  • 「全球咖啡館」引領世界對話
    原標題:「全球咖啡館」引領世界對話  澳大利亞人對咖啡情有獨鍾,每年在咖啡上的花銷高達23億澳元(約合133億元人民幣)。這種20世紀初才開始在澳廣泛流行的奇妙飲品,如今已成為當地民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對於澳洲人來說,林林總總的咖啡館成了最重要的社交場所,邊品咖啡邊交流已成為澳大利亞人生活的常態。
  • 當優化營商環境遇上「世界咖啡館」
    近日,朝陽區稅務局聯手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在郎園Vintage舉行了一場「落實減稅降費,助力文化企業發展」座談會。  推門而入,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王女士有些訝異,「咦?我是走錯了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