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康書偉)*ST地礦(000409)日前披露了公司控股股東山東地礦集團所持公司16.71%股權劃轉至兗礦集團獲山東省國資委批覆的公告。*ST地礦從山東地礦集團轉投家底殷實、資本運作空間更大的兗礦集團後,面臨的首要任務將是保殼。
在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兗礦集團表示,將藉助其符合條件的經營性資產,幫助上市公司充實主營業務,改善上市公司資產質量,增強上市公司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不排除在權益變動完成後12個月內通過法定程序向上市公司提議對其資產和/或業務進行調整的可能。這或意味著兗礦集團將為*ST地礦的保殼提供更多的資產支持。
等待金礦:遠水難解近渴
2012年底,*ST地礦借殼上市,山東地礦集團作為控股股東承諾在達到一定條件時,萊州金盛礦業投資有限公司等優良礦業權資產擇機優先注入上市公司。2017年公司踐諾提出金礦注入方案,該方案最終被證監會否決。
公司主業鐵礦石業務經營情況不佳,為實現保殼,*ST地礦2017年、2018年進行資產騰挪,山東地礦集團在這一過程中承接了大量的不良資產,但山東地礦集團資產實力整體不強,為上市公司提供支持的能力有限。在山東省國資委的統一協調下,2019年初,*ST地礦控股權劃轉給兗礦集團,同時山東地礦集團也交由山東黃金集團進行重組。
業內人士預期,隨著山東地礦集團失去第一大股東地位,同業競爭的問題已經不復存在,其做出的注入金礦的承諾也可能生變。
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金礦因其建設周期較長,對於急於獲得優質盈利資產保殼的*ST地礦而言,也並非是最優選擇。根據公司2017年披露的重組預案,擬注入的金礦資產預計在 2021 年達產,達產前無法盈利甚至還可能產生虧損。此外,據業內人士介紹,礦山建設需要諸多前置審批條件,該金礦尾礦庫問題從現實角度來看,審批具有很大的難度,而沒有尾礦庫就無法生產。
改換賽道:寄望兗礦集團優質資產注入
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的表述,也透露出了兗礦集團意欲重整*ST地礦的決心。兗礦集團表示,不排除未來12個月內進一步增持公司股份的可能,將藉助其符合條件的經營性資產,幫助上市公司充實主營業務,改善上市公司資產質量,增強上市公司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不排除在權益變動完成後12個月內通過法定程序向上市公司提議對其資產和/或業務進行調整的可能。這或意味著兗礦集團將為*ST地礦的保殼提供更多的資產支持。
資料顯示,兗礦集團系山東省國資委下屬省屬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是以煤炭開採為主,同時開展包括現代高端精細化工、境內外優質大宗礦業開採、多元化金融產業、現代物流貿易、高端製造等多種產業的綜合化企業集團,除煤炭開採業務在上市公司兗州煤業外,還有諸多資產尚未資產證券化,包括兗礦化工有限公司、兗礦貴州能化有限公司、兗礦新疆能化有限公司、陝西未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兗礦東華建設有限公司。此外,兗礦集團還直接持有多家金融機構股權,包括上海中期期貨66.67%股權、中誠信託10.18%股權、泰山財險7.39%股權、中泰證券7.3%股權。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兗礦集團總資產3007.93億元,淨資產871.1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總收入1890.03億元,淨利潤14.65億元。而從公開信息可見,在有色金屬領域,兗礦集團近幾年也頗有斬獲,在厄瓜多、秘魯、委內瑞拉等國家開展金礦資源的勘探和開發。